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教學反思范文
杠桿這節(jié)教學大綱安排兩課時,已經(jīng)上了兩課時,但杠桿的類型還沒有來得及講,還需一課時。
相對于前面化學的學習,我感覺學生對這部分內(nèi)容更感興趣些,較之前的滑輪的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也相對簡單些。所以第一節(jié)課介紹杠桿的要素,特別是介紹如何畫力臂時,學生表現(xiàn)出了很高的興趣,加之圖片展示杠桿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的應用,更增加了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關注度。在五班上課,我發(fā)現(xiàn)王德較之前在課堂上有較大的改變,他期中考試只有40多分,學習基礎差,但在練習畫力臂時他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回答問題積極響亮,坐在后面一直仰頭觀看大屏幕上的內(nèi)容,我還觀察到幾次三番由于被前排的同學擋住了視線而表現(xiàn)出不耐煩的情形。只要感興趣就沒有理由做不好,他是班上第二個完成課堂練習的人,并且主動交到講臺上來并想和我“套近乎”。
下午第一節(jié)課發(fā)了一張練習紙,除了后排個別兩個基礎太差的學生沒能完成,大部分同學完成的比較理想。一班情況比五班更好一些。對于這部分作圖的練習沒有在課堂上講解,原因有二:一是學生完成情況較好,沒有再講的必要;其次,在黑板畫實物圖不現(xiàn)實,講解不方便。因此對于個別錯誤采取當面?zhèn)別分析輔導。
學生主要存在的問題:1、不會作垂線(數(shù)學較差的學生);2、找不準動力和阻力,分不清杠桿的受力與施力。
通過輔導,總體下來效果還算不錯。
當然自我感覺還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課后我看了網(wǎng)上其它老師的課件中在講解杠桿力臂之前給學生復習一下數(shù)學知識:點到直線的距離,幾種作圖方法,其實這個蠻好的,作力臂其實就是作點到直線的距離,對于簡單的不需要延長力的作用線的問題,學生容易完成,而當需要正向或反向延長力的作用線時很多學生就容易懵了,再加上在具體的實物圖中更加讓學生迷惑。
【《杠桿》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杠桿》教學反思04-18
杠桿的科學教學反思04-28
杠桿的研究教學反思04-22
杠桿的研究教學反思04-22
杠桿的科學教學反思03-13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教學反思01-06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物理教學反思04-27
杠桿教學設計示例05-02
杠桿的應用教學設計示例05-02
杠桿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