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无码在线|亚洲AvAv国产|手机久草视频在线|国产三区四区视频|日夲強伦一级入口|欧美香蕉视频一区二区|亚洲涩图日本五月|最新免费成人网址|超碰91官网在线观看|国产口爆在线观看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

時間:2025-08-24 16:13:17 好文 我要投稿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1

  原文

  [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fēng)。

  注釋:

  【1】望江南:詞牌名。此詞調(diào)名于《花草粹編》中注云:“一名‘夢游仙’、‘夢江南’、‘江南好’。”《全唐詩》、《詞譜》等均作“憶江南”。

  【2】夢魂:古人認(rèn)為在睡夢中人的靈魂會離開肉體,故稱“夢魂”。唐代劉希夷《巫山懷古》中有句:“頹想臥瑤席,夢魂何翩翩!

  【3】還似:《花間集補(bǔ)》中作“還是”。

  【4】上苑:封建時代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

  【5】車如流水馬如龍:車子接連不斷像流水一樣馳過,馬匹絡(luò)繹不絕像一條龍一樣走動。形容車馬絡(luò)繹不絕,十分繁華熱鬧。語出袁宏《后漢紀(jì)·孝章皇帝紀(jì)》:“建初二年(馬)太后詔曰:‘吾萬乘主,身服大練,食不求甘,左右旁人無香熏之飾,衣但布皇,如是者欲以身率服眾也。……前過濯龍門,見外家車如流水馬如龍。吾亦不譴怒之,但絕其歲用,冀以默愧其心!

  【6】花月: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ㄔ抡猴L(fēng),是形容春天鮮花怒放,春夜月光明朗,春風(fēng)微拂的情景,描繪春光的明媚。

  【注釋】

 、偕显罚汗糯实鄣幕▓@。

 、谲嚾缌魉R如龍:極言車馬眾多。

  【評解】

  這首記夢小詞,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游娛生活的歡樂和夢醒之后的悲恨。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哀情。“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庇螛窌r環(huán)境的優(yōu)美,景色的綺麗,傾注了詩人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深情。這首小詞,“深哀淺貌,短語長情”,在藝術(shù)上達(dá)到高峰!耙詨魧懶选薄ⅰ耙詷穼懗睢、“以少勝多”的高妙手法,使這首小詞獲得耐人尋味的藝術(shù)生命。

  【集評】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統(tǒng)觀這首小詞,構(gòu)思新穎,環(huán)環(huán)相扣,通首都用白描手法,語言明凈流暢。

  《唐宋詞鑒賞集》:李煜筆下這個歡樂而又使他悲苦的夢,可以使作品置身于唐宋詩詞作家創(chuàng)造的形形色色的“夢”的畫廊之中。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車水馬龍”句為時傳誦。當(dāng)年之繁盛,今日之孤凄,欣戚之懷,相形而益見。

  陳廷焯《別調(diào)集》卷一云:后主詞一片憂思,當(dāng)領(lǐng)會于聲調(diào)之外,君人而為此詞,欲不亡國也得乎?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2

  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譯文:

  梳洗化妝已罷,獨自倚靠在望江樓上(眺望)。

  過完了上千只船兒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輝含情凝睇著悠悠江水,(讓人日日)愁腸寸斷于白蒴洲頭。

  注釋:

  梳洗:梳頭洗臉、化妝等婦人的生活內(nèi)容。

  獨:獨自,單一。望江樓:樓名,因臨江而得名。

  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風(fēng)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詞。

  皆:副詞,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歸來之船)。

  斜暉:日落前的日光;暉:陽光。脈脈:默默含情達(dá)意的樣子,這里是擬人手法。

  腸斷:形容極度悲傷愁苦。白蘋;一種開白花的水草,蕨類植物。

  洲:水邊陸地。

  賞析

  賞析一:

  這是一首言簡意豐的閨怨詞,短短27字含蓄不盡地描摹出思婦的千般柔情,傾倒古今無數(shù)讀者。

  開頭“梳洗罷”三字是略含喜慶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正如司馬遷《報任安書》所說,“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惫艜r交通不便,信息難通,思婦的心上人雖無歸期,但又有隨時隨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婦每日有此梳妝的功課,一絲不茍,理云鬢,施粉黛,成此柔媚風(fēng)流之體態(tài)。俗語說“久別勝新婚”,思婦不僅時刻盼望著丈夫回來,而且要在丈夫來到時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與青春魅力,喚醒其久違了的夫妻情愛,提高久別乍逢時的愛情質(zhì)量!“獨倚望江樓”是上句“梳洗罷”之后心理及行為的繼續(xù)與深化,獨倚望江樓,天際識歸舟,其情殷殷,希望滿懷;又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尋常而富有美感。此句“獨”字也有特殊含義,思婦打扮得如此俏麗動人又怕人見,是她羞慚心理的寫照。故思婦眺望、企盼情人之舉動又有怕人識見的羞怯心緒,是思婦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種凄清的美感效果。

  從“梳洗”到“望盡千帆”是一個漫長難耐的焦躁時光,然而卻是迷離著玫瑰色夢幻的希望時期。接下來“皆不是”一語猝然將這夢幻扯破,重新將思婦拋向絕望的境地:看來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脈脈斜暉,這是最令人傷心的時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暉脈脈水悠悠”一句還有一層含義,那就是倍添思婦“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這無知的斜暉與悠悠江水每天此時相擁相戀,纏綿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畫出一幅夕陽無限好的美麗圖畫,不正是人間夫婦男耕女織、夫唱婦隨的某種象征嗎。物猶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讓思婦腸斷呢?”

  “腸斷”是出自《世說新語>的故事,這里形容思婦極度的相思之苦!鞍纵糁蕖币卜堑乳e之筆,因“蘋”為水草,蘋、水相依而生,蘋失水則死。婦人不能與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無水之蒴嗎!觸景生情,能不傷懷?

  詩貴含蓄,溫庭筠此詞深諳婦人心理,寥寥數(shù)語,寫盡思婦不盡情思,堪稱千古絕唱。

  賞析二 :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是寫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來,匆匆梳洗后,獨自倚在望江樓上眺望。從這了了的八個字中,應(yīng)該可以讀出幾層意思:

  ①“梳洗”點明了時間是早上,對下文的傍晚(斜暉)來說也是個伏筆。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詞簡釋》中說這是午睡后的梳洗,時間短去了半天,則下文的“過盡千帆”極言等待之久便無著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罷”,隱含著女主人公盼歸的期望,如果不是有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會象溫庭筠在他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詞中所說的“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了!芭疄閻偧赫呷荨保@容是為了心上人才有意義的,正因為她期望中丈夫會回來,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會認(rèn)真梳洗。

 、垡粋“罷”字之后,緊接“獨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剛一梳洗完畢就匆匆的趕去江樓了。

 、軓乃辉缇图奔比ソ瓨翘魍归_一點,就應(yīng)該還會想到,她的思念應(yīng)該不會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產(chǎn)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長夜不眠,一夜相思,受盡煎熬;抑或昨夜她夢見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趕去望江樓。

 、菰龠M(jìn)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來這江樓上盼歸呢?

 、抟粋“獨”字,不僅說出了她的孤獨,隱含著她與心上人的分離,而且也與下面象征分別的“白蘋洲”(詳解見下)遙相呼應(yīng)。

  “過盡千帆皆不是”,寫出了她希望與失望交替的過程。遠(yuǎn)處每有一船現(xiàn)影,她便引頸長望,心兒隨著船的漸行漸近而漸漸緊張,希望也漸漸高漲,可是船到樓頭無情地繼續(xù)前行,當(dāng)她意識到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兒時,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可是這時的她還沒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遠(yuǎn)方……就這樣,在無數(shù)希望與失望的交替中,她內(nèi)心的摧傷越來越慘重。同時,這一句也表明了她盼望的時間之久,她的癡情和執(zhí)著!扒Х笔恰扒Т钡拇,但是這又不僅僅是修辭方法的差別。船在水上,越向遠(yuǎn)處,越是只能看到帆而不是船。李白的“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寫的是去船,把它倒過來,不就是這位思婦盼望來船的過程么?所以,一個“帆”字把讀者的目光引領(lǐng)到了遠(yuǎn)處,使讀者也像詞中的思婦一樣極目遠(yuǎn)望,企盼人歸。

  “斜暉脈脈水悠悠”,已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了,早上滿腔的期望都隨落日漸漸黯淡。這斜暉尚且脈脈含情,無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為什么她盼望的人卻如此薄情寡義,棄她于不顧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盡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華,不也是她綿綿不絕的無限愁情么?

  “腸斷白蘋州”,在愁情滿懷、斜暉漸去的時候,女主人公的目光偏偏又遇到了他們當(dāng)年分手的白蘋州,這怎么能叫她不肝腸寸斷呢?朱光潛認(rèn)為“把‘腸斷白蘋洲’五字刪去,意味更覺無窮!币蚯皫拙湟褜懗鲆粋倚樓等待離人歸來卻一再失望的思婦形象。“斜輝”句景中有情,足以給人無限聯(lián)想的空間,再以“斷腸”涂飾,便一瀉無余,神形俱失,遂成敗筆。這是很有道理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望江樓”和“白蘋洲”都確有其處,望江樓在四川成都東門外的錦江河畔,白蘋洲是唐代的稱呼,今稱蓮花莊,在浙江湖州東南的苕溪之畔。但是在本詞中,兩者都不是確指。望江樓在這里指江畔思婦眺望之樓,不能單單理解成一個地點。白蘋洲,是指江中長有白蘋的小渚。白蘋是水中一種浮草,色白,古時男女常采蘋花贈別,故古詩詞中常用白蘋洲指代分別之處。

  全詩的另一個特色是情感張弛的運用,①“過盡千帆皆不是”里面蘊含了千百個小的情感張弛;②從這一日來說,又是一個大的張弛過程--從早上第一帆滿懷期望的緊張?zhí)魍,到斜暉中令人斷腸的失落;③限于篇幅,詞人擷取的只是思婦一日的盼望鏡頭,但是思婦與情人的分別當(dāng)不是一日,那么她的思念自然也非一日。在這常年累月的思念中,她的情感不又是一個更大的張弛過程么?

  作者介紹:

  溫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飛卿,排行十六,太原祁(今山西省祁縣)人。溫庭筠少負(fù)才華,長于詩賦,然而生性傲岸,好譏諷權(quán)貴,因得罪宰相令狐絢而累試不第;又因長期出入歌樓妓館而為士大夫不齒。僅任過方城尉、隋縣尉、國子監(jiān)助教等微職。

  溫庭筠為晚唐詩詞巨匠,其詩因多述個人淪落不遇及男女愛情,與李商隱齊名,號為“溫李”。其詞與“韋莊”齊名,又稱“溫韋”,人稱花間派詞人。溫庭筠在語言風(fēng)格上秾艷綺麗,細(xì)膩婉媚,有獨特的觀察力與表現(xiàn)力,格調(diào)高峻而常含悲劇色彩,風(fēng)格卓著。有《溫庭筠詩集》、《金奩集》傳世。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3

  望江南·多少淚

  多少淚,斷臉復(fù)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古詩簡介

  《望江南·多少淚》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國入宋被囚后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此詞正面寫悲,通過描寫詞人思國流淚的情形,表達(dá)詞人對故國的追戀,抒發(fā)亡國之痛。全詞描摹細(xì)致,語言直樸,有直入人心的藝術(shù)感染力。

  翻譯/譯文

  我有多少的淚水,縱橫交錯地流在臉上。我的心事不用拿來邊哭邊訴說,那笙簫不要在我流淚時吹起呀,我現(xiàn)在無疑已是極度傷悲了。

  注釋

 、磐希涸~牌名。《全唐詩》作“憶江南”,題注:一名“夢江南”,一名“江南好”,一名“夢江口”,一名“望江梅”,一名“歸塞北”,一名“謝秋娘”,一名“春去也”!痘ú荽饩帯分凶⒃疲骸耙幻畨粲蜗伞ⅰ畨艚稀、‘江南好’!

  ⑵斷臉:《全唐詩》中作“沾袖”。意思是淚水流在臉上擦斷了。斷:擦斷。頤(yí):下巴。全句是說,淚水流在臉上擦斷了,但又橫掛在下巴上,形容眼淚縱橫交流的狀態(tài)。

 、切氖拢盒闹兴寄罨蚱谕氖。唐劉皂《長門怨》詩之三:“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殘妝空淚痕!睂ⅲ耗。和:《花草粹編》、吳訥本《尊前集》中均作“如”。說:《全唐詩》、《花草粹編》中均作“滴”。和淚說:一面流眼淚,一面述說。

 、萨P笙:相傳秦穆公時,蕭史善吹簫,穆公女弄玉愛慕他,穆公便將弄玉許配給他。后弄玉學(xué)吹簫,其聲清脆悅耳,引動了鳳,夫婦遂駕鳳飛去。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聲音·笙》:“《世本》:‘隨作笙!L四寸、十二簧、像鳳之身,正月之音也!焙笠蚍Q笙為“鳳笙”。唐韓愈《淮氏子》詩:“或云欲學(xué)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毙荩翰灰O颍撼,在。淚時:傷心落淚之時。吹:吹奏。

  ⑸腸斷:形容極度悲傷痛苦。唐代白居易《長恨歌》有“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之句。更:愈發(fā)。

 、收葱洌海I水)沾濕衣袖。

  ⑺月明:月光明朗。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詩:“見底月明夜,無波風(fēng)定時!

  賞析/鑒賞

  李煜另一首《望江南》(多少恨)用的是以反寫正的藝術(shù)手法,以樂來反襯苦,筆意有曲婉之感。但這首《望江南》(多少淚)則不同,是直筆明寫,正見正寫,直抒胸臆,坦吐愁恨的藝術(shù)手法,因而有愈見沉痛之感。二詞可同讀,對作者的憂思愁恨則體會更深。

  “多少淚”即“多少恨”之續(xù)寫,“一晌貪歡”(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后,悲情更苦,離恨更深,作者再也無法自制,只能任憑“多少淚,斷臉復(fù)橫頤”了。眼淚縱橫當(dāng)不是抽泣哽咽,而是激情難收,也許有號啕之舉,但是,淚可流,“心事”卻不可說,一是滿腔悔恨無法說,二是故國情懷不能說,自傷之情、囚居之苦,片言俱現(xiàn),作者心中愁苦躍然紙上。不但“心事”不可說,連往日可以寄托情思的鳳笙也不能吹起,這種痛苦和不自由是非常地殘酷。古人悲思不可解,常有“欲將心思付瑤琴”(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之想,而這情此景,作者卻連這一點奢望都不敢有。況且,鳳笙向來為歡歌之用,于此時吹奏,對李煜來講,只是徒增感慨、更添思憶而已,所以一句“休向”,使作者的'幽居無奈中又多添了幾分不堪回首的痛苦。于是乎,“腸斷更無疑”但是惟一的結(jié)局了。這首詞正是李煜入宋后“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真實寫照。

  全詞與“多少恨”同調(diào),取筆不同但取意同。這首詞直接寫作者深沉痛苦,描摹細(xì)致,語言直樸,較“多少恨”有更直入人心的感染力。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4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溫庭筠賞析

  遲來的晨曦漫過碧藍(lán)的海面,終于映出了坐在窗邊女子憔悴的身形。倩女獨自坐在梳妝臺的銅鏡前,桌上的銅鏡映出了倩女之u面,髻鬟之始掠,奈何再美的容顏也遮不住她面龐那抹不去的苦.倩女一抹朱紅,二上胭脂,以遮住憔悴的面容,她想要以最美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等待許久的人面前,是的,她在等待,她是一個思婦,但卻沒有古典思婦&ldqu;爐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綺羅失常色,金翠暗無精&rdqu;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她堅信,她美好的日子即將到來。

  倩女梳妝完畢,獨自登上能望見載著她思念的人的船的樓上。從窗子向外望去,只看見浩蕩無邊的江面和蒼白無力的天空。每一艘船的出現(xiàn)都足以讓她欣喜萬分,足以牽扯出她跳動的心臟。但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失望。那些船兒里找不到她日牽夢縈的人!

  船盡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滅。夕陽的余暉照耀在浩蕩的江面上,一切顯得那么柔情。斜陽欲落未落,對失望女子含情脈脈,不忍離去,悄悄收著余暉;不盡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無語流去。

  悠悠的流水,遠(yuǎn)遠(yuǎn)的`小洲,白色的帆,在一片血紅的顏色中也染上了這一天中最后的一抹紅.倩女的思念也隨著夕陽的落下而

  變得慘白無力。

  千帆過盡,斜暉脈脈,江洲依舊,不見所思,能不腸斷!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5

  望江南·梳洗罷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蘋 通:蘋)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上千艘船過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xiàn)。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注釋

  ⑴望江南:又名“夢江南”“憶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zhèn)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薄督饖Y集》入“南呂宮”。小令,單調(diào)二十七字,三平韻。

  ⑵梳洗:梳頭、洗臉、化妝等婦女的生活內(nèi)容。

 、仟殻邯氉,單一。望江樓:樓名,因臨江而得名。

 、惹Х荷锨е环。帆:船上使用風(fēng)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詞。皆:副詞,都。

 、尚睍煟喝章淝暗娜展。暉:陽光。脈脈:本作“眽眽”,凝視貌!豆旁娛攀住酚小坝凰g,脈脈不得語”。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誓c斷:形容極度悲傷愁苦。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古時男女常采蘋花贈別。洲:水邊陸地。

  參考資料:

  1、

  潘君昭 等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62-63 .

  賞析:

  作者:佚名

  此詞寫一女子登樓遠(yuǎn)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xiàn)了她從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腸斷”的感情。

  這是一首小令,只有二十七個字!霸~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一句一字閑不得”(《白香詞譜箋》)。起句“梳洗罷”,看似平平,“語不驚人”。但這三個字內(nèi)容豐富,給讀者留了許多想像的余地。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來的洗臉梳頭,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婦),在特定條件(準(zhǔn)備迎接久別的愛人歸來)下,一種特定情緒(喜悅和激動)的反映。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常以“爐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綺羅失常色,金翠暗無精”之類的描寫來表現(xiàn)思婦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本篇用法有所不同,離別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獨的日子似乎就要過去,或者說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來到,于是,臨鏡梳妝,顧影自憐,著意修飾一番。結(jié)果是熱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現(xiàn)實,帶來了深一層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鏡不治”“首如飛蓬”的苦境中去。這三個字,把這個女子獨居的環(huán)境,深藏內(nèi)心的感情變化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了嗎?

  接著,出現(xiàn)了一幅廣闊、多彩的藝術(shù)畫面:“獨倚望江樓。”江為背景,樓為主體,焦點是獨倚的人。這時的女子,感情是復(fù)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情緒是變化的。初登樓時的興奮喜悅,久等不至的焦急,還有對往日的深沉追懷……這里,一個“獨”字用得很傳神。“獨”字,既無色澤,又無音響,卻意味深長。這不是戀人昵昵情語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嘰嘰喳喳的“共倚”,透過這無語獨倚的畫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憑欄遠(yuǎn)眺圖,卻是“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的“離情正苦”。把人、景、情聯(lián)系起來,畫面上就有了盛妝女子和美麗江景調(diào)和在一起的斑斕色彩,有了人物感情變化和江水流動的.交融。

  “過盡千帆皆不是”,是全詞感情上的大轉(zhuǎn)折。這句和起句的歡快情緒形成對照,鮮明而強(qiáng)烈;又和“獨倚望江樓”的空寂焦急相連結(jié),承上而啟下。船盡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滅,這時映入她眼簾的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沒有生命的無情物,但在此時此地的思婦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產(chǎn)生的一種聯(lián)想類比。斜陽欲落未落,對失望女子含情脈脈,不忍離去,悄悄收著余暉;不盡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無語流去。它像一組電影鏡頭:一位著意修飾的女子,倚樓凝眸煙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別不歸的愛人,從日出到日落,由希望變失望,把這個女子的不幸,表現(xiàn)得多么動人。

  至此,景物的描繪,感情的抒發(fā),氣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后彈出了全曲的最強(qiáng)音:“腸斷白蘋洲!薄澳┚渥町(dāng)留意,有余不盡之意始佳!焙腿~“不露痕跡”相較,末句點出主題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結(jié)句,仍有“有余不盡之意”。白蘋洲在何處?俞平伯先生說,不要“過于落實,似泛說較好”,(俞平伯《唐宋詞選釋》),這是極為深刻的見解。但在本篇的藝術(shù)描寫中,應(yīng)該是江中確有白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實寫。獨倚望江樓,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那時盼人心切,只顧看船而不見有洲了。千帆過盡,斜暉脈脈,江洲依舊,不見所思,能不腸斷!

  詞是注重作家主觀抒情的藝術(shù)形式。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動自然,沒有矯飾之態(tài)和違心之語。詞中出現(xiàn)的樓頭、船帆、斜暉、江水、小洲,這些互不相干的客觀存在物,思婦的由盼郎歸來的喜悅到“腸斷白蘋洲”的痛苦失望,這些人物感情神態(tài)的復(fù)雜變化,作家經(jīng)過精巧的藝術(shù)構(gòu)思,使之成為渾然一體的藝術(shù)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橋梁,把這些景物、人物聯(lián)系了起來,而且滲透到了景物描繪和人物活動之中,成了有機(jī)的藝術(shù)整體,使冰冷的樓、帆、水、洲好像有了溫度,有了血肉生命,變得含情脈脈;使分散孤立的風(fēng)景點,融合成了具有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的藝術(shù)畫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現(xiàn)和內(nèi)在的心理活動完美統(tǒng)一地顯示出來。這正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思婦的怨和恨,血和淚,深深地感動了作家;在這些似乎平靜的字句中,跳動著作家真摯熱烈的心。

  這首小令,像一幅清麗的山水小軸,畫面上的江水沒有奔騰不息的波濤,發(fā)出的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嘆息,連落日的余暉,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盤旋著一股無名的愁悶和難以排遣的怨恨。還有那臨江的樓頭,點點的船帆,悠悠的流水,遠(yuǎn)遠(yuǎn)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尋味,有著一種美的情趣,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這首小令,看似不動聲色,輕描淡寫中醞釀著熾熱的感情,而且宛轉(zhuǎn)起伏,頓挫有致,于不用力處看出“重筆”。

  思婦題材寫的人很多,可說是個“熱門題材”,但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這也是個軟題材,但這首小令不是軟綿綿的,情調(diào)積極、健康、樸素。在有著綺靡側(cè)艷“花間”氣的溫詞中,這首小令可說是情真意切,清麗自然,別具一格的精品。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6

  望江南⑴

  梳洗罷⑵,獨倚望江樓⑶。過盡千帆皆不是⑷,斜暉脈脈水悠悠⑸。腸斷白蘋洲⑹。

  字詞注釋

  ⑴望江南:又名“夢江南”“憶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zhèn)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金奩集》入“南呂宮”。小令,單調(diào)二十七字,三平韻。

  ⑵梳洗:梳頭、洗臉、化妝等婦女的生活內(nèi)容。

  ⑶獨:獨自,單一。望江樓:樓名,因臨江而得名。

 、惹Х荷锨е环。帆:船上使用風(fēng)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詞。皆:副詞,都。

  ⑸斜暉:日落前的日光。暉:陽光。脈脈:含情凝視,情意綿綿的樣子。這里形容陽光微弱!豆旁娛攀住酚小坝凰g,脈脈不得語”。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誓c斷:形容極度悲傷愁苦。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古時男女常采蘋花贈別。洲:水中的陸地。

  白話譯文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上千艘船過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xiàn)。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閨怨詞,寫的是思婦樓頭,望人不歸。只有二十七個字,為詞中的小令!霸~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一句一字閑不得”(《白香詞譜箋》)。起句“梳洗罷”,看似平平,“語不驚人”。但這三個字內(nèi)容豐富,給讀者留了許多想像的余地。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來的洗臉梳頭,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婦),在特定條件(準(zhǔn)備迎接久別的愛人歸來)下,一種特定情緒(喜悅和激動)的反映。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常以“爐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綺羅失常色,金翠暗無精”之類的描寫來表現(xiàn)思婦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此篇用法有所不同,離別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獨的日子似乎就要過去,或者說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來到,于是,臨鏡梳妝,顧影自憐,著意修飾一番。結(jié)果是熱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現(xiàn)實,帶來了深一層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鏡不治”“首如飛蓬”的苦境中去。這三個字,把這個女子獨居的環(huán)境,深藏內(nèi)心的感情變化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

  接著,出現(xiàn)了一幅廣闊、多彩的藝術(shù)畫面:“獨倚望江樓!苯瓰楸尘埃瑯菫橹黧w,焦點是獨倚的人。這時的女子,感情是復(fù)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情緒是變化的。初登樓時的興奮喜悅,久等不至的焦急,還有對往日的`深沉追懷……這里,一個“獨”字用得很傳神。“獨”字,既無色澤,又無音響,卻意味深長。這不是戀人昵昵情語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嘰嘰喳喳的“共倚”,透過這無語獨倚的畫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憑欄遠(yuǎn)眺圖,卻是“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的“離情正苦”。把人、景、情聯(lián)系起來,畫面上就有了盛妝女子和美麗江景調(diào)和在一起的斑斕色彩,有了人物感情變化和江水流動的交融。

  “過盡千帆皆不是”,是全詞感情上的大轉(zhuǎn)折。這句和起句的歡快情緒形成對照,鮮明而強(qiáng)烈;又和“獨倚望江樓”的空寂焦急相連結(jié),承上而啟下。船盡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滅,這時映入她眼簾的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沒有生命的無情物,但在此時此地的思婦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產(chǎn)生的一種聯(lián)想類比。斜陽欲落未落,對失望女子含情脈脈,不忍離去,悄悄收著余暉;不盡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無語流去。它像一組電影鏡頭:一位著意修飾的女子,倚樓凝眸煙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別不歸的愛人,從日出到日落,由希望變失望,把這個女子的不幸,表現(xiàn)得多么動人。

  至此,景物的描繪,感情的抒發(fā),氣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后彈出了全曲的最強(qiáng)音:“腸斷白蘋洲。”“末句最當(dāng)留意,有余不盡之意始佳!焙腿~“不露痕跡”相較,末句點出主題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結(jié)句,仍有“有余不盡之意”。白蘋洲在何處?俞平伯先生說,不要“過于落實,似泛說較好”(《唐宋詞選釋》),這是極為深刻的見解。但在此詞的藝術(shù)描寫中,應(yīng)該是江中確有白蘋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實寫。獨倚望江樓,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那時盼人心切,只顧看船而不見有洲了。千帆過盡,斜暉脈脈,江洲依舊,不見所思,能不腸斷!

  詞是注重作家主觀抒情的藝術(shù)形式。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動自然,沒有矯飾之態(tài)和違心之語。詞中出現(xiàn)的樓頭、船帆、斜暉、江水、小洲,這些互不相干的客觀存在物,思婦的由盼郎歸來的喜悅到“腸斷白蘋洲”的痛苦失望,這些人物感情神態(tài)的復(fù)雜變化,作家經(jīng)過精巧的藝術(shù)構(gòu)思,使之成為渾然一體的藝術(shù)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橋梁,把這些景物、人物聯(lián)系了起來,而且滲透到了景物描繪和人物活動之中,成了有機(jī)的藝術(shù)整體,使冰冷的樓、帆、水、洲好像有了溫度,有了血肉生命,變得含情脈脈;使分散孤立的風(fēng)景點,融合成了具有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的藝術(shù)畫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現(xiàn)和內(nèi)在的心理活動完美統(tǒng)一地顯示出來。這正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思婦的怨和恨,血和淚,深深地感動了作家;在這些似乎平靜的字句中,跳動著作家真摯熱烈的心。

  這首小令,像一幅清麗的山水小軸,畫面上的江水沒有奔騰不息的波濤,發(fā)出的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嘆息,連落日的余暉,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盤旋著一股無名的愁悶和難以排遣的怨恨。還有那臨江的樓頭,點點的船帆,悠悠的流水,遠(yuǎn)遠(yuǎn)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尋味,有著一種美的情趣,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這首小令,看似不動聲色,輕描淡寫中醞釀著熾熱的感情,而且宛轉(zhuǎn)起伏,頓挫有致,于不用力處看出“重筆”。

  思婦題材寫的人很多,可說是個“熱門題材”,但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這也是個軟題材,但這首小令不是軟綿綿的,情調(diào)積極、健康、樸素。在有著綺靡側(cè)艷“花間”氣的溫詞中,這首小令可說是情真意切,清麗自然,別具一格的精品。

  作者簡介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jìn)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并稱“溫韋”。現(xiàn)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箋注》等。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7

  原文:

  春睡起,積雪滿燕山。

  萬里長城橫縞帶,六街燈火已闌珊。

  人立玉樓間。

  譯文

  春睡起之時,已是積雪堆滿燕山。萬里長城之上撒滿雪花,好像一條橫陳的玉帶,街上是燈火闌珊。而人,卻傾立在薊樓之間。何等的惆悵,何等的凄涼。

  自己空空懊惱,他人或許更是如此,這身單影只的客人此時要歸去。這一身行頭絕塵而去。傷心的情意斷人腸,屹立在陽關(guān)依舊吟唱。

  注釋

  望江南:又名“夢江南”“憶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zhèn)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薄督饖Y集》入“南呂宮”。此詞為雙調(diào)五十四字。

  橫玉帶:連綿的山峰上積壓著白雪,遠(yuǎn)看就象一條玉帶。玉帶:《宋舊宮人詩詞》、《引司綜》作“縞帶”。

  六街:北宋汴京有六條大街!端问贰の贺鳌罚骸傲盅簿杂媒。”后來以六街作為都城鬧市的通稱。闌珊:將殘,將盡之意。

  人立薊樓:《詞綜》作“人在玉樓”。薊,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角。

  錯落:交錯繽紛。班固西部賦汐:“隋侯明月,錯落其間。”

  斕班:亦作“爛斑”,顏色紛陳燦爛。

  陽關(guān):一作“門關(guān)”。

  賞析:

  金德淑是南宋舊宮人。她和王昭儀、汪元量都是宋亡后入元的'三宮中人。公元1288年(元至元二十五年),汪元量因為道士而得南歸。諸舊宮中人為其餞行,賦詞相送。

  金德淑這首詞即作于此時。這首詞具有很高的價值。詞的意境較為重、拙、大。寫亡國之哀,用筆不可謂不重。用筆樸素?zé)o華,此之謂拙。包舉積雪燕山,萬里長城,悲壯無比,是為大。詞為悼南宋而作,調(diào)寄《望江南》,別有一番意味。此詞堪稱亡宋之挽詞。

  “春睡起,積雪滿燕山”。上句點明作詞的季節(jié)為春天。隨之描寫空間范圍燕山睡起,寫出女主人公(被俘至此之宋舊宮人)。縞素,是傳統(tǒng)喪服。白雪積滿燕山,如山披縞素。萬山縞素之意象,實已暗逗全詞哀悼宋亡之含蘊。再回味春睡起,令人痛定思痛。起筆造境,沉痛至深!叭f里長城橫縞帶”。從燕山山脈望見萬里長城,如一條巨龍蜿蜒起伏于叢山峻嶺之顛,宛如縞帶。萬里長城,為歷史文化凝聚之一偉大象征?c帶,為傳統(tǒng)孝儀之一重要喪服。國破山河在。神州陸沉之痛,使山河披上縞素。在女主人公之心魂中,自己與大地山河一道為祖國之亡而服素戴孝矣。此句為全詞神光聚照之篇眼。人們常稱道吳梅村“慟哭六軍俱縞素”之句,以梅村詩句視此“萬里長城橫縞帶”詞句,著眼亦不同矣!傲譄艋鹨殃@珊”。六街,指大都城。燈火闌珊,是燈火稀疏。闌珊燈火,反襯夜色沉沉。自春睡起至燈火闌珊,詞之意境無限遙深。暗淡的現(xiàn)境,透視出詞人暗淡的心態(tài),也意味著同樣暗淡的現(xiàn)實。

  “人立玉樓間”。結(jié)筆直接描寫詞人自我形象,總結(jié)全文。玉人獨立玉樓,從早到晚獨立久矣。丹心難滅,是素服縞帶亦難全表心腸。全詞曲已終,而悲傷無已。無怪乎后來金德淑對人誦其此詞,猶感泣下。詞人寫此,已至舉重若輕之地步。

  這首詞是詞人沉郁于腹中的愛國情思的自然發(fā)散。作為一個女性詞人。能有如此之筆力,高明之藝術(shù),亦屬難能可貴了。詞雖用筆墨寫就,但猶如用血淚匯成。雖未痛哭,但卻讓人無比沉痛。詞中融攝雪山、縞帶、玉樓于一體,整合為悼故國之全幅莊嚴(yán)境界。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8

  望江南·三月暮

  宋代:吳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fēng)。堤畔畫船空。

  懨懨醉,長日小簾櫳。宿燕夜歸銀燭外,啼鶯聲在綠陰中。無處覓殘紅。

  譯文

  三月暮春時節(jié),花兒凋落后,情意反而更為濃厚。人離開后秋千在月光中靜靜地懸掛著,拴在楊柳樹下的馬兒疲倦得都不想迎風(fēng)嘶叫。停駐在堤邊的畫船上空無一人。

  小簾櫳中的人整日感到渾身無力,昏昏欲睡。歸家的燕子因為銀燭正亮著,不敢飛回巢中。綠樹蔭內(nèi),流浪的黃鶯不停地啼叫。春光流逝了,連那凋萎的花也無處可尋。

  注釋

  望江南:又名“夢江南”“憶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zhèn)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薄督饖Y集》入“南呂宮”。小令,單調(diào)二十七字,三平韻。

  懨懨(yān):精神不振貌。

  “宿燕”句:借用溫庭筠《七夕》“銀燭有光妨宿燕”詩意。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懷遠(yuǎn)的艷情詞,在名家的筆下以雅秀的筆意和綿密的章法描摹而出,一點都不顯俗套,反而是曲曲傳出了戀人的真摯情感和深微心理。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暮春三月,這里說的不是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的時節(jié)!案闈狻,濃情密意,指的應(yīng)是歡情。那么,“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fēng)。堤畔畫船空”幾句呢,初讀之下,很可能覺得是在寫“方留戀處,蘭舟催發(fā)”的分手情狀;況且“秋千閑掛月”,也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韓偓的《寒食夜》:“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煙雨中”,或者夢窗自己的《風(fēng)入松》:“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dāng)時纖手香凝!钡(xì)細(xì)尋繹下去,便會知道都對不上號。

  這里繪制的絕不是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的凄涼圖畫!叭巳ァ、“馬!钡墓P墨,其間實在是隱去了若干具體的情事。一幕情深意密的“相見歡”,寫到如此隱約迷離,含渾蘊藉,手法可謂高明極了。不去實寫柳陰搖出畫船來的情狀,也不去細(xì)摹仕女秋千會的場景,而是完全看不到人的活動,作者只是側(cè)擊旁敲,輕靈地烘托出一個類似“空鏡頭”的畫面:閑掛月中的秋千索、駐泊堤旁的畫船、拴系于垂楊的馬匹。這一切都在無誤地牽引著讀者的神思,循著詞人的細(xì)密思路,順理成章地湊泊過去:倦馬嘶風(fēng)、柳邊船歇——待人歸!夜已深沉,月已朦朧。全部的環(huán)境完全被一種靜謐、甜美、而又圣潔的氛圍籠罩著。這,就是詞的上片的不寫之寫。實際上,而今樂事他年淚,這種對歡情的描寫,其實是在為下片的悲感作鋪墊。

  季節(jié),由春入夏;情感,也由似酒如密的濃情過濾到神態(tài)懨懨的如癡如醉。世事猶如春夢,失去便不可復(fù)得;人也如同飛鴻離去后也不再復(fù)回。密約幽期不可復(fù)得,峽云無跡各自西東,剩下的只有無窮的悵惘和不盡的憶念,她也許只會獨自守著窗兒,整日價在情思昏昏中打發(fā)日子罷了!八扪嘁箽w銀燭外”,用的是溫庭筠《池塘七夕》詩“銀燭有光妨宿燕”的.旖旎字面,而指的卻是人此時的孤棲處境。下一句“流鶯聲在綠陰中”綠陰內(nèi)流鶯啼囀,更是使人傷春不忍聽,加倍烘托出主人公彷徨寂寞的心境。最后以“無處覓殘紅”歇拍,對應(yīng)上文的“花落”,也點明景情迥異聚散匆匆的無奈,哀婉的歌聲里傾注著作者對不幸的主人公的綿邈深情。夢窗詞擅長以離合吞吐之法抒寫感懷舊游之情。

  比較而言,長調(diào)慢詞的篇幅更易于酣暢鋪排,直抒哀樂,而《望江南》這樣的小詞,要傳出虛實相生,悲歡迷見的韻調(diào),實有相當(dāng)?shù)碾y度,而作者卻巧妙地將上下片屬于兩段時間的情事加以比照,悲歡相續(xù),構(gòu)成了全詞的渾然整體。尤其是他詠寫艷情而用的那種隱去情事,虛處傳神的獨特技法,造出了一個格調(diào)高雅、情意醇厚的空靈境界,這不能不令人擊節(jié)嘆賞。

  賞析二

  開篇“三月暮,花落更情濃”兩句即點明時節(jié),在暮春三月,紅花落去,春光將盡,詞人對春天的喜愛愈加濃烈。在這里,詞人沒有描寫對春天草長鶯飛、姹紫嫣紅的喜愛,而是通過殘花飄零來強(qiáng)調(diào)自己對春天的不舍。越是生離死別,感情就越是濃烈,詞人深諳其中道理,僅僅“花落更情濃”一句就把春逝心悲刻畫得人木三分,比那些光用“愁”、“哀”、“憐”等膚淺字詞雕琢詞表的詞作要深刻、厚重得多。

  “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fēng)。堤畔畫船空!奔讶穗x去,秋千空掛,唯見一輪明月懸在朗朗星空中。系在岸邊楊柳旁的馬兒,可能因為等候主人的時間太長了,不禁迎著緩緩的春風(fēng)嘶鳴起來。岸邊的畫船空寂無人,隨著水波上下起伏。這三句刻畫了一幅春夜湖邊楊柳圖。

  “宿燕夜歸銀燭外,流鶯聲在綠陰中!狈恐秀y燭明亮,宿燕徑直飛到檐下休息,綠蔭中黃鶯的啼鳴婉轉(zhuǎn)動聽。這里化用了溫庭筠《池塘七夕》詩中“銀燭有光妨宿燕”的句意,暗喻佳人盼郎、郎卻不歸的孤獨凄寂。流鶯啼囀,讓孤獨的人兒更加心傷,這里烘托出佳人孤棲獨處、彷徨憂傷的心境。

  最后一句“無處覓殘紅”,落花流水,殘紅難覓,對應(yīng)上闋的“花落”。也有聚散匆匆、幽期難定的無奈,最后以佳人的無邊悵惘哀愁收束全文。

  從整首詞來看,詞人以寫暮春花落開始,以殘紅難覓結(jié)束,首尾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完美。另外,上闋寫暮春空景,卻暗含男女情事。下闋寫空閨獨守,卻又穿插春景。整首詞詞句雖短,但是暮春景色、男歡女愛兩不誤,最后,以悲春傷時寓意歡愉易逝,猶有余情未了,回味無窮。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傷春懷人之詞。所懷者誰已不可確考。細(xì)味本詞所寫時間為暮春,所寫之地:楊柳、堤畔,似是西湖之景,姑依夏說,為夢窗傷悼杭州亡妾之作。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9

  望江南(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一、注釋:

  1.望江樓:望江樓在四川成都東門外的錦江河畔,在這里,望江樓指江畔思婦眺望之樓,不能單單理解成一個地點。

  2.斜暉:偏西的陽光。

  3.脈脈:音mò mò。含情凝視、情意綿綿的樣子。這里形容陽光微弱。

  4.悠悠:悠長。

  5.白蘋洲:白蘋洲是唐代的稱呼,今稱蓮花莊,在浙江湖州東南的苕溪之畔。但是在本詞中,兩者都不是確指。白蘋洲,是指江中長有白蘋的小渚。白蘋是水中一種浮草,色白,古時男女常采蘋花贈別,故古詩詞中常用白蘋洲指代分別之處。蘋,音pín。

  二、譯文。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 千帆過盡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xiàn),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三、鑒賞。

  這首小詞雖意思直白,但情真意切,沒有矯飾之態(tài)和違心之語。詞中出現(xiàn)的樓頭、船帆、斜暉、江水、小洲,這些互不相干的客觀存在物,思婦的由盼郎歸來的喜悅到“腸斷白蘋洲”的痛苦失望,這些人物感情神態(tài)的復(fù)雜變化,作家經(jīng)過精巧的藝術(shù)構(gòu)思,使之成為渾然一體的藝術(shù)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橋梁,把這些景物、人物聯(lián)系了起來,而且滲透到了景物描繪和人物活動之中,成了有機(jī)的藝術(shù)整體,使冰冷的樓、帆、水、洲好像有了溫度,有了血肉生命,變得含情脈脈;使分散孤立的風(fēng)景點,融合成了具有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的藝術(shù)畫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現(xiàn)和內(nèi)在的心理活動完美統(tǒng)一地顯示出來。其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首先,其不僅內(nèi)容多,而且景物層出,情感起伏。該詞雖然只有二十七個字,但其時間:從清晨寫到黃昏;其景物:從樓頭、千帆,寫到斜暉、江水,又寫到白蘋洲;其人物內(nèi)心情感:從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愁腸寸斷。

  其次,采用白描、直敘的手法,融情于景,表達(dá)出含蓄、細(xì)膩的感情。早起梳妝打扮,是想念愛人今天必定歸來,于是急忙登樓凝望。作者以白描手法直敘她極目遠(yuǎn)眺所見之景,千帆過盡,不見歸舟。這時的女子,感情是復(fù)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情緒是變化的。初登樓時的興奮喜悅,久等不至的焦急,還有對往日的深沉追懷……對思婦的感情變化作者刻畫得細(xì)膩而綿密,但卻并未明白道出,而是通過對景物的描述讓讀者自去體會感悟。

  再次,用擬人手法寫夕暉、流水,是借以暗示思婦因失望而凝愁含恨。斜陽欲落未落,對失望女子含情脈脈,不忍離去,悄悄收著余暉;不盡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無語流去。這“斜暉”、“江水”正傳達(dá)出這位女子愛與恨、相思與失望、切盼與哀怨情緒的'復(fù)雜相織。這以景物描寫襯托心理的手法,可謂絕妙。

  最后,情感張弛的運用,一是,在“過盡千帆皆不是”里,蘊含了千百個小的情感張弛;二是,就在這一天中,又是一個大的張弛--從早上滿懷眺望的第一帆,到斜暉中令人斷腸的失落;三是,限于篇幅,詞人擷取的只是思婦一日的盼望鏡頭,但是思婦與情人的分別當(dāng)不是一日,那么她的思念自然也非一日。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10

  望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O洲。

  【注釋】:

  1.梳洗:梳頭洗臉、化妝等婦人的生活內(nèi)容。

  2.獨:獨自,單一。望江樓:樓名,因臨江而得名。

  3.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風(fēng)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詞。

  4.皆:副詞,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歸來之船)。

  5.斜暉:日落前的日光;暉:陽光。脈脈:默默含情達(dá)意的樣子,這里是擬人手法。

  6.腸斷:形容極度悲傷愁苦。白O;一種開白花的水草,蕨類植物。

  7.洲:水邊陸地。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jìn)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朗讀節(jié)奏劃分】:

  望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O洲。

  【寫作背景】: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詞,這首詞主要表現(xiàn)了一位因心愛的人遠(yuǎn)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nèi)心情感。

  【翻譯】:

  梳洗化妝已罷,獨自倚靠在望江樓上(眺望)。

  過完了上千只船兒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輝含情凝睇著悠悠江水,(讓人日日)愁腸寸斷于白蒴洲頭。

  【翻譯二】: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千帆過盡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xiàn),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頻洲上。

  【簡析】:

  詞中癡情女子對愛人的思念,真摯感人。望江樓上悄然獨立,只為能找尋心上人的歸蹤。夕陽西下,萬舟駛過,仍沒有愛人的身影。中人那悠悠流水,緩緩東流。心中的愛與恨,相思與失望交織一起,怎不令人黯然神傷!

  【賞析一】:

  這是一首言簡意豐的閨怨詞,短短27字含蓄不盡地描摹出思婦的千般柔情,傾倒古今無數(shù)讀者。

  開頭“梳洗罷”三字是略含喜慶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正如司馬遷《報任安書》所說,“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惫艜r交通不便,信息難通,思婦的心上人雖無歸期,但又有隨時隨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婦每日有此梳妝的功課,一絲不茍,理云鬢,施粉黛,成此柔媚風(fēng)流之體態(tài)。俗語說“久別勝新婚”,思婦不僅時刻盼望著丈夫回來,而且要在丈夫來到時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與青春魅力,喚醒其久違了的夫妻情愛,提高久別乍逢時的愛情質(zhì)量!“獨倚望江樓”是上句“梳洗罷”之后心理及行為的繼續(xù)與深化,獨倚望江樓,天際識歸舟,其情殷殷,希望滿懷;又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尋常而富有美感。此句“獨”字也有特殊含義,思婦打扮得如此俏麗動人又怕人見,是她羞慚心理的'寫照。故思婦眺望、企盼情人之舉動又有怕人識見的羞怯心緒,是思婦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種凄清的美感效果。

  從“梳洗”到“望盡千帆”是一個漫長難耐的焦躁時光,然而卻是迷離著玫瑰色夢幻的希望時期。接下來“皆不是”一語猝然將這夢幻扯破,重新將思婦拋向絕望的境地:看來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脈脈斜暉,這是最令人傷心的時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暉脈脈水悠悠”一句還有一層含義,那就是倍添思婦“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這無知的斜暉與悠悠江水每天此時相擁相戀,纏綿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畫出一幅夕陽無限好的美麗圖畫,不正是人間夫婦男耕女織、夫唱婦隨的某種象征嗎。物猶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讓思婦腸斷呢?”

  “腸斷”是出自《世說新語>的故事,這里形容思婦極度的相思之苦。“白蒴洲”也非等閑之筆,因“O”為水草,O、水相依而生,O失水則死。婦人不能與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無水之蒴嗎!觸景生情,能不傷懷?

  詩貴含蓄,溫庭筠此詞深諳婦人心理,寥寥數(shù)語,寫盡思婦不盡情思,堪稱千古絕唱。

  【賞析二】: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是寫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來,匆匆梳洗后,獨自倚在望江樓上眺望。從這了了的八個字中,應(yīng)該可以讀出幾層意思:

  ①“梳洗”點明了時間是早上,對下文的傍晚(斜暉)來說也是個伏筆。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詞簡釋》中說這是午睡后的梳洗,時間短去了半天,則下文的“過盡千帆”極言等待之久便無著落,似不可取。

 、凇笆嵯戳T”,隱含著女主人公盼歸的期望,如果不是有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會象溫庭筠在他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詞中所說的“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了!芭疄閻偧赫呷荨,這容是為了心上人才有意義的,正因為她期望中丈夫會回來,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會認(rèn)真梳洗。

  ③一個“罷”字之后,緊接“獨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DD她黎明即起,剛一梳洗完畢就匆匆的趕去江樓了。

 、軓乃辉缇图奔比ソ瓨翘魍归_一點,就應(yīng)該還會想到,她的思念應(yīng)該不會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產(chǎn)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長夜不眠,一夜相思,受盡煎熬;抑或昨夜她夢見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趕去望江樓。

  ⑤再進(jìn)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來這江樓上盼歸呢?

  ⑥一個“獨”字,不僅說出了她的孤獨,隱含著她與心上人的分離,而且也與下面象征分別的“白蘋洲”(詳解見下)遙相呼應(yīng)。

  “過盡千帆皆不是”,寫出了她希望與失望交替的過程。遠(yuǎn)處每有一船現(xiàn)影,她便引頸長望,心兒隨著船的漸行漸近而漸漸緊張,希望也漸漸高漲,可是船到樓頭無情地繼續(xù)前行,當(dāng)她意識到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兒時,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可是這時的她還沒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遠(yuǎn)方……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11

  望江南·梳洗罷

  作者: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注釋 ①斜暉:偏西的陽光。

  ②脈脈(mòmò):含情凝視、情意綿綿的`樣子。這里形容陽光微弱;

 、郯?(pín)洲:開滿白色 蘋花的水中小塊陸地。古代

  詞中長用以代指分別的地方。白蘋,一種水中浮草。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九年級上冊,“蘋”簡體:上“艸” 下“頻” 讀pín。

  譯文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

  千帆過盡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xiàn),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

  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賞析

  此詞寫一女子登樓遠(yuǎn)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xiàn)了她從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腸斷”的感情。

  這是一首小令,只有二十七個字!霸~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一句一字閑不得”(《白香詞譜箋》)。起句“梳洗罷”,看似平平,“語不驚人”。但這三個字內(nèi)容豐富,給讀者留了許多想像的余地。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來的洗臉梳頭,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夫),在特定條件(準(zhǔn)備迎接久別的愛人歸來)下,一種特定情緒(喜悅和激動)的反映。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常以“爐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綺羅失常色,金翠暗無精”之類的描寫來表現(xiàn)思婦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本篇用法有所不同,離別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獨的日子似乎就要過去,或者說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來到,于是,臨鏡梳妝,顧影自憐,著意修飾一番。結(jié)果是熱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現(xiàn)實,帶來了深一層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鏡不治”“首如飛蓬”的苦境中去。這三個字,把這個女子獨居的環(huán)境,深藏內(nèi)心的感情變化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了嗎?

  接著,出現(xiàn)了一幅廣闊、多彩的藝術(shù)畫面:“獨倚望江樓!苯瓰楸尘,樓為主體,焦點是獨倚的人。這時的女子,感情是復(fù)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情緒是變化的。初登樓時的興奮喜悅,久等不至的焦急,還有對往日的深沉追懷……這里,一個“獨”字用得很傳神!蔼殹弊,既無色澤,又無音響,卻意味深長。這不是戀人昵昵情語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嘰嘰喳喳的“共倚”,透過這無語獨倚的畫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憑欄遠(yuǎn)眺圖,卻是“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的“離情正苦”。把人、景、情聯(lián)系起來,畫面上就有了盛妝女子和美麗江景調(diào)和在一起的斑斕色彩,有了人物感情變化和江水流動的交融。

  “過盡千帆皆不是”,是全詞感情上的大轉(zhuǎn)折。這句和起句的歡快情緒形成對照,鮮明而強(qiáng)烈;又和“獨倚望江樓”的空寂焦急相連結(jié),承上而啟下。船盡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滅,這時映入她眼簾的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沒有生命的無情物,但在此時此地的思婦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產(chǎn)生的一種聯(lián)想類比。斜陽欲落未落,對失望女子含情脈脈,不忍離去,悄悄收著余暉;不盡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無語流去。它像一組電影鏡頭:一位著意修飾的女子,倚樓凝眸煙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別不歸的愛人,從日出到日落,由希望變失望,把這個女子的不幸,表現(xiàn)得多么動人。

  至此,景物的描繪,感情的抒發(fā),氣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后彈出了全曲的最強(qiáng)音:“腸斷白蘋洲。”“末句最當(dāng)留意,有余不盡之意始佳!焙腿~“不露痕跡”相較,末句點出主題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結(jié)句,仍有“有余不盡之意”。白蘋洲在何處?俞平伯先生說,不要“過于落實,似泛說較好”,(俞平伯《唐宋詞選釋》),這是極為深刻的見解。但在本篇的藝術(shù)描寫中,應(yīng)該是江中確有白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實寫。獨倚望江樓,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那時盼人心切,只顧看船而不見有洲了。千帆過盡,斜暉脈脈,江洲依舊,不見所思,能不腸斷!

  詞是注重作家主觀抒情的藝術(shù)形式。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動自然,沒有矯飾之態(tài)和違心之語。詞中出現(xiàn)的樓頭、船帆、斜暉、江水、小洲,這些互不相干的客觀存在物,思婦的由盼郎歸來的喜悅到“腸斷白蘋洲”的痛苦失望,這些人物感情神態(tài)的復(fù)雜變化,作家經(jīng)過精巧的藝術(shù)構(gòu)思,使之成為渾然一體的藝術(shù)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橋梁,把這些景物、人物聯(lián)系了起來,而且滲透到了景物描繪和人物活動之中,成了有機(jī)的藝術(shù)整體,使冰冷的樓、帆、水、洲好像有了溫度,有了血肉生命,變得含情脈脈;使分散孤立的風(fēng)景點,融合成了具有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的藝術(shù)畫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現(xiàn)和內(nèi)在的心理活動完美統(tǒng)一地顯示出來。這正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思婦的`怨和恨,血和淚,深深地感動了作家;在這些似乎平靜的字句中,跳動著作家真摯熱烈的心。

  這首小令,像一幅清麗的山水小軸,畫面上的江水沒有奔騰不息的波濤,發(fā)出的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嘆息,連落日的余暉,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盤旋著一股無名的愁悶和難以排遣的怨恨。還有那臨江的樓頭,點點的船帆,悠悠的流水,遠(yuǎn)遠(yuǎn)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玩味,有著一種美的情趣,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這首小令,看似不動聲色,輕描淡寫中醞釀著熾熱的感情,而且宛轉(zhuǎn)起伏,頓挫有致,于不用力處看出“重筆”。

  思婦題材寫的人很多,可說是個“熱門題材”,但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這也是個軟題材,但這首小令不是軟綿綿的,情調(diào)積極、健康、樸素。在有著綺靡側(cè)艷“花間”氣的溫詞中,這首小令可說是情真意切,清麗自然,別具一格的精品。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12

  原文:

  閑夢遠(yuǎn),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yuǎn),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yuǎn),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注釋:

 、磐希捍嗽~調(diào)名一作“望江梅”,又作“憶江南”。李煜此詞調(diào)名下共二首,《花草粹編》置于《望江南》下,未析為二首。《全唐詩》、《歷代詩余》將此調(diào)下二首與《望江南》二首歸為一調(diào),計為四首。

 、崎e夢遠(yuǎn):閑,指囚禁中百無聊賴的生活和心情。夢遠(yuǎn),指夢見遙遠(yuǎn)的地方,也指夢長。

 、悄蠂阂话阒搁L江以南的廣大地區(qū),這里指南唐國土。正芳春:正是春光明媚的時候。芳春:美好的春天。唐陳子昂《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競》有“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句。

 、裙芟遥汗軜菲髋c弦樂器,也泛指樂器,這里指各種樂器共同演奏。江面綠:指春天里江水明徹而泛綠色。綠,也作“淥”,水清徹的樣子。

  ⑸飛絮:飛揚的柳絮。輥:有本作“滾”(gǔn),翻滾,滾動,轉(zhuǎn)動。輕塵:指車馬過后揚起的塵土。此句比喻柳絮像細(xì)微的塵土在空中地下翻滾。

  ⑹忙殺:猶言忙死。殺:同“煞”,形容極甚。忙殺,《花草粹編》、《全唐詩》等本作“愁殺”。

 、饲迩铮禾旄邭馑那锾,指深秋。唐杜甫《宿府》有“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句。

 、毯褐缸匀痪拔镌诤鋾r節(jié)的顏色,即秋色。暮:蕭本二主詞等本中作“遠(yuǎn)”。

 、吞J花:蘆葦花絮。隋江總《贈賀左丞蕭舍人》有“蘆花霜外白,楓葉水前丹”句。泊:停泊,停放。

  ⑽笛在月明樓:全句意謂笛聲發(fā)自于月光照耀下的高樓。月明:月光明照。

  翻譯:

  閑夢悠遠(yuǎn),南國春光正好。船上管弦聲不絕于耳,江水一片碧綠,滿城柳絮紛飛,淡淡塵煙滾滾,忙壞了看花的人們。

  閑夢幽遠(yuǎn),南唐故國正值秋高氣爽的清秋。遼闊無際的江山籠罩著一片淡淡的秋色,美麗的蘆花深處橫著一葉孤舟,悠揚的笛聲回蕩在灑滿月光的高樓。

  賞析:

  這兩首同調(diào)的詞,描繪了兩幅江南美景。全詞以“閑夢”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直抒作者孤苦懷思的悲情,綴筆不多而氣氛濃郁,未見雕琢而含蘊深遠(yuǎn),描摹生動,筆筆見情,足見才力。

  第一首寫春景。

  “閑夢遠(yuǎn),南國正芳春。”概括寫出廣大的江南地區(qū),正是春暖花開的美好季節(jié)。春之名“芳”,使人如見百媚千嬌的花容,如聞馥郁的花香。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詞人從三方面具體描寫了這“芳春”美景。首先是春風(fēng)拂面、水波蕩漾的春江!按瞎芟医婢G”的“江”,當(dāng)是流經(jīng)南京城的長江支流秦淮河。春滿金陵,石城生輝,秦淮河上綠波蕩漾,畫船游舫,來往穿梭,船上絲竹相和,飛揚出舷的樂聲飄蕩于水波之上,動人心魄。這里,詞人僅在一句之中,就把有形之物、無形之聲和鮮明之色集合調(diào)配繪制成一幅水上音樂會的畫圖。句末的“綠”,乃是春天的顏色,是生命力的象征,它既寫水色,亦狀春色。它與“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一樣,一下就將生機(jī)勃勃的江南春色概括無余。其次,詞人又把目光轉(zhuǎn)向陸地,抓住春風(fēng)楊柳、飛絮滿城的典型景色,進(jìn)一步寫出江南春景之美!皾M城飛絮滾輕塵”,是實景的形象描寫,同時還是對春風(fēng)的暗寫。詞人并未直接寫春風(fēng),但從那一“飛”一“滾”之中,卻已使人覺得撲面的春風(fēng)是無所不在了!拜p塵”翻滾,除春風(fēng)吹拂的自然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為的'因素造成的。春色美好,人人皆欲觀賞,游人多了,自然也就踐起輕塵滾滾,故“滾輕塵”乃借物寫人,說明游人之多。只有這樣,才能與下面的描寫自然地銜接起來!懊⒖椿ㄈ恕保捍菏前倩ㄊ㈤_之時,觀賞眾芳,確是賞心悅目的快事,所以,寫春是很難不寫花的;但詞人卻不直接寫群花如何美麗動人,而只說把看花人“忙殺”了。一個“忙殺”,則百花之美,看花人興致之高,人之多,場面之大,盡在其中。

  第二首寫秋色。

  “閑夢遠(yuǎn),南國正清秋!痹~人筆下的江南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jié),其總的特色是一個“清”字!扒濉,兼有清澈明朗和清爽涼快之意,它概括出秋天的景色和氣候兩方面的特點。正因為“清”,詞人才能將這秋景(無論是近、中、遠(yuǎn)景)看個清清楚楚,也才能將這秋景生動地描繪出來。

  “千里江山寒色遠(yuǎn),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在總括秋色之“清”后,接著,也是從三方面對之加以具體描寫。首先是遠(yuǎn)景,詞人從大處著墨,給“千里江山”敷上一層“寒色”,勾畫出一幅江山秋晚圖。所謂“寒色”,乃清冷之色!昂迸c“清”,其義是可以合二而一的!昂h(yuǎn)”的“遠(yuǎn)”,既說明是遠(yuǎn)景,又是對千里江山皆寒色的一個模糊的數(shù)的量度,它還與“閑夢遠(yuǎn)”的“遠(yuǎn)”在內(nèi)容上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即以在一片“寒色”掩映之下的“千里江山”之“遠(yuǎn)”,來說明“閑夢”之“遠(yuǎn)”。其次是中景!疤J花深處泊孤舟”,既是寫自然景物,也是寫人的活動!爸邸敝^“孤”,除從數(shù)量上指舟乃獨木一葉外,也暗點出舟中人的孤獨,使人想象出其身世之漂泊凄苦,心情的酸楚悲涼;如再看這“孤舟”乃泊于蘆花深處,則其孤獨、凄苦,就更是可想而知了。它在情調(diào)上與前面的“清”“寒”是完全一致的!暗言谠旅鳂恰,是說秋月當(dāng)空,銀光如瀉,高樓之上,笛聲忽起,那悠揚的笛聲,忽高忽低,時斷時續(xù),它說明吹笛人的心靈在顫動,聽笛人的心潮在激蕩。古代詩人,大都以笛聲寫離別之思,表哀怨之情,故向秀思舊,有感于鄰人吹笛之發(fā)聲嘹亮,嘆而賦日:“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fù)尋!碧迫艘嘤小按档亚锷斤L(fēng)月清,誰家巧作斷聲?……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卻盡生”(杜甫《吹笛》)之句。由此可見,詞人在這里所表達(dá)的也是一種思念故國的眷戀難舍之情。不過,它不像前面那樣是由“清…寒…孤”等字予以點出,而是隱含于笛聲之中。我們只有明了了這一點,才算把握住了此句內(nèi)容的實質(zhì)。

  總之,這兩首詞的寫法是基本相同的,即都是先對景色的特點作總的概括,然后再從三個不同方面加以具體描寫;所不同者,是它們的色調(diào)和情調(diào),即前者色暖,后者色寒,前者歡快,后者凄清,由此造成的意境也有所不同。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13

  原文:

  望江南·莫攀我

  唐代:佚名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臨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愛一時間。

  譯文: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臨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愛一時間。

  你不要死纏著我,不要想那些不切實際的事情了。我只是那曲江邊一棵臨池垂柳而已,這個過來攀折一支,那個也過來攀折一支,折完就走了,情愛只是一時之間。

  注釋:

  莫攀(pān)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臨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愛一時間。

  大:“大”應(yīng)是“太”的訛誤。者:“者”同“這”。

  賞析:

  這是一首反映妓女內(nèi)心痛苦的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稱寫出。她訴說的對象,看來是一位屬意于她的青樓過客。曲江是唐都城長安郊外的著名旅游勝地。女主人公自比“曲江柳”,當(dāng)時就近取譬,可知她是長安的妓女。

  作品開門見山。開頭直截了當(dāng)?shù)胤顒衲俏荒凶硬槐囟嗲椤K^“心偏”,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北方話的“死心眼”。后三句寫出了女子這樣決絕的.原因。

  從詞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對那位男子真誠相愛的表示是感激的;惟其感激,才投桃報李,坦率相勸。那男子,也許還是一個初涉青樓的年輕后生,不諳世事;而這女子,卻是一位老于風(fēng)塵的過來人,懂得生活的嚴(yán)峻。

  她用否定的語氣說出的“恩愛一時間”,表明她對于堅貞的愛情是向往的。但自己身為煙花女子,只有賣笑的義務(wù),沒有被愛和愛人的權(quán)利。她對那男子直言不諱,足見她心地善良,也說明了現(xiàn)實的黑暗和她作為妓女的深刻不幸。她拒絕了那男子真誠相愛的表示,也等于認(rèn)可了自己永遠(yuǎn)不肯能得到真正愛情的不幸處境。

  詞中用比喻的手法,代替直接的敘述,是民歌慣用的手法,既貼切、形象,又符合妓女的身份,富有民歌的色彩,表明它是出自處于當(dāng)時社會最底層的婦女之口。以青樓女子的口吻,奉勸男子不必多情,并以柳樹自喻,表明自己淪落風(fēng)塵的悲涼處境。此詞一說是青樓女子對隨意玩弄她們的男性表示強(qiáng)烈的不滿和抗議。

  這首小詞不僅內(nèi)容可取,而且結(jié)構(gòu)相當(dāng)完美。前人說“真詩果在民間”(李夢陽《郭公謠序》),此詞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14

  望江南·春未老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古詩簡介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秋,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東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舊臺,并由其弟蘇轍題名“超然”,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義。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超然臺,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xiāng)思,寫下了此作。這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tài)的復(fù)雜變化,表達(dá)了詞人豁達(dá)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tài)度。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秋,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東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舊臺,并由其弟蘇轍題名“超然”,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義。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超然臺,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xiāng)思,寫下了此作。這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tài)的復(fù)雜變化,表達(dá)了詞人豁達(dá)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tài)度。

  翻譯/譯文

  登上超然臺遠(yuǎn)眺,春色尚未褪盡,和風(fēng)習(xí)習(xí),吹起柳絲千條細(xì),這一灣護(hù)城河水繞了半座城,滿城內(nèi)皆是春花燦爛,迷迷蒙蒙的細(xì)雨飄散在城中。寒食之后,春意是該減了,酒醒后,面對這許許多多的無力與責(zé)任。

  注釋

  1.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

  2.壕,指護(hù)城河。

  3.寒食,古時于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前兩日(亦有于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謂之寒食節(jié)。寒食與清明相連,是舊俗掃墓之時。游子在外不能回鄉(xiāng)掃墓,極易牽動思鄉(xiāng)之情,故下文云"咨嗟","思故國"。

  4.咨嗟,嗟嘆聲。

  5.故國,指故鄉(xiāng),亦可理解為故都。

  6.新火,寒食禁火,節(jié)后再舉火稱新火。新茶,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十六引《學(xué)林新編》云"茶之佳品,造在社前;其次則火前,謂寒食節(jié)前也;其下則雨前,謂谷雨前也。"此處新茶指寒食前采制的火前茶。

  賞析/鑒賞

  詞的上片寫登臺時所見暮春時節(jié)的郊外景色。首句以春柳在春風(fēng)中的.姿態(tài)——“風(fēng)細(xì)柳斜斜”,點明當(dāng)時的季節(jié)特征:春已暮而未老!霸嚿稀倍,直說登臨遠(yuǎn)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設(shè)對,以春水、春花,將眼前圖景鋪排開來。然后,以“煙雨暗千家”作結(jié),居高臨下,說煙雨籠罩著千家萬戶。于是,滿城風(fēng)光,盡收眼底。作者寫景,注意色彩上的強(qiáng)烈對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時空的色彩變幻,用明暗相襯的手法傳神地傳達(dá)出來。下片寫情,乃觸景生情,與上片所寫之景,關(guān)系緊密!昂澈,酒醒卻咨嗟”,進(jìn)一步將登臨的時間點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傳為紀(jì)念介子推,從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過后,重新點火,稱為“新火”。此處點明“寒食后”,一是說,寒食過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說,寒食過后,正是清明節(jié),應(yīng)當(dāng)返鄉(xiāng)掃墓。但是,此時卻欲歸而歸不得。以上兩句,詞情蕩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對故國、故人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寫作者為擺脫思鄉(xiāng)之苦,借煮茶來作為對故國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隱含著詞人難以解脫的苦悶,又表達(dá)出詞人解脫苦悶的自我心理調(diào)適。“詩酒趁年華”,進(jìn)一步申明:必須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抓緊時機(jī),借詩酒以自娛!澳耆A”,指好時光,與開頭所說“春未老”相應(yīng)合。全詞所寫,緊緊圍繞著“超然”二字,至此,即進(jìn)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這一境界,便是蘇軾在密州時期心境與詞境的具體體現(xiàn)。

  這首詞情由景發(fā),情景交融。詞中渾然一體的斜柳、樓臺、春水、城花、煙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燒新火、試新茶的細(xì)節(jié),細(xì)膩、生動的表現(xiàn)了作者細(xì)微而復(fù)雜的內(nèi)心活動,表達(dá)了游子熾烈的思鄉(xiāng)之情。將寫異鄉(xiāng)之景與抒思鄉(xiāng)之情結(jié)合得如此天衣無縫,足見作者藝術(shù)功力之深。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15

  望江南

  作者: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字詞注釋

  ⑴望江南:又名“夢江南”“憶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zhèn)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金奩集》入“南呂宮”。小令,單調(diào)二十七字,三平韻。

  ⑵梳洗:梳頭、洗臉、化妝等婦女的生活內(nèi)容。

 、仟殻邯氉,單一。望江樓:樓名,因臨江而得名。

 、惹Х荷锨е环7捍鲜褂蔑L(fēng)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詞。皆:副詞,都。

 、尚睍煟喝章淝暗娜展。暉:陽光。脈脈:本作“眽眽”,凝視貌!豆旁娛攀住酚小坝凰g,脈脈不得語”。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腸斷:形容極度悲傷愁苦。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古時男女常采蘋花贈別。洲:水邊陸地。

  白話譯文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上千艘船過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xiàn)。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望江南》賞析:

  《望江南·梳洗罷》是唐代文學(xué)家溫庭筠的詞作。這是一首寫閨怨的小令。此詞以江水、遠(yuǎn)帆、斜陽為背景,截取倚樓顒望這一場景,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個望夫盼歸、凝愁含恨的思婦形象。全詞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從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腸斷”的感情,情真意切,語言精練含蓄而余意不盡,沒有矯飾之態(tài)和違心之語,風(fēng)格清麗自然,是溫詞中別具一格的精品。

  詞中癡情女子對愛人的.思念,真摯感人。望江樓上悄然獨立,只為能找尋心上人的歸蹤。夕陽西下,萬舟駛過,仍沒有愛人的身影。中人那悠悠流水,緩緩東流。心中的愛與恨,相思與失望交織一起,不令人黯然神傷!

  這是一首閨怨詞,寫的是思婦樓頭,望人不歸。只有二十七個字,為詞中的小令!霸~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一句一字閑不得”(《白香詞譜箋》)。起句“梳洗罷”,看似平平,“語不驚人”。但這三個字內(nèi)容豐富,給讀者留了許多想像的余地。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來的洗臉梳頭,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婦),在特定條件(準(zhǔn)備迎接久別的愛人歸來)下,一種特定情緒(喜悅和激動)的反映。

【《望江南》的原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望江南原文及賞析(精選18篇)01-17

望江南·江南月原文賞析12-17

望江南·三月暮原文及賞析12-17

《望江南》原文03-10

《望江南》原文【必備】03-11

望江南·江南月原文賞析錦集[2篇]12-19

西施的原文及賞析11-14

《早春》原文及賞析03-10

愛蓮說原文及賞析02-28

黃河原文及賞析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