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摘要的寫作
摘要的寫作1
1、摘要的寫作要求
在撰寫醫(yī)學職稱論文的摘要時.應盡可能達到“四性’,即①創(chuàng)新性:要突出論文的創(chuàng)新部分.如新方法、新技術、新見解、新發(fā)現(xiàn)、新觀點、新理論等。⑧科學性:要準確地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不得夸大或縮小,數(shù)據(jù)必須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動物數(shù)、病例、實驗次數(shù)及有無對照等都須交侍清楚。③完整性:要離開原文能自成體系,獨立成篇,便于文獻檢索刊物收錄和計算機數(shù)據(jù)庫輸入.④簡明性.要措辭精練、簡短明確.
2、摘要的寫作方法
作者寫完職稱論文后,對論文的.內容和要點印象深劉、思路清晰,此時來寫摘要有一種全局在腳.得心應手之感。因此.通常是在論文寫完之后寫摘要。很據(jù)論文內容決定采用摘要的類型,如前所述.對難以用簡短文字說明主要內容的醫(yī)學職稱論文,采用描述性摘要的寫法;如能概括和提煉論文的主要內容,則可采用信息性摘要。按照各種類型的摘要內容構成和要求撰寫.如采用資料性摘要一般就按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的順序寫作.必要時在摘要的開頭中介紹一些與本項研究有關的背景資料.或在摘要結束時陳述作者對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由于摘要是一篇短文一般不分段.并用第三人稱來寫。摘要中不用圖、表、公式、化學結構式、參考文獻、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縮略詞等.要用標準的專業(yè)術語和命名,在摘要中也不寫主觀的推斷。摘要寫完后,應按撰寫摘要的要求進行認真檢查、修改和推敲.尤其要防止數(shù)據(jù)出現(xiàn)差錯和遺漏重要發(fā)現(xiàn)及觀點。
3、摘要的寫作規(guī)范
1.一般原用規(guī)范
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預防醫(yī)學、論著和重要論文,字數(shù)在3000字以上者要摘要,而對于短篇報道、個案報告、研究簡報等文章無需撰寫摘要。而摘要多以第三人稱形式寫作.不用“我、我們”第一人稱代詞。摘要連續(xù)排寫,不分段.不用圖表,文字精煉.重點突出。
2.摘要的字數(shù)
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文字太多,就會占用讀者更多的時間.且篇幅加大.文字太少.則不能提供足夠的信息.使讀者不知其要領.還得閱讀全文,發(fā)揮不了摘要的作用。
摘要的寫作2
一、什么是論文摘要?
●論文摘要即“摘其要點而發(fā)”。
●論文摘要是對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
●摘要又稱概要、內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論文摘要就是論文內容提要,是在對論文進行總結的基礎之上,用簡單、明確、易懂、精辟的語言對全文內容加以概括,提取論文的主要信息。
二、論文摘要起什么作用?
不閱讀論文全文即能獲得必要的信息。
1) 讓讀者盡快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以補充題名的不足。
現(xiàn)代科技文獻信息浩如煙海,讀者檢索到論文題名后是否會閱讀全文,主要就是通過閱讀摘要來判斷;所以,摘要擔負著吸引讀者和將文章的主要內容介紹給讀者的任務。
2) 為科技情報文獻檢索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和維護提供方便。
論文發(fā)表后,文摘雜志或各種數(shù)據(jù)庫對摘要可以直接利用,論文摘要的索引是讀者檢索文獻的重要工具。所以論文摘要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論文的被檢索率和被引頻次。
三、論文摘要應包含那些內容?
摘要的內容應包含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讀者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
摘要的四要素:①目的: 研究的目的、范圍、重要性;②方法: 采用的手段和方法;③結果: 完成了哪些工作取得的數(shù)據(jù)和結果,; ④結論: 得出的重要結論及主要觀點,論文的新見解。
(1)目的:指出研究的范圍、目的、重要性、任務和前提條件,不是主題的簡單重復。
(2)方法:簡述課題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內容,在這個過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對象、原理、條件、程序、手段等。
(3)結果:陳述研究之后重要的新發(fā)現(xiàn)、新成果及價值,包括通過調研、實驗、觀察并剖析其不理想的局限部分。
(4)結論:通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結論,包括從中取得證實的正確觀點,進行分析研究,比較預測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意義,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價值。
四、論文摘要如何寫?
1、應該怎么寫
1)文字簡明扼要:文字必須十分簡練,內容需要充分概括
2)編寫時要客觀、如實地反映一次文獻,切不可加進文摘編寫者的主觀見解、解釋或評論。
3) 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么,后寫什么,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句型應力求簡單,慎用長句。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tǒng)、含混之詞。
4)要著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觀點。
2、不應該怎么寫
不能冗長,少寫無關的東西,語句不能含糊不清。論文摘要論文摘要不要列舉例證,不講研究過程,不用圖表,不給化學結構式,也不要作自我評價。
1) 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xiàn)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 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yǎng)根狀莖發(fā)生的研究》,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為了……,對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yǎng)根狀莖的發(fā)生進行了研究”。
3) 要使用規(guī)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后加括號注明原文。
4) 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shù)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xiàn)插圖、表格。
5) 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6) 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yè)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xiàn)時必須加以說明。
目前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xiàn)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3.摘要的基本規(guī)范
(1)應以第三人稱寫作.摘要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獨立性,可以單獨使用.即使不看論文全文的內容,仍然可以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作者的新觀點和想法以及論文所要實現(xiàn)的目的,采取的方法,研究的結果與結論.
(2)敘述完整,突出邏輯性,短文結構要合理.
(3)文字簡明扼要,不容贅言,采用直接表述的方法,不使用不必要的文學修飾,做到用最少的文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
五、摘要的分類
按摘要的不同功能來劃分,大致有如下3種類型。
1.報道性摘要
報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摘要,相當于簡介。報道性摘要一般用來反映科技論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結果與結論,在有限的字數(shù)內向讀者提供盡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該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萍颊撐娜绻麤]有創(chuàng)新內容,如果沒有經(jīng)得起檢驗的與眾不同的方法或結論,是不會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的`;所以建議學術性期刊(或論文集)多選用報道性摘要,用比其他類摘要字數(shù)稍多的篇幅,向讀者介紹論文的主要內容。以“摘錄要點”的形式報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比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篇幅以300字左右為宜。
2.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獻的論題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質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讀者對該研究的主要內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個輪廓性的了解。創(chuàng)新內容較少的論文,其摘要可寫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適用于學術性期刊的簡報、問題討論等欄目以及技術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紹論文的論題,使讀者對論文的主要內容有大致的了解。篇幅以100字左右為宜。
3.報道-指示性摘要
報道-指示性摘要是以報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論文中價值最高的那部分內容,其余部分則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達。篇幅以100~200字為宜。
以上3種摘要分類形式都可供作者選用。一般地說,向學術性期刊投稿,應選用報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創(chuàng)新內容較少的論文,其摘要可寫成報道-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論文發(fā)表的最終目的是要被人利用。如果摘要寫得不好,在當今信息激增的時代論文進入文摘雜志、檢索數(shù)據(jù)庫,被人閱讀、引用的機會就會少得多,甚至喪失。一篇論文價值很高,創(chuàng)新內容很多,若寫成指示性摘要,可能就會失去較多的讀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作者摘要寫得過簡,編輯在退修時應提醒其修改。
六、錯誤示范
現(xiàn)實之中很多論文摘要,都寫成論文簡介或論文簡評,而不是寫成文章觀點濃縮,經(jīng)常被寫成如下形式:
例一:本文簡述西方高等教育膨脹歷史與闡釋西方高等教育膨脹的主要理論,分析大眾高等教育學說在漢語語境中的誤讀,揭示西方大眾高等教育背后種種事實與大眾高等教育帶給西方國家的種種兩難困境,指出大眾高等教育不適合中國國情,中國高等教育應該走大眾教育與精英教育并舉的發(fā)展道路。
例二:本文第一步界定人格、人格教育及健全人格,第二步以相關界定為基礎考察現(xiàn)代大學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績效與常見大學生人格問題,第三步描述與分析佛教慧學對現(xiàn)代大學教育中人格教育的作用。
例三:本文第一節(jié)界定職業(yè)教育文化課與述評中職高職銜接教育文化脫節(jié)與重復現(xiàn)象;第二節(jié)一般性探討課程銜接與課程銜接策略;第三節(jié)具體研究兩種共同性課程銜接策略,并提出以共同性銜接策略為平臺尋求特殊性銜接策略。
例四:“網(wǎng)絡文化與網(wǎng)上閱讀”是……選修課。本文介紹該課程設置緣由,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過程及考核,展示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與研究整合的潛力。本文還簡述由該課程引發(fā)的有關思考。
摘要的寫作3
摘要應將論文的研究體系、主要方法、重要發(fā)現(xiàn)、核心結論等,簡明扼要地加以概括。撰寫摘要前必須明確摘要的要素和基本要求。
一、摘要的要素:
。1)研究目的: 準確描述該研究的目的,表明研究的范圍和重要性。
。2)研究方法: 簡要說明研究課題的基本設計, 結論是如何得到的。
。3)結果: 簡要列出該研究的主要結果,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說明其價值和局限。敘述要具體、準確。
二、摘要的撰寫要求:
(1)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并擁有一次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文獻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種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2)用第三人稱。作為一種可閱讀和檢索的獨立使用的文體,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稱而不用其他人稱來寫。有的摘要出現(xiàn)了“我們”、“作者”作為摘要陳述的主語,一般講,這會減弱摘要表述的客觀性,有時也會出現(xiàn)邏輯上講不通。
。3)排除在本學科領域方面已成為常識的或科普知識的內容。
。4)不得簡單地重復論文篇名中已經(jīng)表述過的信息。
。5)要客觀如實地反映原文的內容,要著重反映論文的新內容和作者特別強調的觀點。
。6)要求結構嚴謹、語義確切、表述簡明、一般不分段落;切忌發(fā)空洞的評語,不作模棱兩可的結論。
。7)要采用規(guī)范化的名詞術語。
。8)不使用圖、表或化學結構式,以及相鄰專業(yè)的讀者尚難于清楚理解的縮略語、簡稱、代號。
。9)不得使用一次文獻中列出的章節(jié)號、圖、表號、公式號以及參考文獻號。
。10)要求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以及正確地書寫規(guī)范字和標點符號。
(11)要求使用眾所周知的國家、機構、專用術語盡可能用簡稱或縮寫。
。12)長度要在雜志要求的下限與上限之間。
摘要的寫作4
1 摘要的概念和特點
1.1 摘要的概念
科技論文摘要是作者按文摘編寫規(guī)則而編寫的文摘,即作者文摘。摘要雖出自作者之手,
但編寫時必須按文摘編寫規(guī)則中規(guī)定的以”第三人稱”來編寫,因此摘要和文摘人稱上的差異己被消除,兩者沒有實質意義上的區(qū)別,其概念與文摘概念是一致的。根據(jù)GB6447—86,摘要可定義為: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從這一定義可以看出:摘要的本質是通過略去不重要的內容來壓縮文獻字數(shù),而使文獻的主要內容簡明扼要地表述。它是一種文獻的代用品。
1.2摘要的特點
摘要的概念決定了摘要具有簡潔性、準確性、清晰性、獨立性和自含性等特點。
1.2.1 簡潔性 指摘要必須簡明扼要,消除冗余信息,使其篇幅與原文相比大大縮減。
1.2.2 準確性 指摘要必須避免錯誤和重要信息遺漏,做到準確無誤。
1.2.3 清晰性 指摘要在表達上要明確具體,合符邏輯、語言通順、結構嚴謹,易讀易懂。
1.2.4 獨立性 指讀者無需依賴原文就能準確把握摘要所表達的含義。摘要是一種獨立的文獻類型。
1.2.5 自含性 指摘要內的名詞術語、縮略語、符號、代號符合規(guī)范,具有自明性。摘要本身屬于一篇完整的短文。
2 摘要的內容和形式
2.1 摘要的內容
摘要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內容。
2.1.1 目的 表明研究、研制、調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務、所涉及的主題范圍,即闡明該項研究的目的或撰寫該文的原因。
2.1.2 方法 所用原理、理論、條件、對象、材料、工藝、結構、手段或方法、裝備、程序等,即闡明所采用的實驗技術、試驗方法或手段。
2.1.3 結果 闡明試驗研究的結果、數(shù)據(jù),被確定的關系,觀察結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2.1.4 結論 結果的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今后的課題、假設、啟發(fā)、建議、預測等,即闡明對結果的解釋或結果的重要意義。
2.1.5 其它內容 除上述4項內容外,有時還需要包含一些雖不屬于研究的主要目的,但就其價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如醫(yī)科論文中的診斷、治療、藥量等。
由于摘要形式的不同,以上各項內容在摘要中的詳略也有所側重。
2.2 摘要的形式
摘要有報道性文摘、指示性文摘、報道—指示性文摘3種形式。根據(jù)需要和論文的類型,可采用不同的摘要形式。學術論文的摘要應寫成報道性文摘形式。
2.2.1 報道性摘要 GB 6447—86對報道性文摘的解釋為: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文摘;這種報道性文摘形式的摘要旨在向讀者提供原始論文中的定量和定性信息,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使讀者無需查閱原始文獻就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此種摘要適于科學研究報告,單主題的論文?萍颊撐恼嗖捎么朔N形式。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編排規(guī)范要求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形式。
2.2.2 指示性文摘要 指示性文摘形式的摘要對文獻內容進行某種提示或描述,它只簡要介紹文章研究的問題或概括性地表述研究目的,旨在點題。而對方法、結果和結論不作報道,因而沒有實質性的內容,不能代替原始文獻。此種摘要適合于綜述、泛論文章。
2.2.3 報道一指示性摘要 GB 6447—86對報道—指示性文摘的解釋為:以報道性文摘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梢妶蟮馈甘拘晕恼问降恼乔皟煞N摘要的折衷形式,對于研究內容較多、涉擴面較廣的文章,采用此種形式既可突出重點和典型,使重要信息得以充分體現(xiàn),又可對一般情況進行提示,有利于讀者閱讀。
3 摘要的寫作
3.1 根據(jù)文章特點選用適當?shù)恼问?/strong>
單主題的'論文、實驗性研究適用報道性摘要,而松散或長篇的多主題論文、綜述類論文適用指示性摘要?萍颊撐膽M可能采用報道性摘要。摘要形式選用不當往往是將報道性摘要寫成了指示性摘要。其原因是對摘要的意義把握不當,一方面為了“簡潔”而弄巧成拙,另一方面認為摘要隨文,讀者可以在隨后的閱讀中了解文章的內容。這樣使摘要丟失了有價值的信息,缺乏實質的內容,不1 不利于成果的推廣和檢索利用。
3.2 不加評論和注釋
要客觀如實地反映論文的內容,不加進原文以外的見解、評論和解釋。
3.3 簡潔1
3.3.1 摘要的簡潔性要求編寫摘要時必須省略掉那些眾所周知的、本學科已成常識的技術、設備、過程、結論、前提、原理和結果等普及性知識,它包含的內容只能是新的技術、理論、假設、結果及結論。
3.3.2 簡潔的摘要應當省略掉原文中歷史背景的描述、導言、過時信息、多余的話及研究過程的細節(jié)等內容,只摘錄其主要結果和結論。
3.3.3 摘要的簡潔性還要求編寫摘要時只能收錄原文中處理過的典型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的樣品和實例,而不是所有的原始數(shù)據(jù)。應考慮用詞語來概括數(shù)據(jù)、圖表所顯示的研究結果,而不在摘要中列出關系式、圖、表等。應將論據(jù)、邏輯推理、數(shù)學推導、證明等省略,對標準的設備(裝置)、普通的方法、一般的試驗過程用名稱代替而不必詳述。
3.3.4 摘要中只摘出已經(jīng)做的研究工作和獲得的結果,試圖完成而沒有完成的工作及下一步打算要做的工作,應排除在摘要之外。
3.3.5 摘要的簡潔性要求使用通用的、規(guī)范的縮寫詞和代號以節(jié)省篇幅,非標準的術語、縮寫詞和符號等應在第一次出現(xiàn)時予以說明。
3.3.6 摘要的簡潔涉及到摘要的長短。GB6447--86規(guī)定摘要的詳簡度須根據(jù)論文的內容、類別、學科領域、信息量、篇幅、語種、獲得的難易程度和實際需要確定,其中論文的內容是決定性因素。同時規(guī)定了不同形式摘要的字數(shù)。報道性和報道指示性摘要以400字左右為宜。指示性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編排規(guī)范要求報道性摘要在300字以內,指示性摘要在100字左右,報道—指示性摘要在200字以內為宜。國家標準和有關規(guī)范對摘要的字數(shù)只作了原則性的規(guī)定,作者編寫摘要時不應受到具體字數(shù)的限制,而應根據(jù)文章的內容、類型等恰當?shù)剡x用摘要形式,準確而扼要地表達文章內容。盡量做到簡潔。
3.3.7 摘要要求筒潔,但不能寫得過分簡單,忽略和遺漏有價值的信息,如本應寫成報道性摘要卻圖簡單、簡短寫成指示性摘要;簡單地重復篇名或用與篇名類似的詞句作為摘要;堆砌主要標題作為摘要等。
3.4準確和清晰
3.4.1 要使摘要準確無誤,就必須消障錯誤。①專用名詞術語、數(shù)據(jù)、縮寫詞、代號、符號的錯誤在摘要中經(jīng)常發(fā)生。作者在編寫摘要時應采用規(guī)范化的名詞術語,摘要中的術語,應與論文中使用的一致。縮寫詞要標準化,符號、代號的使用一定要與論文詳細核對。②遺漏使摘要不能準確表達原文的全部重要信息,作者應準確把握所寫文章的重要信息點,對新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不遺余力地加以記述,即使字數(shù)較多也在所不惜。③對于理論文章、綜述類文章.應注章內容的準確報道或提示,不要將前言作為文章摘要。
3.4.2 摘要的清晰性要求語言通順,結構嚴謹,表達明確具體,文體盡量與原文保持一致。①摘要中使用的語言應符合語法規(guī)則、修辭規(guī)則和邏輯規(guī)則,不出現(xiàn)語病,使語句通順、簡潔、合理,同時要求表意明白、清楚,不含糊籠統(tǒng),做到明確具體。②摘要很簡短,表達一種連貫的思想,一般不分段。③摘要內容的順序可根據(jù)節(jié)省閱讀時間的原則來安排。將結論放在摘要的開頭,體現(xiàn)出越是重要的信息越迅速地傳遞出去的寫作和編輯思想,亦可按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的自然順序安排。
3.4.3摘要的準確和清晰還要求正確使用簡化字和標點符號。字和標點的錯用常引起意義上的差異、結構層次上的混淆。
3.5 采用第三人稱寫法
應采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綜述了……”等記述方法,而不用“我們”、“筆者”、“作者”等作句子的主語。
3.6 不必在摘要的開頭冠以“本文”字樣
“本文進行了……研究”、“本文認為……”講不通,“本文報道了……”、“本文介紹了……”雖然語法和邏輯上沒有不妥,但“本文”二字完全可以省略。
3.7 體現(xiàn)摘要的獨立性和自含性特點
3.7.1 體現(xiàn)摘要的獨立性應注意兩點:①不要在摘要中引用參考文獻序號、圖表、公式序號。
②除非論文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否則不用引文。
3.7.2 GB6447-86對如何體現(xiàn)摘要自含性亦作了規(guī)范:①要采用規(guī)范化的名詞術語(包括地名、機構名和人名);尚未規(guī)范化的詞應與原文保持一致。新術語和尚無合適漢語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后加括號注明原文。②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yè)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xiàn)處必須加以說明。
摘要的寫作5
摘要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獨立性,可以單獨使用。即使不看論文全文的內容,仍然可以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作者的新觀點和想法、課題所要實現(xiàn)的目的、采取的方法、研究的結果與結論。
要求文字簡明扼要,不容贅言,提取重要內容,不含前言、背景等細節(jié)部分,去掉舊結論、原始數(shù)據(jù),不加評論和注釋。采用直接表述的方法,刪除不必要的文學修飾。摘要中不應包括作者將來的計劃以及與此課題無關的內容,做到用最少的文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
1、字數(shù):
中文摘要200-300字
2、摘要的四要素
。1)目的:指出研究的范圍、目的、重要性、任務和前提條件,不是主題的簡單重復。
(2)方法:簡述課題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內容,在這個過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對象、原理、條件、程序、手段等。
。3)結果:陳述研究之后重要的新發(fā)現(xiàn)、新成果及價值,包括通過調研、實驗、觀察取得的數(shù)據(jù)和結果,并剖析其不理想的局限部分。
(4)結論:通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結論,包括從中取得證實的正確觀點,進行分析研究,比較預測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意義,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價值。
3、摘要無需對論文進行評價,尤其不能對論文進行拔高評價
如“本文超越前人的研究”“本文全面論述了這一問題”之類的話語就不能出現(xiàn)在摘要中,因為對論文的評價不是由摘要說了算的。故摘要的主語不能是“本文”“該文”“本文作者”“筆者”之類,而應以論文研究的對象為主語,如論文研究的.對象是“素質教育”,那么摘要的主語就首選“素質教育”。
4、求新。
摘要應將論文中原創(chuàng)的、最具新意的部分凸現(xiàn)出來,論文有什么新觀點、用了什么新論據(jù)、采用了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什么新結論等要在摘要中著重反映出來,因為人們判斷一篇論文是否有價值主要就是依據(jù)論文是否提供了什么新東西。
例子:
讓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
【摘要】學習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為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去思考、去探索,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做到課堂氣氛民主、平等,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讓數(shù)學貼近生活,讓學生真正成為知識的探索者、發(fā)現(xiàn)者。
淺談提高小學數(shù)學口算能力的策略
原文
【摘要】新課程標準提出了面向21世紀的新理念。明確提出“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谒闶切W數(shù)學計算能力的必備基礎。本文探討提高小學數(shù)學口算能力的簡單策略。
修改
【摘要】數(shù)學口算能力是學習數(shù)學最基本的計算能力,小學階段進行有效的口算教學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chuàng)性。在實際教學中,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檢;其次注重口算算理的培養(yǎng),掌握各種巧算的方法;同時應采用游戲等豐富有趣的訓練方法,提高學生的口算技能
摘要的寫作6
01正確選取摘要類型
學術論文摘要主要有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報道性摘要電稱資料性或情報性摘要。它要求提供論文中壘部創(chuàng)新內容和盡可能多的信息,特別強詞突出新發(fā)現(xiàn)、新見解。試驗研究和單一專題的學術論文,如基礎性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論文應撰寫這類摘要。指示性摘要也稱概要性或簡介性摘要.它要求指明研究考察的對象和論謎了哪些問題,而不著重于研究結果。其作用是說明性的而不是實質性的。它適用于主題過多、內容龐雜的文獻,如綜述類文章。報道指示眭摘要是融上述兩種摘要特點于一體的一種摘耍類型.它要求報道主要信息。揭示其余部分,詳略有致.主次分明.便于靈括運用。
02結構要素要完整
在學術論文摘要寫作中,對于摘要結構四要素即日的、方法、結果、結論應給以準確而完整的體現(xiàn)。但通常情況下,可以根據(jù)學術論文的具體特點和摘要類型有所側重。如對于報道性摘要側重“方法”、“結果”、“結論”的撰寫。而“目的”可以寫得簡略;對于指示性摘要。“目的”應寫得詳細。而“方法”、“結果”、“結論”可以略寫,或根據(jù)具體情況加以省略。然而現(xiàn)在許多學術論文摘要存在結構要索詳略小當甚至無故殘缺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摘要作用的發(fā)揮。
此外有的摘要只給出研究結果和結論,卻缺少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或者只有研究方法和研究結糶,卻缺少研究目的和結論。
上述幾種結構要素殘缺的情況,大大減少了摘要的信息量,無法滿足讀者獲得必要信息的要求與二次文獻的檢索和利用,因而必須加以避免。
03避免對論文內客加以評論
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對摘要的界定中都明確要求摘要“不加解釋或評論”。但有些作者并不理會這一點,仍然經(jīng)常使用“奠定了理論基礎”、“找到了可靠的依據(jù)”、“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等評價性語言。
例1 題名:關于齊線性微分方程組降價定理的證明
摘要:本文以變量代換為工具.利用高等代數(shù)的知識.證明了齊線性微分方程組的降價定理,給出了一種實際的解題方法。因此,這個結論的證明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而且在所題過程中也具有重耍的指導意義。
該摘要中“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兩句話是對該論文內容所作出的評論.不符合摘要寫作的要求。
例2題名:基于混沌相平面變化的弱信號檢測方法研究
摘要:首先分析Duffing方程的基本形式.然后闡述了基于相平面變化進行弱信號檢測的工作原理,并給出仿真模型.最后利用此模型進行仿真實驗。結果表明.此實驗方法具有很低的信噪比工作門限,從而證明了此方法的確是可行的。此方法填補了弱信號檢測理論的一項空白。
該摘要晟后一句話是對談論文所作出的評價。無論這種評價足主觀的還是客觀的,都不應是摘要所要表述的內容。因而是完全多余的。
04避免解釋文題
許多學術論文摘要是對文題的解釋,信息價值低,可讀性差。主要原因在于簡單重復文題已有的信息,忽視了對摘要結構四要素即目的、方法、結構、結論的表述.使摘要形同虛設,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例3題名:計算機病毒一般機理的分析與殺除
摘要:以IDos環(huán)境下的文件型病毒為對象,分析計算機病毒的工作機理及殺除方法,為用戶自己殺毒提供參考。
該摘要只是簡單重復文題已有的信息,而對于文題中所蘊含的實質性內容即論文要解決的問題卻避而不談,不能為讀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因而沒有任何可利用的價值。
05語言要精煉,邏輯性強
由于學術論文摘要的特殊功能,要求作者在撰寫摘要時必須注意語言的`精確、簡練和邏輯性.以免使讀者陷人眾多的非信息成分的干擾之中,造成理解上的失誤。從而影響其進一步閱凄全文的興趣。
例4題名:新興地方高校學報編輯特色初探——兼論《×××學報》創(chuàng)刊號編輯特征
摘要:本文結合《×××學報》創(chuàng)刊號編輯出版的實踐,對新興地方高校學報的編輯特色進行丁探討。文章首先對新興地方高校誕生的背景、辦學指導思想、辦學方針及辦學模式進行分析研究。并慨述了新必地方高校的特點。在此基礎上作者對新興地方高校學報進行了剖析,認為新興地方高校具有明顯的地方性、應用性、實效性、國際性等特色;只要辦出新興地方高校學報的特色。那么新興地方高校學報在全國高校學報界就有生命力和立足之地。
該摘要開頭一句完全是多余的,純粹是文題的翻版。第二句開頭“文章”二字也應刪除.“首先”之類用以標明論述序次的詞語在摘要中也應避免出現(xiàn)。最后一句的預示或展望,沒有絲毫信息價值。由此可見.此摘要真正的實質性內容還不足整個篇幅的一半.并且被混雜在大量的非信息成分之中難以識別,這樣的摘要怎么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呢?
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除了要把握好上述幾點要求之外,還應注意摘要的內容不能超出論文的信息量;開頭不要冠以“本文”等字樣,要以第三人稱客觀地敘述,等等。
摘要的寫作7
1.結果不等于結論
《現(xiàn)代投語詞典》(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98)對“結果”和“結論”的界定分別是“在一定階段,事物發(fā)展的最后狀態(tài)!薄皬那疤嵬普摮鰜淼呐袛唷!庇纱丝梢,結果是結論的前提和基礎,而結論是結果的歸宿和發(fā)展.因此結果不能代替結論。
學術論文結論是對正文中研究過程所得的現(xiàn)象及實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邏輯推理而得出的總判斷、總評價,是研究結果必然的邏輯發(fā)展。然而在結論寫作中。許多作者常常以研究結果代替結論。特別是一些實驗研究論文,作者由于不了解結果與結論的區(qū)別,認為得出了實驗結果.并對結果做了理論分析,便可以結束全文;也有的作者由于不知遭結論應寫哪些內容。于是就把正文中各段小結組合起來形成結論或對結論迂回說明,造成對研究結果的簡單重復.從而完全喪失了結論存在的價值。因此.結論的寫作應是將研究過程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一般到本質的深化過程,總結出的主要觀點是根據(jù)研究結果通過判斷、推理而形成的.反映事物內在的、有機的聯(lián)系。符合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而且在判斷、推理時不能離開研究結果,并要與引言相呼應.還要與正文其他部分相聯(lián)系,不作無根據(jù)的或不臺邏輯的推理和判斷。論據(jù)不充分時。也不能輕率地否定或批評劇人的結論?傊,結論要有說服力.恰如其分、不夸大、不縮小。不能想當然。
2.結論寫作的內容
結論既然不能簡單重復研究結果.就必須對研究結果有進一步的認識。結論的內容應著重反映研究結果的理論價值、實用價值及其適用范圍,井可提出建議或展望。也可指出有待進一步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和今后研究的設想。因此,在結論中一般應闡述;(1)研究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及所揭示的原理和規(guī)律(理論價值);(2)在實際應用上的意義和作用(實用價值);(3)與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比較.有哪些異同,作了哪些修正、補充和發(fā)展;(4)本研究的遺留問題及建議和展望。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結論寫作都要具備上述內容。作者可根據(jù)研究結果的具體情況而定.但第一點應是必不可少的。
3.結論寫作的幾個類型
學術論文結論的寫作雖然沒有固定的格式。但根據(jù)結論寫作內容的要求,以及對若干結論實例的比較分析.可以規(guī)納出以下幾種類型:
分析綜合。即對正文內容重點進行分析。進行概括,突出作者的觀點。
預示展望。即在正文論證的理論、觀點基礎上。對其理論、觀點的價值、意義、作用推導至未來,預見其生命力。
事實對比。即對正文闡述的理論、觀點。最后以事實做比較形成結論。
解釋說明。即對正文闡述的理論、觀點做進一步說明,使作者闡發(fā)的理論、觀點更加明朗。
提出問題。即在對正文論證的'理論、觀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與本研究結果有關的有待于進一步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4.結論語言的要求
學術論文結論的語言應嚴謹、精煉、準確、邏輯性強。凡歸結一個認識,肯定或否定一個觀點.都要有根據(jù)。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詞。不能用“大概”、“或許”、“可能是”等詞語。使用這些詞語會令讀者對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和科學性產(chǎn)生疑慮。
結論應條理分明,內容較多的論文。其結論可以按研究結果的重要性遞次排列。分項編號逐條例出。
綜上所述,由于學術論文具有科學性和邏輯性的特點,因而其摘要和結論的寫作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摘要和結論是學術論文編寫格式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在寫作上要遵循不同的規(guī)律,有其不同的要領。
摘要的寫作8
1摘要的概念和作用
摘要又稱概要、內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體地講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結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對一篇完整的論文都要求寫隨文摘要,摘要的主要功能有:
1) 讓讀者盡快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以補充題名的不足,F(xiàn)代科技文獻信息浩如煙海,讀者檢索到論文題名后是否會閱讀全文,主要就是通過閱讀摘要來判斷;所以,摘要擔負著吸引讀者和將文章的主要內容介紹給讀者的任務。
2) 為科技情報文獻檢索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和維護提供方便。論文發(fā)表后,文摘雜志或各種數(shù)據(jù)庫對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從而避免他人編寫摘要可能產(chǎn)生的誤解、欠缺甚至錯誤。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和internet網(wǎng)的迅猛發(fā)展,網(wǎng)上查詢、檢索和下載專業(yè)數(shù)據(jù)已成為當前科技信息情報檢索的重要手段,網(wǎng)上各類全文數(shù)據(jù)庫、文摘數(shù)據(jù)庫,越來越顯示出現(xiàn)代社會信息交流的水平和發(fā)展趨勢。同時論文摘要的索引是讀者檢索文獻的重要工具。所以論文摘要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論文的被檢索率和被引頻次。
2 摘要的分類
按摘要的不同功簡明摘要,相當于簡介。報道性摘要一般用來反映科技論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結果與結論,在有限的字數(shù)內向讀者提供盡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該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萍颊撐娜绻麤]有創(chuàng)新內容,如果沒有經(jīng)得起檢驗的與眾不同的方法或結論,是不會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的;所以建議學術性期刊(或論文集)多選用報道性摘要,用比其他類摘要字數(shù)稍多的篇幅,向讀者介紹論文的主要內容。以“摘錄要點”的形式報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比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篇幅以300字左右為宜。
2.2 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獻的論題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質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讀者對該研究的主要內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個輪廓性的了解。創(chuàng)新內容較少的論文,其摘要可寫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適用于學術性期刊的簡報、問題討論等欄目以及技術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紹論文的論題,使讀者對論文的主要內容有大致的了解。篇幅以100字左右為宜。
2.3 報道-指示性摘要
報道-指示性摘要是以報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論文中價值最高的那部分內容,其余部分則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達。篇幅以100~200字為宜。
以上3種摘要分類形式都可供作者選用。一般地說,向學術性期刊投稿,應選用報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創(chuàng)新內容較少的論文,其摘要可寫成報道-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論文發(fā)表的最終目的是要被人利用。如果摘要寫得不好,在當今信息激增的時代論文進入文摘雜志、檢索數(shù)據(jù)庫,被人閱讀、引用的機會就會少得多,甚至喪失。一篇論文價值很高,創(chuàng)新內容很多,若寫成指示性摘要,可能就會失去較多的讀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作者摘要寫得過簡,編輯在退修時應提醒其修改。
3 摘要的寫作注意事項
1) 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xiàn)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 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yǎng)根狀莖發(fā)生的研究》,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為了……,對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yǎng)根狀莖的發(fā)生進行了研究”。
3) 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么,后寫什么,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tǒng)、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 用第三人稱。建議采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 要使用規(guī)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后加括號注明原文。
6) 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shù)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xiàn)插圖、表格。
7) 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 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yè)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xiàn)時必須加以說明?萍颊撐膶懽鲿r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采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于摘要的編寫。目前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xiàn)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4 英文摘要
這里要討論的主要是中文科技論文所附的英文摘要,其內容包含題名、摘要及關鍵詞。gb 7713—87規(guī)定,為了國際交流,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應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原則上講,以上中文摘要編寫的注意事項都適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語有其自己的表達方式、語言習慣,在撰寫英文摘要時應特別注意。
4.1 英文題名
1) 題名的結構。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noun phrase)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1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語構成。例如: the frequent bryophytes in the mountain helanshan(賀蘭山習見苔蘚植物);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bsorption of heattreated wood(熱處理木材的水分吸著熱力學特性)。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后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題名一般不應是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況且陳述句不夠精練和醒目,重點也不易突出。少數(shù)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可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例如:ca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be realized without petroleum?(農(nóng)業(yè)機械化能離開石油嗎?)。
2) 題名的字數(shù)。題名不應過長。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shù)有所限制。例如,美國醫(yī)學會規(guī)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雜志j nat cancer inst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英國數(shù)學會要求題名不超過12個詞。這些規(guī)定可供我們參考?偟脑瓌t是,題名應確切、簡練、醒目,在能準確反映論文特定內容的前提下,題名詞數(shù)越少越好。
3) 中英文題名的一致性。同一篇論文,其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于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例如:工業(yè)濕蒸汽的`直接熱量計算,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heat transmitted wet steam。英文題名的直譯中譯文是“由濕蒸汽所傳熱量的直接計量”,與中文題名相比較,二者用詞雖有差別,但內容上是一致的。
4) 題名中的冠詞。在早年,科技論文題名中的冠詞用得較多,近些年有簡化的趨勢,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可不用。例如:the effec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on the wheat yield and quality.其中兩處的冠詞the 均可不用。
5) 題名中的大小寫。題名字母的大小寫有以下3種格式。
全部字母大寫。例如:optimal disposition of roller chain drive
每個詞的首字母大寫,但3個或4個字母以下的冠詞、連詞、介詞全部小寫。例如: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of concrete dams with defects
題名第1個詞的首字母大寫,其余字母均小寫。例如:topographic inversion of interval velocities.
目前b.格式用得最多,而c.格式的使用有增多的趨勢。
6) 題名中的縮略詞語。已得到整個科技界或本行業(yè)科技人員公認的縮略詞語,才可用于題名中,否則不要輕易使用。
4.2 作者與作者單位的英譯
1) 作者。中國人的名字按漢語拼音拼寫;其他非英語國家人名按作者自己提供的羅馬字母拼法拼寫。
2) 單位。單位名稱要寫全(由小到大),并附地址和郵政編碼,確保聯(lián)系方便。前段時間一些單位機構英譯紛紛采取縮寫,外人不知所云,結果造成混亂。fao,who,mit盡人皆知,而bfu是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恐怕只有“圈內”人知。另外,單位英譯一定要采用本單位統(tǒng)一的譯法(即本單位標準譯法),切不可另起爐灶。
4.3 英文摘要
1) 英文摘要的時態(tài)。英文摘要時態(tài)的運用也以簡練為佳,常用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少用現(xiàn)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進行時態(tài)和其他復合時態(tài)基本不用。
一般現(xiàn)在時。用于說明研究目的、敘述研究內容、描述結果、得出結論、提出建議或討論等。分別舉例如下:this study(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undertaken) to…the anatomy of secondary xylem(次生木質部) in stem of davidia involucrata (珙桐) and camptotheca acuminata (喜樹) is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s(reveals)…,it is found that…the conclusions are…the author suggests….涉及到公認事實、自然規(guī)律、永恒真理等,當然也要用一般現(xiàn)在時。
一般過去時。用于敘述過去某一時刻(時段)的發(fā)現(xiàn)、某一研究過程(實驗、觀察、調查、醫(yī)療等過程)。例如:the heat puls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emstaflow (樹干液流) of two main deciduous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n july and august,1996.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過去時描述的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往往是尚不能確認為自然規(guī)律、永恒真理的,而只是當時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過程也明顯帶有過去時間的痕跡。
現(xiàn)在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完成時少用,但不是不用,F(xiàn)在完成時把過去發(fā)生的或過去已完成的事情與現(xiàn)在聯(lián)系起來,而過去完成時可用來表示過去某一時間以前已經(jīng)完成的事情,或在一個過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過去行為。例如:concrete has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 man has not yet learned to store the solar energy.
2) 英文摘要的語態(tài)。采用何種語態(tài),既要考慮摘要的特點,又要滿足表達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盡量不要隨便混用,更不要在一個句子里混用。
主動語態(tài),F(xiàn)在主張摘要中謂語動詞盡量采用主動語態(tài)的越來越多,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簡潔及表達有力。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比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語感要強。必要時,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都可以去掉,而直接以introduces開頭。
被動語態(tài)。以前強調多用被動語態(tài),理由是科技論文主要是說明事實經(jīng)過,至于那件事是誰做的,無須一一證明。事實上,在指示性摘要中,為強調動作承受者,還是采用被動語態(tài)為好。即使在報道性摘要中,有些情況下被動者無關緊要,也必須用強調的事物做主語。例如:in this case, a greater accuracy in measuring distance might be obtained.ァ3) 英文摘要的人稱。原來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稱this paper…等開頭,現(xiàn)在傾向于采用更簡潔的被動語態(tài)或原形動詞開頭。例如:to describe…, to study…, to investigate…, to assess…,to determine…,the torrent classification model and the hazard zone mapping model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行文時最好不用第一人稱,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編輯刊用。
4) 注意事項。應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
冠詞。主要是定冠詞the易被漏用。the用于表示整個群體、分類、時間、地名以外的獨一無二的事物、形容詞最高級等較易掌握,用于特指時常被漏用。這里有個原則,即當我們用the時,聽者或讀者已經(jīng)確知我們所指的是什么。例如:the author designed a new machine.the machine is operated with solar energy.ビ捎諳衷謁趼雜鐫嚼叢蕉啵要注意區(qū)分a和an,如an x ray.
數(shù)詞。避免用阿拉伯數(shù)字作首詞,如:three hundred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larvae are collected…中的 three hundred不要寫成300.
單復數(shù)。一些名詞單復數(shù)形式不易辨認,從而造成謂語形式出錯。
盡量使用短句。因為,長句容易造成語義不清;但要避免單調和重復?萍计诳婕皩I(yè)多,英文更是不易掌握,各行各業(yè)甚至表達方式、遣詞造句都有區(qū)別。如果有機會,要多與英語國家同行接觸,多請他們改一些國人所撰寫的摘要或論文,積累經(jīng)驗,摸索規(guī)律。如果缺少這樣的機會,多看英文文獻,也會有助于我們英文寫作及水平的提高。
5 《ei》對英文摘要的基本要求
5.1 英文摘要的完整性
目前,大多數(shù)作者在寫英文摘要時,都是把論文前面的中文摘要(一般都寫得很簡單)翻譯成英文。這種做法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由于論文是用中文寫作的,中文讀者在看了中文摘要后,不詳之處還可以從論文全文中獲得全面、詳細的信息,但由于英文讀者(如《ei》的編輯)一般看不懂中文,英文摘要成了他唯一的信息源。因此,這里要特別提出并強調英文摘要的完整性,即英文摘要所提供的信息必須是完整的。這樣,即使讀者看不懂中文,只需要通過英文摘要就能對論文的主要目的,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過程,及主要的結果、結論和文章的創(chuàng)新、獨到之處,有一個較為完整的了解。注重定量分析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這一點也應該體現(xiàn)在英文摘要的寫作中。因此,在寫作英文摘要時,要避免過于籠統(tǒng)的、空洞無物的一般論述和結論。要盡量利用文章中的最具體的語言來闡述你的方法、過程、結果和結論,這樣既可以給讀者一個清晰的思路,又可以使你的論述言之有物、有根有據(jù),使讀者對你的研究工作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中文摘要就不必強調完整性。事實上,在將中文摘要單獨上網(wǎng)發(fā)布或文章被收入中文文摘期刊時,中文摘要所提供的信息也必須具有完整性。另外,由于東、西方文化傳統(tǒng)存在很大的差別,我國長期以來的傳統(tǒng)教育都有些過分強調知識分子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因此我國學者在寫作論文時,一般不注重(或不敢)突出表現(xiàn)自己所做的貢獻。這一點與西方的傳統(tǒng)恰恰相反。西方的學者在寫論文時總是很明確地突出自己的貢獻,突出自己的創(chuàng)新、獨到之處。西方的讀者在閱讀論文時也總是特別關注論文有什么創(chuàng)新獨到之處,否則就認為論文是不值得讀的。由于中、英文摘要的讀者對象不同,鑒于上述兩方面的因素,筆者認為論文中的中、英文摘要不必強求一致。
5.2 《ei》對英文摘要的寫作要求
目前,由作者寫作的英文摘要,絕大多數(shù)都比較粗糙,離參與國際交流的要求相距甚遠,需要進行大的修改,有時甚至是重寫。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英文寫作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多數(shù)作者對英文摘要的寫作要求和國際慣例不甚了解。下面就根據(jù)《ei》對英文摘要的寫作要求,談談如何寫好科技論文的英文摘要。
《ei》中國信息部要求信息性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應該用簡潔、明確的語言(一般不超過150 words)將論文的“目的(purposes)”,主要的研究“過程(procedures)”及所采用的“方法(methods)”,由此得到的主要“結果(results)”和得出的重要“結論(conclusions)”表達清楚。如有可能,還應盡量提一句論文結果和結論的應用范圍和應用情況。也就是說,要寫好英文摘要,作者必須回答好以下幾個問題:
1) 本文的目的或要解決的問題(what i want to do?)
2) 解決問題的方法及過程(how i did it?)
3) 主要結果及結論(what results did i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i draw?)
4) 本文的創(chuàng)新、獨到之處(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this paper?)
5.3 英文摘要各部分的寫作
根據(jù)《ei》對英文摘要的寫作要求,英文摘要的寫作并沒有一成不變的格式,但一般來說,英文摘要是對原始文獻不加詮釋或評論的準確而簡短的概括,并要求它能反映原始文獻的主要信息。
5.3.1 目的(what i want to do?)
目的主要說明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或本文主要解決的問題。一般來說,一篇好的英文摘要,一開頭就應該把作者本文的目的或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非常明確地交待清楚。必要時,可利用論文中所列的最新文獻,簡要介紹前人的工作,但這種介紹一定要極其簡練。在這方面,《ei》提出了兩點具體要求:
1) eliminate or minimize background information(不談或盡量少談背景信息).
2) avoid repeating the title or part of the title in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abstract (避免在摘要的第一句話重復使用題目或題目的一部分)。
5.3.2 過程與方法(how i did it?)
過程及方法。主要說明作者主要工作過程及所用的方法,也應包括眾多的邊界條件,使用的主要設備和儀器。在英文摘要中,過程與方法的闡述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開頭交待了要解決的問題(what i want to do)之后,接著要回答的自然就是如何解決問題(how i did it),而且,最后的結果和結論也往往與研究過程及方法是密切相關的。大多數(shù)作者在闡述過程與方法時,最常見的問題是泛泛而談、空洞無物,只有定性的描述,使讀者很難清楚地了解論文中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因此,在說明過程與方法時,應結合(指向)論文中的公式、實驗框圖等來進行闡述,這樣可以既給讀者一個清晰的思路,又給那些看不懂中文(但卻可以看懂公式、圖、表等)的英文讀者以一種可信的感覺。
5.3.3 結果和結論(what results did i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i draw?)
結果和結論部分代表著文章的主要成就和貢獻,論文有沒有價值,值不值得讀者閱讀,主要取決于你所獲得的結果和所得出的結論。因此,在寫作結果和結論部分時,一般都要盡量結合實驗結果或仿真結果的圖、表、曲線等來加以說明,使結論部分言之有物,有根有據(jù);同時,對那些看不懂中文的英文讀者來說,通過這些圖表,結合英文摘要的說明就可以比較清楚地了解論文的結果和結論。也只有這樣,論文的結論才有說服力。如有可能,在結尾部分還可以將論文的結果和他人最新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以突出論文的主要貢獻和創(chuàng)新、獨到之處(回答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this paper)。
5.3.4 如何提高英文摘要的文字效能
《ei》很看重英文摘要的文字效能。為了提高文字效能,應盡量刪去所有多余的字、句。在這方面,《ei》提出了兩個原則:
1) limit the abstract to new information(摘要中只談新的信息)。
。玻﹖rive for brevity(盡量使摘要簡潔)。就目前來看,由于大多數(shù)作者在英文寫作方面都比較欠缺,因此,由作者所寫的英文摘要離《ei》的要求相距甚遠。有的作者寫出很長的英文摘要,但文字效能很低,多余的字、句很多;有的作者寫的英文摘要很短,但也存在多余的字句?偠灾,就是文字的信息含量少。因此,《ei》中國信息部還對英文摘要的寫作提出了以下幾點具體要求。
5.3.5 關于英文摘要的句法
關于英文摘要的句法,《ei》提出了以下三個一般原則:
1) 盡量用短句(use short sentences)。
2) 描述作者的工作一般用過去時態(tài)(因為工作是在過去做的),但在陳述由這些工作所得出的結論時,應該用現(xiàn)在時態(tài)。
3) 一般都應使用動詞的主動語態(tài),如:寫成a exceeds b比寫成b is exceeded by a更好。
摘要的寫作9
一、科技論文摘要的作用
摘要一般位于文題、作者及作者單位與前言或正文之間。它的作用一是讓讀者盡快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以補充題名的不足,F(xiàn)代科技文獻信息浩如煙海,讀者檢索到論文題名后是否會閱讀全文,主要就是通過閱讀摘要來判斷;所以,摘要擔負著吸引讀者和將文章的主要內容介紹給讀者的任務。二是為科技情報文獻檢索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和維護提供方便。論文發(fā)表后,文摘雜志或各種數(shù)據(jù)庫對摘要可以直接利用,論文摘要的索引是讀者檢索文獻的重要工具。所以論文摘要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論文的被檢索率和被引頻次。
二、科技論文摘要的內容
科技期刊的論文摘要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摘要的內容應包含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讀者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它包括四個要素:
目的:指出研究的范圍、目的、重要性、任務和前提條件,不是主題的簡單重復。
方法:簡述課題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內容,在這個過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對象、原理、條件、程序、手段等。
結果:陳述研究之后重要的新發(fā)現(xiàn)、新成果及價值,包括通過調研、實驗、觀察并剖析其不理想的局限部分。
結論:通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結論,包括從中取得證實的正確觀點,進行分析研究,比較預測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意義,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價值。
三、撰寫科技期刊論文摘要需要注意的問題
1 “精練”不是“簡略”
編輯工作中經(jīng)常能看到稿件的摘要簡潔到只有一兩句話,對論文所報道的研究工作只是泛泛地一句帶過,論文的研究信息如過程、結果和結論要么敘述太籠統(tǒng)要么就沒有介紹,重要數(shù)據(jù)或研究因素被語言精練得“簡略”掉了,這時的摘要實際上不能獨立表達論文的中心思想,沒有提供什么有價值的信息,不能作為獨立的信息進行交流,失去了摘要的真正意義。例如:“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XXX的變化規(guī)律,由此提出了強化XXX反應的有效措施!边@里的變化規(guī)律和有效措施是作者的研究內容,是什么卻沒有明確描述出來,類似的這種寫作語句常見于許多稿件當中,其內容介紹含糊不清,顯得十分空泛,讀者從中幾乎得不到任何有用的具體信息。編輯部一般對論文摘要寫作都有250左右的字數(shù)要求,這基本可使得摘要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而作者往往簡單理解為摘要篇幅盡量小些,因此寫摘要時更注意摘要字數(shù)要少,卻沒有注意到摘要信息嚴重缺失。
2 信息“完整”不是“羅嗦”
有些作者不能把握好摘要寫作中信息完整性和摘要長度控制之間的關系,當注意摘要信息完整性時總是擔心說不清楚而把背景信息、修飾性詞語都用上,使得摘要羅嗦冗長,例如:《駱駝的飼養(yǎng)技術》一文的摘要:“養(yǎng)駝業(yè)是我區(qū)荒漠、半荒漠地區(qū)草原畜牧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養(yǎng)駝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是關系到我區(qū)荒漠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協(xié)調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我區(qū)駱駝存欄總數(shù)約為16萬峰。駱駝的奶、皮、毛、駝峰、駝掌都有較高利用價值。然而長期以來,我區(qū)在駱駝飼養(yǎng)過程中大都采用遠距離、粗放式放牧方式,導致駱駝培育周期較長、數(shù)量較少、可利用率較低、綜合生產(chǎn)性能下降。本文結合我區(qū)實際,總結了駱駝放牧飼養(yǎng)管理技術和經(jīng)驗,提出了圍欄和舍飼飼養(yǎng)新觀念,為我區(qū)養(yǎng)駝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新思路!逼渲杏靡淮蟀胛淖纸榻B了背景信息,而對作者的研究技術幾乎沒有介紹,論文的主題沒有得到有效的反映。
3 摘要不是前言的簡單復制
摘要與論文的前言在功能上和內容上是不同的,有些作者在寫摘要時只是將文章的前言簡單的復制,雖花費了許多筆墨, 卻未涉及到論文的實質性信息,顯然難以簡明、確切地表達出論文的核心內容, 抓不住要害, 自然也難以有較高的信息價值。撰寫摘要是為了濃縮信息,供讀者判定取舍閱讀全文,供二次文獻采用。而撰寫前言是為了讓讀者了解此項實驗或研究的來龍去脈、縱向和橫向的發(fā)展狀況,將讀者引入正文的閱讀,也就是起個引路的作用。摘要寫的是實驗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而前言是著重寫在本領域中前人所作的工作,本領域中仍存在的知識空白,作者的設想及預期結果。
4 摘要不能喪失了獨立性與自明性
在編輯實踐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的摘要出現(xiàn)了只有依賴正文或參考文獻才能理解的代碼和符號;有的包括了參考文獻、化學結構式、公式及其他非公知公用的名詞術語和縮略語;有的摘要冗長,語言不精練,著墨于無關緊要的細節(jié)上。這無疑會給讀者的閱讀和理解帶來困難,嚴重影響摘要功能的發(fā)揮,使其不能作為獨立的信息進行交流。
四、提高科技期刊論文摘要的寫作技巧
1摘要要注重一個“全”字
科技論文摘要必須準確而完整地體現(xiàn)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要素,摘要的開頭應寫出反映論文主題的主題句。主題句外的寫作順序一般是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和其他信息,如需突出結果和結論,寫作順序可以變通為主題句、結果、結論和其他。
例如《5個紫花苜蓿品種對比實驗的分析》一文的摘要“為選出適宜哈密市種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品種(目的),通過物候期、株高、產(chǎn)量、干鮮比、莖葉比等性狀的實驗觀察(方法),得出金皇后和田大葉綜合性狀好,產(chǎn)量最高,WL232次之,三得利最低(結果)。建議哈密市及同等自然條件地區(qū)可推廣種植金皇后和田大葉(結論)!
2摘要應講究一個“精”字
必須用詞確切、文句簡明扼要,切忌言之無物,衍文贅語,做到字斟字酌,惜墨如金。切忌用“大約”、“可能”、“似乎”等模棱兩可的字眼。
3摘要應突出一個“新”字
摘要既要全面、簡明地反映全文主要內容,更要突出反映該項實驗、研究的新觀點、新理論、新設計、新材料、新方法。不應敘述常識性知識、一般的論點、材料和方法,也不要敘述現(xiàn)成的文獻資料以及還沒有進行的實驗研究工作。從文字上講,摘要的字數(shù)應在100~300字為宜,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如遇特殊需要,字數(shù)可略多一些。
4摘要的撰寫形式要規(guī)范
(1)摘要要用第三人稱的寫法或省略主語,可采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主題。忌用“本文”、“作者”、“本試驗”、“我們”等作為主語,明顯不符合摘要寫作要求。
(2)摘要應注重文體的客觀性,不應加進自己的主觀意想,不應對摘要的內容進行注解和評論。摘要中不應出現(xiàn)“值得推廣”、“值得借鑒”、“受到×××一致好評”、“國內一流”、“世界先進水平”等詞語。
(3)摘要起始語句不可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摘要不應是正文的補充、注釋、總結,也不可加進原文以外的解釋或評論。
(4)摘要的表述應以文字敘述為主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shù)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xiàn)插圖、表格,盡量不使用非規(guī)范單位或縮略語。
摘要的寫作10
摘要應包含以下內容:
、購氖逻@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內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獲得的基本結論和研究成果,突出論文的新見解;
、芙Y論或結果的意義。
論文摘要雖然要反映以上內容,但文字必須十分簡煉,內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數(shù)不超過論文字數(shù)的5%。例如,對于6000字的一篇論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論文摘要不要列舉例證,不講研論文一般應有摘要,有些為了國際交流,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其他用是不閱讀論文全文即能獲得必要的信息。究過程,不用圖表,不給化學結構式,也不要作自我評價。
[示例]
論文題目:天體對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響
論文摘要:地球重力加速度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物理量,隨著對重力加速度測量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必須考慮天體對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響。本文介紹了天體(包含日、月及太陽系行星)對地球重力加速度影響的基本概念,推導了影響的計算公式,并經(jīng)過誤差分析,證明此公式的相對誤差小于1×10-9,完全可滿足現(xiàn)代精密重力加速度測量的要求。
撰寫論文摘要的常見毛病,一是照搬論文正文中的小標題(目錄)或論文結論部分的文字;二是內容不濃縮、不概括,文字篇幅過長。
[示例]
論文題目:集成電路熱模擬模型和算法
論文提要:眾所周知,半導體器件的各種特性參數(shù)都是溫度的靈敏函數(shù)學[諸如ls(t),b(t),c1(t),cp(t)……]。集成電路將大量元件集成在一塊苡片上,電路工作時,元件功耗將產(chǎn)生熱量,沿晶片向四周擴散。但是由于半導體片及基座材料具有熱阻,因此芯片上各點溫度不可能相同。特別對于功率集成電路,大功率元件區(qū)域將有較高溫度所以在芯片上存在著不均勻的溫度分布。
但是為了簡化計算,一般在分析集成電路性能時,常常忽略這種溫度差別,假定所有元件者處于同一溫度下。例如通用的電路模擬程序--spice就是這樣處理的。顯然這一假定對集成電路帶來計算誤差。對于功率集成電路誤差將更大。因此,如何計算集成電路芯片上的溫度分布,如何計算元件溫度不同時的電路特性,以及如何考慮芯片上熱、電相互作用,這就是本文的目的。
本文介紹集成電路的熱模擬模型,并將熱路問題模擬成電路問題,然后用電路模擬程序求解芯片溫度分由。這樣做可以利用成熟的電路分析程序,使計算的速度和精度大為提高。作者根據(jù)這一模型和算法,編制了一個ym-lin-3的fortran程序,它可以確定芯片溫度分布,也可發(fā)計算元件處于不同溫度時的電路特性,該程序在微機ibm-pc上通過,得到滿意結果。
上述論文提要字數(shù)近600,顯然過長,只要認真加以修改(例如:第一段可刪掉,第二段只保留其中的'最后幾句話,加上第三段),便可以二三百個字編寫論文摘要。
論文摘要范例:
一、職稱論文摘要范例
字圖書館建設的問題與策略
當代圖書館建設的發(fā)展方向是數(shù)字圖書館,數(shù)字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的存在形式,它的研究與建設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我國圖書館在未來信息時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針對圖書館數(shù)字化發(fā)展的客觀趨勢,從我國數(shù)字圖書館面臨的問題出發(fā),分析并探討了數(shù)字圖書館建設中應解決的主要戰(zhàn)略問題與策略。
依法進行拆遷建設和諧城市
依法進行拆遷,建設和諧城市是政府部門開展城市規(guī)劃的最終目的,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要研究依法拆遷的意義,探討各種拆遷矛盾的成因,找出解決各方面利益糾紛的辦法,從完善法律法規(guī)、爭取人民利益的角度出發(fā),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二、畢業(yè)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摘要范例
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對策與城市交通改善研究
本論文通過分析機動車尾氣污染產(chǎn)生的原因,論述了采取多種防治對策以旨在減少機動車的尾氣污染排放,同時對城市交通改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論述了我國由于機動車尾氣排放造成的城市大氣污染的嚴重形勢。論述了機動車尾氣污染的產(chǎn)生原因。通過總結國內外機動車污染控制的發(fā)展歷程、經(jīng)驗及教訓,作者從兩方面重點論述了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的途徑。其一是從機動車本身入手,在機動車生產(chǎn)、檢驗、維護保養(yǎng)以及采用新技術等方面對機動車加以改造,力爭從尾氣排放污染源加以控制;其次,作者根據(jù)我國交通的具體狀況,詳細分析了城市交通改善與機動車尾氣排放的關系,根據(jù)翔實的數(shù)據(jù):說明了在我國交通擁堵是造成機動車尾氣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在科學交通管理的原則指導下,作者詳細論述了科學交通管理的卞要措施,特別分析了對路口的交通控制策略的仿真優(yōu)化過程,通過仿真結果表明,對路口的交通控制策略的優(yōu)化將對尾氣排放產(chǎn)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可以顯著地減少污染排放總量。因此作者認為,科學交通管理是控制城市機動車尾氣污染排放的根本出路。
【摘要的寫作】相關文章:
摘要應該怎么寫09-25
金工實習摘要怎樣寫10-20
寫作有哪些好處-寫作指導03-09
通訊寫作08-28
寫作的樂趣02-24
烹飪與寫作05-27
以我對寫作的煩惱為題寫作1200字09-14
文獻的寫作指導03-08
常用寫作手法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