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朱熹參加觀摩交流會心得體會
教學改革觀摩會有感樟樹市實驗小學朱熹
承蒙校領導厚愛,前不久本人和其他幾位同事有幸參加了江西省第七屆深化小學數(shù)學教學改革觀摩交流大會。此次觀摩交流大會,讓我們收獲甚多,使我們懂得了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要在教學中努力嘗試、大膽探索,同時也讓我們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觀摩交流會在江西師大隆重舉行,省教育廳領導及幾位專家親臨大會指導,詳細闡述了大會宗旨:深化小學數(shù)學教學改革。會上,省教研室黃建國主任做了發(fā)言,他鼓勵全體教師要加強對新知識的學習,同時還闡述了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一種對應關系,并將其比喻為壘球運動,教師就像壘球手,發(fā)球要準,學生才能準確無誤的接到球,如果由于教師的"發(fā)球"讓學生判斷錯誤,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學習的信心。他還強調在教學中宜采用啟發(fā)式、探討式、討論式的教學方式來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并要求每位教師都要加強教學研究,通過各種課例來反思教學思想,不斷嘗試和改進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
觀摩交流會上,12位由全省各地各學校精心挑選的優(yōu)秀教師分別展示了各自的教學本領。他們準備充分、精益求精,用不同的教學風格、教學藝術特色感染著全體聽課教師。課后的專家點評,更是精準到位,與會者受益匪淺;仡櫿麄過程,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數(shù)學來自于生活,要回歸生活。
教師們導入課堂采用的大多是生活情境法,適合學生的年齡和認知,還做到了因地制宜。例如上饒的張毅老師在《確定位置》一課中,就設計了同學們排排坐的畫面引入,很貼近學生生活;鷹潭的徐文艷老師在《三角形的特性》教學中,利用了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融合。
二、數(shù)學教學要關注三維目標。
成功的數(shù)學教學,要關注三維目標,讓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這就要求教學活動要有創(chuàng)意,否則就不能打動觀眾和孩子們的心,課堂結構要層次清楚、條理清晰。例如吉安的姚晨霞老師的《簡單的推理》一課,教學結構就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中的"鞏固練習"不斷"變式",特別是最后下課時,孩子們排隊離開的設計就很有創(chuàng)意,不但培養(yǎng)了孩子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呼應了教學的重要內容。
三、如何打造一節(jié)精品數(shù)學課?
評價一節(jié)課的好壞,主要是兩方面:一是課件要實用。課件是輔助課堂教學的,所以設計上不要光看是否精美,關鍵是它有沒有輔助教學的功能,一個好課件將是教師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的"得力助手",它讓數(shù)學變的有趣,看得見、摸得著。二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是否循序漸進,是否有不斷交流、探討、反饋、評價等過程。例如景德鎮(zhèn)的熊英老師的《等量代換》,不僅課件中的視頻引人入勝,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關鍵一目了然,讓人有水到渠成的感覺,師生間的互動也非常活躍,課堂效果很好。
總之,這次觀摩交流會,讓我懂得了什么樣的數(shù)學課是大家追尋的目標。教師應該從服務者、教育者的角度去創(chuàng)設這個目標,不光要發(fā)揮自己的長處,還要更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努力營造一個讓學生有安全感、有可信度的和諧、溫馨、啟智的課堂,為實現(xiàn)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轉變?yōu)槿肆Y源強國的目標做一塊鋪路石。
【朱熹參加觀摩交流會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參加觀摩教學心得模板10篇11-26
觀摩課觀摩心得體會05-10
朱熹的名言名句09-28
題榴花朱熹解析04-06
觀摩心得體會08-20
觀摩心得體會01-13
教師參加中小學音樂課展示觀摩心得體會11-10
小學數(shù)學線上觀摩課觀摩心得體會03-01
幼兒園觀摩課觀摩心得體會03-12
觀摩考察心得體會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