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集合【2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集合【2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1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問題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培養(yǎng)自覺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12課《萬能膠水發(fā)明記》。(板書課題)從題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學
出示自學提綱:
自由讀課文,思考:
這篇文章主要講誰發(fā)明萬能膠水?他是怎樣想到要發(fā)明萬能膠水的?他是怎樣做的?
三、反饋
1.指名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2.交流自學提綱的問題。
引導學生理解:聰聰是在遇到很多困難的情況下想到萬能膠水的,他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資料,設計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實驗。
啟發(fā)學生認識到聰聰在發(fā)明過程中,十分認真。
3.討論:這種膠水暫時無法使用,而電視新聞卻說:“小發(fā)明家聰聰成功地發(fā)明了萬能膠水!边@是怎么回事?
(小組議答一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弄清:盡管這種膠水暫時無法使用,但這只是無法解決到它自身出的問題,這正說明這種膠水是萬能的,而且效果極好,因此,電視新聞這樣報道。
四、總結
從這個故事中,你們想到些什么?你認為聰聰?shù)南敕ㄗ罱K能夠實現(xiàn)嗎?為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或小伙伴聽。
小學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理清課文條理,理解課文內容。
。、讓學生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學習如何去關心和愛護別人,從而使學生懂得做子女的也應當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场⑴囵B(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體會為什么說這種沉默是可貴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闭n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薄鍟n題:可貴的沉默。
。、引導學生說說什么是“沉默”?
。ǔ聊褪遣徽f話)
3、齊讀課題,質疑:
師:看到題目你有哪些問題?
(為什么說沉默是可貴的呢?誰沉默?在什么情況下沉默?他們沉默時的神態(tài)怎樣?沉默之后是一種什么情景呢?……)
二、學生自學,解決疑惑
。薄⒄n件出示自學要求:
、 借助拼音通讀課文。把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
、 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 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記號。
、 小組合作學習,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詞句與大家交流、 討論。
。病⒔o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學。
3、教師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三、檢查自學情況,深入學習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讀準生字、新詞的字音。
。病⒗斫庠~義:
異口同聲:形容很多人說同樣的話。
驕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氣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樣子。
左顧右盼:向左右兩邊看。
情緒:人從事各種活動時產生的興奮的心理狀態(tài)。
索性:直截了當,干脆。
阻止:使停止行動。
蘊藏:蓄積而未顯露或未發(fā)掘。
依然:依舊。
寂然無聲:非常安靜,沒有聲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趕。
沉默不語:不說話。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赦免:依法定程序減輕或免除對罪犯的刑罰。
四面八方:泛指周圍各個方面。
繼而:接著。
稚拙:幼稚笨拙。
3、讀課文,理清條理:
、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在一節(jié)課上,老師詢問家長給學生們過生日的情況,大家情緒熱烈,滔滔不絕,可當老師問誰知道家長的生日時,教室里立刻沉默無聲,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懂得了要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 哪些自然段是寫課上發(fā)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寫了課下發(fā)生的事?
(小組合作學習,得出以下結論。)課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1~16自然段):寫課上老師教育我們不能只會感受愛,還要知道回報父母的愛。
第二段:(17自然段):寫家長會上,家長們的反映。
第三段:(18自然段):寫“我”的感受。
4、學習內容,理解重難點:
、 請學生把課文中孩子們在敘說父母給自己過生日的情景時的表現(xiàn),用筆畫下來,再讀讀,體會一下當時孩子們的心情。
。ㄒ部梢龑W生回憶自己過生日的情景)
從“驕傲地舉起了手”,“神氣十足地左盼右顧”,“越點越多,越點越興奮,聲音越來越響”,“索性站起來”,“快樂地交談”等體現(xiàn)了孩子們得到父母的愛的.幸福。
⑵ “我想去尋找蘊藏在我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
。ā皹O為珍貴的東西”在這里就是指要回報父母的愛。這句話是說“我”要讓孩子們不光感受到愛,還要讓他們懂得回報父母的愛。)
、 老師后來提了什么問題,使這熱烈的場面一下子變得沉默無聲?完成下面練習,想像一下,他們在想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想什么?
課件出示:
“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的,請舉手!”教室里寂然無聲,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孩子們沉默著,他們想:
、 “沉默了足足一分鐘,我悄悄地瞥了一下這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可愛恰恰在那滿臉的犯了錯誤的神色之中。”
。ā白阕阋环昼姟,表明“沉默”的時間很長。孩子們面對誰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這個話題,一下子從“十分熱鬧”變得“沉默不語”,“所有的人”都不說話了,并且臉上流露出犯了錯誤的神色,這恰恰是他們可愛的地方。說他們可愛,是因為他們在覺察到自己錯了之后,毫不掩飾,坦誠地流露在他們的神色之中。)
、 “像獲得赦免一樣,那一雙雙躲閃的目光又從四面八方慢慢地回來了。”
。ㄟ@句話是“我”輕輕問“怎樣才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后孩子們的最初反應!跋瘾@得赦免一樣”,形容孩子們的錯得到老師的原諒,心情輕松了許多;“躲躲閃閃的目光”,形容孩子們追問時表現(xiàn)出來的回避的神色;“從四面八方慢慢地回來”,說明孩子們的目光慢慢地從各個角度轉向老師,敢于看老師了。)
⑹ 老師提示了大家回報父母愛的方法,教室里又熱鬧起來,只是與沉默前的熱鬧已經不一樣了。到底哪兒不一樣?
。ㄇ懊媸钦f父母如何愛自己的而熱鬧,后面是為回報父母的愛想辦法而熱鬧。)
⑺ 有感情地朗讀,體現(xiàn)兩種不同的熱鬧。
、 “啊,我真快活!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
。ㄟ@堂課成功了,小家伙們在沉默中終于懂得要回報父母的愛了,后來他們用各種方式回報了父母對自己的愛!拔摇甭牭郊议L會上爸爸媽媽說他們的孩子在向他們表達自己的愛,這正是孩子們在那節(jié)課上沉默不語“反省”自己的結果,這也正是為師的快樂。)
小學語文教案3
比較識字就是把相近或相關的漢字放在一起認,進行區(qū)別,找出不同的地方,加強記憶。比較識字是減少錯別字的有效措施。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要求學生會認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漢字,在這些常用漢字中,有許多形近字,也有許多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這就使“比較”在識字教學中成了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比較的方法有多種多樣,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具體分析,靈活選擇比較的方法,把握比較的時機,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換偏旁比較法
像一年級教材中的“她”與“他”“地”;“把”、“吧”;“砍”、“次”等這樣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在漢字中有很多,換偏旁比較便成了最好的方法。學生在學習“往”時,就會與“住”進行比較。讓學生找出字形之間的異同,學習起來就比較容易多了。在做練習時,可以設計用“加偏旁、組字、再組詞!边@樣的練習進行比較。
二、分析字義比較法
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導學生作仔細的觀察后,進行理性的分析和比較。如“渴”和“喝”,人渴的時候要喝水,所以渴是三點水,喝水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
三、換一換比較法。
學“天” 把“無” 的“豎彎鉤”換成“捺”就成了“天”;學“手”把“毛”的.“豎彎鉤”變成“豎鉤”就變成了“手”;像這樣的生字與熟字進行比較,學生提到熟字時,我們當老師的一定要多加指導,千萬不能走過場。
四、加一加、減一減比較法。
學了“滅”回憶“火”加一橫就是“滅”;學了“卜”回憶“下”減一橫就是“下”。
五、兒歌辨字、識字法。
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太陽只有一個,所以“日”里只有一橫;眼睛有兩只,所以,“目”里有兩橫。
學習“入”字時,由于前面學過“八、人”字,學生便會主動與“八、人”進行比較,學生編了這樣一句兒歌,很形象:“撇在捺上壓是個‘人’,大人的人;捺在撇上壓是個‘入’,出入的入;撇捺分開就是‘八’,八個的八!边可以用手勢把這三個字分別演出來,這樣很輕松地分清了“入、八、人”的形和義。
“休”與“體”容易相混,教師說:“一個人倚在木頭旁休息,請注意休息的休右邊是個木!
小學語文教案4
能說會寫 演 講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圍繞中心,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2、演講時語言要準確生動,態(tài)度要親切自然,舉止要落落大方,盡量做到聲情并茂。
3、通過講述六年小學學習生活中的感人事例,使學生更加珍惜童年美好時光,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
4、演講后,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評價,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和評價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演講時語言要準確生動,態(tài)度要親切自然,舉止要落落大方,盡量做到聲情并茂。
2、通過講述故事,使學生更加珍惜童年美好時光,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
教學方法:講解與示范相結合。
教學準備:演講稿
教學流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你們六年的小學生活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憶童年美好時光。板書課題。
二、 引導學生讀懂教材,明確本次演講的'內容和要求。
1、內容:六年里,你經歷了失敗的痛苦,也嘗到過成功的喜悅,和老師、同學結下了身后的情誼,在即將分別是,你一定有許多感受,很多話要說,準備演講稿,參加演講。
2、要求:選材要真實感人,詳略得當,演講時要感情真實,做到聲情并茂。
三、 學生演講。
1、小組內試講,選出優(yōu)秀者參加演講。
2、優(yōu)秀者演講比賽。
四、師生評價。
1、學生評出優(yōu)點、缺點,并提出建議。
2、教師總結:
通過這次演講,鍛煉了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也提高你們的評價鑒賞能力,同時也增進了同學們的友情。希望你們能珍惜這份感情。
五、作業(yè):小練筆《記一件感人的事》。
六、板書: 演 講
要求: 1、語言準確生動。
2、態(tài)度親切自然。
3、舉止要大方。
4、要聲情并茂。
小學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落實朗讀,疏通文意,掌握積累文言詞語;
2、分析故事情節(jié),多角度概括寓意。
重點難點
1、在理解古文的基礎上落實有節(jié)奏感的朗讀
2、多角度分析理解寓言,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教法指導
1、讀寓言——借助多種形式朗讀,疏通文意,概括情節(jié)。
2、品寓意——分析故事人物形象,談談對寓意的理解、認識。
3、寫寓言——從鄭人的角度來重新改寫寓言故事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前一階段,我們學習吟誦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感受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懷,今天來接觸凝結古人智慧的另一種載體——古代寓言。
二、指導學習《買櫝還珠》
。ㄒ唬┳x寓言
1、出示古文語段——
請同學們根據(jù)注釋散讀古文,讀給同桌聽,請劃分節(jié)奏停頓
2、請一位同學朗讀,正音,標停頓
請同學評點其朗讀,并示范朗讀,落實節(jié)奏停頓;
同桌對譯,再讀古文,有哪些字需要積累落實,或者有哪些字無法解決需要提出
交流,落實一些文言實詞;
教師示范朗讀——學生散讀——學生代表朗讀(請朗讀的同學,讀出古文感覺來)——全班齊讀
(二)品寓言
1、故事的起因是:楚人“賣其珠”
落實“珠”的含義:價值連城的明珠
為了“賣珠”,他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為木蘭之柜,薰以……綴以……
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想象一下他會有怎樣的神情、動作、心理?
——請為楚人設計一段內心獨白:
。ㄋ奈煌瑢W一組,一人記其余幾人補充想象,一人朗讀)
。ㄓ脙和恼Z言去消化故事,檢查學生是否讀懂故事,考查學生語言的表達與運用能力)
2、學生交流寫作片斷——2—3人,可借助動作、神情來表達心理活動,讀出楚人的躊躇滿志來
。ㄗ⒁庖龑W生,“珠”的價值遠勝于“櫝”,這樣做是為了抬高明珠的身價,使明珠包裝華美更易賣出,包裝再華美也只是用以彰顯明珠價值的附屬品……)
3、故事的結果是: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討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
楚人此時的`心理活動會是怎樣?
鄭人最終是取“櫝”而舍“珠”了,你如何看待他的選擇?——參考點:楚人的過度包裝使得喧賓奪主;鄭人舍本逐末,取舍不當
4、古文可概括為成語:買櫝還珠,作者(戰(zhàn)國,韓非)
引出寓言:用簡單的小故事,講一個深刻的道理
作者寫這個故事的意圖是:——諷刺了那些舍本逐末,不分主次的人
再讀古文,思考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哪些啟示?——形式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們不能只看到形式,而忽略了內容;要分清主次,不能舍本逐末……
5、小小的故事蘊含著古代先哲大大的人生智慧,再來讀一讀這則智慧的結晶
你還知道哪些成語寓言?
三、布置作業(yè)
。ㄒ唬┱归_豐富想象(二選一)
1、補充鄭人的言行心理,將古文改寫為200字左右的故事
2、為故事設計情節(jié),編寫一幕簡單的課本劇
。ǘ┓e累2個寓言故事,準備課前兩分鐘演講主題(二選一)
1、“引經據(jù)典”,介紹寓言/成語故事,并根據(jù)寓意談談啟示
2、“寓意一點通”,2—3人表演故事,請同學猜出其寓言典故
小學語文教案6
課時目標
1. 能表達清楚、思路清晰、內容詳實地介紹鄉(xiāng)村生活或景物
2. 能將自己的收獲寫成文,內容表達清楚,能運用積累的優(yōu)美詞句
3. 通過綜合性學習,激發(fā)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和書面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大家在綜合活動中又搜集了課外資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獲吧!這節(jié)課,我們就再次走進田園,去看看你們對田園生活的學習成果吧!
二、口頭交流展示
1.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對鄉(xiāng)村生活和田園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如:搜集的圖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關農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學習的收獲。
2. 在四人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體驗。
3. 小組代表在全班展示匯報,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圖片和資料“
(1)農村風光照片或圖片
老師為大家搜集了一些描述田園風光的詞語。讀一讀下面的詞語,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賞心悅目 潔凈明亮 心曠神怡 胸懷寬廣 綠色渲染墨線勾勒 草原茫茫
水鮮草美 牧草豐盛 羊肥牛壯 羊如白云 平原寬廣沃野千里 河汊縱橫
密如蛛網(wǎng) 低地草甸 闊葉高草 草原茫茫 寬闊無邊無際無涯 擇水草居
水草鮮美 牧草豐盛 平原寬廣 沃野千里 一望無際
一馬平川 原野寥廓 莽莽蒼蒼 綿延千里 無垠無邊千溝萬壑
芳草沃野 莽莽蒼蒼 綠遍山野 逶迤連綿 高低起伏明媚絢麗 平疇千里
沃土千里 一碧千里 山清水秀 明媚絢麗 平疇千里景色宜人 春色滿園
涼亭水閣 古色古香 目不暇接 花團錦簇 鳥語花香俯視大地 信步郊外
綠遍山野 高低起伏 平川廣野 莽莽蒼蒼
平原寬廣 起伏和緩 遼闊無涯 芳草綠野 坎坷不平
(2)了解到的、看到的農村兒童生活
(3)讓你最快樂的經歷是什么?做了什么農活,學會了做什么?
重點指導說:種甘蔗、抓雞、做年糕、捉溪螺、做稻草人。
4. 評一評誰的.收獲大、感受深
5. 我們聽了同學的匯報,自己也有很深的體會,把自己最想寫的內容寫下來,可以寫自己的經歷、聽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體會。
你最想寫什么當作這個學期的紀念?為什么?
三、模仿起步:
模仿什么課文?模仿什么方法?
1.寫農村兒童生活——《麥哨》:突出兒童農村生活,側面描寫農村風光。
2.寫農村無限風光——《鄉(xiāng)下人家》,①按地點變化的順序寫,②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農村風光,③按景物的類別寫,《牧場之國》的并列構段,一段一個內容,一段一句“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小學語文教案7
一 教材分析
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培養(yǎng)孩子具有“讓我來試試!”“我能行!”的自信心及主動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的已成
為當今的教育主流。
本教材通過一個很有趣的童話故事,告訴學生“面對難題
,只要多動腦筋,想辦法,敢于去試試,就有機會獲得成功”的
道理。故事中的小老鼠、小猴、小貓、小羊、小兔包括大象,這些形象的刻畫來源于實際生活,可以說,就是身邊老師、同學的翻版,學生會很自然地把自己溶入到故事中去,從而理解故事的含義。
二 教學要求
1 認真聽故事,明白小猴、小貓、小老鼠是怎樣搬雞蛋的,理解小老鼠能成功的原因。
2 培養(yǎng)孩子們自信、敢于實踐的。
3 看圖根據(jù)提示學講故事。
三 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 媒體使用
五 教學過程
。ㄒ唬┮牍适
1展示課件(一)教師講述:美麗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快樂學校
聰明的大象是老師,他有很多學生,都有些誰呢?
2畫面相繼出示小猴、小貓、小羊、小老鼠等動物。讓學生自己看著畫面自由說。
3教師講述:有一天,大象老師想考考他的學生,看誰能解決難題,獲得成功。他出了個什么難題呢?
4展示課件(二)放錄音“大象用鼻子卷起......”
5請學生復述:用上“高高的、完整的”
(二)想象說話
1你們猜猜,是誰解決了這個難題?他會怎么做呢?(讓學生自由想象,在小組內交流。)
2讓我們來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和你想的.一樣嗎?
。ㄈ┞犝f故事
1聽故事3-5段。交流:小猴、小貓是怎么搬雞蛋的?他們成功了嗎?展示課件(三)
。1)合作交流。練說問句:誰再來試試?
(2)反饋練習。
指名說,板書:小猴 頂 跳 一歪一松 摔破
小貓 抓 捧 跳 滑 打破
。3)看著板書學講故事。
2聽故事6-12段。過渡:那誰搬成功了?你們聽。(放錄音)
。1)誰成功了?看圖說說小老鼠是怎么搬的?
練說問句:我們來試試行嗎?(輕輕地但又很自信)
。2)小老鼠為什么能成功?(動腦筋,想辦法,敢于試一試
。3)面對小老鼠的成功,他們的同學和老師是怎么說的呢?
重點理解大象老師的話“誰都有機會獲得成功!
“誰”在這個故事里指哪些小動物?怎樣才能獲得成功
(四)練講故事
1出示故事各主要畫面,請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情節(jié)講一講。
---------------------------
2每組選出一位同學上臺連起來講述。
3評析、同桌互講。
(五)行為指導
1在這些小動物中,你喜歡誰?為什么?(教師引導學生肯定小猴、小貓大膽實踐的)
2如果你也在場,你會怎么說?又會怎么做?(鼓勵學生像小老鼠學習,開動腦筋,也去大膽試一試。)
小學語文教案8
學習目標
1.識記本課四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fā)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隱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
課前準備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游介紹,激趣導入
(出示地圖,標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當導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鎮(zhèn)頭.”這首傳唱了千年的歌謠向俺們介紹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蘇省揚州南面,長江北岸.絡繹不絕的長江水見證了瓜洲的興衰,瓜洲曾經是“江北重鎮(zhèn)、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只是東漢吳國第一古都,更是文氣洋溢的靈秀之地.許多詩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絕唱的詩句: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蘇東坡的“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嬋娟”,(if-件展示詩句.)還有一首廣為傳誦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書詩題,讀題.
3.過渡:為什么人們喜歡這首詩呢?先去讀一讀吧.
整體感知.直奔重點
1.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指名讀,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間、數(shù)重山、照俺還”.
3.反復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俺覺得詩寫得很關,寫出了詩人想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5.你最欣賞詩中的哪一句呢?
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1.剛剛同學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詩,(課件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俺還”.)俺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齊讀.)
2.能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詩嗎?(指名答.)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在你的頭腦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說什么.
4.同桌之間互讀、練說.
5.指數(shù)名同學說.
6.小結:你們的回答很精彩!原來短短一句詩可以在人的頭腦中出現(xiàn)這么多不同的畫面,文字的魅力真是無法想象.
7.那就用朗讀把感受表達出來吧.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俺仿佛看見了一派色彩斑斕的綺麗風光.
種“綠”色呢?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對你會有所協(xié)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兩邊大面積出現(xiàn)的是草地、樹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見了——
練習題: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綠色的詞嗎?
近處( )的小草( )的柳樹,遠處( )的樹林( )高山.(同學口述)
11.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jié),站在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綠色,讓作者明顯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別小看了這個“綠”字,它僅僅是告訴你春天來了嗎?它還能讓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綠”有著層次關,遠近各不相同;“綠”還寫出了春天景物的變化……)
14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5.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引導閱讀“資料袋”,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6.聽完“綠”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yōu)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修改十多次,難道俺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8.這首詩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贊賞.那就讓俺們一起讀出你的贊嘆吧.
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綠,這么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俺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指名答.)
2.詩人想回哪里去?詩中的家鄉(xiāng)是指哪兒?引導從課題“泊船瓜洲”和詩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等處置解.
3.你能在地圖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嗎?先好好讀讀古詩.
4.同學上臺指明.(老師點擊課件,顯示“鐘山”的位置.)
簡介: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長大的,對鐘山即現(xiàn)在的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那里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
5.你從哪里能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到家鄉(xiāng)呢?
6.引導同學從“一水間”“只隔數(shù)重山”“又”“何時照俺還”這些詞句理解.(指名答.)
7.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xiāng)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回歸整體.深化體驗
1.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xiāng)是多么的牽腸掛肚呀!讓俺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練習背誦.
3.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政治家,立志于國家改革.這首詩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經瓜洲時所寫.短短28個字,展現(xiàn)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fā)了久思故鄉(xiāng)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身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圖嗎?千頭萬緒涌上心頭……更讓俺們驚嘆的還是他對文字的講究,一個“綠”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風范!
第二課時
1.播放歌曲《故鄉(xiāng)的云》.
2.聽!來自遠離家鄉(xiāng)游子們的聲聲吶喊.故鄉(xiāng)的云總是那樣的白,故鄉(xiāng)的人總是無比的親!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干榮歸故里?那么,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胸中滿溢的情懷呢?
讀入情
1.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讀準、讀通,看看注釋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詞.
2.指數(shù)名同學讀,正音.(注意讀準“意萬重”“聒”.)
3.看看詩詞的題目,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指名答.)
4.這相同的兩個“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復讀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讀了這么多遍,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選一首說.(指數(shù)名答.)
品悟情
1.詩人那濃厚的化不開的思鄉(xiāng)之情,都藏在哪個句子中呢?默讀,畫出來.
2.指名答.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4.同學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5.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滿腹難過、心事重重的感覺.
6.這句詩中詩人是借什么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嗎?小組內交流.
8.引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9.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過程,讓俺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掛念.
10.就讓俺們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齊讀.)
11.王安石見明月而難過,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巧妙的藏與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12.小組內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13.全班交流,師引導注重體會“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議深情
1.同學任選一首配樂背誦.
2.在你背誦時,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呢?(指名答.)
3.總結: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就不同.俺們不可能到詩人生活當中去,不可能看到那個朝代詩人面前真實的景色,但是,詩人們那份濃濃的思鄉(xiāng)情,俺想無論是誰都能感悟得到!因為詩中的字字句句無不包括著對故鄉(xiāng)的想念、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讓俺們一起再來背一背這首感人的詩詞吧.
記生字
1.找到本課四個生字,讀讀相關句子.
2.說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指名答.)
3.指導書寫: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4.同學練寫.
小學語文教案9
一、導入。
1、師:同學們,昨天我一跟你們見面,就覺得大家特聰明,那現(xiàn)在我來考考大家,我說,你們猜。ò遒N蜻蜓、蜜蜂、蝴蝶的圖片)
2、師:同學們真是猜謎能手,看來這個猜謎能手的獎杯就非你們莫屬了,(出示獎杯),那你們得了這個獎杯能不能用一個詞語來表達你們的心情呢?生:高興、開心
3、師:從前有一只蝸牛,它也曾經得到過一個獎杯,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蝸牛的獎杯這個故事。
4、師:上課。板題,誰能讀讀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首先,請大家自由讀課文。在讀之前,你們會給自己提出什么樣的讀書要求?
2、師:我們讀書應該大聲地、流利地、有感情地來讀,就按這樣的讀書要求來自由地讀讀課文吧。
三、認讀詞語,指導書寫。
1、師:同學們讀課文讀得可真認真,相信這些詞語也難不到大家。(出示詞語。翅膀、遙遙領先、得意洋洋、唯恐、勉強、堅硬。)
2、老師這里還有三個詞語,蜻蜓、蜜蜂、蝴蝶。學生讀詞。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什么?都有蟲字旁。那你們能不能把這些詞語貼到它相對應的圖片上呢?請學生貼詞。這些帶有蟲字旁的字都與什么有關。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寫蟲字旁的字和單獨在寫蟲字的時候有什么區(qū)別?寫蜂字。練寫。
四、整體感知課文。
1、下面,我請4位同學來讀讀課文,全文有4個自然段,一人讀一個自然段,其化的同學邊聽、聽看、邊想,以前的蝸牛和現(xiàn)在的蝸牛都是什么樣子的?
2、誰能用書中的句子來說說以前的蝸牛是什么樣子的?現(xiàn)在的蝸牛呢?(出示句子它長著一對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蝸牛只能勉強地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3、以前的蝸牛長著一對翅膀,那它會飛到哪兒去?它是怎么飛的?它看到了什么?它此刻心情怎么樣?現(xiàn)在你能完整地再說一遍嗎?你們看,長著翅膀的蝸牛想飛到哪兒就飛到哪兒,是多么的`快樂,多么的自由啊,誰能讀出它的快樂和自由?練讀。
3、指名讀。我在聽你讀的時候,強調了有力這個詞語,你有什么想法?(蝸牛的翅膀很有力)誰還有不同的感受?指名讀,你強調了自由,你體會到了什么?(蝸牛想飛到哪里就飛到哪里很自由。)還有沒有不同的讀法?為什么強調飛翔一詞。浚ㄔ谔焐巷w來飛去很好玩)是啊,每個人的體會不同,那我們讀同一個句子,就會讀出不同的感受。
4、請1、2組的同學齊讀上面一句話,3、4組的同學齊讀下面一句話,請大家一邊讀一邊想一想,以前的蝸牛和現(xiàn)在的蝸牛有什么不一樣?板書:自由地飛翔、慢慢地爬行。
6、讀了這兩個句子,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嗎?(蝸牛為什么會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板書:畫箭頭,打問號。讓我們默讀第23自然段,看誰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7、誰來說說它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8、蝸牛的變化還得從那次飛行比賽開始。這次比賽都有哪些選手參加了?僅僅只有這四位選手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對,省略號告訴我們還有很多很多選手?磥,在讀書的時候一個小小的標點符號也不能輕意放過。
9、那么多選手來比賽,那比賽的結果是什么?你是從課文的哪里讀出來的?出示第2自然段。請一位同學來讀讀這句話,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當時飛行比賽的情形。聽了你的朗讀,我們好像來到了比賽現(xiàn)場,看,蝸牛來比賽了!假如這里就是比賽的現(xiàn)場,誰來擺一擺它們的位置?請大家再仔細讀一讀這個句子,找找那個最能表現(xiàn)比賽結果的詞,讀完之后,請和同桌之間互相討論討論,怎樣擺更好。你為什么這樣擺?你還能讓蝸牛把其它選手甩得更遠嗎?哦,這下我知道了,蝸牛比別的選手領先很多,沒有人能趕上它,這就是遙遙領先。原來,邊讀書邊想象畫面也能幫我們理解詞語啊。
10、蝸牛憑著它這對有力的翅膀不僅得到了飛行比賽的冠軍,還得了朋友們的稱贊呢!它們會怎么稱贊這只蝸牛呢?來,小蜻蜓,你來稱贊一下蝸牛。聽了你的稱贊,小蝸牛心里甜絲絲的。小蜜蜂,你怎么夸獎它!聽了你的夸獎,小蝸牛心里樂開了花;ê,快,你也來夸夸它吧!聽了你的話,小蝸牛不由得飛到空中,盡情地揮舞著翅膀,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此時此刻,蝸牛的心理啊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此時的蝸牛嗎?學生答得意洋洋。找得真對。板書:得意洋洋。
11、那這只得意洋洋的蝸牛又是怎么會背上重重的殼的呢?請大家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畫上波浪線。你找的是哪幾個句子?(出示: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唯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被別人偷了去。)
12、今天啊,同學們讀書讀得可真仔細,我也想來讀一讀,小老師們,你們可要認真聽喲!(漏掉成天一詞)。老師讀得怎么樣?我們對比的來看看這兩個句子,出示它把獎杯背在身上。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男生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句。問:不要成天這個詞行不行?請看:清晨,蜻蜓約它去練習飛行,它說:____。中午,蝴蝶叫它去做游戲,它說____。晚上,螢火蟲飛來了,要它把獎杯放下,它說_____。蝸牛就是這樣,什么事都不做,成天背著獎杯到處炫耀。
13、但它卻沒有發(fā)現(xiàn)它的翅膀正在慢慢變小,金燦燦的獎杯壓得它連路都走不動了,我們真為它著急啊。同學們,你想對它說什么呀?可惜大家的話蝸牛一點兒也沒聽進去,它一心想著它的獎杯,它只會成天,一起讀這段話。
14、有誰知道唯恐是什么意思?在這段話中,還有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你們可以找出來嗎?找得真準確,原來找近義詞也是理解詞語的一種方法呀。
15、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的第2、3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用因為所以來說說它變化的原因?請男生讀第2自然段,女生讀第3自然段。誰能用因為所以來說說?大家通過自己提問,運用各種讀書方法,找到了答案,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讀書方法。
16、從一個飛行冠軍到只能慢慢爬行,真是令人可惜!那同學們如果這時讓你來讀最后一自然段,你會怎么讀?和你的同桌互相來讀讀吧。從你的讀中我聽出了惋惜,誰還想讀。全班齊讀。
17、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描寫以前的蝸牛和現(xiàn)在的蝸牛的兩個句子,能帶著情感把這兩個句子再讀一讀嗎。我還是請第1、2組讀第一句,3、4組讀第二句。同學們讀書讀得越來越有感情了。
五、整體滲透教育。
1、出示課文插圖。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蝸牛老了,有一天,它帶著小蝸牛在草叢中一步一步地往前爬,忽然,一抬頭,發(fā)現(xiàn)空中飛來了一群活潑的蜜蜂、美麗的蝴蝶、可愛的蜻蜓,它們正在空中你追我趕、翩翩起舞呢!老蝸牛羨慕極了,此時,它會對小蝸牛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回答。
2、回想當初,出示清晨,蝴蝶約它去練習飛行,它應該_____。中午,蝴蝶叫它去做游戲,它應該_____。到了晚上,螢火蟲叫它把獎杯放下,它應該_____。學生回答。
3、是啊,在面對獎杯和榮譽的時候,我們只有不斷地努力,才能永遠擁有一對有力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
小學語文教案10
教學目的:
1。能抓住重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那個自然段。
3。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產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課文的第二部分(特別是2、3、4自然段),了解海底世界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
教學難點:
是第4自然段,找出重點句,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教學模式:
1。主體模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輔助模式:課后練習1、2、3。
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
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是為四年級學生所設計。海底世界對于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因此,要讓學生確實領悟到海底世界的神奇美麗,除引導學生認真讀懂課文以外,還應該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直觀條件,使學生真正領悟到海底世界的美。
教學策略及教法:
為了促進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xiàn),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考慮學生的實際特點,可采用談話、激趣、演示、活動、練習朗讀、背誦等方式交叉學習課文。
1。充分發(fā)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海底世界,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所以對于海底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制作課件,通過計算機所具有的聲、光、色、形等功能,幫助學生進入一個海底世界,請學生感受到其中的美麗與神奇,為學生理解課文,打下生動形象的.表象基礎。從而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并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簡化課堂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生通過初讀課文,可以了解到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于是,我就設計“從哪可以看出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從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課文。
3。充分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情的語言的美。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要充分引導學生朗讀、背誦,請學生感悟到語言中的優(yōu)美。
教學過程:
。ㄒ唬⿲耄海ù蠛、海底的畫面。)
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海有70。8%的面積被海水覆蓋著,大海是生命的搖籃,有時波濤澎湃,有時風平浪靜。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時怎樣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潛入海底,去探索那海底世界。(出示課題:海底世界。)生動形象,絢麗多彩的畫面,優(yōu)美的優(yōu)美的音樂,老師充滿深情的導言,一下吸引住學生,把學生帶到一個神秘的海底世界。
。ǘ┱w感知課文
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想:海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其他同學思考。讀完后指名發(fā)言。師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過渡: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呢?
。ㄈ┘氉x課文
1。學習第2自然段:按照下面的方法學習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從哪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1)默讀,用“——”畫出有關句子。
。2)結合所畫的句子談出自己的體會。
。3)有感情地練習朗讀。學生自學,師行間巡視。指名匯報補充朗讀體會。(出示深水中閃爍的星星畫面。)再次朗讀體會。深水中的閃爍畫面,對學生來說非常神奇,展示給學生這個畫面,學生會感到十分驚訝。過渡:寧靜的海底是否沒有一點聲音呢?
2。學習第3自然段
。1)兩個人對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對方讀的和你的理解一樣不一樣?注意讀的時候聲音要小一點,不要打攏其他組的同學。
(2)指名朗讀,根據(jù)你對這個自然段的理解,談談他讀的怎么樣?(重點體會竊竊私語)
。3)師生合作朗讀課文,師讀,學生模擬各種聲音。讀完以后追問:感覺怎么樣?
。4)激發(fā)想象:你能想象一下還有哪些聲音嗎?按照書上的句式有感情地說一說:有的像()一樣()。過渡:沒想到動物們還能用語言交流呢!焦老師還知道鯨群能象合唱隊一樣唱歌呢。還可以從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呢?
3。學習第4自然段
。1)按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來學習第四自然段。
。2)指名匯報,師板書。海參請一名學生走一走4米的距離,大家對比一下。
。3)放其它幾種動物的活動方式課件。烏賊和章魚的活動方式,很有趣。展示給學生的實景畫面,讓學生看到它們活動的方式,學生同樣興味盎然。
。4)這幾句話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各有各的活動方法爬行游反推力巴
。5)老師讀第一句,再請四位同學每人讀一種動物的活動方式,讀完請學生說說老師讀的和同學們讀的句子有什么關系。
(6)試背這個自然段。指一名同學背。
。7)你還搜集了海底的動物有哪些活動方式,能給大家用簡短的句子有感情地說一說嗎?
4。還可以從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呢?指名分別讀第5、6自然段。
5。小結:(放課件)正象同學們讀的那樣,海底有山,有峽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種多樣。各種種樣的動物說也說不完,數(shù)也數(shù)不清。看到這些,你們想說些什么?一起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伴著這優(yōu)美的音樂和動人的畫面,再有感情地讀讀課文。景色優(yōu)美的海底世界,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更令人感受到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學生此時朗讀更會有深刻的感受。
。ㄋ模┓藕K廴镜恼n件
現(xiàn)在,大海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海底世界遭到了破壞,此時,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ㄎ澹┳鳂I(yè)
為了保護美麗的海底世界,請同不們設計一份環(huán)保方案,為我們保護海洋環(huán)境出一份力。
小學語文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會認 11 個生字,會寫 14 個生字,積累本課詞語,掌握多音字“晃”。
2.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的生活,感受“我”與祖父的心情與“我們”之間的親情。
二,教學重點;
會認 11 個生字,會寫 14 個生字,積累本課詞語,掌握多音字“晃”。
教學難點 :
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的生活,感受“我”與祖父的心情與“我們”之間的親情。
三,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引出課題
1.介紹作者,引發(fā)興趣。
師:有這樣一位作家,她是中國著名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 世紀 30 年代的文學洛神”。她是誰?她就是蕭紅,黑龍江呼蘭區(qū)人。l940 年發(fā)表了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2.引出課題,猜測內容。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祖父的園子》就選自《呼蘭河傳》。
板書課題、作者,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用自己的`方式自學生字詞;
。2)讀通句子,遇到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認讀生字詞。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并組詞,利用形聲字構字方法糾正難詞發(fā)音。
特別注意指導學生根據(jù)詞語意思辨別多音字“晃”:
[huàng]搖動;擺動:搖頭晃腦。
[huǎng](光芒)閃耀:明晃晃。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日光明晃晃)
識記所有生字并開火車檢測。
3.學寫生字。
學生自主練習寫生字并組詞,同桌互閱,教師指導難字書寫。
預設:
“蝴、蝶、螞、蚱”都是什么偏旁的字?為什么?(它們都是蟲字旁的字,因為蝴蝶、螞蚱都是昆蟲)
“拔”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朋友拔蘿卜,出了一點汗)
“承”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中間是“了”,不要多加一點;注意筆順先寫中間,再寫兩邊)
4.小組讀課文。
分小組讀課文,比比哪個小組讀得最流利,小組互評。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ㄒ唬┠x課文,思考問題
“我”和祖父在園子里做了什么?(板書:園子里的生活)
。ǘ⿲W生匯報,教師點撥
1.“我”和祖父在園子里做了什么?
(“我”跟隨祖父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認谷穗;摘黃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螞蚱;澆菜潑水;歇涼睡覺等)
2.其中詳寫的是哪件事?
。ā扮P地認谷穗”)
3.自由讀這一部分,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á佟胺凇薄皝y勾”,說明“我”的舉止天真可愛;把“韭菜”割掉,把“狗尾草”留著,這樣的舉止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干的傻事。
②從祖父拔鋤頭桿給“我”鏟地,可以看出祖父對“我”的疼愛,鼓勵“我”嘗試,讓“我”享受勞動帶來的樂趣;從“我”把韭菜當野草割掉而“祖父”也不生氣,可以看出祖父對“我”的寬容;從祖父耐心地笑著教“我”區(qū)別谷穗和狗尾草,可以看出祖父的慈祥與獨特的教育方式,把知識寓于生活,用實踐與體驗教“我”生活常識,即使“我并不細看”,也無心“學習”,祖父也不急不躁,安心等待“我”成長)
。ò鍟鹤娓?慈祥、寬容,教育方式獨特)
4.分角色讀這一部分,體會祖父與“我”濃濃的親情。(板書:祖孫情)
5.除了這件事,你還覺得“我”在祖父園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情最有趣?說說你的感受。
①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有時不但沒有把菜種蓋上,反而把它踢飛了。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我”愛模仿祖父的行為,舉止天真、幼稚、可愛等。
、谝惶ь^,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于是丟下黃瓜又去追蜻蜓了。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我”“見異思遷”,對園子里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非常喜愛園中的一切;“我”在園子里的生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③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大喊著:“下雨啰!下雨啰!”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我”很天真、頑皮;祖父對“我”十分寬容、喜愛和呵護;“我”在園子里十分自由快樂等。
。ò鍟骸拔摇?自由快樂、天真好奇)
6.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樣有趣?
在學生充分發(fā)表見解的過程中相機歸納:作者把“我”一個小孩子做的、想的、說的,如實地寫了下來,寫出了“我”的天真、頑皮,寫出了真情實感。
四、發(fā)揮想象,寫話訓練
如果你也生活在這樣的園子里,你想和“祖父”一起做什么?請寫下來吧!注意把動作、語言寫具體。
小學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真寫好鉛筆字
2熟記4條成語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說話能力
4激發(fā)學生保護動物的感情。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生字卡,依次認讀生字
(2)教師范寫,講述寫字技巧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
二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四人小組讀資料《莊稼的保護神》,遇到生字,查字典,在書上注上拼音
(2)四人小組選派一名學生朗讀,師生評議
(3)檢查兩個中的讀音是否準確
。4)指導看漫畫,說說這漫畫畫了什么?
。5)看了這幅漫畫,你有什么想法?它主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
。6)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人類的朋友?
。7)把你剛才說的`,再用幾句話寫下來,看誰寫的話最通順,最連貫。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熟讀4個成語
2看圖,理解四個成語的意思
3齊讀、背誦
4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帶“月”的成語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請你說說你知道哪些交通工具的名稱?
(2)未來的交通工具會是什么樣呢?請同學們拿出水彩筆畫畫,并給自己所畫的交通工具起一個形象、好聽的名字。
。3)寫幾句話介紹一下自己理想中的交通工具
。4)請學生拿出自己的畫上臺介紹一下理想中的交通工具的顏色、構造、優(yōu)點等等。
。5)評選“最佳創(chuàng)意獎”
小學語文教案13
【教材簡析】
作者介紹了一位老共產黨員。面對呼嘯而來的洪水,他處事不驚、果斷的進行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群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
這篇文章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在表達上很有特點: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后照應;2.多用簡短的句、段渲染氣氛;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強表現(xiàn)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語言感悟的能力。對于本課扣人心弦的故事,學生的閱讀主動性,積極性應該很高,但對共產黨員面對危險時,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夠深入,也不容易聯(lián)想到橋的深刻含義。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
2、通過對文字的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精神世界。
3、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重點】
“抓住文章內容,感悟人物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題目的含義”。
【課前準備】
搜集和了解生活中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故事。
【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導入新課。
我將以檢測學生學過的詞語入手(出示詞語)(課件6),并引導學生用上這些詞來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事情。這樣可培養(yǎng)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對學生進行了語言訓練,同時學生對文章有個整體印象,初步了解老支書是一個怎樣的人。
。ǘ└惺芪r,引生入境。
在學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后,課堂教學的重點就進入了教學重點的解決上。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質,我把引生入境作為一個搭建的梯子。入境入的就是當時的那種危境,那種似乎無路可退的死境。在這里,我首先設置這樣一個問題進入,(課件7)文章講述的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什么樣的情境之下,請找出文中描寫當時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畫一畫,讀一讀。在學生自主學習過后,進行討論和體會,讓同學讀相關的句子,在這里,重點從以下幾個細節(jié)引導學生體會環(huán)境,領悟寫法,從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你能不能讀出當時情景的危急。在畫,悟,讀三步之后,我及時讓學生說出形容形勢危急的詞語(并適時板書:洪水勢不可當)這樣對學生進行了一個詞語積累和運用的綜合練習。
引生入境的第二步:因為學生對洪水比較陌生,通過前面入情入境地品讀、體會,學生已經在腦子里初步感受到洪水的可怕與瘋狂,但并不能更深的觸及學生的心靈,因此我適時出示洪水的.圖片(課件8、9)同時設疑:“同學們,假如這場瘋狂的洪水沖進了我們的村莊,沖進了我們自己的家,你該怎么辦?”這樣設疑,學生能將自己真正融入這場洪水中,為下文理解人們的表現(xiàn)埋下了伏筆。同學們,在這洪水肆虐,萬分危急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的表現(xiàn)呢,找出描寫人們表現(xiàn)的句子,交流,體會。然后進行第二個語言文字的訓練,人們的這種種表現(xiàn),可以讓你聯(lián)想到哪些詞語。(適時板書:人們驚慌失措)隨著這兩步教學的遞進開展,此時的學生已經隨著那泛濫的洪水,驚慌失措的人們進入了課文為我們鋪展的這幅洪水圖之中了。也為下一步的教學做了有聲有形的準備。
。ㄈ┙鉀Q重點,體會精神。
這一步與上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緊密聯(lián)系的,當我這樣過渡:在這個時刻,在這個洪水發(fā)出死亡的獰笑的時候,人們都慌了,可你看,卻有一位老漢出現(xiàn)在所有人的面前,此時此刻,他表現(xiàn)得怎樣呢?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悟一悟。(出示句子10)教學的重點也自然的轉移到了老支書的身上。新課標明確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緊接著我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學生從“像一座山”感受到了老漢的沉穩(wěn)、冷靜,從“黨員排在后邊”感受到老漢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然后我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猜測老漢的內心想法,學生會深刻體會到在生死關頭老漢心里時刻裝著群眾,在危急關頭老漢為群眾的安危而擔憂,在緊要關頭老漢用沙啞的聲音發(fā)出了一道鏗鏘有力的命令,引導學生從三個感嘆號來體會,學生紛紛入境地朗讀,他們不是用聲音,而是在心來體驗呀!
在洪水面前,老漢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黨支部書記,他像一座山,巍峨屹立,巋然不動。這位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老漢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無情,但人間有愛,這樣的老漢怎能不受人擁戴呢?可是當情況越來越危急,洪水已經漫到人們腰際的時候,又出現(xiàn)了一位小伙子,誰知道他和老漢什么關系?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激情的話語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教師、文本、學生已經融入在了一起,這時話鋒一轉,將學生帶入故事的**。接著我將配樂朗讀老漢與小伙子對話的一個片段,將文中的“老漢”與“小伙子”改換成“父親”與“兒子”這樣更能讓學生如臨其境。(出示片斷11)
。ǜ赣H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兒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父親兇得像只豹子。
兒子瞪了父親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橋開始發(fā)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父親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兒子。
兒子推了父親一把,說:“你先走!
父親吼道:“少廢話,快走!彼昧Π褍鹤油粕夏緲。
突然,那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兒子被洪水吞沒了。
父親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我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想象揣測父親與兒子的內心獨白,(出示12)想一想,老漢與兒子的內心獨白。
、俑赣H從隊伍里揪出兒子,心想,兒子啊,
、趦鹤拥闪烁赣H一眼,心想,父親啊,
、蹆鹤油屏烁赣H一把,心想,父親啊,
、芨赣H推了兒子一把,心想,兒子啊,)
然后學生暢所欲言,真正領悟父親“揪”和“推”與小伙子“瞪”和“推”的矛盾動作后的心理世界,更是對人物精神世界的又一次感受。
。ㄋ模┲鼗仡}目,解決難點。
教學進行到這里,已經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此時教學難點的解決已經水到渠成。指課題,文中的那座橋已經垮掉了,可是我們心中的橋已經搭建起來了,這座橋是誰?他是一座什么橋?請用一句話把老漢和橋聯(lián)系起來說一說。(教師適時板書:血肉之軀永不坍塌)在學生深入學文,研讀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已感悟了老漢的高大形象,這時對“橋”的含義的理解就會迎刃而解,即突破了教學難點。
。ㄎ澹╊I悟寫法,體會效果。
這篇課文在表達上很有特色,我引導學生瀏覽課文,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學生交流后,(出示13)表達方法: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后照應。2、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修辭方法,增強表現(xiàn)力。4、通過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烘托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通過刻畫人物表情、動作、語言等塑造人物形象。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閱讀教學上教給學生文章的表達方法,學生會在今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n后練筆,延續(xù)情感。
同學們,老漢犧牲后,村民們會怎樣做?怎樣說?想象當時的一個場景,以不同的身份寫個片斷。參考題目:
爺爺,我們想您!
老支書,慢走!
揮淚送別老支書
洪水退后……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課后進行小練筆,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機會,搭建了傾訴情感的平臺。
【教學結束】
小學語文教案14
課型
新授課
本課題教時數(shù):四課時
本教時為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練習誦讀《關云長溫酒斬華雄》,了解跟“三國”有關的故事,進一步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練習誦讀《關云長溫酒斬華雄》,了解跟“三國”有關的故事,進一步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練習誦讀《關云長溫酒斬華雄》,了解跟“三國”有關的故事,進一步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教學第一部分
。1)談話導入:同學們,中國有四大古典名著,你們了解嗎?是哪幾部?
。2)今天,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三國演義》中寫得非常精彩的一段,叫做“關云長溫酒斬華雄”。
(3)學生借助字典讀通。
。4)有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學生間交流,教師相機點撥、講解。
注意正音:釃斟塌鸞擲
(5)同學們再認真讀一讀?纯次闹械年P云長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6)學生練習誦讀,要求能把關羽的神勇氣概讀出來。
。7)指名交流,學生品讀。
2、教學第二部分
(1)“三國”的故事實在精彩。課前老師要求大家閱讀《三國演義》,你們都看了嗎?
。2)通過閱讀,你們都了解哪些“三國”故事?
。3)出示:空城計苦肉計夜走麥城刮骨療毒過五關,斬六將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這些詞語都跟“三國”故事有關,是人們經常說的,有的已經成為成語。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嗎?能不能簡單說一說?
學生說知道的四大古典名著。
學生讀。
討論生字的讀音。
學生讀思考:關云長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學生讀。
學生介紹自己知道的三國故事。
學生說。
。4)在這些故事中,你們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那么我們就一起來練習講這個故事好嗎?講的時候要抓住要點,關鍵的地方要講的具體、生動。
(5)學生在小組內講故事,選出講得最好的代表小組參加班級的交流。
。6)每組派代表在講臺前講故事,聲音要響亮,舉止要大方,并要帶有表情。
。7)全班同學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議:有沒有講錯的地方?故事的要點有沒有抓住?關鍵的地方講得是否具體、生動?
。8)教師歸納學生評議的意見,小結講好故事的基本方法。
。9)鼓勵學生回去后給家人講“三國”的故事。
學生講故事。
代表上臺講。
學生評價。
本教時為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寫好“墓、恭、幕”三個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寫得如同鳥翅,要舒展。
2、熟記描寫諸葛亮的八個詞語,進一步了解諸葛亮的事跡。
教學重點
熟記描寫諸葛亮的八個詞語,進一步了解諸葛亮的事跡。
教學難點
熟記描寫諸葛亮的八個詞語,進一步了解諸葛亮的事跡。
教學準備
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奈”、“恭”、“慕”三個字。
2、引導學生讀貼,要求學生重點觀察這三個字的結構和關鍵筆畫的書寫要求。
3、這些字在書寫時,你認為有哪些地方應該提醒大家注意的?
4、教師重點知道學生寫“奈”。提醒學生注意,字中的撇捺要寫得舒展,如同鳥翅。下半部分要呈上靠之勢。
5、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6、根據(jù)描紅情況,教師及時進行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二、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學生自由地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同桌討論每個詞語的大概意思。
4、學生練說這些詞語的意思。
5、自由朗讀。
6、同座位練習背誦。
7、指名讀。
8、集體練讀。
9、集體齊背。
10、指名背。
三、作業(yè):抄寫成語。
學生認讀。
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的結構。
學生討論。
學生練習寫。
學生自由讀。
聽教師讀。
學生討論詞語的意思。
學生讀。
學生背。
學生作業(yè)。
本教時為第三教時
教學目標
練習口語交際《學會安慰》,學會主動關心別人。
教學重點
練習口語交際《學會安慰》,學會主動關心別人。
教學難點
練習口語交際《學會安慰》,學會主動關心別人。
教學準備
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在生活、學習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令自己傷心、委屈、痛苦或煩惱的事?在這樣的時候,你希望有人來安慰你、關心你嗎?
2、是的,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不順心的事,在這時候多希望有人向自己伸出友誼的雙手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安慰他人,使他們的心情舒暢起來。
3、板書:學會安慰
二、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得法
情境:解小惠是班上的同學,她學習認真、成績優(yōu)異,家長對她的期望也很大。這一次考試,因為粗心,答錯一題,沒能取得滿分的好成績,她傷心得哭了。
1、學生試著從不同角度對解小惠進行安慰。
2、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指導學生從同情、鼓勵、找回自信等方面進行安慰;試著換個角度,從自身方面設身處地進行安慰,安慰時注意得體、語氣委婉。
3、小組合作,演一演這一情境。
4、上臺表演,全班交流。
。ㄖ该饕粚W生扮演解小惠,另外其他幾位學生扮演解小惠的同學,臺下的學生充當導演,進行指導。)
5、媽媽安慰:試請學生上臺表演。
6、自我安慰:聽了這么多關心的話語,作為解小惠本人,她又應該如何來安慰自己呢?
學生說說生活中的事。
學生讀題。
學生說。
學生合作演一演。
學生表演。
三、選定情境,自由練說
導入:考試失手、競選沒有成功、親人離別等許多小事都會影響心情。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消除煩惱呢?
出示情境,自由選擇話題,小組合作,現(xiàn)場交流。
情境1:A同學是四(3)班的班長。這次參加大隊委競選,僅以三票之差落選了,她愣愣地坐在教室里發(fā)呆……
情境2:鄰居王奶奶的兒子考上了托福,即將去美國留學。最近幾天,王奶奶總覺得心里少了什么,很失落……
小組選定話題,合作自由交流。
四、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融會貫通靈活交際
導入:針對同學們的生活、學習上的許多小煩惱,學校即將開通一條“小煩惱熱線”,讓大家能有機會傾訴一下心中的煩惱,更主要的`是讓更多的同學參與我們的節(jié)目,來與有煩惱的同學們進行空中交流,從而達到安慰他們的目的。
1、選出嘉賓。
2、劃分場內外觀眾聽眾,交待參與辦法。
開始:(播放音樂)伴著悠揚的樂曲,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大家好!“小煩惱熱線”今天與大家見面了。你的心情好嗎,你的臉上還有微笑嗎,成長的道路上總會有許多不順心事。當你不開心時,不妨參與我們的節(jié)目,把你的煩惱說出來,我們會盡量幫助你的。
接進電話:
嘉賓與觀眾、聽眾交流,教師總結。
……
結束:時間過得真快,今天的節(jié)目接近尾聲了,還有那么多朋友們想?yún)⒓优c我們的節(jié)目。希望與你們明天相約在“小煩惱熱線“,感謝嘉賓的參與。
五、總結
讓我們每個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都去安慰有需要的人。
學生討論怎么說。
選代表。
學生表演。
本教時為第四教時
教學目標
練習寫好毛筆字“豬、驗”。
教學重點
練習寫好毛筆字“豬、驗”。
教學難點
練習寫好毛筆字“豬、驗”。
教學準備
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明確本次學寫的部首:反犬旁、馬字旁。
2、指導
(1)出示范字反犬旁。
反犬旁由哪幾筆構成?反犬旁形體有什么特點?
。2)分析“豬”字。
寫右邊的“者”有什么要求?
(3)出示范字“馬”。
“馬”做部首,字形有什么變化?
(4)小結:“豬”與“驗”都呈左窄右寬之勢。
3、練習
。1)教師范寫。
。2)學生練習,反饋,發(fā)現(xiàn)問題再指導。
。3)學生再次臨摹,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學生討論特點。
學生說說要求。
學生練寫。
小學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初步感知詩歌內容,積累詞語。
2.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為理想而奮斗”的思想情懷,把握本詩主旨。
3.深入詩歌意境,涵詠體會“山”和“!钡牟煌x,體會詩歌蘊含的人生哲理。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對于詩歌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把握詩歌的思想內涵。提升詩歌朗誦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詩歌的正確方法,激發(fā)學生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奮斗的情懷。教學重、難點:
1.把握詩歌的總體形象,感悟詩歌的思想內容。
2.理解“山”和“!钡纳顚雍x。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課文感知:
《在山的那邊》是詩人在二十多年前寫的一首詩,這首詩抒寫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啟示人們要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要一次次地戰(zhàn)勝失望,不停地翻過無數(shù)座山。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二、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認真預習《在山的那邊》詩歌內容;查字典解決“讀一讀、寫一寫”和注釋中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課前二分鐘:
名言美句講解
四、課文導入:
1同學們,當你進入中學,跨入人生道路一個新的起點時,你一定對未來充滿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幸福美好的人生,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道路中共同的目標!对谏降哪沁叀愤@一課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體驗給我們非常有益的啟示!对谏降哪沁叀肥窃娙送跫倚略诙嗄昵皩懙囊皇自姟T谠娎,他述說了童年時代美好而朦朧的“夢”——對大海的熱烈向往,長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尋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詩人雖然已無數(shù)次見過童年時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個“!币廊贿b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笔鞘裁茨?讓我們來品讀這首詩歌,從中尋求答案
、诎鍟n題
、劢處煓z查預習(學生交流、鞏固)
五、朗讀課文:
《在山的那邊》是一首詩歌,詩歌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在詩中,詩人要用形象而精練的語言來表達他反復體會的情感。我們要理解詩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讀,體悟“!迸c“山”的象征意義,領會它們所蘊含的意味。學生先自由朗讀,再聽老師朗讀,在進行讀詩的指導。
教師配樂朗讀,學生帶著問題聽讀,然后討論回答、相互評論、補充(可由教師鼓勵學生探究問題,答案不必求統(tǒng)一,讓學生在聽讀討論后對詩歌有初步的了解)。在學生(過渡)對詩歌有了大概了解,還要品讀詩歌形象而精練的語句,好的詩句總有畫龍點睛處,認真進行品讀。
a.自由朗讀詩歌第二節(jié),思考作者是怎樣看到全新的世界,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b.找出你認為最形象、精練的語句,反復品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朗讀后,可四人小組討論,共同探究以上問題。
、诶首x指導
教師講授朗讀知識:重音(重讀、輕讀)、語速、停頓。
教師指導朗讀,把朗讀和品味結合起來,通過反復品讀,更好地領悟詩歌所蘊含的意味,更好地體會詩人的感情。學生可在教師指導朗讀的基礎上齊讀、分讀。
六、整體感知:
朗讀全文,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詩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還有深層含義,探究一下,詩中的“!迸c“山”蘊含著什么意思?作者不斷“爬山”有何象征意義?詩歌的主旨是什么?
。ā昂!敝傅氖抢硐氲木辰,夢想的海洋;“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難險阻;“爬山”比喻不斷追求,堅持奮斗。詩歌主旨:要實現(xiàn)人生的理想境界,需要不怕困難,堅持奮斗,一次次地戰(zhàn)勝失望,不停的翻越無數(shù)座山。)
七、問題探究:
1.為什么說是“隱秘的想望”?
2.為什么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這是寫山的顏色嗎?(將山擬人化,表面寫山的顏色,實際寫自己心情難過,形象生動。)
3.“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一句是什么意思?(幻想破滅)
4.“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么?比喻媽媽不經意的引導為什么說是“飄來的”?童年的認識畢竟膚淺
5.“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這些詩句是什么意思?
6.“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著怎樣的意味和感情?
八、總結
課后記:
作者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啟示我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只要戰(zhàn)勝困難,堅持奮斗,理想終將實現(xiàn)。這首詩意象壯闊,意蘊豐富。一座山,也可以指無數(shù)座山,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就要一次又一次地鼓起信心戰(zhàn)勝困難。但是,怎樣翻無數(shù)座山,卻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怎樣翻過無數(shù)座山,到達理想的境界,是教師和學生本節(jié)課需要共同探究的問題。朗讀技巧的指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小學語文教案16
一、導入
教師:咱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詩歌的王國,它孕育了許多偉大的詩人,他們就像滿天星斗一般,在璀璨的群星中,我摘取了一顆,請大家讀對聯(lián),猜一猜,他是誰?
?(出示對聯(lián):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學生:李白。)
設計意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二:整體感知
(一)、作者介紹
設計意圖:更深入的了解作者,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學習目標2:了解詩人李白,以及李白的一些優(yōu)秀作品。
(二)、讀“難”意
1、教師范讀,初步感知作品情感。
2、學生再讀, 要求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想象一下詩歌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這些畫面是哪些詩句呈現(xiàn)的
3、學生小組讀,讀的時候解決問題:詩人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難?(聯(lián)系背景進行分析)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主要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習慣。多次誦讀有助于學生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突出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品“難”情
1、學生齊讀詩歌,邊讀邊思考,詩人在這首詩里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結合給出的問題進行理解)
(問題點撥)
小學語文教案17
一、說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在課堂上,充分給予學生主動權,讓學生自己去想,去說,去做。教師引導鼓勵自己的見解,把活躍的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實現(xiàn)教學重心由重知識傳授轉向學生發(fā)展,由教師"教"向學生"學"轉移。
《語文課程標準》又規(guī)定,五年級的學生要能"在閱讀中揣摩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教師在課堂中應注重閱讀,盡量多給學生時間去閱讀課文
二、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月光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記敘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鋼琴曲《月光曲》的傳說,它告訴我們貝多芬是一位同情勞動人民的偉大音樂家。作者運用聯(lián)想,對話描寫等等表現(xiàn)手法,使得課文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傳說,美景,深情于一體。
第一段(第1自然段):簡單介紹著名的鋼琴曲《月光曲》是德國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
第二段(第1—10自然段):詳細介紹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整個過程。
課文可以分為兩段。
2、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五,六年級的學生要能"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根據(jù)教材編排和課文特點,以及新課標提出的要求,《月光曲》一課教學的總目標制定如下:
學會7個生字,理解14個詞語的意思,能用"格外,仿佛"造句。
進一步學會借助課題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9自然段。
通過朗讀,了解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難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進一步學會借助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及分辨實際事物和聯(lián)想部分;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貝多芬彈奏第二首樂曲時的情和景。
4、課時安排
本課計劃3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是:按課后練習2中的(1)(2)小題問題研讀課文2—7自然段。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有感情地朗讀兄妹倆的對話 。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是:根據(jù)課后練習2中的第(3)小題研讀課文第8—10自然段。學生領會課文表現(xiàn)的意境并能有感情地配樂朗讀第9自然段并背誦。
三、說教法學法
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及教材是學生感知和觀察的對象,學生正下通過教師所講的教材所展示的內容經過思考獲得知識的。這種觀察和思考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是一種積極的思維。從這一點出發(fā),本節(jié)課教法的知道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整節(jié)課的教法設計體現(xiàn)了"以訓練為主的教學基本模式",盡量讓學生動腦,動口,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精講,善導,激情,引思"八字貫穿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本節(jié)課使用的教學方法如下:
1、情境法——激發(fā)學習興趣,熱情參與。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3、討論法——積極參與,得出結論。
4、練習法——感悟課文,體會內涵。
四、說教學流程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為了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目標為中心,提問為主線"這一原則,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發(fā)展思維的目的,我是這樣設計教學流程的。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這樣導入新課,從主觀上吸引了學生,喚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2、解決生字詞并整體感知課文
。1)我給學生提出邊聽朗讀錄音邊找出你認為難讀難懂的生字詞的要求,學生有目的地聽朗讀錄音,通過聲情并茂的錄音朗讀,學生入情入境。
。2)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學會本文的7個生字,理解本文的14個詞語。
。3)鼓勵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四人一小組討論如何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我又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進行總結。
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自己提出難讀難懂的生字詞及小組合作探究,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了解了課文內容,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3、細讀課文,理解教材
。1)理解貝多芬給盲姑娘彈琴的經過,即學習課文第2—7自然段。
為什么貝多芬要給盲姑娘彈鋼琴曲
貝多芬彈完一首,為什么又彈了一首
貝多芬是怎樣把第二首曲子記錄下來的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重點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朗讀能力。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在體會中朗讀。
。2)讓學生找出第8,9段中的實寫部分和由實際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部分。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感受到了《月光曲》表現(xiàn)出的意境是多么的美妙。學生帶著這種美的感受朗讀課文,讀的很有感情。學生也更好地了解了的思想感情。
(3)引導學生理解第10自然段中"陶醉","飛奔"各是什么意思,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3)貝多芬是怎樣把第二首曲子記錄下來的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精妙,在品詞析句中確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4、歸納總結
。1)鼓勵學生借助課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2)讓學生按事情的發(fā)展,了解貝多芬感情的變化。
這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鞏固練習
。1)全班齊讀第9自然段并嘗試背誦。
這個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誦讀能力。
6、布置作業(yè)
(1)完成生字詞的抄寫。
(2)背誦課文第9自然段。
。3)完成與本課有關的課堂練習和同步練習。
小學語文教案18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寫的是三個好伙伴之間的感人故事——護林員馬哈多帶著獵狗在山上救回一只受傷的烏鴉,幫它養(yǎng)好傷;烏鴉叼肉給掉進枯井的獵狗吃。故事真切感人,贊美了人與動物、動物和動物之間的美好情誼。本課的教學設計,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重視朗讀訓練,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1、認識“巡、邏”等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自己的感受。
4、體會人與動物、動物之間的美好情誼。懂得人與動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懂得愛護動物。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感悟伙伴間的情誼以及動物的靈性。
2、理解馬哈多為什么激動得流下眼淚,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課件等。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識“巡、邏”等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閱讀期待
1、孩子們,相信你們都有自己的好伙伴,對嗎?那能說說你的伙伴是誰嗎?(學生自由說)
2、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淼倪@個小故事,題目也是《好伙伴》(板書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預設:誰和誰是好伙伴?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3、過渡:是啊,好伙伴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瞧一瞧吧!
【設計意圖:由學生談自己最熟悉的好伙伴導入新課,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預設的問題也引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帶著問題初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讀通課文。
2、同桌互讀,糾正讀音
3、檢查生字、生詞的認讀、理解情況。
預設:“巡邏”一詞可以結合生活經驗來理解。
“焦急不安”一詞可引導學生結合語境來理解。
注意“汪汪叫撥開焦急”的讀音
4、檢查讀文。(根據(jù)學生的讀文情況進行評價)
5、你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你們都讀懂了哪些問題?(解決課前提出的淺顯問題)
【設計意圖:自主識字,發(fā)揮個性;同桌互讀,合作交流;理解生詞,結合生活,朗讀文本,整體感知!
課后評價作業(yè)設計:
一、下面括號里的字戴上合適的帽子。(加拼音)
(巡邏)(汪汪)叫(撥)開(拔)草(焦)急不安(激)動
二、從文中找出和“巡邏”一樣的詞語。(部首相同)
————————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
1、好伙伴指()()和()。
2、馬哈多兩天兩夜沒見到()的獵狗了。原來,他()的獵狗掉進了枯井。
3、馬哈多看著他的兩個好伙伴,()得流下了眼淚。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自己的感受。
2、體會人與動物、動物之間的美好情誼。懂得人與動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懂得愛護動物
【教學設計】
一、回顧文本,談話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伙伴》,(板書:伙伴),我們來回憶一下課文講了關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隨生回答板書:馬哈多獵狗伙伴烏鴉
師:發(fā)生在獵人馬哈多、獵狗、烏鴉三個好伙伴之間的故事,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學生談初讀課文后留下的感受)
師: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好好的讀讀課文吧!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生自由讀課文)
【設計意圖:整體回顧課文后,淺談感受,初步理解三個好伙伴之間的真情,帶著感受走進文本,激發(fā)學生學習愿望!
二、細讀文本,升華感動
師:讀著課文你有沒有被具體的內容所深深的打動以至于想說點什么?(學生談自己讀文后的感受)
師:看來,我們真的是被三個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動著,下面就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動,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并想一想為什么使自己感動。(學生默讀課文,勾畫感動)
【設計意圖:“不動筆墨不讀書”,培養(yǎng)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鼓勵學生邊讀邊動筆圈點,畫出重點,有所感悟!
師: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動就找你小組的伙伴說一說,把感動傳遞給他。(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感動)
師:好了,誰愿意把你的感動與大家說一說,讓大家分享?(全班交流感動)
重點理解:
(1)第二段:“馬哈多把受傷的烏鴉帶回了家,給它抹藥,幫它養(yǎng)傷。”學生讀后談感動,從哪些詞體會到馬哈多對烏鴉的關愛?抓住帶回家、抹藥、養(yǎng)傷來理解。
師: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誠打動對方,就得用心去交。
(2)第三段:“馬哈多和獵狗外出護林,烏鴉就守在家里。護林回來,烏鴉”哇哇”地叫著迎接他們,日子過得很快樂!睂W生讀后談感動。
師:從中你體會到三伙伴在一起相處得怎么樣?
師: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會很幸福,很開心。
小學語文教案19
第一課時
一、默讀“導讀”部分,了解本組教材的內容和要求。
二、指導學生看圖
1、微機出示“燕子”圖讓學生說說燕子的形狀
2、微機出示插圖看圖敘述圖意
、侔从山竭h的順序觀察春天的景色
、谟^察近處空中的燕子
③觀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燕子
四、檢查預習:
1、默讀課文,說說燕子是什么樣子的,燕子飛行時有什么特點。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五、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
投影:
1、燕子的外形特點
2、燕子的性情特點
。2)、討論解答
(3)練習背誦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圖說說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樹有什么特點
理解“聚攏”、“像趕集似的`”、體會寫法
想想“光彩奪目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理解“生機”和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感情朗讀想象畫面
練習背誦
3、圖文對照理解3-4自然段
微機出示畫面
、、理解第3自然段
觀察飛行中的燕子
指明讀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
看圖說說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觀察落在電線上的燕子讀讀第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課文“五線譜”、“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指明讀比喻句,體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練習背誦
六、作業(yè):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討論交流:
課文從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分別寫了燕子的什么特點?
二、指導、檢查背誦
1、自讀課文,完成“思考練習”第3題(出示幻燈片)
2、指導學生按自然段背誦
3、檢查背誦(小組互查—教師抽查)
三、指導識記生字、詞
1、出示生字(幻燈片)抽查讀音
2、說說記字方法重點指導“俊”、“攏”、“奏”的寫法
3、練習書寫“思考練習”第4題的詞語
四、作業(yè)
1、熟練背誦課文
2、預習“海上日出”
板書設計:
羽毛
外形翅膀
尾巴
贊熱
燕子飛回增添生機美愛
春大
姿態(tài)優(yōu)美天自
飛行速度快然
心情高興
停歇電線—曲譜
燕子—音符
教學札記: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比較盲目,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有重點、有目的的觀察圖畫,并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小學語文教案20
指導思想:
設計這一課時,我依據(jù)課標中強調的關于閱讀和寫作方面的理念為指導思想,以教材為例,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guī)律和從整體—部分—整體的理念,以讀為本,讀寫結合,引導學生感悟文章主旨。
學情分析:
經過前一段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一些學習記敘文的方法,但由于學生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平時課外閱讀少,語文知識儲備少,語文學習還常需要老師引領。
本文對于小澤征爾的復雜心理及判斷過程沒有具體描寫,學生對主人公作出果敢判斷的具體情境缺乏體驗,因此學生不易體會其果敢、自信、勇于挑戰(zhàn)的品格,對于他高超的音樂才能、對藝術的嚴謹態(tài)度‘更不能深刻領悟,所以想要突破難點就需要老師幫學生“搭臺階”。
基于以上因素,本課設計以邊讀邊思考為基礎,以品詞悟句為核心,以想象體驗為切入點,力求課內外讀寫結合,用好“課文”這個例子,提高學生理解感悟、運用語言的能力。
依據(jù)以上分析,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小組討論,了解小澤征爾在歐洲指揮家決賽中,果敢地指出樂譜錯誤,獲得桂冠的事情。(教學重點)。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隨文練筆,感受小澤征爾的果斷與勇敢,懂得遇到問題時,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確的判斷。
教學難點:
是了解小澤征爾“考慮再三”的具體內容是什么,以及他為什么能做出果敢的判斷。
圍繞著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課件流程圖),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其中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突破重難點的具體方法。
回顧問題,繼續(xù)解疑。
揭示課題,切入題眼。
精讀感悟,體會主旨。
小結全文,提升情感。
拓展閱讀,豐富練筆。
第一環(huán)節(jié):回顧問題,繼續(xù)解疑。
板書齊讀課題后,回顧上節(jié)課教學中‘有意遺留的四個問題,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逐個解決。
第二環(huán)節(jié):揭示課題,切入題眼。
先揭示課題:“果敢”什么意思?結合學生回答,板書:果斷、勇敢。這時學生就能認識到課題可以理解為“果斷、勇敢的判斷”。
再順學而導,切入題眼,問學生“這‘果敢的判斷’是什么?”,教師依據(jù)學生回答“不!一定是樂譜錯了!”,板書出判斷語句,使學生心中的問題有了明確的答案。
此時進入精讀感悟、體會主旨的環(huán)節(jié):(課件大標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為了解答學生心中的疑問,感悟小澤征爾的果斷與勇敢,我分三步’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感知人物,體會主旨。
學習第二自然段,了解背景,體會人物“勇敢”。
由于學生沒有這種情境體驗,因此我抓住第二自然段的描寫,通過以下過程幫學生體會小澤征爾在緊張氣氛下的“勇敢”。
。1、默讀自學,了解背景:)先出示自學提示,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課件)
。2、交流匯報,感受情景:)再交流匯報,出示學生畫出的課文內容(課堂課件)引導學生:比賽現(xiàn)場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況,結合詞語或句子談談你的想法。
預設:如果學生談感受不到位時,可引導學生抓住“前三名、最后一個”等詞語感受小澤征爾所面臨的壓力非常大;抓住“世界一流、國際水平、大師”等詞語感受比賽的性和賽場緊張的`氣氛。
。3、指導朗讀,想象場面:)通過剛剛的抓詞語感悟,學生有了緊張的情感體驗,這時,情緒急于迸發(fā)出來。教師再說“你能用朗讀表達出這次比賽的高層次和緊張的氣氛嗎?”學生有了剛剛抓詞語感悟的方法,又有了前面的情感積累,自然也就讀得有感情了。
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一篇文章學生大略能夠讀懂”,因此本環(huán)節(jié)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以自學提示為導向,以學生品詞品句、想象體驗為手段,感受賽場緊張氣氛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充分感悟小澤征爾的勇敢,對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感性認識。
對事件背景的充分感知,又為學習第三自然段做了鋪墊。
學習第三自然段,揣摩想法,感悟“果斷、勇敢”。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以下策略突破本課的難點:
1、比較閱讀,了解“判斷”過程。
面對突發(fā)情況,小澤征爾是怎么做的?
“考慮再三”是什么意思?換成“考慮很久”行不行?為什么?
通過找出詞義上的區(qū)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再三”是指考慮的內容“一次又一次”,“很久”是指考慮的時間長。聯(lián)系上文就知道現(xiàn)場情況不容他考慮那么久,必須馬上做出判斷,所以不能用“很久”,從而體會到小澤征爾的果斷。
2、合作探討,體會人物內心。
我這樣引導學生:邊默讀邊思考,小澤征爾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可能考慮什么呢?經過獨立思考與小組的合作探討,學生可能考慮到如下幾點:(課件出示:樂隊演奏錯了;樂譜錯了;“我”指揮錯了)。
此時,重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和板書,教給學生采用排除的思維方法,(課件:重奏;一定;堅信自己)體會小澤征爾“考慮再三”的內容與過程,了解他為什么堅定地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
3、啟發(fā)想象,感受賽場氣氛。
就在他“考慮再三”時,會場上的氣氛又如何?大家會有什么反應?
通過這一提問啟發(fā)學生對賽場氣氛的想象,學生可能會一下子說出評委的反應。這時再利用教師評價語的導向性巧妙引導孩子從觀眾、演奏者等不同角度思考。最后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朗讀,進入情境,感受賽場氣氛。
4、三次引讀,體會勇敢自信。
。1)通過以上的品讀感悟,學生對干擾小澤征爾進行判斷的外在因素有了直接感知,更深一步地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此時教師再巧妙’運用導語渲染氣氛,進行三次引讀(讀出課件引讀內容)
。2)在教師對人物形象高度概括的引讀語中,學生對小澤征爾不畏、堅持真理的品質有了更深的認識,情感體驗達到XX,每一次的讀的語氣都會更加堅定。最后教師提問“此時,你看到了怎樣的小澤征爾?”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提煉出小澤征爾勇敢果斷的人物形象。
學習第四自然段,感受用心,明確奪冠原因。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首先以讀代講,感受評委用心。
然后,圍繞著“這種素質”是什么?通過抓重點語句練表達的方式,再次明確奪冠原因,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隨后,利用視頻資料感受國際一流指揮家的風度,豐富學生對小澤征爾形象的感性認識。
最后,通過與另外兩名選手比較,再次突出小澤征爾的果斷與勇敢,從而深化主題。
通過前面三個步驟的精讀感悟,學生在揣摩語言的過程中,從多個角度感受到人物的品質,對課前所提的問題也有了相應的答案,此時就需要回到整體,對全文有整體感知,升華學生的對人物認識:
通過整體讀文,感受小澤征爾人物形象。繼而又從不同角度談感受,在說的基礎上寫想法,進行讀寫結合,這不僅是對全文的總結,同時也是對文本情感上的提升,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寫,體會文章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作業(yè)的設計,目的是拓展閱讀,豐富練筆。(課件大標題)
課件作業(yè):
教師推薦閱讀施雪鈞寫的《小澤征爾的堅持》,使得小澤征爾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更豐滿、更立體,這一環(huán)節(jié)還豐富了課堂的隨文練筆,使學生練筆的內容更鮮活,興趣更持久,使學生有話想寫,有話要寫。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冬冬讀課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04-0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8-26
小學語文亡羊補牢教案11-26
小學語文《橋》教案10-29
小學語文教案09-13
小學語文試講教案10-14
小學語文閱讀教案11-10
小學語文的教案模板09-29
小學語文《琥珀》教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