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團結小故事
古代團結小故事1
古代團結小故事:捕鼠器
有一則外國寓言說:一只老鼠發(fā)現(xiàn)一個農夫在其居住的院子里下了個捕鼠器,它就趕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同樣居住在這里的公雞肥豬和牛,它們對老鼠的忠告不理不睬,結果本與捕鼠器沒有直接關系的雞豬牛,卻因一條被捕鼠器夾住了尾巴的毒蛇及被此毒蛇咬傷的農夫之妻聯(lián)系了在一起,雞被做了湯給農夫妻子喝了,豬被送農夫妻上醫(yī)院的人們吃了,牛為送農夫妻子的葬禮斷送了生命。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許多的事情都在自然的發(fā)生發(fā)展著,人們看似好多和自己無關的事,最終都可能找上你,你本想看熱鬧的事,最終卻被別人看了笑話,這種事很多很多盡管許多人被現(xiàn)在的事嚇得不得不躲避,但我還是覺得躲避事情不是好的辦法
鬧非典的時候,我去了一趟愿來的單位老張給我講了一個過去的事:那一年單位進行機構改革上級下達了編制有幾個人要調換工作正好也任命一個人品非常不好的上級過去的日子我們科的老張從來沒給他送禮,他也沒有送禮的習慣因此對老張積怨很深,當時就對身邊的人說:先讓老張看門衛(wèi)去看他還牛逼不牛逼啦以后的工作進程中,那些心腹們都相信老張定形是被免掉的干部了對老張非常瞧不起主動去攻擊漫罵老張摸明其妙感到周圍的人在變話,心里納悶,問誰誰也不說圈外的"死刑犯"誰還敢搭里他?不主動罵他都算留情的了老張老老實實一輩子那受了這樣的委屈想說沒地方說,老婆也說:肯定你那破嘴得罪人了,要不怎沒針對別人?老張一窩囊,血壓也高了,心律也慢了,一晚上一晚上睡不成覺心里也充滿了仇恨又趕上感冒流行,老張大病一場,上吐下瀉,氣若游絲孤零零求人送進了醫(yī)院老張對我說:那時真有等死的感覺
事上的事有事很巧那天人品非常不好的新任頭去省里開會:所有的成人學校當年招生不滿二百人的.緩資質審查,緩今年的招生指標,他可傻眼了正好都符合整頓的條件會議結束,就去主席臺下咨詢主持會義的省廳長一說單位,廳長打聽老張,原來他們都是工農兵學員,關系很好廳長知道老張分到鐵路,老張不知廳長這幾年一直高升他登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出會場,直奔老張住院的醫(yī)院問寒問暖第二天,學校就給老張送來了新的任命:副校長,專抓學校的辦學和精簡機構人員
老張的病本是心病,他哪里知道幕后的導演?感恩戴德地去上任了學校的工作順利進行著,有廳長的關照老張把那些人下崗的下崗,看門衛(wèi)的看門衛(wèi)"一輩子沒整過人,這次我說啥也不放過他們!真往死里整我呀",老張后來知情依然對這幾位恨個不停那個校長不久就因逼迫教職工送禮,敲詐到上極親友頭上引起上級的不滿早早內退到煙臺了再也不敢回學校了,老張現(xiàn)在是校長那些被老張制裁的人還在奈心地等待著退休,見了老張,老遠就擠出笑臉
何必呢,人那,還是品德正一點好!
古代團結小故事2
漢明帝時,汝州有一個秀才叫張劭,到東都洛陽去應舉。這一天,他住在客店里,聽見隔壁有人喊救命,并有痛苦的呻吟聲時斷時續(xù)地傳出來。張劭問店小二,隔壁住的是什么人。店小二說,是一個生了重病的人。就快死了。張劭要去看個究竟,店小二慌忙阻攔,說,那個人害的是瘟病,我們誰都不敢去。張劭哪里肯聽店小二的勸,他徑自走過去查看。見病人已經奄奄一息了,張劭趕緊為他求醫(yī)問藥,并湯水粥食,早晚小心伺候。
沒幾日,那人居然病好了。
原來,這個人也是來趕考的。是楚州山陽人,姓范,名式。因為這場病,兩人都耽誤了京都大考。范式十分過意不去,就在這家小店里,兩人義結金蘭,拜為兄弟。
離別時。正值重陽節(jié)。范武說,明年的今天,我一定到賢弟家中,登堂拜會你的'家人。張劭說,那一天,我一定設雞黍之宴,等待兄長的到來。兩人盟誓之后,飲了數(shù)杯酒,然后含淚告別。
第二年重陽這天,張劭起了個大早,灑掃廳堂,宰雞炊飯。等待范式的到來。然而直到日落。他也沒有看到范武的影子。張劭不相信兄長會違背誓約。一直苦等到深夜。
三更時分,一陣風來,影影綽綽中。有一個人影。頗似范式。張劭喜出望外,說,小弟從早上一直等到現(xiàn)在,我知道兄長不會爽約的。然后張劭高興地置酒設宴,準備與兄長痛飲。蹊蹺的是,范武到來之后,始終不說話,還時不時以袖掩面。張劭心疑,以為自己招待不周。范式見狀,慚愧地說,賢弟啊,實話告訴你,兄已非陽世之人,乃陰魂也。
張劭聽罷,不啻于五雷轟頂,驚問何以至此。范式說,自去年別后,我便終日忙碌在商賈中。塵世滾滾。歲月匆匆,今早鄰居送我茱萸酒,始知今日是重陽節(jié)。我怎敢忘記與賢弟的盟約,奈何山陽距汝州,千里之隔,非一日能到。有道是,人不能日行千里,魂靈卻可以做到。為了不背棄誓約,我便自刎而死,魂駕陰風,來赴兄弟的雞黍之約……
說實在的,歷史上重信守諾的故事讀過不少,然而當讀到《喻世明言》中的這個故事時,仍覺驚心動魄。也許在范式看來,一個人如果沒了信用,也就成了一具軀殼,失去了在世上行走的意義。于是,他便用生命托舉起他心目中最貴重的東西——信用。故事到這里還沒結束。
那一晚,張劭放聲痛哭。第二天,他便辭別家人,奔赴山陽,去參加兄長的葬禮。一路上,他饑不擇食,寒不思衣,行了幾天,終于到達山陽。張劭祭拜完畢,回頭對范武夫人說,愿嫂嫂垂憐愚弟,不棄鄙賤,將劭葬于兄側,能陪伴在兄長身邊。張劭此生足矣。
說完。張劭撥劍自刎而死。他也用犧牲自我生命的方式。給結拜兄長、也給這個世間一個感天動地的回答。
古代團結小故事3
古代團結小故事:周處革痹
周處,晉朝無錫人,天性蠻好。但少年失雙親,沒人給他傳授規(guī)矩以教育,慢慢地受到壞習氣的熏染,長大以后更為粗野,打得人頭破血流彎腰尋牙。天長日久,終于發(fā)現(xiàn)別人在遠躲自己。
一天,他去問一位長者:“為什么鄉(xiāng)親、鄰居見了我遠躲呢?”老者告訴周處說:“周處,你不知道!我們這里現(xiàn)在有三害呢!第一害是前邊山里來了個老虎,經常出來傷害人畜。第二是后邊河里出現(xiàn)了一條蛟龍,害的.人不敢游泳過河、捕魚撈蝦...... ......”周處問:“還有一害怎么不說呀?”老者笑著說:“就是你呀!”
原來自己已經這么壞啦,幡然醒悟、決心悔過。憑著他的勇猛,上山殺掉了老虎,下河擒拿了蛟龍。自己良心發(fā)現(xiàn),本性善良的天性彰顯出來。從此一路上進,處處為人,后來做了很大的官,為鄉(xiāng)親做了很多好事,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的名聲。時至今日,周處墓仍在,經常引來后人緬懷
古代團結小故事4
古代團結小故事:遺子以經
漢宣帝時,有疏氏叔侄兩人,廣為受之叔,廣官居太子少傅師位,受官居太子太傅師位。告老還鄉(xiāng)時,漢宣帝為感謝他們恪盡職守賜以巨金,送歸祖籍。
以常規(guī),該置辦財富,增添固業(yè),頤養(yǎng)晚年,造福兒孫。而廣、受二人出乎世俗,卻經常在村里舉辦宴席,宴請三老四少,關心孤寡貧急。日集以月,月集以年,皇賜巨金,消似流水。兒子們看啦難免心焦,托鄉(xiāng)老招呼:“如此花銷,將來給孩子們能留下什么呢!”廣、受二人講:“為父豈不惜子,但疏家已經少有薄田,孩子們勤勞一點,刻苦持家,不會比別人過的差的。再則,那么多金錢留給他們,只能使他們越來越懶,錦衣玉食消磨斗志,恐怕沒有什么好處,遺之千金,不如遺子一經,從長計議為好!”
兒子們得以此話,深深理解前輩的良苦用心。便更加遺訓后代,培養(yǎng)孩子們對學習的`渴望追求,對精神修養(yǎng)的重視,以求流芳百世。
【古代團結小故事】相關文章:
古代的道德小故事08-23
法治的古代小故事08-23
古代愛情小故事06-22
古代廉潔小故事05-30
古代誠信小故事08-24
關于團結的小故事02-21
民族團結小故事05-31
中國古代神話小故事03-25
中國古代感恩小故事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