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大班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形狀組合的特征。
2、學習計算作品形狀與數(shù)量的方法。
活動準備
(海綿紙):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組合成一個火箭的造型。
——小朋友,看一看這是什么呢?(出示圖片)
——請一個小朋友告訴我,他是用什么形狀組成的呢?
——用了多少個三角形?
2、教師提示幼兒思考更多的組合方法,并親手用圖形拼一拼。
——我們可以拼一拼(生活中的物品)、房子、樹,拼我們生活中的看到的物品,你喜歡的,都可以拼出來,好嗎?(發(fā)材料給幼兒操作)
——說一說,你用了哪些形狀?
——每個形狀用了幾塊?
3、將幼兒創(chuàng)作的.造型擺在圖形中,鼓勵幼兒繼續(xù)自由地創(chuàng)作,完成后,請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說一說自己作品的名稱,共使用了那些形狀、每種形狀各有幾個。
4、活動結束:請幼兒回家作一些三角形自由拼一拼,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目標:
1.學習根據(jù)花朵的外形在表格中的相應位置勾畫其三項特征。
2.認識表格,知道行和列的位置及名稱。
3.樂意參加跑組活動,遵守活動常規(guī)。
準備:
教具:課件
學具:“勾畫花朵特征”作業(yè)單(人手一份)
“制作特征標記”作業(yè)單(人手一份)
“圓圈涂色并記錄”作業(yè)單(人手一份)
“看圖填分合式”一組
水彩筆、夾子、鉛筆若干
過程:
1.觀察花朵并說出特征。
(1)點擊第一張幻燈片,師:“花園里開滿了各種美麗的鮮花,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花?”教師帶領幼兒認讀每種花的名字。
。2)點擊第二張幻燈片,師:“我喜歡哪兩種花呢?你們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大的'紅色的太陽花,小的黃色的牽;ǎ
(3)請個別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說出兩種花的外形特征。
2.出示并觀察認識表格。
。1)點擊第三張幻燈片,師:“今天我?guī)砹艘粡埍砀,誰知道橫著的格子叫什么?豎著的格子又叫什么?”教師帶領幼兒認讀。
。2)請幼兒觀察第一行,說說第一行每個標記的名稱。
3.勾畫花朵特征。
。1)將花朵放在表格的第一列中,師:“這朵花應該找什么標記做朋友?請你看看這朵花在第幾行,就在這一行相應的標記下打√”。
(2)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教師帶領其他幼兒驗證。
4.介紹小組活動,提出操作要求。
介紹新游戲:勾畫花朵特征。
介紹三種配組游戲:制作特征標記、圓圈涂色并記錄、看圖填分合式。
5.幼兒跑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操作,教師重點指導新游戲。
6.評價小結、拓展
出示另一張作業(yè)單,引導幼兒討論,激發(fā)下一次活動的愿望。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16的加法,感知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
2、學習運用數(shù)學,理解數(shù)學加法的實際意義。
3、愛動腦筋,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并享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天天超市”海報(貼有16張標著價錢的物品圖片)
2、黑板、粉筆、數(shù)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ɡ蠋煂⑹孪茸龊玫摹疤焯斐小焙筚N到黑板上,然后分別畫了一個草莓和一個蘋果在黑板上,分別代表草莓組和蘋果組)
師:小鎮(zhèn)上有家天天超市,小朋友們看,超市里呀有很多漂亮的小禮物。今天小貓的好朋友要過生日,貓媽媽給了小貓16塊錢到天天超市買禮物,要小貓買兩樣東西送給它的好朋友,加起來剛好16塊錢,不剩零錢。
二、超市購買
、僦v明規(guī)則。
師:老師要請草莓組和蘋果組的小朋友們比賽,分別請小朋友上來用不同的方法買東西,加起來正好要是16塊錢。
、诶蠋熢诤诎迳嫌梅酃P寫下算式記下購買的方法,并且為兩個組的小朋友計分。③游戲結束,老師總結統(tǒng)計比賽結果。
三、游戲環(huán)節(jié)
1、“你說我說”游戲
師:剛剛的比賽結束了,但沒有分出真正的`勝負,小朋友們還想不想玩游戲?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叫“16的你說我說”。(規(guī)則:一個組的小朋友們說:我說14,另一個組的小朋友說:我說2,然后全班的小朋友們一起說:加起來就是16)
2、找朋友
老師隨機發(fā)給幼兒一張帶有數(shù)字的卡片,幼兒齊唱兒歌《找朋友》然后拿著卡片找到與之相加等于16的幼兒
四、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喜不喜歡天天超市呀,要是喜歡老師就把這個超市送給大3班了。
設計要點:
1、重視對數(shù)學學習興趣和情感的培養(yǎng)。
幼兒園的數(shù)學不像小學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識,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所以我們?yōu)檫@個數(shù)學活動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材料、教具,并且結合故事、情景,運用游戲的方法進行數(shù)學活動。
2、將數(shù)學活動生活化。
這次“數(shù)學超市”的創(chuàng)意的要點就是要將數(shù)學活動和生活具體情境相結合,希望小朋友們參與到角色游戲中來以提高數(shù)學活動中的參與性和積極性,他們通過“買禮物”這一生活情景來學習16以內(nèi)的加法。
3、將數(shù)學活動游戲化。
這次的數(shù)學課我們設計了三個不同的數(shù)學游戲,幼兒們整節(jié)課下來整體都比較輕松、愉快,在快樂的游戲中把平時算的很辛苦的數(shù)學題很輕松的做出來了。
教學反思:
經(jīng)過了兩個月的農(nóng)村幼兒園的頂崗實習再來海師附屬幼兒園見習,鄉(xiāng)村和城市里的幼兒園的巨大差距讓我們每個人都感觸良多。實習時候我執(zhí)教的班級是小班,而這次見習卻是在大班,上起課來感覺非常不一樣。通過幾天的觀察,我們了解到大班小朋友們已經(jīng)開始學習20以內(nèi)的加法了,于是這次我們就選取了16以內(nèi)的加法來進行這次的數(shù)學活動課。
還是那句話,寫教案、試講和親身體驗上課的感覺完全是兩碼事,之前看似已經(jīng)“天衣無縫”的教案實際實施起來簡直是“錯漏百出”。好在經(jīng)過了兩個多月的實習,在教態(tài)、對課堂的把握、組織和隨機應變方面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這節(jié)課從頭到尾大方自如地上完了,基本完成了活動目標。但是,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還有很多的細節(jié)方面沒有把握到:
第一,教具的大小、靈活性把握不到位,“超市”里的商品略小了,后排的小朋友不能一直跟著思考和計算,反而要舉手了到臺上才開始計算。如果教具更加大一些,或者把商品做成可以活動的貼紙,就不用讓老師再用粉筆在黑板上寫1+15=16,而是讓幼兒更加直觀的認識到,是一塊錢的鉛筆和十五塊錢的臺燈加起來是16塊錢。
第二,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更加符合生活現(xiàn)實,比如給要過生日的小朋友取個具體的名字,這樣小朋友們才知道他們要去給誰買禮物,角色代入感更強一些。
第三,第三個游戲的時候,我先把數(shù)字卡片發(fā)給了幼兒,然后才開始講解規(guī)則,可是這時候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已經(jīng)被數(shù)字卡片吸引了,場面顯得有些亂了,應該先將規(guī)則有條理的123點分清(不超過三點)講清楚,再分發(fā)教具,這樣效果會好很多。
第四,游戲之間的轉換應該更加巧妙,第二個游戲的時候,需要小朋友們小組之間合作完成,老師在講解完規(guī)則之后,應該先示范一下再進行。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大班數(shù)學活動七朵花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背景,活動目標,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學習7的不同組成方法,發(fā)展觀察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習7的加法,嘗試編加法題,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shù)學活動課,快來看七朵花教案吧。
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把操作法作為幼兒學習編7的加法應用題的學習方法,通過觀察————表述交流———探索發(fā)現(xiàn)————小結提升等循環(huán)往復的操作練習中,讓幼兒在觀察這7朵花中進一步掌握加法應用題的結構,體驗編應用題的樂趣,又讓幼兒在活動中發(fā)展了數(shù)學能力,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與邏輯性。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不同組成方法,發(fā)展觀察和邏輯思維能力。
2、學習7的加法,嘗試編加法題。
3、能完整、準確的表述,培養(yǎng)幼兒語言概括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看圖學習7的加法。
2、知道加法應用題的結構、理解算式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瓢蟲找朋友》。
2、花園的圖片1張:不同顏色、種類、大小等特征的花朵共7朵;紙、筆若干,7的加法算式題若干,蝴蝶和花朵的胸飾,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復習7的加法。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問題導入:這是什么季節(jié)?這么美麗的花都是一樣的嗎?(教案來自:教案網(wǎng)。)引導幼兒觀察,尋找花朵的不同特征。
三、看圖列式
1、算一算:花園里一共有多少花朵?
2、幼兒嘗試根據(jù)花朵的特征編加法題,并講講題目所表示的意思。(2+5=72朵花有葉子,5朵花沒有葉子)
教師:有誰也是找到這個特征,但是編的題目不一樣?(5+2=7)
引導幼兒理解:加號兩邊的數(shù)字換一換,答案是一樣的`。
四、動腦筋
1、教師:有幾道題目都是1+6=7,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2、教師小結:花園里一共有7朵花,大家列出題目的根據(jù)雖然不一樣,但是答案是一樣的。
五、幼兒操作幼兒用書《瓢蟲找朋友》。
六、做游戲:蝴蝶找花
1、介紹游戲規(guī)則:花和蝴蝶身上都有數(shù)字,蝴蝶聽著音樂找花,音樂結束時,花和蝴蝶必須結成一對。檢驗:蝴蝶和花的兩個數(shù)字加起來正好是7,就算勝出。
2、幼兒選擇角色玩游戲。
3、交換角色再次游戲。
教學反思
學前班的數(shù)學教學是一門系統(tǒng)的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具有一定特點的規(guī)律,密切聯(lián)系幼兒身邊的生活實際。學習七朵花研討課,我運用幼兒生活中熟悉易理解的美麗的花朵,設計花園圖片進行教學,按花朵的不同顏色、種類、大小等特征。直觀解決教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具體形象。加深幼兒理解加號左、右邊的兩個加數(shù)可以交換位置和不變的道理,能讓幼兒在發(fā)展思維中體驗,感知物體的數(shù)量與變換及學會分析問題,我的教學能做到讓幼兒在想一想,練一練,玩一玩的練習中得到鞏固。本節(jié)課的整個教學過程能激發(fā)幼兒探究知識的興趣,能較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名稱:做棒糖
活動目標:學習5以內(nèi)的加減、分類數(shù)數(shù),比長短、粗細,排序;培養(yǎng)動手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橡皮泥五塊,玻璃紙五張(紅、兩色),木棒五根(四根粗,一根細),5以內(nèi)加減卡片一套。
大班數(shù)學活動教案《做棒棒糖》
活動過程:
1、做棒糖:
讓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將橡皮泥捏成球體狀或正方體狀,插上木棒后在包上玻璃紙(包出自己喜歡的式樣)。
2、數(shù)一數(shù):自己做了幾根棒糖?用了幾塊橡皮泥?幾張玻璃紙?幾根木棒?
3、說一說:自己做的所有棒糖中,有幾根是相同的`?幾根不相同?相同在哪里?不相同在那里?
4、算一算:
根據(jù)自己做的棒糖的形狀、糖紙的顏色、木棒的粗細等不同排出5以內(nèi)的加減法式題。如:三根棒糖用紅色玻璃紙包,二根用綠色玻璃紙包,排出3 2=5。又如:有四根棒是粗的,另外一根棒是細的,排出4 1=5。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發(fā)展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
2、激發(fā)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興趣,能比較準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
3、以客體為中心來正確區(qū)分左右;
活動準備:紅圓點20張: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2、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3、教師發(fā)出指令,幼兒按指令舉起相應方位的手并做出動作。
如:教師:來,來,來,舉起你的右手來。幼兒:我的右手舉起來;
來,來,來,舉起你的左手來。幼兒:我的左手舉起來;
。ń處熆从變菏欠衽e對,糾正個別不對的)
那我們的兩只手是左手幫我們事情做得多,還是右手做得多,請幼兒說說你的右手都會做什么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么做的嗎?
4、教師出示右手,手上貼有紅圓點,提問:你知道老師手上有什么嗎?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還是右手,請你舉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師觀察幼兒舉手的情形,并在舉對的孩子手背上貼上紅)對于舉錯的幼兒,教師可以站在幼兒身旁,和幼兒同方向站,讓幼兒對照,是不是舉對了。師強調,幼兒按指令做動作:
二、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剛才我們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師還想考考你,你的身體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還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腳、腿、肩、鼻孔、眉毛等)
2 、提問:老師的左右腳、左右耳朵和你們一樣嗎?總結:我的和你們相反,你的左邊我就是右邊,你的'右邊我的就是左邊了。
3、聽口令做動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腳,跺跺你的右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
4、教師:有6只小動物看到我們玩的那么開心,也來湊熱鬧了。、看,誰來了。(出示六只小動物的圖片。)
提問:
#、有幾只小動物?最左邊是誰?最右邊是誰?誰的左邊是誰?誰的右邊是誰?
三、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剛才小朋友玩的開心嗎?其實不管什么時候在我們的左右邊都有人或東西,你們能說說你的左邊右邊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邊坐著誰?練說(用左右說一句話,如:我的左邊有什么?或我的右邊坐著誰?)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面向大家站,區(qū)分X的左邊是X,X的右邊是X?(讓幼兒體會他們是面對我們站的,方向和我們相反)。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過程:
一、放動物錄音,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你們想去森林里玩嗎?”那我們就坐著火車一起去吧。幼兒坐到位置!吧殖康男游锫牭叫∨笥褋硗,非常高興,聽,它們來歡迎我們了!狈配浺粢槐椤!澳懵犚娪心男┬游飦須g迎我嗎?”幼兒自由說。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都聽出來了,它們是小貓,小狗,小鴨,公雞,青蛙。
二、學小動物的叫聲。
小動物的叫聲可真好聽,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它們的叫聲吧。
1) 放錄音“你聽到是誰的聲音呢?”“那我們就把它請出來吧.(出示圖片)”“它是怎么叫的呢?”“我們一起來學學它的叫聲吧。”“誰愿意把你學的叫聲,來叫給大家聽一聽呢?”每次叫四五個幼兒。
2)、依次學習以下幾種動物的叫聲。
三、游戲
1)、幼兒自由選掛件。小動物來到我們班了,那你們喜歡誰呢?你可以自己去選小動物,但是小動物要我告訴大家,你們?nèi)ミx它們時,要一邊學著佗們的動作,一邊學著它們的叫聲,如果小動物沒有聽到你學它們的動作,你學它們的叫聲,那小動物就不請你了,知道了嗎?
2)、開始游戲現(xiàn)在你們都到了小動物家里了,都成了動物寶寶了,老師就請動物寶寶們來做游戲,當你聽到錄音機里是誰的叫聲,就請這個小動物站起來把你好聽的叫聲叫給大家聽好嗎?一種聲音一次。放錄音,游戲一遍。現(xiàn)在,小動物都聽到自己的聲音站起來,那我們再來聽一聽這回錄音機里放的是誰的聲音,聽到是誰的'聲音,就請這個小動物一邊發(fā)出聲音一邊做動作,坐回自己的家。放錄音游戲一遍。
四、看圖譜,學兒歌森林里的其它動物看到你們今天這么能干,它們也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 老師念兒歌一遍。
、 引發(fā)興趣,這首兒歌里有五種小動物的叫聲,是不是有和你一樣的動物呢?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幼兒跟念兒歌一遍。
小結:今天,動物寶寶學會了自己的叫聲,又學會了好聽的兒歌,現(xiàn)在,請被請到的動物寶寶跟我們到外面去做游戲。但是請到的小動物要一邊學叫聲一做動作到我們這邊來,聽到了嗎?
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力
2、學習動物的叫聲
準備:1、五種動物的圖片、掛件。
2、錄有動物叫聲的磁帶
3、圖譜一張。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9-03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2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7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