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與世界上的國家》的教學反思
《中國與世界上的國家》是六年級《國際理解教育》第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共4課,分2課時完成。教學計劃,教學策略僅幾處細微的變化,致使學生在課堂呈現出不同的狀態(tài),也給我全新的感受,細細思考我發(fā)現兩次上課表現出以下不同之處。
一、教法有別。案例一中,我設下“圈套”——不同色塊代表不同的國家,學生被牢牢圈在我設定的思路里,按照我的思路找到相應的國家;然后在我的指引下,觀察圖例,學習看圖例。在案例二中,我給學生開放的、自由的空間——“結合圖例、農遠教學光盤再仔細觀察,”學生結合實例,自己主動觀察,積極思考,知道了與我國相鄰的一些國家,如日本、美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的一些知識。
二、理念相異。兩種教法,理念截然不同。案例一,老師手里緊緊攥著“指揮棒”,學生按照我的設計去學習,老師成了課堂的“中心”,學生則被動地學習著,他們只是課堂里客隨主便的“客人”。案例二,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結合圖例和光盤,再仔細觀察,你能看到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學生獲得了心靈的自由,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他們結合書本知識,仔細觀察,自主發(fā)現,獲得了多維的信息。匯報中“生成”的精彩在不斷演繹。如:一學生匯報知道什么樣的節(jié)日是哪個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能突出這個國家特點的一些知識,老師淡出課堂,地位發(fā)生根本的變化,成了學生的學習伙伴,在學生遇到問題時,適時進入,當好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課堂真正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不再只是關注教案、關注自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
三、關注變化。課中老師出示農遠光盤是幫助學生了解美國、日本、沙特阿拉伯國家的文化特點,以及與中國在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案例一中老師關注的是完成自己的教學內容,關注的是自己教學目標的達成,在看光盤的處理上只是讓學生讀一讀,光盤中各國家的文化差異是否能讀懂,老師沒有設想。案例二老師對觀看光盤的處理,就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的關注,“讀一讀,你能讀懂嗎?”多么溫馨的人性關懷。真正體現了老師對學生個體、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關注,老師心中有學生。
四、結果改變。案例一,學生學到了教材呈現的知識,知道了調查其它國家要先學會調查方法、調查的主要內容及調查的國家,學生的收獲僅僅足限在知識層面。而案例二的教學,學生不僅學到了教材呈現的知識,而且體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更可喜的是學生獲得了能力的發(fā)展。教學環(huán)節(jié)微妙的變化,帶來的是學生由老師要我學變成我要自主學。這些細節(jié)關注的是學生的發(fā)展,長期堅持,讓學生形成一種習慣,無疑就是交給他們一只遠航的槳,讓學生掌握向知識海洋航行的技術,以后他們扔掉老師這根拐杖,也能“直掛云帆濟滄海”。
我的收獲:有人曾說“如果基礎教育改革是太陽,那么教育細節(jié)就是一滴水,雖小,卻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边@次一課兩上的經歷讓我悟出一個道理,課堂教學,大同小異的設計,細節(jié)處理的微妙變化,但反映的內涵卻大相徑庭,不同的細節(jié)流露出的是教師的教育觀念,表達的是教育的風格,這真是細微之處見本真!
【《中國與世界上的國家》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世界上的國家教學反思04-29
《國家財政》的教學反思05-02
中國中國我愛你教學反思04-27
中國家風故事08-30
中國國家形象片04-30
中國家具展04-30
美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么05-01
世界上哪些國家比較和平安靜?04-30
《中國美食》教學反思01-16
中國結教學反思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