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橘燈 教學設計示例
小橘燈 教學設計示例一、素質(zhì)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下列字的讀音:仄、髻、瓤。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八九歲光景 仄仄的樓梯 無聊地站起 斑斑的血痕 驚異地說 靈巧的小橘燈
3.掌握作者的有關知識。
(二)能力訓練
1.理解小橘燈的象征意義以及對表現(xiàn)小姑娘性格的作用,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
2.揣摩修飾詞語對增強語言表現(xiàn)力的作用,訓練學生的辨析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學習小姑娘勇敢、鎮(zhèn)定、樂觀的精神,認識反動統(tǒng)治下的黑暗社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美育滲透點
小姑娘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具有鎮(zhèn)定、勇敢、樂觀精神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志美。
二、學法引導
用朗讀法初步感知小姑娘堅定、勇敢、樂觀的性格,教師相機佐以點撥,促使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加深理解。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及解決辦法
1.姑娘勇敢鎮(zhèn)定樂觀的性格特點。
分析法、討論法、朗讀法相結(jié)合。分析小姑娘的語言、動作、外貌,感受并理解她的性格特點。
2.修飾詞語的表達作用。
用“比較法”。換一個詞或去掉一個詞,與原文比較,看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從而體會其表達作用。
(二)難點及解決辦法
小橘燈的象征意義及其對表現(xiàn)小姑娘性格的作用。
解決辦法:講析法與朗讀法相結(jié)合,重點段落,在學生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老師點撥講析。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片:①生字詞;②隨堂練習.
2.課文錄音帶。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1.讓學生速讀課文,口述文章內(nèi)容,整體感知故事情節(jié)。
2.讓學生討論、分析,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第二課時
1.讓學生先概述故事情節(jié),并評議概述情況.
2.針對重點段落(第8、9、10自然段)采用多種形式朗讀。如指名讀、分組讀、齊讀等。
3.針對重點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歸納、表達,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4.讓學生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口頭作文。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解決生字生詞,并介紹作者。
2.整體感知故事情節(jié),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
(二)引入新課
在座的每位同學都有非常美好的.童年,八九歲時,可以在父母的懷中撒嬌,感受家庭的溫馨;可以在老師的教育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感受社會的溫暖;可以在兒童樂園里盡情地玩耍,享受現(xiàn)代文明帶來的幸福。那么,解放前,兒童的生活情形是怎樣的呢?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冰心曾在1959年1月19日的《中國少年報》上發(fā)表了一篇散文,給我們講述了發(fā)生在1945年春節(jié)前夕重慶郊外的一個小姑娘的故事,讓我們認識到在“黎明前的黑暗”時期兒童的生活情況和精神面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散文。
(三)整體感知
(1)出示小黑板或投影儀,檢查字詞的注音釋義。
(2)作者簡介。先讓學生回答有關作者的知識,后明確。冰心,原名謝婉瑩,1900年生,女作家!拔逅摹睍r期開始寫小說、詩歌,她的主要作品收在《冰心選集》中,許多作品被譯成英、法、日、俄等多種文字,贏得很高的聲譽。
(3)時代背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學的歷史知識,揣想1945年中國的現(xiàn)實是什么樣的?
抗戰(zhàn)即將結(jié)束,處在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tǒng)治下,他們逮捕、迫害、暗殺革命群眾,重慶在白
色恐怖的籠罩之下。
(四)教學過程
(1)理清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
聽錄音或飽含深情地范讀課文,之后,讓學生簡述本文故事梗概。點一名學生口述,老師給予適當評議。
教師明確下列要點:
(第1--4自然段)我初遇小姑娘的情景。
時間,“十幾年前”“春節(jié)前一天的下午”。地點,鄉(xiāng)公所樓上。人物,“我”與小姑娘。事件,“我”在鄉(xiāng)公所樓上見到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小姑娘“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fā)紫的嘴唇,頭發(fā)很短,穿一身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她要打電話找大夫給媽媽治病,“我”幫了她,打通了電話。
(第5—10自然段)“我”探望小姑娘的經(jīng)過。
“我”買了幾個橘子,沿著石板走到了小姑娘的家,屋子很小很黑,她的媽媽睡著了,“被頭上有斑斑的血痕”,用的是小火爐、小沙鍋;睡的是板鋪;年夜飯是“紅薯稀飯”。
小姑娘掏出橘瓣放在媽媽的枕頭邊,然后做橘燈,“拿過穿著麻線的大針,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對地穿起來,用一根小竹棍挑著”,又“拿出蠟頭,放在里面點起來”,做成小橘燈。
“我”提著小橘燈,借助“朦朧的橘紅的光”,在黑暗潮濕的山路上走著,離開小姑娘。
(第11—13自然段)“我”:深深地懷念小姑娘。
后來“我”知道,小姑娘的父親叫王春林,因給進步學生送信,失蹤了!拔摇睉涯钚」媚。每逢春節(jié)就想起小橘燈,想起小姑娘。
讓學生朗讀課文進一步感知故事情節(jié)。
(2)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討論下列問題,點一名學生回答,由教師明確:
①小姑娘的家庭情況怎樣?
②你對姑娘的評價是什么?
教師明確:①貧窮又遭不幸,父親失蹤,母親被打。為共產(chǎn)黨送信,可以看出是進步家庭。
②從小姑娘的語言、外貌、動作可以看出,她是一個鎮(zhèn)定、勇敢、樂觀、懂事的小姑娘。
(五)總結(jié)、擴展
本文敘述了“我”初遇、探望、懷念小姑娘的經(jīng)過,著重描寫小姑娘照看媽媽、做橘燈等情節(jié),贊頌她在艱難的條件下仍然鎮(zhèn)定、勇敢、樂觀的精神。
(六)布置作業(yè)
(1)找出描寫小姑娘語言、外貌、動作的語句,看看表現(xiàn)了小姑娘的什么精神?
(2)熟讀“爐火的微光……無限光明”,體會:“黑暗潮濕的山路”和“小橘燈的光”有沒有別的含義?如有,是什么?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
讓學生概述本文故事情節(jié),老師明確要點。初遇--探望(做燈、贈燈、用燈)--懷念。
(二)教學過程
【小橘燈 教學設計示例】相關文章:
小橘燈04-30
小橘燈作文04-30
《趙州橋》教學設計示例二04-30
《趙州橋》教學設計示例一04-30
讀《小橘燈》有感04-22
社戲教學設計示例(通用8篇)01-05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示例05-02
《小橘燈》讀后感04-28
《小橘燈》的讀后感01-25
《小橘燈》讀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