實用的訓練計劃匯編10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zhàn),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訓練計劃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訓練計劃 篇1
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擊劍是一項很好的鍛煉體力,同時也能鍛煉孩子的正向思維和反向思維的運動。
中小學生以課業(yè)為主,只能將擊劍作為課外,業(yè)余的活動參加,因此每周只能訓練2至3天,或許更少,那就要因人而異來制定計劃,用最短的課時讓學生們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從而能在中小學生中比賽中取得一定的成績。因此每周的訓練計劃要科學嚴謹?shù)陌才挪荒懿萋蕬读耸拢?/p>
訓練時間:每隔一天訓練一次,最好安排在周一 周三 周五 周六 周日休息訓練日期也要因人而異,有的學生安排不同,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不可跳躍式教受),但一定要囑咐學生最好每周訓練2至3天教練員要做好每個學生的訓練計劃,和出勤,更好的更好的了解學生的訓練情況,從而開展下一步的`訓練。
訓練持續(xù)時間:周一至周五訓練兩個小時,要求短小精悍,剛開始的學生要以基本功為主,訓練過半個月以上的學生可以安排一定的手上動作與技術,兩個月至半年的學生可以安排個別課,糾正其基本功的錯誤,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學生加大個別課的訓練量和技術量,讓其的動作熟練成自然(每次個別課中必須涉及比賽規(guī)則,和學生持劍手的專項肌肉練習,個別課要求次數(shù)不要多,給學生消化理解的過程,切勿一次性教授太多的技術,要循序漸進)。
周六 開展隊內循環(huán)比賽,每周評出1 2 3 名(三個月以上的學員 ,其余學生觀摩,但也要因人而異,視學生接觸能力而制定參加隊內比賽的名單)將成績公示給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動力 做的有懲有罰。
特別注意:比賽過程中可隨時中斷比賽,提醒糾正學生的錯誤,哪怕輸?shù)舯荣愐惨獙W生按照規(guī)范動作比賽,切勿讓其隨意比賽從而造成習慣性錯誤。比分交著的比賽,在決一劍,或者分差不超過5的比賽中,要給予學生以鼓勵,不許學生在比賽中放棄。
周六訓練持續(xù)一天 下午:分單雙周,單周全面身體素質練習,雙周專項肌肉練習 ,調整休息,恢復性訓練 教練針對本周的訓練情況 加強練習或者做一些有氧訓練 增強學生的體力和肌肉持久性(特別的專項肌肉群)更多的安排學生外出比賽,增加學生的比賽經(jīng)驗,消除學生怯場的現(xiàn)象,要求學生要有必勝的霸氣,和不服輸?shù)墓菤猓叹殕T在比賽中要做到,通過比賽發(fā)現(xiàn)新的技術和戰(zhàn)術,觀察學生的比賽狀況發(fā)現(xiàn)問題。
訓練計劃 篇2
一、 活動目的:
珠海市第二十六屆少兒花會,并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素質不斷提高。
二、具體措施:
1、教育學生嚴格遵守訓練紀律,保證訓練時間。
2、聽賞一定的童聲合唱曲,感受合唱藝術的美妙。
3、訓練學生掌握一定的合唱技巧,使學生的呼吸方法保持統(tǒng)一 ,達到口型的統(tǒng)一,進而達到聲音的統(tǒng)一。
少兒時期孩子們的聲帶是嬌弱的,隨教師或歌曲的情緒高聲喊唱,這種唱法對其嗓音發(fā)育很不利,另外,這種歌唱方式缺少色調變化和層次感,聲音不柔和,使童聲合唱缺乏協(xié)調性,破壞了合唱優(yōu)美、動人的童聲美感。鑒于此,我認為在童聲合唱的訓練中應注意以下有關問題,這將有助于合唱團隊整體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1) 運用“輕聲”唱法,形成正確的發(fā)聲狀態(tài)
為避免學生的喊唱,應該提醒他們用輕聲去歌唱!拜p聲”實際上是人體各發(fā)聲器官協(xié)調地發(fā)聲的基礎,這種發(fā)聲有它的形成條件和發(fā)展步驟!拜p聲”的'合唱訓練,有效地克服了發(fā)聲狀態(tài)中不必要的緊張和僵硬。學生喊唱的主要原因是喉部的發(fā)聲狀態(tài)拘謹,缺少彈性和靈活性。有時氣息浮也會造成胸僵、喉緊的狀態(tài)。因此,在
合唱訓練之前必須要做好放松練習。如打呵欠,讓喉嚨打開,頸部放松,氣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息流暢自如。
(2) 訓練正確的氣息支持,形成氣聲結合的歌唱狀態(tài)
呼吸在發(fā)聲、歌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孩子們的嗓音、身體都在發(fā)育時期,所以唱起歌來有時感到氣力不足,容易用胸部呼吸去歌唱,這樣的結果是,出現(xiàn)了氣僵、喉緊的弊病,一定要避免這種胸部呼吸的方法。所以,在歌唱之前做一些呼吸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3)統(tǒng)一歌唱方法,提高聲部歌唱能力
三、內容:
少兒花會合唱歌曲
四、時間:
周一至周五放學后(至17點)
訓練計劃 篇3
為了使全體教師熟悉并掌握學段內各個年級教材知識,從整個學段的教材知識體系上分析,把握任課年級教材知識的教學要求,在教學中能夠做到隨時溝通知識之間的縱橫聯(lián)系,避免孤立地教授知識,避免教學出現(xiàn)知識性錯誤。根據(jù)x政教發(fā){20xx}192號文件精神,特定我校教材知識訓練工作實施計劃,具體內容如下:
一、組織機構
業(yè)務主管:xx
業(yè)務小組組長:xx
成員:xx
業(yè)務小組主要職責:負責檢查各項作業(yè)的正確與否,其中業(yè)務小組的組長的主要職責是研究知識結構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二、訓練內容:
本次教材知識訓練的內容為九年級各學科的教材。
三、具體訓練任務:
1、畫出初三各單元及單元內各節(jié)課文知識結構圖。
2、完成初三年級課后練習題(物理教師完成初三年級、化學教師完成初三年級課后練習題)理化生教師每學期還要完成教材中涉及的5個實驗操作。
3、完成任教年級64道學生作業(yè)或考試中錯題積累與分析(每周2道),本學期完成32道,下學期完成32道。
4、組織教師觀看八部反映教育題材的電影,即《孩子不壞》、《為了霍洛維茨》、《叫我第一名》、《三傻大鬧寶萊塢》、《我和我的小鬼們》、《蒙娜麗莎的微笑》、《塵封日記本》、《為生命奠基(講座)》。每學期播放四部,全體教師要記錄每部電影中對自己有啟示的三句臺詞或敘述一個有啟示的.情節(jié)。并就八部電影中的一部寫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觀后感。
5、已經(jīng)參加xx年中小學英語、理化生、科學教師除了要完成上述教材知識與教育理念訓練任務外,還有完成下列兩項任務:
。1)、全學年完成任教年級課程課堂教學技能設計40節(jié),其中上冊教材20節(jié),下冊教材20節(jié),導課、講課、提問、板書、結課分別8節(jié),要求設計的類型與方式不重復。設計結果填寫在學段教材教法訓練專用本(課堂教學技能)上。
(2)、全學年完成任教年級教材8個單元知識內容分析,其中上冊4個,下冊4個,結果填寫在學段教材教法訓練專用本(單元課題知識)中的知識類型、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目標達成測驗題等欄目下。
6、已經(jīng)參加xx—xx年中小學語文、數(shù)學高研班和全員班的教師除了要完成上述教材知識與教育理念訓練任務外,重點運用知識結構圖完成下列兩項任務:
。1)、積極參加省市以“說課標、說教材”為主要內容的校本研修活動。圍繞20xx年修訂版新課標,畫出兩份本學科新課標知識結構圖,其中一份為自選某一專題知識結構圖。
(2)、應用知識結構圖改進課堂教學,選取任教年級三篇課文,每篇課文分別選取一種知識結構圖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最后提供三篇課堂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效果材料(包括學生的知識結構圖作品)。
四、訓練形式
教材知識訓練以集中輔導,集體討論,完成作業(yè),觀看電影的形式進行。
訓練計劃 篇4
一、訓練目標:
為了參加區(qū)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我校組建設了以初二年級為主的田徑運動隊,有針對性的進行專項素質練習,并在暑期間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以增強學生各項身體素質,從而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運動成績。
二、訓練的重點:
重點抓跑、跳、投項目的訓練,以爭取在區(qū)運動會上能夠獲得好的成績。
三、訓練時間:
20xx年7月1日—7月10日和8月21日—8月31日每天早上7點到8點30分。
四、訓練期間的要求:
1、運動員要積極主動出席訓練,聽從教練的安排,關心同伴,愛護器材;
2、運動員要掌握所要訓練的'項目、技能;
3、運動員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避免發(fā)生傷害事故;
4、教師要注意安排運動員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與循序漸進的原則。
五、第一階段:時間為前五天,采用一般的訓練強度,進行恢復體力的身體訓練。做到每天都測試成績,及時查漏補缺。
第二階段:時間為五天,采用高強度的訓練,加強技術訓練和專項素質訓練,有意識地把專項素質和技術結合起來.加大訓練負荷.在訓練中注重技術,戰(zhàn)術,作風與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成績應明顯提高,接近或者超過去年區(qū)里面的運動會成績。
第三階段:時間為一周,采用中等強度,調整運動量,降低練習次數(shù),消除疲勞,積蓄并超量恢復,迎接北辰區(qū)中小學田徑比賽.同時加強隊員戰(zhàn)術以及心理素質的訓練。
六、運動隊計劃如下:
1、恢復階段:
。1)、繞操場慢跑四圈,徒手操,拉韌帶,跳繩等。
。2)、體驗站立式起跑和正確的擺臂動作,跑的專門性練習(高抬腿、后瞪跑、小步跑等)。
2、學習階段:
。1)、根據(jù)參賽項目進行針對性練習。短跑練習起跑和沖刺;中長跑項目練習在跑的過程中注意手臂的擺動、步頻。
。2)、200米、400米項目練習彎道跑技術;短跑項目根據(jù)實際情況練習手臂、起跑等;中長跑項目注意呼吸轉換及手臂的擺動。
。3)、短跑項目練習150米跑;200米、400米項目練習追逐跑;跳高、跳遠項目練習助跑和起跳;中長跑項目練習變速跑。
。4)、短跑項目練習綜合跑(150—100—50—100—150米);200米、400米練習追逐跑(適當?shù)倪M行比賽),合理分配體能的學習;跳高、跳遠項目繼續(xù)練習助跑和起跳;中長跑項目注意步頻、呼吸轉換、手臂的配合;
。5)、短跑項目練習起跑和途中跑;200、400米練習追逐跑(150—300—400—300—150米)。
3、鞏固和提高階段:
(1)、繼續(xù)練習以上項目,稍微加大訓練強度和運動量;
。2)、強化基本技術、技能的訓練;
。3)、模擬測試;
4、調整與休息階段:
。1)、運動量和強度逐漸減少;
。2)、進行趣味性活動(如:打籃球、跳繩比賽、游戲比賽等);
(3)、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積極備戰(zhàn)。
六、參賽學生名單:
男:劉洪吉 劉付來 楊營 林子軒 楊震 周闊 張升旺 吳濤 商順俊
張翔凱 董云吉 劉成浩
女:左文靜 商秋月 張萍 楊楠 劉金珠 劉月林 李曼奇 巍巍 門洪雨
趙璐娜 孫萌 付凱然 謝紅玉
天津市東堤頭中學暑假田徑隊訓練計劃
訓練計劃 篇5
目的任務:為了備戰(zhàn)十二月份舉行的一年一度的中小學生籃球賽,活躍我校的文體生活,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和個性。
狀況分析:初中女隊在幾年的比賽中,成績都不太理想。主要的原因有
(1)不能把初中部最優(yōu)秀女生挖掘到籃球隊伍中來,造成青黃不接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所以,今年凡是有籃球基礎的學生都會吸收到隊伍中加強訓練輔導。
。2)身體素質教差,在場上不能表現(xiàn)出硬朗姿態(tài)。所以在加強技戰(zhàn)術訓練的同時,
要加大身體各方面素質的訓練,包括上下肢、腰腹的力量,移動速度,移動耐力,彈跳潛力等的素質。
。3)心理素質不穩(wěn)定,直接制約比賽的成敗。由于各學校都有自己的同學,或者對環(huán)境的不熟悉,使學生在比賽中出現(xiàn)敵強我弱,敵弱我更弱的狀況。這都是隊員們求勝心切和輸不起的最大心理障礙。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今年要有針對的制定以下訓練計劃:
一、重新選拔吸收隊員,新成立初女籃球隊。
1、透過各級體育老師的推薦選拔隊員。
2、根據(jù)上學期開展的級組籃球賽等物色到的隊員吸入隊伍中來。
3、在新初一透過同學間的`了解選出原先小學球隊隊員。
4、透過體育老師在體育課堂上觀察到的優(yōu)秀球手。
二、開展有計劃有步驟的科學訓練。
1、加大身體素質的體能訓練,包括上下肢、腰腹的力量,移動速度,移動耐力,彈跳潛力等的素質。目的是提高各單個素質水平和在場上綜合素質的整體發(fā)揮,為技術戰(zhàn)術的正常運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2、在加強綜合素質的同時,注重隊員個人的技術動作訓練。目的是使技術動作更嫻熟,能在比賽中自由靈活發(fā)揮,到達熟練運用,為戰(zhàn)術默契配合鋪路。主要是透過對隊員的各種運球、急停急起、突破、投籃、搶籃板球、傳球等技術的學習,并對所有技術的靈活連貫運用。
3、戰(zhàn)術的有針對性學習,加強隊員的合作精神訓練。透過對戰(zhàn)術中的徒手移動練習、無對抗性的配合練習,到攻防對抗或模擬比賽條件下的配合練習等,使隊員到達一個較高的進攻和防守水平。包括個人防守;進攻配合(傳切配合、突分配合、策應配合、掩護配合)、防守配合(擠過配合、穿過配合、繞過配合、交換防守配合、關門配合、夾擊配合、補防配合)。
4、全隊進攻戰(zhàn)術和全隊防守戰(zhàn)術的訓練。包括快攻與防守快攻、半場人盯人防守和進攻半場人盯人防守、區(qū)域聯(lián)防與進攻區(qū)域聯(lián)防、混合防守與進攻混合防守以及攻守轉換和陣地進攻戰(zhàn)術的設計運用。
5、重視心理、臨場水平發(fā)揮等訓練。透過模擬訓練、自我暗示訓練、注意力集中訓練和放松訓練等,主要解決隊員的意志品質問題和個人情緒問題,包括堅定的目的性、頑強性、果斷性、主動性、自制力和勇敢精神。
透過以上各方面的嚴格科學訓練,克服各種外來的困難,以飽滿的熱情和最高的競技狀態(tài)迎接明年十月份舉行的石門縣中小學生籃球運動會,正常發(fā)揮,爭取進入石門縣前四名,這就是女子籃球隊的總目標。
訓練計劃 篇6
訓練頻率:每周3次 每次90分鐘左右(時間可調整)
每次訓練流程
1:熱身開始 5分鐘左右
2:格斗技術學習(自行看教程:每個動作學會后至少練習1000次以后再學下一個)10-30分鐘 自行調整
3:打沙包(自行購買相關訓練器械)10-30分鐘 自行調整
4:力量訓練 最少三組 體能練習 最少兩組
5:輔助訓練:抗擊打訓練 10分鐘左右
6:輔助訓練:放松拉伸練習結束 5分鐘左右
全程90分鐘左右 中間有間隔休息1分鐘
備注:
1:此計劃中的'各訓練項目的位置是可以調整的
2:此計劃可根據(jù)自己的個人情況增加或減少
注意事項:
1:訓練前必須熱身
2:技術練習必須配合力量體能練習
3:貴在堅持
世間萬物,皆為我?guī)煟?/p>
格斗有用,皆為我用!
訓練計劃 篇7
訓練必須堅持,系統(tǒng)性的訓練(每天早晨7點,下午5點各訓練一次) 訓練前先熱身,忙跑步800米左右、壓壓腿(在家找個地方跑)
1、觸胸跳。兩腳開立,與肩同寬。然后加之手臂向上擺動帶動身體向上跳。跳起后收腿收腹,重復練習15個一組,每次三組。(爆發(fā)力和腰腹部力量的練習)
2、蛙跳。但是不是深蹲蛙跳,而是半蹲蛙跳。注意要連續(xù)跳,中間不停留。跳的距離你自己把握,不要急于求成。一般20——30米左右。每次3到5組。(這個是增強大腿耐力和基本力量)
3、跳臺階或樓梯。剛開始你會覺得很恐懼,但只要跳上去一回后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不難。跳的時候最好戴個護腿,小心刮傷小腿。20個一組,每次3組(這個可以增強大腿爆發(fā)力和小腿的彈速)
4、課余休息時間可以利用墊腳尖這個簡單的.動作來增強踝關節(jié)的韌性和力量,40個一組,每次3組。
5、負重高抬腿或高抬腿。找個杠鈴或者其他負重的東西,快速的高抬腿,增加大腿綜合能力。至于高抬腿就不用多說。80對一組,每次4組。(這個就是增強持久力)
6、后蹬跑——找墻面或者雙杠,雙手扶住,身體與地面成45--60度角,快速交換抬腿,注意支撐腿一定要直,抬動腿盡量往上走。
7、負重跑。腿上綁上沙袋,很痛苦,但非常有效果。
以上是下肢綜合素質的訓練。
腰腹、和手臂的訓練:
8、仰臥起坐 40個一組 每次3組
9、俯臥撐 25一組 每次3組
10、靜態(tài)支撐 動作和俯臥撐一樣但不用做只要爬著就行,關鍵是腰部不能松。3分鐘一組 每次2組。
立定跳遠的輔助練習
11、挺身跳:原地屈膝開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動作,髖關節(jié)完全打開,做出背弓動作,落地時屈膝緩沖。15個一組 每次3組
12、單足跳前進練習: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回的方法進行練習,距離控制在25-30米左右,每次完成3-4組。
13、下蹲,雙手放在脖子后面,蹲下去,再站起來算一個。40個一組,每次兩組。
14、帶跳躍動作的蹲起,就是下蹲下去,起來的時候順勢向上跳起。15個一組,每次3組。
15、雙手用力推離墻壁,人離墻面1米遠,雙手撐墻面,用力推離墻面,到直立,40個一組,每次6組。
另外就是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 仰臥腿上舉、仰臥起腿、坐式縮腿、兩頭起這個到學校再練習。良好的起跑能力訓練,這個也取決于反應速度和瞬間爆發(fā)力,當然腰腹力量必不可少。起跑瞬間你要最大能量的提高的擺臂效率,從而帶動身體向前運動。建議起跑前10米的步幅不宜太大,步頻要發(fā)揮到極限,一般10米后身體才完全直立。
堅持訓練吧,相信自己能行的!
訓練計劃 篇8
一、100米的生化特點
當運動員從起跑的安靜狀態(tài)過渡到高速時,含有豐富的氧氣的血液,從肺部到肌肉最快也要6秒鐘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CP(磷酸肌酸)供能只能維持5~7秒,由于肌肉活動時CP的消耗和乳酸的堆積,ATP(三磷酸腺苷)再合成不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所以專家推薦六秒訓練加速度的法則。要發(fā)展速度耐力就必須盡量使CP耗竭和造成乳酸明顯堆積,這樣有利于提高肌肉對乳酸的耐受力。一般說來,發(fā)展速度耐力的劇烈運動的持續(xù)時間不應少于10秒,最多不易超過60秒。另外又有英國的基恩先生研究的乳酸積極作用的新說:乳酸鹽是一種不燃燒的燃料,而非“廢物”和“毒素”。
運動員體內乳酸鹽的積聚反映了身體對運動的應激,而不是造成疲勞的原因,沒有必要把無氧糖酵解生成大量乳酸鹽的過程看成是令人討厭的事,因為如果不動用這一能量系統(tǒng),運動員就不可能進行劇烈和持久的運動。同時,乳酸鹽生成并非總是意味身體正在進行無氧工作,一旦肌肉工作所需要的ATP和有氧系統(tǒng)所能供給的ATP之間失去平衡,就會產(chǎn)生乳酸鹽。
二、訓練模式
(一)100米訓練是個周期化訓練過程,開始要有個適應性階段,其目的在于動員大多數(shù)的肌群參與工作,并使韌帶、肌腱和關節(jié)為以后最大限度承受發(fā)展力量的練習作好準備,也是為了防止后續(xù)訓練的運動損失。在適應階段,采用9~12個練習,每組重復8~12次,負荷最大40%~60%,恢復時間為2~3分鐘,這個階段持續(xù)4~6周。
(二)發(fā)展最大力量階段為期6周,訓練課采用5~6個練習,安排4~8組,每組重復8~12次,負荷逐漸從70%增至100%。
(三)發(fā)展爆發(fā)力階段,采用4~5個練習,安排3~4組,每組重復8~15次,負荷在50%~80%之間,每周1—2次,安排在技術練習或速度練習后進行。
(四)耐力訓練主要由200~400米節(jié)奏跑組成,其目的在于為整個訓練周期建立“能量庫”。
三、移動速度的訓練
移動速度是指在周期性運動,運動員在單位時間內移動的快慢,它又分:起動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和高速耐力。
。ㄒ唬┢饎铀俣
決定起動速度快慢的因素中,除了反應外,最大力量和爆發(fā)力是關鍵。所以,起動速度應以最大力量和爆
發(fā)力練習為主。
(二)加速度
負重的原地踏步跑20~30次計時,50~60次的原地高抬腿跑計時、30~40米的上坡跑、60米的加速跑、60米的拖重物跑等。
(三)最高速度
六組80米下坡跑、80~100米的順風跑,練習時間在9~11秒之間,間歇時間5~10分鐘。
(四)高速耐力
一般多采用次級限速度的間歇式跑法,如10組80米跑。此練習有一條原則必須記住:每次跑時,都要力爭用全力,使肌肉產(chǎn)生疲勞,同時間歇的時間不易過長,以20次/10秒左右再跑下一組。
四、放松跑能力
。ㄒ唬⿷T性跑
是指全速跑之后逐漸減速的一種手段,它也是放松跑中最常見的一種。如:30米蹲踞式起跑+50米慣性跑、50米蹲踞式起跑+60~80米的慣性跑等。
(二)加速跑
從慢跑轉入節(jié)奏跑,強調手臂的動作與抬膝,保持速度,動作放松,當速度下降后再重新加速的一種手段。如:將100米分成20米加速、10~20米慣性跑再20米加速等形式,也可以根據(jù)需要來制定加速和放松的距離。
(三)轉換跑
在最高速時,有意識不用力的跑幾步,它會讓你感到非常舒服,此方法主要用在起跑后身體正直時過渡3~5步,它有助于避免產(chǎn)生中樞神經(jīng)的抑制,對后繼的跑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變步幅跑
通過步長、步頻變化來發(fā)展放松能力。如:在跑道上放上標志,6~8步正常步幅,接5~7步短步幅等等。
五、力量練習
力量練習是為了發(fā)展力量,提高技術效果、速度、靈敏、爆發(fā)力。隨著重量的增加,練習效果也會增加,但不要追求超大重量。因為使用極大重量會縮小動作幅度、練習次數(shù),強度高了運動量下降,而且也會影響青少年運動員的正常生長發(fā)育。最近,俄羅斯專家的研究表明:使用非常大的重量會引起肌液的增多,從而破壞肌纖維。我們的近鄰日本,在有些項目上已超過中國,尤其是男子短跑成績達到世界水平,這與他們一貫提倡發(fā)展運動員的快速力量有關,他們多采用專門的組合器械練習不同部位的肌肉,以及采用快速的跳躍練習發(fā)展
運動員的爆發(fā)力,他們所有練習的特點都是負荷不是很大,但運動員完成練習的動作速度都很快。因此,為了使訓練更加有效,應使用相對較輕或中等重量來尋求肌纖維和力量的穩(wěn)步增長。
六、薄弱肌群
眾所周知,100米要求運動員的膝、踝、髖關節(jié)的肌肉力量和韌帶韌性是非常高的,但我們往往忽略了那些薄弱肌群的力量,如:跖屈肌群、軀干肌群、上肢肌群、大腿后側的膕繩肌群等。這些肌群必須與主要肌群同步發(fā)展,才能充分發(fā)揮整體肌群的力量,為身體提供更大的能量。
七、心理素質訓練
心理素質的訓練核心就是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缺乏自信心會不戰(zhàn)自潰。
八、恢復和飲食
合理及時的組間和訓練后的放松活動以及飲食是影響運動員身體應激后的恢復能力的關鍵因素,如果想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就必須記住英國的.J·法羅菲爾德先生的觀點:“為恢復而進食”。首先,完成運動后應盡快補充能量,這樣可為糖的再合成創(chuàng)造最理想的生理環(huán)境。其次,應當把“為恢復而進食”看做是訓練的組成部分,所以在制定每天的訓練計劃時就應考慮如何補充能量。時常補充含糖量高的飲料是至關重要的,大多數(shù)飲料含有糖溶液和礦物質,一般分為三種:高濃度(超過10%)、低滲濃度(比體液濃度低)和等滲濃度;因為過高濃度的飲料會在胃里滯留較長的時間,影響水分的吸收速度,導致胃不舒服、惡心甚至嘔吐,所以,高滲飲料一般在賽前飲用;等滲飲料在賽前、中、后均可。體內的堿儲備主要是由平日的飲食提供。堿性的食物有蔬菜、牛奶等;同時在醫(yī)囑下適當服用碳酸氫鈉、維生素E等藥物。
九、訓練100米短跑的最好方法
100米最重要的是爆發(fā)力。對于練習爆發(fā)力,可以嘗試高抬腿跑,原地縱跳,負重跳躍,負重跑,負重蹲起。另外,仰臥...對于專項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的選擇,關鍵在于能否因材施用,因人而異。
最好是用腳尖/前腳掌跑步
30米沖刺60米沖刺80米沖刺,每天10組,關鍵在于提高步頻,下坡路跑提高成績效果顯著.<不超過120米》 100米最重要的是爆發(fā)力。對于練習爆發(fā)力,可以嘗試高抬腿跑,原地縱跳,負重跳躍,負重跑,負重蹲起。另外,仰臥起坐、跳繩、俯臥撐、引體向上。平時如果說有場地的話,可以練習以下30米的往返跑,或是30米沖刺等。
訓練計劃 篇9
為了進一步活躍我校課余文化生活,不斷營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構建和諧校園,陶冶師生情操,提高師生的音樂素質、藝術品位及藝術修養(yǎng),更好的展示我校師生的藝術風采和校園文化底蘊,從本學期開始把合唱活動做為特長活動進行開展并將按屆延續(xù)下去成為我校課余文化的一部分。本校在合唱這塊非常剝落,學生對音樂的反映和理解也存在著問題。因此本學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將嚴格按照計劃實施訓練,力爭在本學期末使此項活動不僅初具規(guī)模,而且還要讓學生對音樂,對合唱產(chǎn)生興趣。努力做到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為前提,培養(yǎng)一批拉的出唱的響的團隊來。為了真正能全面落實好此項活動,特制定如下訓練計劃:
一、訓練時間:
每周三第七節(jié)課。
二、訓練地點:
音樂教室
三、訓練目的.:
1、通過不同的發(fā)聲練習來規(guī)范學生的聲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過練唱少兒合唱曲,使學生初步建立合唱概念,來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和自身素質。
3、進一步宣傳我校的素質教育和精神風貌。
四、訓練內容:
1、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和規(guī)范的訓練步驟來訓練學生的聲音。
2、合唱的姿態(tài)。
3、少兒合唱曲。
五、訓練方法及過程:
訓練為了提高。合唱的基礎在于提高聲部的齊唱能力,聲部的基礎在于提高學生的基本功。進一步加強音準、節(jié)奏的訓練,同時也要加強擴大音域,咬字,幅度變化等方面的訓練。
1、聲音的訓練
2、音準訓練
3、節(jié)奏訓練
本學期,將針對上述幾方面進行重點訓練,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和綜合藝術修養(yǎng),為學校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合唱人才。
訓練計劃 篇10
為搞好學校音樂舞蹈工作,落實學校全面發(fā)展學生,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精神,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培養(yǎng)一批音樂舞蹈素質較高的人才,為學校的長遠發(fā)展和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以便為以后各級的比賽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打下良好的基礎,本學期學校舞蹈隊訓練計劃如下:
一、總任務:
建立校舞蹈隊后,能在學生學好各課的時間下參加舞蹈訓練,從基礎訓練開始,練好基本功,學好各個動作到成品舞蹈的.排練,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舞蹈技能,堅持基本功訓練,堅持舞蹈動作的訓練直到成品舞蹈,爭取獲得好
的成績,為學校掙得榮譽。
二、訓練原則:
1、訓練工作中突出練毅力,不怕吃苦不怕流淚。并強調
舞蹈基本功的練習。
2、基本功訓練要從嚴,在此基礎上加強舞蹈意識的培養(yǎng)。
3、訓練過程中學生老師嚴密配合,抓緊時間,每一分鐘
都能利用起來。
4、每天訓練時間80分鐘。
5、實踐和看相結合,在練習的同時還要看好的舞蹈作品,從中學習。
6、訓練的過程中,要認真對待,嚴格要求。
三、訓練時間:
周一:下午第三節(jié)課、興趣活動課
周二:下午第三節(jié)課、興趣活動課
周三:下午第三節(jié)課、興趣活動課
周四:下午第三節(jié)課、興趣活動課
四、訓練內容:
1、基本功訓練。
。1)韌帶:在學習舞蹈動作之前,最重要是把韌帶拉開,為以后學習舞蹈動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 體力耐力:在做每個動作都能堅持,這就需要體力和耐力相結合。
2、在基本功基礎上加上舞蹈動作,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意識。
(1)中國古典舞手位,腳位。
。2)手形,手勢。
。3)勾繃腳的練習
。4)眼神,方位。
3、舞蹈動作的訓練。
(1)接觸簡單的舞蹈動作。
。2)各個動作學習后,一一串連。
。3)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
(4)能較好的掌握舞蹈動作。
。5)最后舞蹈動作和音樂能有效的結合,達到統(tǒng)一。
4、成品舞蹈的排練。
。1)在單個舞蹈動作的基礎上,加上過度動作,使之連
貫,和諧,最后成為小段舞蹈動作 。
(2)成品舞蹈的排練需要動作統(tǒng)一,一致,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默契培養(yǎng)。
(3)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4)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掌握能力。
。5)成品舞蹈最后要帶入表情,情緒進行表演。
五、技能、技巧的訓練:
(1)除了舞蹈動作的訓練還有技巧的加入。
(2)腰部訓練。
。3)腿部訓練。
(4)撤手翻,前喬,后喬。
(5)簡單的轉的訓練。
六、十六周周訓練重點安排:
第一周:了解基本的基礎訓練。
第二周:韌帶的訓練。
第三周:腿部訓練。勾繃腳,圓場。
第四周:腰部訓練。能自己下腰和涮腰。
第五周:復習腿部和腰部的訓練。
第六周:腿部和腰部能協(xié)調的結合起來。
第七周:在基本功訓練的同時加入少許舞蹈動作開
第八周:復習動作。
第九周:教學生單個舞蹈動作。
13、第十一周:結合音樂練習成品舞蹈(包含串聯(lián)后的舞蹈動作和技巧)。
14、第十二周:參加市級藝術節(jié)舞蹈比賽。
15、 第十三周:復習舞蹈動作和練習技巧。
16、 第十四周:結合音樂練習成品舞蹈(包含串聯(lián)后的
舞蹈動作和技巧)。
17、 第十五周:復習舞蹈動作和練習技巧,練習成品舞
蹈。
18、 第十六周:學期訓練觀摩、總結
【訓練計劃】相關文章:
訓練計劃范文個人訓練計劃范文11-15
足球訓練計劃05-28
擊劍訓練計劃11-10
精選訓練計劃12篇03-18
女子籃球訓練計劃06-09
鼓號隊訓練計劃12-01
小學足球訓練計劃01-25
民樂隊訓練計劃11-24
精選訓練計劃四篇04-29
籃球訓練計劃書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