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5篇[精]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
教學目標
①了解非洲雕刻藝術在世界藝術寶庫中的地位和其獨特的造型語言、藝術手法和審美趣味。②學習從多角度欣賞非洲雕刻藝術,大膽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引導學生理解、認可尊重多元文化,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③在充分感受的基礎上,讓學生逐漸認識到“質感”在美術作品中所具有的獨特審美和表現(xiàn)效果。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大量的非洲雕刻藝術的資料:有關非洲的風土人情、文化藝術的影視片、繪畫、音樂及小型非洲木雕等。
二、教學過程:
●教師請學生欣賞圖片,說一說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有什么不同。請學生講述他們所了解的非洲。以“我想像中的非洲”為主題展開討論。請學生舉例,例如:非洲的地理、氣候自然環(huán)境,宗教、文化、歷史、藝術(如舞蹈、音樂、雕刻等)或是非洲人的外貌特征等。
●繼續(xù)欣賞非洲雕刻的圖片,使學生充分感受非洲雕刻是勤勞的非洲人民的藝術結晶,它的藝術風格與非洲人的生存環(huán)境、宗教信仰、文化歷史是分不開的。
●這樣的藝術成就是怎么樣形成的`?
請學生以自己的視角,談談自己對于非洲雕刻藝術的感受。
●評點作品:
請學生用語言具體描述自己的作品,同學之間相互觀摩、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
●相關知識提示:
非洲雕刻的地域性、民族文化、歷史的相關知識,要涉及到自然科學、地理、非洲歷史等知識。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區(qū),雕刻藝術十分興盛,其中又以中非地區(qū)最為發(fā)達。該地區(qū)特殊的高氣溫、高濕度的氣候環(huán)境為其精美絕倫的雕刻提供了豐富的木料。封閉性的自然環(huán)境,使非洲人難以與外域藝術進行交流,因此他們始終重復著前人的雕刻模式,使其獨特的風格奇跡般的保留下來。
三、學習評價建議:
●能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多渠道收集資料。
●能否積極探索,主動參與探究活動。
●能否自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獨到見解。
●能否從多角度去欣賞美術作品。
●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優(yōu)秀民族藝術與文化遺產(chǎn),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態(tài)度。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運用各種布料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藝小品,能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制作一個小布袋。過程與方法
在活動中感受、了解布的材質特征,能發(fā)現(xiàn)和表現(xiàn)材質的美,體驗“變廢為美”的樂趣。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識,以及耐心細致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感受了解布的材質特征,從中發(fā)現(xiàn)其布質的溫馨之美。
2、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疊加、折疊、剪裁、縫合等活動,體會勞動的愉快和收獲之喜悅。
三、學法指導
1、收集展示現(xiàn)代布藝制品,欣賞感受其溫馨舒適。
2、在玩中,合作中學會折疊、裁剪、縫合等工藝手法。
四、教學準備
1、收集家中布藝制品。
2、各種布料、針線等材料和工具。
3、課件。
五、教學課時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導入(5分)
1、課件展示現(xiàn)代生活家居中的布藝制品,欣賞其美。
2、學生展示并交流收集的布藝制品,親身感受其材質。
二、交流感受(5分)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覺得哪些布藝制品最特別?
3、它是用什么布料和方法制成的?
三、玩中學做(15分)
1、以小組為單位玩“奇思妙想”的.游戲。
課件展示
、佟翱鞓忿D盤”在轉動中不斷變換觀察角度。
、凇鞍僮兡Х健闭郫B、收緊、挪動,產(chǎn)生造型。
、邸爱嬅娓偛隆背鍪静糠謱嵨飭l(fā)學生思考。
2、評比小組游戲活動情況。
3、小組討論,合作運用材料,巧妙地運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藝小品。
4、學生表現(xiàn),教師指點。
四、評價歸納(10分)
1、小組推薦作品并進行介紹。
2、其他小組開展點評。
3、教師隨機引導并作些評價。
五、總結(5分)
六、當堂作業(yè)
制作一個布料小品或者一個小布袋。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這一課是對學生進行節(jié)儉教育,審美教育的好素材。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不僅讓學生體驗了“變廢為美”的樂趣,而且使學生了解家居生活的濃厚布藝氣息,感受到其溫馨、舒適與個性的氛圍,還學到了制作布藝小品的多種方法。在活動中,學生主動、熱情、活潑、樂觀,做到了眼、手、腦并用,制作出具有兒童個性的布娃娃、小布袋等。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3
一、教學目的:
1、了解物體會跳的原理,學習設計會跳的玩具。
2、發(fā)展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廢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廢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質。
三、教學難點:
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四、教學準備:
廢棄按壓式圓珠筆、彩卡紙、彩線、膠布、彩筆、剪刀等。
五、教學過程:
1、課前布置學生預習,帶齊所需材料和工具。
2、談話:(1)你知道哪些動物會跳?它們?yōu)槭裁磿?/p>
。2)你知道哪些動物會跳?它們?yōu)槭裁磿?/p>
3、引入課題:《會跳的玩具》(板書)
4、討論會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點撥技法難點。
。1)討論會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A、你帶了什么材料,準備怎樣制作?
B、你覺得自己在制作時,哪一部分比較難?
。2)老師點撥技法難點:
A、依靠彈簧的彈力,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B、運用卡紙進行折疊產(chǎn)生彈性,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5、提出制作要求:
A、玩具會跳的功能要體現(xiàn)出來。
B、利用彩卡紙、彩線、膠布、彩筆等材料進行恰當?shù)难b飾,使會跳的玩具更加漂亮。
C、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潔衛(wèi)生。
6、學生大膽設計制作,老師巡回指導。
重點指導:A、依靠材料的材質,巧妙設計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B、利用適當?shù)牟牧线M行給玩具進行恰當?shù)难b飾。
7、展示作品,引導學生互相觀賞、。
8、延伸活動:游戲“會跳的玩具大比拼”,讓學生通過游戲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動手動腦保持行廢物再利用的熱情。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4
課題:第1課萬綠叢中一點紅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色彩的對比,使學生能利用對比色來裝點自己的'生活。2、進行對比色的涂色練習。
教學重難點:
1、認識色彩的對比。2、如何運用對比色。
教具學具: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作業(yè)紙、報紙,抹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欣賞:(1)出示課題——“萬綠叢中一點紅”。(2)比較:相同的主體,不一樣的背景,兩幅圖有什么不同。
2、發(fā)現(xiàn): (1)當一種顏色出現(xiàn)在另一種顏色上,人們在視覺上便會比較兩種顏色。當兩種顏色相差得遠時,就會特顯出另一種顏色。這就是對比了。
。2)觀察色輪,發(fā)現(xiàn)三原色中任何兩色相混所得的間色與另一原色互為對比色,即互為補色關系。
。3)在色相環(huán)上,直線相對的兩種顏色配合,會產(chǎn)生強烈的對比。如紅與綠、橙與藍、黃與紫都稱為對比色。
。4)引導學生欣賞課例,通過欣賞使學生認識到強烈對比使畫面響亮,生氣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動地襯托出主體。
3、實踐: 用對比色組織一幅畫面。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作業(yè)展評
五、課后拓展:運用所學色彩知識設計一張賀卡,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和基本表現(xiàn)方法。
2.學習運用漫畫的表現(xiàn)手段創(chuàng)作漫畫。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和善于觀察生活、思索生活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分析、了解漫畫的特點和表現(xiàn)方法。
三、教學難點
如何創(chuàng)作漫畫。
四、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預習教材。
2.搜集較易理解的漫畫作品,并制成燈片或準備投影儀放大,3.搜集漫畫家張樂平的漫畫作品《三毛愛科學》、《三毛流浪記》。
4.歷屆學生漫畫作品。
5.學具同教材要求。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了解漫畫的特點。
1.出示漫畫《三毛流浪記》和《三毛愛科學》。
2.出示歷屆學生漫畫作品。
表現(xiàn)手法:夸張、比喻、擬人等。(板書)
特點:在諷刺和幽默中歌頌真、善,美,抨擊假、惡、丑,使人們在笑聲中受到教育,得到美的享受。
。ǘ┓治觯簩W習漫畫的表現(xiàn)手法、
1.打開教材讓學生自學。然后各自談談對漫畫《媽媽和老師》、《如此值日》的分析和 理解,從而進一步加深理解漫畫。
2.結合前面的范例,教師講解漫畫的構思和立意,讓學生理解漫畫是怎樣達到宣傳正義、抨擊丑惡的目的.。
。ㄈ┧妓鳎簢L試漫畫的創(chuàng)作。
選擇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通過聯(lián)想夸張人和事的特征,畫一幅或一組漫畫。
1、教師舉例提示,比如“皆大歡喜”、“學雷鋒”等等。
2.學生聯(lián)系生活大膽想象,嘗試創(chuàng)作漫畫。
3.教師巡視指導。
。ㄋ模┱故荆罕頁P優(yōu)秀漫畫創(chuàng)作。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6
問題提出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讓你感受到了電話的重要性呢?
教學目的
1.用設計圖的形式設計一部電話。
2.了解電話的歷史以及發(fā)展過程。
3.提高學生的設計意識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
4.感受美術設計活動的樂趣。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電話的歷史以及發(fā)展過程。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設計意識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
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教師:最近我們進行了一場消防知識的演習,相信大家一定還記憶猶新吧?
教師:在這次演習中,同學們都能夠沉著冷靜,安全地逃離火場。不過,為了避免火災的迅速蔓延,我們還要(做打電話的動作)。
二、電話與發(fā)明:
教師:在這里我們不僅要感謝電話,而且還要感謝一個人!
大家議論紛紛……
教師:其實,在電話沒有出現(xiàn)之前有很多人都在為之努力,他們也在不斷的試驗。貝爾吸取了前者的經(jīng)驗做了很多的改進,最終發(fā)明了電話機。所以說我們不僅要感謝貝爾,同時也要感謝那些為電話的發(fā)明做出貢獻的人們!
教師:1875年,世界上第一臺電話機問世了。瞧!(出示圖片)。這部電話機的結構非常簡單,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木質電話聽筒構成,里而有兩塊磁鐵,一個電線圈和一片薄鐵片,雖然簡單但是非常有效。
三、交流資料,加深感受。
這部電話機很有趣,我們來看一看這個電話是怎么用的。(展示一張雙方通話的漫畫圖片)。它的聽筒和話筒是分開的,通話的時候要把聽筒取下來放在耳朵上,再對著話筒說話。
教師。
四,欣賞圖片,交流引導。
教師: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電話的性能也越來越好,功能也越來越多,在造型上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誰能介紹一下電話有哪些有趣的外形?
教師:你們見過哪些有趣或者有個性的設計呢?
五、啟發(fā)思考,激發(fā)靈感。
教師:如果我是一位老人,眼睛花了,看不清楚,你會為我設計一部什么樣的.電話?其實創(chuàng)造來源于人們大膽的想象,你們看,許多的設計師已經(jīng)開始了他們的想象(展示幾種概念電話的設計)。大家看出這款手機有什么特別之處了嗎?
今天我們也來設計一部電話,你可以為特殊人群設計一部有特殊功能的電話,也可以設計一款有個性的電話。
在設計的時候你要考慮到電話的造型、功能以及色彩等萬面,希望能看到你們有個性的電話設計圖!(展示一張學生作品),針對你的設計可以配上簡短的文字說明。
六、學生開始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
1.設計繁瑣,提示學生要考慮到電話使用的方便快捷。
2.功能設計:提示學生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與眾不同的功能。可以考慮不同人群的需要。
3.外形設計:提示學生外形設計引起大家注意的因素之一。
4.說明文字:文字內容要簡潔明了。
七、展示創(chuàng)作,介紹創(chuàng)意。
展示一些學生的作品,并引導學生提出一些改進意見。
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下一節(jié)課我們利用廢舊材料來制作一部電話機,看看誰設計的電話最有創(chuàng)意。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7
問題提出
漫畫的功能有哪些?
教學目的
1、了解漫畫的不同特點、功能和種類,學習如何選材立意以及漫畫表現(xiàn)手法等。
2、通過漫畫創(chuàng)作,提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學生經(jīng)歷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欣賞、討論等學習過程,了解漫畫的基本知識和表現(xiàn)方法。
4、增加審美情趣,提高審美情趣,提高審美素質;能體會藝術來源于生活的.道理。
過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
欣賞圖片
二、探究體驗:
1、結合漫畫作品與課本解釋漫畫:漫畫是一種來自于生活的藝術,漫畫家在生活中觀察體味,尋找要表現(xiàn)的內容,并以幽默夸張、寓意、諷刺等手法進行表現(xiàn)。
2、漫畫的功能有哪些?課本的圖片都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方法,你還知道哪些表現(xiàn)方法?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結合課本圖片,向學生做系統(tǒng)的介紹漫畫知識。
(1)、立意:
結合課本圖片邊舉例邊分析,漫畫來源于生活。
如何立意:正確、明確、深刻。
。ǎ玻、漫畫的功能有諷刺、歌頌、傳播、娛樂等功能。
表現(xiàn)手法:
教師提示學生一幅畫往往是由幾種表現(xiàn)手法構成。
(3)、文字作用:使畫面主題更明確、深刻。
教師:
對于“無題”漫畫進行分析:換面一斤把意思表達清楚了,不設題目反而含蓄幽默。
三、學生創(chuàng)作:
教師輔導注意學生的差異性,表現(xiàn)形式多樣。
四、成果展示:
采取班級畫展形式展示,重點落在構思和表現(xiàn)手法上。
板書設計:
3、漫畫與生活
表現(xiàn)形式:單幅表現(xiàn)手法:諷刺、歌頌、娛樂、組成部分:漫畫
多幅宣傳、夸張、巧合文字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8
教案
第二課時
課題 我們愛勞動
課題 自行車的故事
課題 山外有山
課題 字的創(chuàng)意設計
課題 黑白撕貼畫
課題 1、悠悠北山街
3、童謠童畫
5、民間木雕
7、生動的泥塑人物
8、收獲的季節(jié)
9、水墨畫動物
11、色彩的世界二
12、創(chuàng)造美的紋理
13、廢棄物造型
一、教學目標
1.懂得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了解廢棄物造型藝術的神奇之處,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2.利用收集的廢棄物,能根據(jù)不同形狀、材質特征,制作一件藝術作品。
3.通過欣賞各種廢棄物合成的有趣的藝術作品,感受不同的表現(xiàn)效果,拓寬學生的視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利用廢棄物設計制作有一定情趣的造型作品。
2、難點:根據(jù)廢棄物的不同材料,選擇合理的設計、創(chuàng)作方法。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W生)準備各種不同的廢棄物,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塑料袋、瓶子、盒子、廢紙等;膠水、剪刀、繩子等制作工具。
。ń處煟└鞣N廢棄物制成的作品,一些廢棄物材料,。
五、教學過程
1、游戲激趣,引出課題
教師出示塑料袋、可樂瓶、縐紙等,然后很快將它變成一個或多個“人”的造型。
引導學生談一下簡單的感受。引出課題《一個奇特的人》。
2、欣賞評述,感受有特點的人物形象
教師出示:
。1)一組非洲奇特人物造型的雕塑作品。請學生說說感受。
教師收集了一些人物的雕塑作品,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你知道他們在干什么?這些作品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
。2)欣賞古今中外更多的奇特的人物造型,例如獅身人面像、中國戲曲人物、摩爾的作品等。由于文化、風俗習慣的不同以及時代的變遷,各個時候的作品又是千姿百態(tài)。
。3)欣賞用廢棄物造型的人:和上面作品相比,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這些性格迥異,奇特的人物造型和我們平時見到的人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巧妙應用廢棄物材質特性進行夸張、變形。
3、了解探究,如何表現(xiàn)奇特的人
(1)欣賞廢棄物造型中的人,仔細觀察它們是用什么材料?怎樣綜合制作起來的?你覺得作品的哪個方面吸引你?
教師小結:法國哲學家、著名藝術大師羅丹說:“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fā)現(xiàn)。”我們就來做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人吧!其實只要你仔細觀察,有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現(xiàn)就能夠創(chuàng)造出美。
。2)演示教科書中的制作步驟,明確過程及注意事項。
教師簡單示范“卷、扎、粘、飾”等技法。
。3)優(yōu)秀學生作品欣賞。
。4)看看自己和同學準備的材料中,能用哪些來制作人的哪一部分?
(小組內交流思路,互相探討。)
。5)學生制作“一個奇特的人”,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評議,展示作品
。1)學生個人作品交流,進行介紹,相互評議。
。2)更多的'綜合藝術作品欣賞。
。3)教師總結: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有趣的事和材料能夠表現(xiàn),正如我們今天學習的廢棄物造型。只要大家做個有心人,積極動手動腦,就能創(chuàng)作出更多有特色的藝術作品。
5、課后拓展:
應用廢棄物制作其他有趣的藝術品。
6.課后整理:
指導學生收拾好物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14、古人的夢想——飛天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敦煌莫高窟中飛天壁畫和彩塑的特點、歷史及藝術價值。
2、學習壁畫的色彩、造型及線條,領悟其韻味,嘗試選擇合適的方式臨摹飛天壁畫作品。
3、通過對佛教藝術的觀賞、臨摹,培養(yǎng)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進而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欣賞、臨摹中國石窟的壁畫藝術。
2、難點:領悟壁畫藝術的內涵,透析古人的夢想。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W生)繪畫工具材料,收集敦煌莫高窟壁畫圖片資料等。
。ń處煟﹫D片資料,等(用于本課時第二種教學方法的開始和結束,要求配有與飛天壁畫相協(xié)調的古典音樂、有關敦煌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地位等相關資料)。
五、教學過程
1、介紹導入
(1)教師介紹與飛天有關的佛教故事和藝術。
。2)教師講述佛教石窟的文化特點及藝術價值。
。3)請學生說說聽了教師介紹后的感受。
。4)引入課題:《古人的夢想——飛天》。
2、欣賞作品
。1)繼續(xù)播放:飛天藝術。
。2)學生互相交流作品的最美之處。
(3)師生共同評價其中的藝術特點。
(4)師生共同小結。
3、學生作業(yè)(1)要求:臨摹一幅飛天藝術作品。(2)提示:造型優(yōu)美、線條流暢、色彩鮮艷。
4、小結講評
。1)講評作業(yè),沒有完成作業(yè)的學生,課后繼續(xù)。
。2)有興趣的同學自己深入了解我國著名石窟的形成及藝術特色。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9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制作太空新居,感受建筑藝術的結構美以及瓦楞紙的材質美。
(二)學習用瓦楞紙塑造立體幾何形狀并用基本幾何形體組合造型的方法和技能。
(三)通過學習制作太空新居,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意識,樹立熱愛祖國、熱愛科技的情感,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ㄒ唬┗編缀涡误w以及復雜幾何形體的制作方法。
。ǘ┯猛呃慵堉谱魈招戮。
三、課前準備
課件、手工用具(剪刀、美工刀)、瓦楞紙
四、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穩(wěn)定秩序,檢查用具。
。ǘ┮曨l引入太空新居,帶著問題“未來建筑有什么特點”師生一起觀看科幻電影《20xx太空漫步》—引出課題:太空新居。
。ㄈ┯^察欣賞十大現(xiàn)代建筑,感受它們帶來的美感(課件展示)
1.引導學生欣賞當今十大現(xiàn)代建筑,從以下方面觀察分析:(1)這些建筑有什么樣的外形輪廓?(2)造型有什么特點?(3)外觀裝飾材質有什么特點?(4)怎樣把瓦楞紙的粗糙質感改造得具有科技時尚感?
。ㄋ模┯懻摻涣魅绾卧O計太空新居
1.你認為太空新居應該有什么特點?
2.用基本幾何形體組合出有新意的新形體。
(五)欣賞分析書中的太空新居
分析書中學生優(yōu)秀作品,你認為哪些作品設計與制作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
。⿲嵺`中體會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快樂
五、學生創(chuàng)作
1.作業(yè)要求:
用自帶的紙板,分組設計制作一個美觀的太空新居。
2.學生分組完成作業(yè):
(1)在紙上繪制太空新居草圖。
。2)根據(jù)太空新居草圖分工制作主體結構基本形體,在制作一些小部件,然后組合各部分,最后局部添加特殊效果。
六、作業(yè)展評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ㄒ唬┚C合分析
壁飾即墻壁上的裝飾物。按制作的材料大致可分為金屬壁飾、陶瓷壁飾、纖維紡織壁飾、紙浮雕壁飾等。
本課所選取的壁飾圖片,直觀地介紹了從構思到選材,從制作到組合等方法,簡明易學,真切感人。學生通過對這些壁飾的欣賞,既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感性認識,又拓展其想象思維空間,從而促進手腦并用等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走進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同時也為今后的手工制作學習起到鋪墊的作用。
教學重點:聯(lián)系生活進行壁飾的設計制作。
教學難點:不同教材的組合制作。
。ǘ┙虒W目標
、倥囵B(yǎng)學生集體合作的意識,養(yǎng)成勤于動手動腦的好習慣,提高審美能力。
②讓學生初步了解壁飾的一般知識,設計制作一件新穎的壁飾。
二、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n前準備
●教師準備:三五件不同材料的壁飾作品,剪刀、雙面膠帶,演示材料,錄音機,磁帶,有條件地區(qū)可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根據(jù)各自條件,就地取材。如:廢舊掛歷、色卡紙、飲料瓶、蘆葦絮、樹枝、蛋殼、毛線等。另外還需備有剪刀、膠水、彩筆等。
。ǘ┙虒W過程:
1:
●導入:學生觀看教師自編魔術表演,激發(fā)興趣引出壁飾課題。
●欣賞:出示壁飾范具及有代表性的壁飾圖片(可用幻燈或實物投影展示),比較制作材料的不同表現(xiàn),給人外觀形象的感受。
●討論:你能用概括的語言說說最感興趣的壁飾所表現(xiàn)的內容嗎?你還想到用其他的材料來表現(xiàn)壁飾嗎?
●設計制作:學生欣賞討論過壁飾之后,知道壁飾的用途,材料的運用及給人的感受。練習時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尋問學生自己的構思,用哪些材料,表現(xiàn)什么內容,顏色如何搭配,并向學生交代剪、貼、編、扎、插、卷、折、揉等技巧的運用,還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結合,集體制作。
●要點提示:貼制時應由整體到局部,由里到外逐層疊加,粘貼時要耐心細致,牢固美觀。
三、學習建議:
●是否樂于主動學習壁飾的相關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耐心、細致、有條理等良好的行為習慣。
●是否在學習新知識時體現(xiàn)自主和探究意識,并能用已學過的美術專業(yè)術語描述壁飾的制作要領。
●是否能配合班級其他同學,將制作好的壁飾舉辦一個小型展,體驗自身的價值和成功的喜悅。
四、教師教學隨筆: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恰當?shù)乩脧U舊物品的造型、顏色完成一件立體的小藝術品。
2、欣賞他人作品,啟發(fā)、開闊學生創(chuàng)造思路;注重合作完成作品,培養(yǎng)集體協(xié)調能力。
3、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練就一雙變廢為寶、變廢為寶的雙眼和雙手,體驗其中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造型組合
難點:合理地運用廢舊物品的外形、顏色進行造型組合。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多媒體光盤。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利用廢品制作的環(huán)保小發(fā)明作品,激發(fā)學生興趣,導入課程。
二、探究活動
1、探究活動一:布置廢舊物展覽。
(1)分類游戲:
按點材、線材、面材進行分類;按不同質感進行分類;按不同色彩進行分類。
。2)想一想,說一說:
選一個你喜歡的廢棄物,說說它美在哪里?
有哪些獨特的`地方,讓你想到了什么?
2、探究活動二:與同學交流一些科技新聞或常識,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思維
。1)你準備創(chuàng)作一個什么小發(fā)明?
(2)你是通過什么途徑取得靈感?
。3)你準備用什么形式完成環(huán)保小發(fā)明?
3、探究活動三:感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交流制作經(jīng)驗
。1)把握廢棄物的特征,選擇適合的廢棄物;
(2)從應用方面選材或根據(jù)材料進行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4、布置環(huán)境、科技、美術展
三、欣賞與評價
評價點:①造型組合、裝飾、審美;②科學性;③變廢為寶。
。1)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臨摹、變化創(chuàng)作。學生獨立藝術創(chuàng)作,教師輔導。
。2)引導學生從圖案的造型、顏色、創(chuàng)意等各方面進行評述。
。3)通過學習制作環(huán)保小發(fā)明,引導學生關注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愛護我們的環(huán)境,能用自己學到的美術知識變廢為寶,創(chuàng)造漂亮的藝術品。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2
問題提出
他們的動作是怎樣的?
教學目的
1、進行不同的人物動態(tài)訓練,了解近大遠小的規(guī)律,嘗試運用焦點透視的'方法構圖。
2、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畫面組織能力。
3、促進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意識,充分享受美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過程設計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
二、激情導入:談話,操場上同學們都在做哪些游戲和運動?他們的動作是怎樣的?
學生討論交流。
三、欣賞:欣賞圖片上的人物動態(tài),了解如何組織畫面構圖。
四、自由探究:
1、分析人物的大小、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
2、在畫面色彩上,突出表現(xiàn)主題物。
3、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
五、作品展評:
1、學生自評,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構圖的,以及色彩的運用等。
2、學生說說最喜歡哪件作品,為什么?
六、課后拓展:用拼貼等立體的方法表現(xiàn)一幅操場上的畫面。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表現(xiàn)不同動態(tài)的人。
教學難點:了解近大遠小的規(guī)律,嘗試運用焦點透視的方法構圖。
反思
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的人物動態(tài)訓練,使學生了解了近大遠小的規(guī)律,并能嘗試著運用焦點透視的方法進行構圖。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畫面組織能力。
并促進了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意識,充分享受到了美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3
教學目標:
1、欣賞飾有龍或鳳的藝術品,了解龍或鳳的造型特點及應用的多樣性。
2、運用龍鳳紋樣進行裝飾畫練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1、引導學生看課本,了解龍的原型是什么?龍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在中國文化中有何影響?
2、看光盤,欣賞繪畫中的龍鳳、建筑中的龍鳳、器皿中的.龍鳳、服飾中的龍鳳、龍鳳紋等。
讓學生知道自古以來,龍鳳形象在記載歷史、美化生活、激勵精神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從而使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意識。讓學生在欣賞探究中體悟背后的意蘊,在評述中發(fā)表自己探究的成果。
3、在第一、二課時分別讓學生畫一畫龍鳳紋樣,在此前可看光盤上小朋友的作品啟發(fā)思路。
三、課后小結
表揚造型生動的作業(yè)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非洲舞蹈音樂及鼓的語言,了解非洲手鼓的來歷,引導學生用開放的心態(tài)正確審視非洲音樂文化;
2、通過探索和學習,讓學生了解非洲音樂與社會生活、勞動的聯(lián)系,體驗非洲獨具特性的音樂文化,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進行創(chuàng)編,即一段自己的舞蹈、一個自制的樂器、一個獨具特色的手鼓。
教學重點:探究后創(chuàng)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觀看一段視頻20xx年南非世界杯主題曲導入。
。úシ欧侵揎L土人情的視頻)
二、聆聽豐多姆佛羅姆的舞蹈音樂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非洲舞蹈的`特點,聆聽后的感想啟發(fā)。憑自己的想象回答問題,大膽的拓展思維。
2、延伸----非洲舞蹈節(jié)奏對世界音樂文化的貢獻(街舞、爵士舞、踢踏舞在節(jié)奏上的變化)非洲黑人舞蹈對美國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樂舞蹈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它特有的節(jié)奏是現(xiàn)代西方大多數(shù)流行音樂舞蹈的來源,爵士樂、搖滾樂、迪斯科音樂舞蹈的動作和節(jié)奏中,可明顯看到非洲黑人舞蹈的影響
3、視頻欣賞
4、自編舞蹈下節(jié)課展示。
三、非洲拇指鋼琴
1、觀看視頻欣賞了解拇指鋼琴
2、觀看---氣球與貝司視頻
設計意圖:課下能自制小樂器(用廢舊材料)下節(jié)課展示。
四、鍵盤樂器“冬哥”。
1、師:由于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造成了非洲人民獨特的生活習性和勞動方式。如果在茂密的樹林里,聆聽錄音,這樣的鼓聲代表著一種什么樣的信息呢?請大家猜一猜。看課本提示。
2、介紹手鼓的外形(點擊手鼓的圖片,給學生介紹)
師:在非洲,鼓是王權、神權或氏族的象征,非洲人喜歡打擊樂,敲擊的節(jié)奏復雜多變,不同節(jié)奏性頻繁交替。表演常與舞蹈結合在一起,除拍手、跺腳外,還常伴隨身體動作、熱情豪放,粗獷有力,具有原始的、野性的震撼力。
設計意圖:了解鼓的語言
學生憑自己的想象回答問題,讓他們大膽的拓展思維。
教師小結:
這樣的鼓聲在很久以前是用來驅趕猛獸和傳遞信息的。非洲手鼓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演奏著節(jié)奏,而且還傳遞著信息,他們這時給節(jié)奏賦予固定的信號,傳達著他們想表達的具體事情.所以他們根本就不用走出屋去,就已經(jīng)知道村里所發(fā)生的一切,因為非洲手鼓的鼓聲已經(jīng)
把當時的情況傳達到每個人的腦海中.因此,它也被稱為“會說話的鼓”。
五、學習手鼓節(jié)奏
1、出示課件。
節(jié)奏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融入到非洲節(jié)奏的音樂氛圍之中。
設計一個非洲鼓,并說一下創(chuàng)意。
各小組討論、設計。
教師小結
非洲音樂最樸實無華,最純真的音樂,但是它豐富多彩和復雜變化的節(jié)奏,又是世界音樂的寶貴資源。作為世界音樂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同學們能夠了解并喜歡上非洲音樂,我相信課后每一位同學都會對非洲音樂有更深的認識。
把老師課上布置的三個作業(yè)課后能完成的非常出色。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
2、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對色彩的感覺,提高學生畫色彩畫的興趣。
3、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習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強烈對比效果。 教學重點:
從感受色彩對比以及產(chǎn)生美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xiàn)力。 教學難點:
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于練習中。
教學準備:
教師:計算機教學設備、課件、紙、色筆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紙等。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
出示冷暖色兩幅圖片,圍繞下面問題師生對話交往。
A、請說說你對這兩幅畫的感受。
B、組織學生用油畫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個色環(huán)。
課的開始以復習舊知識引入,引導學生回憶冷暖色的表現(xiàn)力,讓學生根據(jù)其概念進行分類,用以鞏固所學過的色彩知識。讓學生總結冷暖色的特點,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過渡導入新知,并以排列色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習新課
。1)師出示課件“色相環(huán)、對比色、補色”。
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里,因為有了鮮艷的色彩對比,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認識在色彩中對比最強烈、最鮮明的顏色。我們稱兩個相互作為補色的顏色為對比色。
(2)師出示色彩的對比圖片課件。學生了解色彩知識,感受。
(3)欣賞和分析
A、欣賞民間年畫,談一談運用了哪些對比色?說一說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繪畫中色彩的運用(進入繪畫色彩的運用版塊)。
C、談校園的色彩,師引導,并對學生進行珍惜校園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
師出示課件:(讓學生為小女孩配褲子、航海上的救生圈)
運用對比色配色,說說為什么不喜歡?為什么要選擇強烈的色彩?
(5)師生總結梳理
4、動手練習:
運用色彩的對比為一幅年畫配色。
5、學生作品展評
優(yōu)秀作品展示,師生一起評價,談對它的感受。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美術上冊教案02-18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2-08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5-06
小學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2-13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8-26
五年級美術上冊教案15篇02-19
五年級美術上冊教案14篇02-19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5篇01-23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5篇)01-23
五年級美術上冊元宵節(jié)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