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激發(fā)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一年級上冊識字教學點滴
《全日制義務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識字方面明確指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的編排,遵循了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并要求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教學中,我們做了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的嘗試,從而提高了識字效率。下面具體談談幾點做法。
一、充分發(fā)掘教材蘊涵的趣味性,指導識字
教材的各個部分體現(xiàn)了主動學、有情趣地學的編排意圖。例如,在兒童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學習拼音、認識漢字;在連、涂、畫、拼、擺等活動中,鞏固漢字,在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中,大量采用“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植識字的信心。教學中,我們從教材實際出發(fā),依據(jù)兒童年齡特征,精心設計教法,激發(fā)兒童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
例如,漢語拼音第11課中編排了一首兒歌,并配有一幅形象逼真、色彩豐富的圖畫。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圖文并茂的課文來提高學生對文字符號的敏感性,激發(fā)學生對識字的興趣。我先范讀激趣:讓學生邊看圖邊聽我讀兒歌:月兒彎彎掛藍天,小溪彎彎出青山,大河彎彎流入海,街道彎彎到校園。學生聽后,對這首淺顯易懂的兒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了要讀的愿望。接著,指導朗讀:讓學生用小手指著字跟我讀,一遍、兩遍、三遍,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生很快就能熟讀成誦。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圈一圈:拿出鉛筆,在兒歌中找一找“彎”字圈出來,看一看一共圈出了幾個“彎”字。然后連一連:請同學們找一找圖中什么是彎彎的,用線把兒歌中的幾個“彎”字分別與圖中的月牙、小溪、大河、街道連起來。借助聯(lián)想加深對字形的記憶,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從整體上認記了“彎”字。這樣,字形輪廓和特征就與其意義自然聯(lián)系在一起了。最后,有意識記:讓學生再跟著我把兒歌讀幾遍,邊讀邊注意圈出來的“彎”字,“彎”字在多次反復中被認記。
中國文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圖像”文字。在兒童識字的初級階段,這種音、形、義綜合感知的辦法顯然是一種很有效果的好辦法,能極大地引起兒童的識字興趣,非常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而且巧妙地把漢字學習和口語發(fā)展結合在一起。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會有意無意運用這種方法,圈圈連連,認識一些字。
二、利用新舊知識聯(lián)系法進行隨機識字
我們知道,新知識的獲取往往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同樣,學生認識新字的過程,也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利用兒童已經學過的筆畫、部首、熟字,采取加加、減減、換換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隨機識字。
例如,我們在教學識字(一)第1課──《一去二三里》時,讓學生用鉛筆圈出“去”字,讓學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記住“去”字。有的說“土”字加兩筆,有
[1] [2]
【激發(fā)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一年級上冊識字教學點滴】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點滴體會論文04-27
識字教學反思04-10
識字的教學實錄03-13
識字教學總結05-21
識字教學的光彩04-30
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增加識字情趣04-29
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識字興趣的論文04-27
如何培養(yǎng)幼兒識字的興趣的論文04-27
識字4的教學實錄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