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思想素質教育載體分析教育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網絡化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常態(tài),很多高校也建立了校園媒體平臺,網絡平臺的建立給高校學生政治思想工作打開了一條新思路。通過平臺可以讓大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接受素質教育。本篇論文就針對微博來具體研究分析網絡平臺對于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微博
微博作為一種新興的社交方式,具有快捷、及時、原創(chuàng)的特點,用來傳遞信息。相比較博客而言,微博即“微型博客”,也可稱之為“微消息”,能夠簡明扼要地傳遞觀點并快速發(fā)布。多元化和快速型是這種信息平臺的主要特點,采用微博平臺交流在當今社會極為普遍,只要對這種方式善加利用,就可以更好的走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和觀念塑造。鑒于此,本研究選擇采取微博這一新的信息載體,來探討當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微博有何教育功能,以及微博這一載體將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問題和挑戰(zhàn),最后給出微博載體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途徑。希望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一微博的教育功能
。ㄒ唬┦箮熒g正常交流對話
一直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在教育模式方面,延續(xù)的都是傳統(tǒng)填鴨式,這種情況雖然符合中學的教學風格,但是對于我國的高等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來說,并沒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甚至只能給大學生造成一種厭煩和逆反心理。本文研究的案例“微博”,其特點就是以平等的交流平臺為基礎,不管是任何身份、任何人群,都能夠在微博上實現自我存在價值。微博之所以被大學生接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平等性。因此教師也就不存在特殊待遇的情況,可以一改往日嚴肅的印象和局面,與學生平等交流、正常對話,無形中釋放學生的壓力,同時也是在釋放教師的壓力,通過這種方式獲取大學生心理狀態(tài)及相關價值觀,這樣也有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
(二)營造良好教育氛圍
學風、教風、校風建設對于當代高校教育及大學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般情況下,學風建設都應該是呈現積極向上的局面;教風建設都應該是呈現平等和諧、嚴謹的局面;校風建設都應該是呈現穩(wěn)固、扎實、前進的局面。因此從根本上說,這三個“建設”都需要通過良好的教育氛圍來實現。微博這一信息載體的出現正好可以提供一個營造良好教育氛圍的平臺,也是一個實現良好教育氛圍的途徑。學校的信息可以通過微博及時準確的發(fā)布出來,學生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就此提高學生參與學風、教風、校風建設的積極性。另外,現代高校學生對于信息量的渴求非常驚人,微博不僅能夠從咨詢方面提高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速度,更能夠以“微”、“短”、“快”的方式吸引大學生群體加入到這種“微社交”中。這種極具時代特色的網絡交流方式非常集中地說明了現代學生需要的情緒釋放模式,即能夠在自己看到的任何社會事件中,將自己的心情發(fā)布到公開的網絡世界中,這是大學生實現個人價值、尋找存在空間的重要途徑,同時還能夠構建一個具有專業(yè)化教育氛圍的網絡環(huán)境。
。ㄈ⿺U大大學生本身社交范圍
當微博成為高校學生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平臺時,這種交際圈其實被無形地固定與擴大了,具體形式有如下劃分:一是將自己的生活、觀點、心情,通過微博平臺在公開環(huán)境中與其他人共享,同學之間尤其可能成為相互關注的網友,經過“互粉”之后可以對某些微博話題進行共同討論,這對于同學之間的交流來說,是具有較為深層的思想價值的;二是鎖定某個虛擬社交圈,以某個共同的愛好、某個類似的觀點,往往可以形成一種共同關注網絡社會的現象。圈內個體對于某些問題的發(fā)表、辯論與相互爭論,都能夠在擴大學生眼界的同時,學會怎樣與不同意見相處。
二微博載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沖擊和挑戰(zhàn)
(一)微博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向性沖擊
當“微博”平臺成為現代高校大學生交流的重要基礎之后,很多學生都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這個虛幻的網絡平臺中。相對這種網絡世界的變化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方向上得到了新的引導,如果可以通過微博來進行輿論方向的調整,那么是能夠對大學生思想進行動向把握與管理的,其實現代很多大學生都已經比思想政治教師具有前瞻性,若是對微博平臺沒有很好利用,則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就很難展開,無法實現其網絡化的整改目標。
。ǘ┪⒉⿲λ枷胝谓逃ぷ鲗嵭缘臎_擊
由于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非常關鍵,但是教育的成果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看到,只有經過長期統(tǒng)一的管理與滲透之后,才能夠看到教育方式是否有效,然而實效性如何卻是檢驗該項工作的關鍵指標之一。由于“微博”平臺讓學生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平等的交流契機,更是一種打破了時空束縛的網絡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最新鮮的信息、最便捷的傳播途徑。不過在快速發(fā)展的背后確隱藏著巨大的隱患,那就是使思想教育缺乏實效性,對于整體工作也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ㄈ┪⒉⿲λ枷胝谓逃ぷ黝A見性的沖擊
相對于高中而言,大學生活比較輕松,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大學生喜歡在無聊時觀看微博的各項內容,既滿足自己對資訊的吸收,又能夠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這種完全沒有思想保護的虛擬空間,在很長一段時間占據了大學生的生活。如果某些話題和思想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讓自以為成熟的學生群體產生某些扭曲的觀點,那么造成的后果會非常嚴重。但并非所有學生都擁有較高的鑒別能力,所以很可能會被這些思想所控制走向歧途。
三微博載體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途徑
。ㄒ唬⿲ξ⒉﹥热葸M行教育整合
通過前文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微博強調的是一種以娛樂為核心的交流模式,但是很多影響力廣泛的群體都積極地參與到這種“微話題”的傳播中,高校必須加強對微博的認識和掌控,只有如此才能夠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思想,才能夠對其進行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有針對性地展開教育工作,能夠以現階段微博中存在的話題與社會事件作為教育切入點,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
。ǘ⿲⑽⒉┳鳛樾麄髦髁鲀r值觀的平臺
雖然微博在大學生群體的人際溝通中已經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從總體上看,微博宣傳主流價值觀的狀態(tài)相對滯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許多微博公眾號關注人數寥寥無幾,發(fā)布信息后評論甚至出現“失語”現象。這種功能性的障礙狀態(tài)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如何尋找能夠將學校信息、思政教育內容融入到微博載體中并且進行廣泛傳播的途徑,如何搭建宣傳當代大學生主流價值觀的平臺,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此外,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也可以融入大學生時下最感興趣的話題,或者與學生進行“互粉”,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大學生的政治情感。
(三)在微博信息推送方面體現主動性
以傳統(tǒng)教學方式,結合現代化的教育技術,這是新的微博信息推送帶來的話語權變化情況,當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能夠與學生共同展開對微博中某些事件的討論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來正確的調整思想政治工作節(jié)奏,而微博恰恰能夠發(fā)揮其實效性作用。
(四)通過微博構建理想的文化氛圍
我國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利用微博為載體,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實際上并不容易,當學生能夠在微博世界中得到更好的信息與資訊來源時,如果教師也能夠參與到對微博話題的分析與研究中,針對時事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學生進行良好溝通,那么是能夠在微博的推動下建立起更加穩(wěn)定的校園文化的。
參考文獻
[1]蔡幗芬,張開,劉笑盈.媒介素養(yǎng)[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2]楊勛兵.微博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8):52-53.
[3]纏菁,門薇薇.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與管理[J].思想政治教育,2011(3):31-32.
[4]王荃.微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zhàn)與應對[J].中國青年研究,2011(12):91-93.
[5]安仲森.微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9):92-93.
[6]楊立淮,徐百成.“微博”網絡生態(tài)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青年研究,2011(11):114-116.
[7]王菲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正確面對微博[J].經濟研究導刊,2011(32):276-278.
[8]吳勇.微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J].廣西社會科學,2011(8):151-152.
【大學生思想素質教育載體分析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分析論文04-30
孔子教育思想與素質教育04-30
試論孔子的素質教育思想04-30
淺談思想品德教育載體的使用04-29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05-24
思想素質教育心得范文03-28
健美操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分析論文04-30
大學生合作素質教育的路徑分析探討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