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泰然處之的意思是什么
泰然處之的意思是什么1
【泰然處之的意思】形容遇事鎮(zhèn)定自如。也指對事不放在心上;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
附錄成語(泰然處之)的相關(guān)知識:
泰然處之的出處:《論語·雍也》:“賢哉回也。”朱熹注:“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以其害其樂!
泰然處之的讀音:處;不能讀作“chù”。
泰然處之的書寫:泰;不能寫作“太”。
泰然處之的近義詞:泰然自若鎮(zhèn)定自如
泰然處之的反義詞:忐忑不安
泰然處之的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
泰然處之的組成:偏正式。
泰然處之的辨析:泰然處之和“泰然自若”;都形容沉著鎮(zhèn)定;不慌不忙。但泰然處之的“之”是指困難和危急;“泰然自若”沒有此意。
泰然處之的`舉例:有些自由主義嚴重的人;聽了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的言論也不批判斗爭;泰然處之;行若無事。
泰然處之的意思是什么2
泰然處之[tài rán chǔ zhī]的意思:
泰然:安然,不以為意的樣子;處:處理,對待。形容毫不在意,沉著鎮(zhèn)定。
近義詞:泰然自若鎮(zhèn)定自如
反義詞:忐忑不安
【出處】: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爰初發(fā)跡,遘此顛沛,神情玄定,處之彌泰!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處事方式
詞語造句:
。1)對于昨天所發(fā)生的事,他泰然處之,一點也沒有放在心里。
。2)面對暫時可能發(fā)生的競爭失敗,有關(guān)官員也能泰然處之,在下一輪的公平競爭中脫穎而出,而不是鋌而走險,對競爭對手或潛在的競爭者置之死地而后快,導致政治生態(tài)的不斷惡化。
。3)對恐怖事件他泰然處之。
。4)勃拉卡斯公爵對國王和大臣這種盲目的泰然處之的態(tài)度深感不解。
。5)因此蘭鎮(zhèn)長說了一大套之后,馮書記才能依然泰然處之,曲意迎合。
。6)曾看過一句話:“別人對我的看法取決于我自身的實力”,但我理解的`真正實力是指:低調(diào)謙遜、平和務(wù)實、真誠友善,對于別人的嘲諷和歧視能泰然處之,并且靠著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翻事業(yè)且不張揚的一種卓越的品德。因為,你的努力終究不是為了別人,別人的評價也未必是你真實的自己。
。7)一個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一切摧殘,想通了這點,任何事情都能泰然處之。
。8)有些自由主義嚴重的人,聽了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的言論也不批判斗爭,泰然處之,行若無事。
。9)人生難免要受些委屈和傷害,以其耿耿于懷郁郁寡歡,倒不如坦坦蕩蕩泰然處之。只有經(jīng)受住狂風暴雨的洗禮,才能練就波瀾不驚的淡定。
(10)生活中的關(guān)系網(wǎng)確實復雜有人不勞而獲坐享其成而一旦逢上級檢查時則不知所措。我想一定是滿腹經(jīng)綸者才可以泰然處之。
泰然處之的意思是什么3
【成語】泰然處之
【拼音】tài rán chǔ zhī
【簡拼】trcz
【近義詞】泰然自若、鎮(zhèn)定自如
【反義詞】忐忑不安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
【成語解釋】泰然:安然,不以為意的樣子;處:處理,對待。形容毫不在意,沉著鎮(zhèn)定。
【成語出處】《續(xù)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處之,若承平無事,此事安逸所以為根本之禍者也。”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例子】老東山已松開孫若西,他平了平氣,眼睛半閉,泰然處之,穩(wěn)立不動。(馮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二章)
【英文翻譯】have no nerves
【成語正音】處,不能讀作“chù”。
【成語辯形】泰,不能寫作“太”。
【產(chǎn)生年代】近代
【常用程度】常用
【泰然處之的意思是什么】相關(guān)文章:
立冬的意思是什么11-08
大暑的意思是什么03-06
亡羊補牢的意思是什么06-16
諱疾忌醫(yī)的意思是什么10-21
婉轉(zhuǎn)的意思是什么03-04
漂亮的意思是什么08-09
消遣的意思是什么12-18
獨特的意思是什么03-05
submit是什么意思08-22
ptsd是什么意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