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教學反思
《所見》這首詩非常的富有情趣,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著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可牧童的生活隔學生遠,當然的情境也難能把握,如何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領(lǐng)悟到這種情趣呢?我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運用多種藝術(shù)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節(jié)課的教學,運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段,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快樂的小牧童》的笛聲中,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閃現(xiàn)于牧童腦中的念頭,讓學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蟬,體會那種妙趣……于是,整首詩不再是20個漢字的排列,破紙而出的是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
第二,通過反復朗讀,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的,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lǐng)悟,都是通過吟誦來完成的。在吟誦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吟誦中,孩子們化牧童為“我”,化“我”為牧童。真正達到了物我一體,為更好地學文打基礎。
針對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本課教學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1、在前幾組的教學中已積累了很多學習生字的方法,針對本課生字少的情況,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來教認字方法,也可以在學習古詩時糾正個別發(fā)音強化認字,了解詩意的過程中學會組詞,學會詞語的靈活運用,積累語言。
2、古詩教學學生畢竟見得少,所以學習一首古詩時要從朗讀、背誦、領(lǐng)會詩人的感情入手,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讓學生以此拓展開,學習更多的古代詩詞。
【《所見》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所見》教學反思04-05
所見教學反思04-04
有關(guān)《所見》的教學反思04-27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04-04
古詩《所見》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8篇)01-07
夜書所見課堂教學反思04-30
古詩《夜書所見》教學反思(精選8篇)09-27
《所見》《小池》教學設計05-01
《夜書所見》教學有感04-29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所見》教學反思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