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喜外弟盧綸見宿》鑒賞
《喜外弟盧綸見宿》鑒賞1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
荒居舊業(yè)貧。
雨中黃葉樹,
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
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
況是蔡家親。
鑒賞
司空曙和盧綸都屬“大歷十才子”,且詩歌工力相當,又是表兄弟。從這首詩可以看出他們的親密關系和真摯情誼;同時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涼。
據(jù)《唐才子傳》卷四載,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為“性耿介,不干權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這首詩正是作者這種境遇的寫照。
前四句通過靜夜荒村,陋室貧士,寒雨黃葉,昏燈白發(fā)這一系列意象,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生活圖景。
這里面充滿著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詩題,寫表弟盧綸來訪見宿,在悲涼之中見到知心親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詩境淺說》說,這首詩“前半首寫獨處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為律詩一格”。從章法上看,確是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總的傾向是統(tǒng)一于悲。后四句雖然寫“喜”,卻隱約透露出“悲”;“愧君相見頻”中的一個“愧”字,就表現(xiàn)了悲涼的心情。因之,題中雖著“喜”字,背后卻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發(fā)映襯,使所要表達的主旨更加深化、突出。
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藝術效果。
比興兼用,也是這首詩重要的藝術手法!坝曛悬S葉樹,燈下白頭人”,不是單純的比喻,而是進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來烘托氣氛,詩味濃郁,是著名的'警句。用樹之落葉來比喻人之衰老,頗為貼切。樹葉在秋風中飄落,和人的風燭殘年正相類似,相似點在衰颯。這里,樹作為環(huán)境中的景物,起到氣氛烘托的作用,類似于起興。自從宋玉《九辯》提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秋風落葉,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氣氛,“黃葉樹”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緒。比興兼用,所以特別富有藝術感染力。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云:“韋蘇州曰:‘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白樂天曰:‘ 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究帐镌唬骸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娡粰C杼,司空為優(yōu):善狀目前之景,無限凄感,見乎言表”其實,三詩之妙,不只是善于狀景物,而且還善于設喻。司空曙之所以“為優(yōu)”;在于他的詩比韋應物、白居易詩多了雨景和昏燈這兩層意思,雖然這兩層沒有“比”的作用,卻大大加強了悲涼的氣氛。
“雨中”、“燈下”兩句之妙,就在于運用了興而兼比的藝術手法。
《喜外弟盧綸見宿》鑒賞2
《喜外弟盧綸見宿》
唐代: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喜外弟盧綸見宿》譯文
靜靜的深夜四周沒有相鄰,居住在荒野因為家中清貧。
樹上黃葉在雨中紛紛飄零,猶如燈下白發(fā)老人的命運。
自慚這樣長久地孤獨沉淪,辜負你頻繁地來把我慰問。
我們是詩友生來就有緣分,更何況你我兩家還是表親。
《喜外弟盧綸見宿》注釋
⑴盧綸:作者表弟,與作者同屬“大歷十才子”。見宿:留下住宿。見:一作“訪”。
⑵自有(fèn):一作“有深分”。分:情誼。
、遣碳矣H:也作“霍家親”。晉羊祜為蔡邕外孫,這里借指兩家是表親。
《喜外弟盧綸見宿》鑒賞
司空曙和盧綸都在大歷十才子之列,詩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從這首詩,尤其是末聯(lián)“平生自有分(情誼),況是蔡家親(羊祜為蔡邕外孫,因稱表親為蔡家親)”,可以看見他倆的親密關系和真摯情誼;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涼。據(jù)《唐才子傳》卷四載,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為“性耿介,不干權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這首詩正是作者這種境遇的寫照。
前四句描寫靜夜里的荒村,陋室內的貧士,寒雨中的黃葉,昏燈下的白發(fā),通過這些,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活畫面。這畫面充滿著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詩題,寫表弟盧綸來訪見宿,在悲涼之中見到知心親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詩境淺說》說,這首詩“前半首寫獨處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為律詩一格”。從章法上看,確是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總的傾向是統(tǒng)一于悲。后四句雖然寫“喜”,卻隱約透露出“悲”:“愧君相見頻”中的一個“愧”字,就表現(xiàn)了悲涼的心情。因之,題中雖著“喜”字,背后卻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發(fā),互相映襯,使所要表現(xiàn)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藝術效果。
比興兼用,也是這首詩重要的藝術手法!坝曛悬S葉樹,燈下白頭人”,不是單純的比喻,而是進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來烘托氣氛,特別富有詩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樹之落葉來比喻人之衰老,是頗為貼切的。樹葉在秋風中飄落,和人的風燭殘年正相類似,相似點在衰颯。這里,樹作為環(huán)境中的景物,起了氣氛烘托的作用,類似起興。自從宋玉《九辯》提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秋風落葉,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氣氛,“黃葉樹”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緒。比興兼用,所以特別富有藝術感染力。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云:“韋蘇州曰:‘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白樂天曰:‘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究帐镌唬骸曛悬S葉樹,燈下白頭人!娡粰C杼,司空為優(yōu):‘善狀目前之景,無限凄感,見乎言表!逼鋵,三詩之妙,不只是善于狀景物,而且還善于設喻。司空曙此詩頷聯(lián)之所以“為優(yōu)”,在于比韋應物、白居易詩多了雨景和昏燈這兩層意思,雖然這兩層并無“比”的作用,卻大大加強了悲涼的氣氛。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說:“‘雨中’‘燈下’雖與王摩詰相犯,而意境各自不同,正不為病!蓖蹙S《秋夜獨坐》:“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边@兩句純屬白描,是賦體,并不兼比;不僅意境不同,手法亦自有別。馬戴《灞上秋居》:“落葉他鄉(xiāng)樹,寒燈獨夜人!闭Z雖近似司空曙,但手法也并不一樣,這里只寫灞上秋居漂泊異鄉(xiāng)孤獨寂寞的情景,不曾以樹喻人,沒有比的`意思。司空曙“雨中”、“燈下”兩句之妙,就在于運用了興而兼比的藝術手法。
《喜外弟盧綸見宿》創(chuàng)作背景
司空曙和盧綸都在大歷十才子之列,詩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從這首詩,可以看見他倆的親密關系和真摯情誼。據(jù)《唐才子傳》卷四載,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為“性耿介,不干權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這首詩正是作者這種境遇的寫照。
《喜外弟盧綸見宿》作者介紹
司空曙(生卒年不詳),字文初(《唐才子傳》作文明,此從《新唐書》),廣平府(今河北省永年縣。唐時廣平府轄區(qū)為現(xiàn)在的廣平縣和永年縣等。依《永年縣志》記載,司空曙為今天的永年縣)人,唐朝詩人,約唐代宗大歷初前后在世。司空曙為人磊落有奇才,與李約為至交。他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同時期作家有盧綸,錢起,韓翃等。他的詩多幽凄情調,間寫亂后的心情。詩中常有好句,如后世傳誦的“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像是不很著力,卻是常人心中所有。
《喜外弟盧綸見宿》鑒賞3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韻譯】
寧靜的夜晚四周沒有近鄰,我荒居舊屋家道早就赤貧。
枯黃的老樹在風雨中落葉,昏暗的燈光映照白發(fā)老人。
因為我長期以來孤寂沉淪,你頻來探望令我自愧難忍。
平生情誼可見是自有緣分,更何況本身就是姑表親門。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因表弟盧綸到家拜訪有感而作。首句是寫作者悲涼的境遇:年老獨居荒野,近無四鄰,孤苦無依,生活貧困!坝曛悬S葉樹,燈下白頭人”一聯(lián)寫景抒情,把一位窮愁潦倒的白頭老人的形象刻畫得很豐滿。后兩句寫對表弟到來的感激,這是寫“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為自己被貶沉淪,親人還來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處境不佳,又感到對不起親人,所以仍感辛酸慚愧。全詩語言樸實,語調低沉悲切,真實感人。
司空曙和盧綸都在“大歷十才子”之列,詩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從這首詩,尤其是末聯(lián)“平生自有分(情誼),況是蔡家親(羊祜為蔡邕外孫,因稱表親為蔡家親)”,可以看見他倆的親密關系和真摯情誼;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涼。據(jù)《唐才子傳》卷四載,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為“性耿介,不干權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這首詩正是作者這種境遇的寫照。
前四句描寫靜夜里的荒村,陋室內的貧士,寒雨中的黃葉,昏燈下的白發(fā),通過這些,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活畫面。這畫面充滿著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詩題,寫表弟盧綸來訪見宿,在悲涼之中見到知心親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詩境淺說》說,這首詩“前半首寫獨處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為律詩一格”。從章法上看,確是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總的傾向是統(tǒng)一于悲。后四句雖然寫“喜”,卻隱約透露出“悲”:“愧君相見頻”中的一個“愧”字,就表現(xiàn)了悲涼的心情。因之,題中雖著“喜”字,背后卻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發(fā),互相映襯,使所要表現(xiàn)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藝術效果。
比興兼用,也是這首詩重要的藝術手法。“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不是單純的比喻,而是進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來烘托氣氛,特別富有詩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樹之落葉來比喻人之衰老,是頗為貼切的。樹葉在秋風中飄落,和人的風燭殘年正相類似,相似點在衰颯。這里,樹作為環(huán)境中的景物,起了氣氛烘托的作用,類似起興。自從宋玉《九辯》提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秋風落葉,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氣氛,“黃葉樹”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緒。比興兼用,所以特別富有藝術感染力。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云:韋蘇州曰: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白樂天曰: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司空曙曰: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三詩同一機杼,司空為優(yōu):善狀目前之景,無限凄感,見乎言表。其實,三詩之妙,不只是善于狀景物,而且還善于設喻。司空曙此詩頷聯(lián)之所以為優(yōu),在于比韋應物、白居易詩多了雨景和昏燈這兩層意思,雖然這兩層并無“比”的作用,卻大大加強了悲涼的氣氛!坝曛小、“燈下”兩句之妙,就在于運用了興而兼比的藝術手法。
《喜外弟盧綸見宿》鑒賞4
【作者】: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內容】: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以我獨沈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作者】字文明,廣平人,第進士。貞元中,官水部郎中,歷虞部。
【注釋】:沉:沉淪。分:情誼;艏矣H:晉羊祜為蔡邕外孫,這里只是說明兩家是表親。
【賞析】:詩意在寫自己貧居,遇外弟留宿而自道近況的。盧綸的《晚次鄂州》(卷六)中,也有“舊業(yè)已隨征戰(zhàn)盡”句,與此詩中的“荒居舊業(yè)貧”句,正好印證,說明表兄弟兩人,此時處境都很艱難,環(huán)境使其更能互相體恤。詩的'前半首寫靜夜荒村,陋室貧居,雨中黃葉樹,燈下白發(fā)人,構成一個活生生的畫面,表達了自我的辛酸和悲哀。后半首寫表弟盧綸來訪,在悲涼中見到親友,自然喜出望外。這一悲一喜,互相映襯,深刻地表現(xiàn)了主題。
【《喜外弟盧綸見宿》鑒賞】相關文章:
喜見外弟又言別的原文及賞析11-14
《酬樂天詠老見示》鑒賞08-09
《虞美人》盧祖皋詞作鑒賞06-29
《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鑒賞07-06
盧照鄰《西使兼送孟學士南游》鑒賞06-08
觀察吾弟09-22
頑弟的作文11-08
我的口水弟作文11-17
贈從弟原文及翻譯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