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无码在线|亚洲AvAv国产|手机久草视频在线|国产三区四区视频|日夲強伦一级入口|欧美香蕉视频一区二区|亚洲涩图日本五月|最新免费成人网址|超碰91官网在线观看|国产口爆在线观看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5-08-25 14:39:54 好文 我要投稿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

  原文:

  疏雨洗天清。枕簟涼生。井桐一葉做秋聲。誰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

  夢斷古臺城。月淡潮平。便須攜酒訪新亭。不見當時王謝宅,煙草青青。

  譯文

  疏雨過后,天空明凈如洗,枕席生涼,肅殺秋風(fēng)吹動梧桐葉,上似報秋,自己千里飄零,亦如同這風(fēng)中桐葉。

  一夢醒來,古臺城上,月色已逐漸暗淡,江潮漲得水與岸平。惟愿再追尋昔日新亭的慷慨之上,如今不惟其人不在,其宅亦不可見,惟見煙草青青。

  注釋

  枕簟(diàn):枕頭和竹席。

  客身:流落之身。南唐李煜《浪淘沙》詞:“夢里不知身是客!

  臺城:東晉臺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

  便須:即便。

  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王謝宅:指東晉王、謝士族的宅邸。

  煙草:被煙嵐籠罩著的草色。

  賞析:

  鄧剡被俘虜,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在途經(jīng)建康,鄧剡作了此詞。這首詞寓含有懷古感今的濃濃深情,語言極為明快,堪稱鄧剡現(xiàn)存的詞中的一篇佳作。

  “疏雨洗天清。枕簟涼生。井桐一葉做秋聲”。暑退寒來之節(jié)氣替代,說出盛極而衰的人生哲理。古話說得好:“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宋室覆亡,故國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懶!笆栌晗刺烨濉,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內(nèi)枕席生涼,是實寫秋天到來天氣生涼,氣候更替,室外井桐落葉,既是報秋,又勾起詞人對自己身世的感嘆。此詞一開篇,便給全詞的`氣氛作了烘托,深含懷古的幽幽情感。

  “誰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跟《唐多令》詞里寫的“堪恨西風(fēng)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意緒相通。葉隨風(fēng)飄,說明個人命運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對邦國淪亡悲哀之情!扒Ю铩笔歉爬ㄔ趶V東被俘到建康的旅程。李后主亡國后所作《浪淘沙》的“夢里不知身是客”,和此詞中所講的“客身”皆指亡國之虜淪落于異域的生活。

  “夢斷古臺城。月淡潮平!睎|晉臺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無限哀思難以排解。鄧剡把它帶到夢鄉(xiāng),醒來卻發(fā)覺古臺城上夢凄涼。詞中借己情感之轉(zhuǎn)折,演繹出作詞的生活。詞人的心境本來就很哀傷,但醒來見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愴。

  夢醒之后,到哪里去呢,只能去“便須攜酒訪新亭”。據(jù)《世說新語·言語篇》西晉滅亡后南渡士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在今南京市南),藉卉飲宴。周侯(豈頁)中坐而嘆曰:‘風(fēng)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導(dǎo))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fù)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王導(dǎo)在當年的新亭會上,還主張“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但自己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虜,宋王朝已徹底亡矣。

  “不見當時王謝宅,煙草青青。”它跟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所表達的意思相符。李白慨嘆歷史之已成陳跡,而鄧剡卻多了一層亡國的實感。從情感之深切,鄧剡實多一層。作為結(jié)句,它能融情入景,從而引讀者于審美活動中直接領(lǐng)悟人生哲理。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2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fēng)

  朝代:宋代

  作者:歐陽修

  原文:

  把酒祝東風(fēng)。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偸钱敃r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上髂昊ǜ,知與誰同。

  注釋及譯文:

  譯文

  我端起酒杯,問候春天,也希望你也留下,與我和美相伴。這里是繁華的洛城之東,在寬闊的街道兩旁,垂柳依依,春意盎然。去年此時,也是在這里,我和你攜手相伴,在花叢中歡樂游玩。人間聚散總是太匆匆,引人為時光怨恨。今年的花兒比去年的還美麗。也許明年的花兒會更艷麗動人,可是面對美景,誰是與我一同賞花的心上人呢?

  注釋

  把酒:端著酒杯。紫陌:泛指郊野的大路?偸牵捍蠖嗍牵际。“可惜”兩句: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賞析:

  這是一首惜春憶春的小詞。寫自己獨游洛陽城東郊,飲酒觀花時而產(chǎn)生的愿聚恐散的感情。這首詞為作者與友人春日在洛陽東郊舊地重游時有感而作,在時間睛跨了去年、今年、明年。上片由現(xiàn)境而憶已過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游之樂。下片再由現(xiàn)境而思未來之境,含遺憾之情于其中,尤表現(xiàn)出對友誼的珍惜!敖衲昊▌偃ツ昙t,可惜明年花更好”,將三年的花季加以比較,融別情于賞花,借喻人生的短促和聚時的歡娛心情,而并非“今年”的花真的`比“去年”更鮮艷,但由于是用樂景寫衷情,使詞的意境更加深化,感情更加誠摯。上片回憶昔日歡聚洛陽,同游郊野之樂趣。下片寫惜別之情,感傷氣息濃重。結(jié)尾兩句“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更以今年花勝去年,預(yù)期“明年花更好”,映襯明年朋友聚散之難卜,不知與誰一道重來洛城游芳,更進一層地深化了這種人生聚散無常之感,然而,在人生聚散無常的傷感之外,所幸尚有“明年花更好”的希望在,良辰美景總能多少慰藉詞人悵惘失落的情懷,減輕了心頭的傷痛。故而詞人并無劇痛深哀,只是一種淡淡傷感而已。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3

  原文:

  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鐘

  宋代:辛棄疾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fēng)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fēng)。

  譯文: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fēng)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整日在借酒澆愁的狀態(tài)中渡過,一生的努力因沒能改變國家的敗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來的英雄們本就不多,卻因時間的流逝而淹沒,再也難找到像劉邦、秦始皇那樣的英雄。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fēng)。

  英雄年少種種,身世經(jīng)歷全都在夢中顯現(xiàn)。結(jié)果老僧在半夜時分錯誤地鳴鐘,驚醒后難眠,連鐘聲也聽不得,只有西風(fēng)嗚咽。

  注釋: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fēng)吹何處是,漢殿(diàn)秦宮。

  身世:平生。酒杯:借酒澆愁。漢殿:漢代宮闕,代指劉邦。秦宮:秦朝宮闕,代指秦始皇。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sēng)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mián)不得,卷地西風(fēng)。

  夢入:夢境。少年叢,當謂英雄年少種種。歌舞:身世。誤:錯誤。西窗:思念,代指抱負。卷地:謂貼著地面迅猛向前推進。多指風(fēng)。代指身世悲涼。

  賞析:

  辛詞以其內(nèi)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shù)上有創(chuàng)新精神,在文學(xué)史上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独颂陨场ど剿乱拱肼勭姟樊斒亲髡吆笃诘淖髌罚~雖以“萬事皆空”總攝全篇,實充盈家國身世之感,風(fēng)格沉郁悲涼。上片懷古,實嘆喟今無英雄,秦漢盛世難再。下片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夢境再現(xiàn)!独颂陨场ど剿乱拱肼勭姟访鑼懙氖侨说街心,有些凄凄惶惶心態(tài),但又不趨炎附勢的低姿態(tài)。此詞當是作者后期的作品。

  辛棄疾也信奉老莊,在《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鐘》這首詞中作曠達語,但他并不能把沖動的感情由此化為平靜,而是從低沉甚至絕望的方向上宣泄內(nèi)心的悲憤,這些表面看來似曠達又似頹廢的句子,卻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極高期望破滅成為絕望時無法銷磨的痛苦。

  上闕:“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fēng)吹何處是,漢殿秦宮”,英雄惜英雄的悵然,劉邦和秦始皇的時代,是他認為兩個英雄豪杰輩出又命運起伏的時代。古今往來的英雄們,為時間的流逝而淹沒,但是心中的宏大夢想缺不曾忘卻,字里行間中作者為國家舍身立命而不達的情懷更加讓人感慨。

  上闋首句“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有充盈家國身世之感,風(fēng)格悲涼、沉郁。“雨打風(fēng)吹”原指花木遭受風(fēng)雨摧殘。比喻惡勢力對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嚴峻的考驗。此處表達出作者舍身報國決心的.堅持。

  下闕:"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fēng)”后闕是寫少年夢被山僧撞破,驚醒后難眠,卻連鐘聲也聽不得,只有西風(fēng)嗚咽。雖然表面上看是想逃避現(xiàn)實,實際上作者絲毫沒有忘記國家大事,時刻想著的還是報效國家!皦羧肷倌陞玻栉璐掖!北磉_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感情,反映出憂國憂民“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壯志豪情和以身報國的高尚理想!本淼匚黠L(fēng)“更是突出看當時嚴酷的現(xiàn)實。

  這首詞在藝術(shù)手法上的高明之處在于聯(lián)想與造境上。豐富的聯(lián)想與跌宕起伏的筆法相結(jié)合,使跳躍性的結(jié)構(gòu)顯得整齊嚴密。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濤大起大落,通篇蘊含著開闔頓挫、騰挪跌宕的氣勢,與詞人沉郁雄放的風(fēng)格相一致。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4

  一、原文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二、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三、譯文

  不要說讒言如同兇惡的浪濤一樣令人恐懼,也不要說被貶之人好像泥沙一樣在水底埋沉。

  要經(jīng)過千遍萬遍的過濾,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fā)光的.黃金。

  四、注釋

  讒言:毀謗的話。

  遷客:被貶職調(diào)往邊遠地方的官。

  漉:水慢慢地滲下。

  五、賞析

  唐朝自安史之亂后,氣勢頓衰。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quán)。才人被外放,憤激之際,怨刺之作應(yīng)運而生。劉禹錫從京官調(diào)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組詩當為劉禹錫后期之作,且非創(chuàng)于一時一地。據(jù)詩中所涉黃河、洛水、汴水、清淮、鸚鵡洲、濯錦江等,或為輾轉(zhuǎn)于夔州、和州、洛陽等地之作,后編為一組。有學(xué)者認為這組詩作于夔州后期,即長慶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貶所所作。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八首。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5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古詩簡介

  本詩句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作品。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詩,句意思:九曲黃河從遙遠的地方蜿蜒奔騰而來,一路裹挾著萬里的黃沙。你從天邊而來,如今好像要直飛上高空的銀河,請你帶上我扶搖直上,匯集到銀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織女的.家里做客吧。

  翻譯/譯文

  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

  波濤滾滾如巨風(fēng)掀簸來自天涯。

  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

  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注釋

 、爬颂陨常禾平谭磺。創(chuàng)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后又用為詞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侨f里沙:黃河在流經(jīng)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

 、壤颂燥L(fēng)簸:黃河卷著泥沙,風(fēng)浪滾動的樣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動。

 、勺蕴煅模簛碜蕴爝叀@畎子幸皇自娭姓f:“黃河之水天上來”。古人認為黃河的源頭和天上的銀河相通。

 。6)牽?椗恒y河系的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jié)為夫婦。后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準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牽牛:即傳說中的牛郎。

  賞析/鑒賞

  永貞元年,劉禹錫被貶連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司馬。一度奉詔后還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觀》觸怒當朝權(quán)貴而被貶連州刺史,后歷任和州刺史。他沒有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世事的變遷。這首詩正是表達了他的這種情感。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yōu)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fēng)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6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翻譯

  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又要凋殘。羅織的錦被受不住五更時的冷寒。只有迷夢中忘掉自身是羈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時的歡娛。獨自一人在太陽下山時在高樓上倚靠欄桿遙望遠方,因為想到舊時擁有的無限江山,心中便會泛起無限傷感。離別它是容易的,再要見到它就很艱難。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紅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對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間。

  「注釋」

 、俅嗽~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等。唐人多用七言絕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為長短句。雙調(diào),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減者),平韻,此調(diào)又由柳永、周邦彥演為長調(diào)《浪淘沙漫》,是別格。

 、阡盒稳萦曷暋

 、坳@珊:衰殘。一作“將闌”。

 、芰_衾(音qīn):綢被子。

 、莶荒停菏懿涣。一作“不暖”。

 、奚硎强停褐副痪秀昃瓮敉。

 、咭簧(音shǎng):一會兒,片刻。一作“餉”(音xiǎng)

 、嘭潥g:指貪戀夢境中的歡樂。

  ⑨憑欄:靠著欄桿。

 、饨剑褐改咸坪由。

  「賞析

  據(jù)《西清詩話》謂《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去世前不久所寫:“南唐李后主歸朝后,每懷江國,且念嬪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嘗作長短句云‘簾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幾下世!睆拇嗽~低沉悲愴的'基調(diào)中,透露出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這是一支宛轉(zhuǎn)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敘,先寫夢醒再寫夢中。起首說五更夢回,薄薄的羅衾擋不住晨寒的侵襲。簾外,是潺潺不斷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殘春;這種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皦衾锊恢硎强,一晌貪歡”兩句,回過來追憶夢中情事,睡夢里好象忘記自己身為俘虜,似乎還在故國華美的宮殿里,貪戀著片刻的歡娛,可是夢醒以后,“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卻加倍地感到痛苦。

  過片三句自為呼應(yīng)。說“獨自莫憑欄”,是因為“憑欄”而不見“無限江山”,又將引起“無限傷感”。“別時容易見時難”,是當時常用的語言!额伿霞矣(xùn)·風(fēng)操》有“別易會難”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說“別日何易會日難”。然而作者所說的“別”,并不僅僅指親友之間,而主要是與故國“無限江山”分別;至于“見時難”,即指亡國以后,不可能見到故土的悲哀之感。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兩句,嘆息春歸何處。張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之句,“天上人間”,是說相隔遙遠,不知其處。這是指春,也兼指人。詞人長嘆水流花落,春去人逝,這不僅是此詞的結(jié)束,亦暗示詞人一生的即將結(jié)束。

  南唐后主李煜的這首《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全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shù)形象。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允侨松L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金荃、浣花,能有此氣象耶?”李煜后期詞反映了他亡國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嘈那,確實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訴說內(nèi)心的極度痛苦,具有撼動讀者心靈的驚人藝術(shù)魅力。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7

  原文: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原文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

  教他珍重護風(fēng)流。

  端的為誰添病也,更為誰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難酬。

  珠簾四卷月當樓。

  暗憶歡期真似夢,夢也須留。

  賞析:

  此篇筆勢靈動,自然流美。先寫環(huán)境氛圍,烘托無奈之心境,而后忽而寫對所愛者的.關(guān)心,忽而寫她對自己的深懷眷念,忽而追憶往事,痛悔失落,又忽而寫想象的情景。短幅之中而涉筆錯落,其無限的悲感溢于言外。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8

  原文:

  浪淘沙·楊花

  [清代]李雯

  金縷曉風(fēng)殘,素雪晴翻,為誰飛上玉雕闌?可惜章臺新雨后,踏入沙間。

  沾惹忒無端,青鳥空銜,一春幽夢綠萍間。暗處銷魂羅袖薄,與淚輕彈。

  譯文:

  初春鵝黃色的柳枝被曉風(fēng)吹拂,楊花在艷陽下翻飛飄舞?催@翩翩弄晴的楊花,為什么,為什么她要飛上玉砌雕欄?可惜只為了一念偷生,她便如同雨后委身于沙土的楊花,名節(jié)喪盡,任人踐踏。

  縱使有青鳥銜起,受到新朝的重用,也洗不盡此生的恥辱。只不過是一春有夢。一位羅袖單薄,亭亭玉立的女子,她躲在暗處消魂,獨自悄悄彈淚。

  注釋:

  浪淘沙:原是民間的曲名,也是詞牌名。

  金縷:金縷殘月。

  素雪:白雪,形容楊花。

  章臺:街名,在漢時京兆(今陜西西安),為妓女聚居之處。

  沾惹忒無端:以柳絮無端沾惹風(fēng)雨,喻自己無端沾惹榮辱是非。忒,太。

  青鳥:《漢武故事》中指西王母的使者。傳遞信息的鳥,此處喻指引薦自己入仕清延人。

  綠萍:即浮萍。

  羅袖:古代女子的衣服,其中羅指一種絲織品。

  賞析:

  此詞通過描寫暮春景色,通體凄愴悲涼,哀婉欲絕,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不失為清人令詞中的一篇上乘之作。

  上闋首韻三句,寫殘春之景,點畫入微。以金縷曉風(fēng)、楊花飛舞、玉欄花翻,營造了一片衰敗、悲涼、清冷孤寂的氣氖。柳色嫩黃,如絲如縷,曉風(fēng)吹拂均與晏殊“楊柳風(fēng)輕,展盡黃金縷”的《蝶戀花》景似同。而一“殘”字實景中寓情。在這一情景之上,一場春雨之后,章臺街上,遍地落花。雪白的楊花,被踏入污泥之中。這里作者選用章臺這一環(huán)境,寓有深意。

  章臺原為戰(zhàn)國時秦王的`朝會之所。到漢代,章臺便為長安街名。在唐宋詩詞中,章臺卻成了秦樓楚館的代稱。唐朝韓擁有妾柳氏,本為長安歌伎。安史亂起,兩人失散,柳氏為蕃將沙咤利所得。后來韓翊得到虞侯許俊的幫助,始得與柳氏團圓。“章臺”指柳于是乎始,且有“冶游場所”這一重語意。所以作者以章臺新雨后被踏人沙間的楊花喻飄零身世和被踐踏、被蹂躪的遭際。

  “素雪晴翻”反用謝道韞詠雪“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語意,而以“翻”字傳神,以“晴”字陪襯,寫楊花飄零的身世,極為細致傳神!盀檎l飛上玉雕闌”深示感嘆,表明楊花在辭樹之時,已經(jīng)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她是不由自主地被東風(fēng)吹舞,受人擺布的。陳子龍詞吟楊花云:“憐他漂泊奈他飛”,又云“輕狂無奈東風(fēng)惡”,深憐楊花飄零無主。作者于詞句中雖未明示東風(fēng)之無情,然而筆意含蓄,蓋縱無東風(fēng)狂吹,楊花仍將漂泊無主,作者巧妙地在下文二旬補足此意:章臺雨后,踏入沙間。

  “可惜”一詞示嘆惋之情,深得詩人之旨。詩曰:“章臺柳,章臺柳,顏色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yīng)攀折他人手!币庵^章臺雨后,楊花飄零,被走馬踐踏,沒人沙間!比喻入仕清廷,聲名委之塵土。

  下闋深入一層,轉(zhuǎn)而從人情方面著筆!罢慈沁療o端,青鳥空銜。一春幽夢綠萍間。”“沾惹”即承“為誰飛上玉雕闌”而來,由楊花的飛舞無主聯(lián)想到這離情別恨。像柳絮一般漂泊不定,不知緣由便生離愁,故縱筆,希望能解脫。

  “青鳥”,據(jù)《山海經(jīng)·大荒經(jīng)》有三青鳥,一名曰大駕,一名少駕,一名日青鳥。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從一“空”字更見出悔意,引出柳絮成萍,幽夢纏繞的悲苦。蘇軾《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水龍吟:‘曉來雨過,遺蹤何在,池萍碎!倍鴹罨ê途G萍又皆為飄泊之物,亦如自己的情懷。陳廷焯說:“感慨時事,特不宜說破,只可用比興體,即比興中亦須含蓄不露。

  楊花飛舞的時候,眼看春天就要過去了。所以在情人眼里,好像春天會隨楊花飛絮一起飛走似的。然而,在情人們看來,楊花也似乎留戀春天,它飛向空中,飛上雕欄,飛入綠萍間。人們設(shè)想央求青鳥銜住楊花,也許春天還可以留住。然而春天畢竟難以留住,因而才有“一春幽夢綠萍間”之嘆。

  末尾二句“暗處銷魂羅袖薄,與淚輕彈”。因無限思念而黯然神傷。滿天飛舞的楊花,遍地郁郁蔥蔥的綠萍,能使人愉悅,也能使人傷情。這是因人的情緒而異的,便是所謂移情。由飄舞不定的楊花聯(lián)想到自己的身世,由一春綠萍聯(lián)想到春天的將逝,由青鳥空銜聯(lián)想到情人的渺無音訊和時光的難以挽留,不免使主人公黯然神傷,潸然淚下。結(jié)句融情于景,凄苦不在言外。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9

  [清]納蘭性德

  蜃闕半模糊。踏浪驚呼。任將蠡測笑江湖。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釣得六鰲無。竿拂珊瑚。桑田清淺問麻姑。水氣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壺。

  注釋:

  1、蜃闕:海市蜃樓。

  2、蠡(lí)測:以蠡測海。蠡,瓢或勺。

  3、桴:木筏。

  4、釣得六鰲無:鰲,傳說中的大海龜。釣鰲比喻抱負遠大,氣概非凡或舉止豪邁。

  5、桑田清淺問麻姑:神話傳說仙女麻姑已見東海三為桑田,謂世事滄海桑田。

  6、蓬壺:海上仙山蓬萊,形如壺器。

  賞析:

  性德小令多婉麗清雅之作,似此闋之氣勢宏大、慷慨激越者并不多見,當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扈駕東巡至山海關(guān)時。此行飽覽海上日出之壯觀奇麗,親歷海市蜃樓之縹緲朦朧,海闊天空,浩渺無垠,遂令人生渡海攬日之壯志。此次東巡康熙帝曾御制《觀海》詩,其侍從多有唱和。性德此詞或亦為應(yīng)制之作,從中可窺見多情多病之容若公子亦有豪氣干云的一面。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0

  原文: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1英雄。雨打風(fēng)吹何處是,漢殿秦宮?夢入少年叢2,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3。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fēng)。

  注釋:

  1三五個,言少數(shù)幾個。

  2少年叢,猶言少年人群中。

  3夜半鳴鐘,唐人詩中多見。所謂晨鐘暮鼓,是僧人的.生活規(guī)律。故稱半夜鳴鐘為“誤鳴”。

  賞析:

  這是作者借宿山中某個寺院,于夜半聽到鐘聲有感而發(fā)。作者在淳熙十五年前,曾為尋找泉水漫游上饒、永豐、鉛山等地,時作者正當壯年。上片自傷一個以古來英雄自居的人,竟然把平生事業(yè)付于痛飲潦倒中,而不知何處有漢有秦,其自負與頹廢可想而知。下片則寫夢境驚醒之后的環(huán)境:鐘聲誤鳴,西風(fēng)卷地,歌沉舞歇。以五十余字小令,寫英雄的身世悲涼,顯示了作者駕馭篇章的能力。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1

  周邦彥〔宋代〕

  曉陰重,霜凋岸草,霧隱城堞。南陌脂車待發(fā),東門帳飲乍闋。正拂面、垂楊堪攬結(jié)。掩紅淚、玉手親折。念漢浦、離鴻去何許?經(jīng)時信音絕。

  情切,望中地遠天闊。向露冷風(fēng)清,無人處,耿耿寒漏咽。嗟萬事難忘,惟是輕別。翠尊未竭,憑斷云、留取西樓殘月。

  羅帶光消紋衾疊,連環(huán)解、舊香頓歇。怨歌永、瓊壺敲盡缺。恨春去、不與人期,弄夜色、空馀滿地梨花雪。

  譯文

  天空陰沉沉的,岸邊的青草已被嚴霜打得萎蔫枯凋。晨霧彌漫,隱沒了城墻上的雉堞。南街上涂足油脂的車子等待出發(fā),東門外的別宴也已經(jīng)停歇。垂柳拂面,那柔嫩的枝條像是可以采下來編結(jié)。美人兒以手掩面,拭去離別的淚水,又伸出玉手把柳枝兒折。想那漢水邊的鴻雁,你究竟去了什么地方?離去那么長時日,音信杳無,可曾知有人把你掛牽?情意切切,思緒綿綿。登高眺望,只見地遠天闊,哪有她的身影蹤跡。在這露冷風(fēng)清、無人顧及的地方,只聽得寒夜漏壺滴滴,凄楚嗚咽,更惹人心煩意亂?蓢@世間萬事,唯離別最難忘懷,想那時,悔不該輕易分手道別。翠玉杯中酒未干,待等重逢時再斟滿。但愿那片薄云,留住西樓角上將落的殘月,讓我舉杯對月,遙遙思念。她送我的絲羅帶久經(jīng)摩挲,已暗無光澤,花紋繡被久疊一邊,皺折已難平展。雙環(huán)相扣的玉連環(huán)也已斷開解結(jié),芳馨的異香一時香消氣散。不停地怨唱悲歌,敲壺擊拍,玉壺已被敲得盡是破缺。可恨的是春光竟匆匆逝去,也不與人事先商量相約,空留下滿地梨花,裝點得夜色皎潔如雪。

  注釋

 、僦嚕涸谲囕嗇S上涂油脂,以利行走。

  ②紅淚:女子的眼淚。傳薛靈蕓別父母進宮,泣淚如血(見《拾遺記》)。

 、郗倝厍帽M缺:傳晉王敦酒后常詠曹操“老驥伏櫪”詩,并用如意擊唾壺為節(jié)拍,壺口盡缺(見《世說新語·豪爽》)。

  賞析

  這首寫離別相思的詞,是一篇曲折回環(huán)、層次豐富、變化多端、完整而又統(tǒng)一的藝術(shù)佳作。

  全詞共分三片,上片,交待分別的時間和地點!皶躁帯、“霜凋”、“霧隱”,說明是在一個秋天霧氣很濃的早晨,在“城堞”,女子“掩紅淚”、“玉手親折”,把情人親自送走了。中片,寫離別時,兩人依依遙望和內(nèi)心的傷別情懷!暗亍笔悄菢舆b“遠”,“天”是那般寬“闊”,而情人卻奔向那“露冷風(fēng)清無人處”!叭f事難忘”,“唯是”那場“輕別”。此后,只有“斷云”、“殘月”,陪伴自己度過孤獨凄清的`寒夜。下片,寫離別以后的相思與懷念。夜不寐,茶、酒無味,“恨春去”、“弄夜色”,離情相思意難絕。

  整個篇幅,曲折回環(huán),前呼后應(yīng),鋪敘委婉,層次清晰,轉(zhuǎn)換變化,頓挫有致,巧妙地把這篇多層次的作品融成一體,既照顧到詞的整體結(jié)構(gòu),又注意到局部的靈活自如,充分顯示出作者駕馭長調(diào)、結(jié)構(gòu)長篇的藝術(shù)才能。陳廷焯對這首詞評價很高,特別是下片。他說:“蓄勢在后,驟雨飄風(fēng),不可遏抑。歌至曲終,覺萬匯哀鳴,天地變色,老杜所謂‘意愜關(guān)飛動,篇終接混!。”

  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xué)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diào)。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diào)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2

  《浪淘沙漫》作品介紹

  《浪淘沙慢·夢覺透窗風(fēng)一線》是北宋詞人柳永抒寫對所戀秦樓歌妓相思、愁戚之作。全詞三片。第一片寫離別后羈旅江鄉(xiāng)的憂戚,穿插寒燈、空階、夜雨之意象加以烘染,構(gòu)成寒瑟、空寂、暗淡的夜境,顯示出詞人孤獨煎熬的寂寞與悲戚。第二片從上片“憂戚”轉(zhuǎn)入“愁極”,承“從前歡會”而追思往昔熱戀情景。第三片感嘆“無端自家疏隔”,揭明造成今日憂戚、疏隔,還是“自家”的因循宦途所致,頗有自責自悔之意。詞的特點是將相思離別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沒有一點含蓄,這種露骨地表達感情的方式顯然受到民間俚曲的影響。

  《浪淘沙漫》原文

  浪淘沙慢1

  夢覺透窗風(fēng)一線,寒燈吹息。那堪酒醒,又聞空階,夜雨頻滴。嗟因循2、久作天涯客。負佳人、幾許盟言3,便忍把、從前歡會,陡頓4翻成憂戚。

  愁極,再三追思,洞房深處,幾度飲散歌闌,香暖鴛鴦被。豈暫時疏散,費伊心力。殢云尤雨5,有萬般千種,相憐相惜。

  恰到如今,天長漏永6,無端自家疏隔7。知何時、卻擁秦云8態(tài)?原低幃9昵10枕,輕輕細說與,江鄉(xiāng)夜夜,數(shù)11寒更思憶。

  《浪淘沙漫》注釋

  1.浪淘沙慢:柳永創(chuàng)調(diào)。雙調(diào)一百三十三字,前段九句六仄韻,后段十五句十仄韻

  2.因循:不振作之意。遲延拖拉,漫不經(jīng)心。

  3.幾許盟言:多少山盟海誓的話。

  4.陡頓:突然。

  5.殢(tì)云尤雨:貪戀男女歡情。殢:戀昵。尤:相娛、相戀之意。

  6.漏永:古人以銅壺滴漏計算時間,這里指時間過得慢。這里指夜深。

  7.疏隔:疏遠阻隔。

  8.秦云:秦樓云雨。形容男歡女愛。

  9.低幃:放下幃帳。

  10.昵:親近,親昵。

  11.數(shù)(shuò):多次。

  《浪淘沙漫》原文翻譯

  一覺醒來時,一縷寒風(fēng)透過窗欞吹進房中,把孤燈吹熄。酒醒后的凄涼本已難耐,又聽見屋外臺階上的落雨點點滴滴?蓢@我遷延漂泊,孑然一身,淪落天涯。如今想起來,真是辜負了佳人的一片真情,多少山盟海誓竟成空言,又怎能忍心把從前的兩情歡愉,陡然間變成眼下這孤獨憂戚。

  愁悶之極!反復(fù)地回憶,想當初那洞房深處,多少次暢飲歡歌,雙雙游嬉于鴛鴦被底。那時節(jié)我盡心奉承,生怕耗費她一點氣力。萬種柔情,千般親昵,我二人纏綿無盡,兩情相依相惜。

  看如今,漫漫長夜漏壺永滴,就這樣兩地相思隔絕千里。我真是自尋離愁,卻讓你牽腸掛肚徒悲凄。不知要等到哪日,你我重擁鴛鴦被,共度歡情,如膠似漆。到那時,愿帷幕低垂玉枕親昵。我會輕輕細說告訴你,在這偏遠的寒江水鄉(xiāng),我夜夜難眠,數(shù)著寒更把你思念,把你惦記。

  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久羈他鄉(xiāng),不能與情人歡聚的苦悶。于是他把羈旅之苦和相思之苦交織在一起,抒寫下這首這曲憂傷的浪子悲歌。

  《浪淘沙漫》賞析

  詞為羈旅途中思念情人之詞。全篇善于鋪陳敘事,如數(shù)家常般把離別相思之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直抒胸臆,感情真摯。

  詞作從“夢覺”寫起,說窗風(fēng)吹息寒燈,夜雨頻滴空階,可知并非天亮覺醒,而是夜半酒醒。其間,于“燈”之上著一“寒”字,于“階”之上著一“空”字,將當時所見、所聞之客觀物景,染上了主人公主觀情感色彩,體現(xiàn)了主人公凄涼孤寂之心理狀態(tài)。而“那堪”、“又”,又及“頻”,層層遞進,又便得主人公當時的心境,倍覺凄涼孤寂。接著,主人公直接發(fā)出感嘆:“嗟因循、久作天涯客”。這是造成凄涼孤寂心境的根源。因為久作天涯客,辜負了當時和佳人的山盟海誓,從前的歡會情景,在這個夜里一下子都變成了憂愁與凄戚。至此,主人公心中之情思,似乎已經(jīng)吐盡。

  詞作第二片,由第一片之“憂戚”導(dǎo)入,說“愁極”,十分自然地轉(zhuǎn)入對于往事的“追思”。所思佳人,由“飲散歌闋”句來看,可知是一位待宴歌妓。從“再三”、“幾度”句中可以體會出來,兩人之互相愛戀,已經(jīng)有了相當長的時期,由此可見,主人公夜半酒醒時為什么這樣的憂戚。

  第三片由回憶過去的'相歡相愛回到眼下“天長漏永”,通夜不眠的現(xiàn)實當中來!盁o端自家疏隔”,悔恨當初不該出游,這疏隔乃自家造成,然而內(nèi)心卻甚感委曲。因此,主人公又設(shè)想兩人相聚之時,他就要低垂的幃幕下,玉枕上,輕輕地向她詳細述說他,一個人在此是如何地夜夜數(shù)著寒更,默默地思念著她。至此,主人公的情思活動已進入高潮,但作者的筆立刻煞住,就此結(jié)束全詞。

  從謀篇布局上看,第一、二片,花開兩枝,分別述說現(xiàn)在與過去的情事;至第三片,既由過去回到現(xiàn)在,又從現(xiàn)在想到將來,設(shè)想將來如何回憶現(xiàn)在,使情感活動向前推進一層。全詞三片,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多層次、多姿態(tài)地展現(xiàn)主人公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思活動,具有一定的立體感。

  名家點評

  劉熙載《藝概》:“綺羅香澤之態(tài),所在多有,故覺風(fēng)期未上耳!

  《浪淘沙漫》作者介紹

  柳永,宋代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人。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善為樂章,長于慢詞。其詞多描繪城市風(fēng)光與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風(fēng)婉約,詞作甚豐,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發(fā)展了鋪敘手法,在詞史上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北宋慢詞的興盛和發(fā)展有重要作用。詞作流傳極廣,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生平亦有詩作,惜傳世不多。有《樂章集》。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3

  原文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譯文

  九曲黃河從遙遠的地方蜿蜒奔騰而來,

  一路裹挾著萬里的黃沙。

  既然你從天邊而來,如今好像要直飛上高空的銀河,請你帶上我扶搖直上,

  匯集到銀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織女的家里做客吧。

  注釋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chuàng)自詩中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古人認為黃河的'源頭和天上的銀河相通

 。6)牽牛織女:銀河系的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jié)為夫婦。后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準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牽牛:即傳說中的牛郎。

  賞析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yōu)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fēng)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4

  原文:

  浪淘沙·探春

  [宋代]蘇軾

  昨日出東城,拭探春情。墻頭紅杏暗如傾。檻內(nèi)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不辭辛。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

  譯文

  昨天出東城踏青游玩。墻上的紅杳顏色很暗,茂密得好像要傾斜下夾。欄桿內(nèi)側(cè)的各種花草卻還沒有露出花苞,春天的腳步還沒走到這里。

  美麗的小路上,女子經(jīng)過,揚起塵土和落花,前面的村子,剛剛下過雪。這是掌管春天的神辛勤的腳步吧?想必春天來到之時,柔風(fēng)一定會先吹下梅花。

  注釋

  浪淘沙:詞牌名。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等。創(chuàng)自唐代劉禹錫、白居易。原為小曲,單調(diào)28字,四句,三平韻,亦即七言絕句。

  探春:早春郊游。

  暗:色濃。

  傾:猶傾倒,這里指漫出來。

  檻(jiàn):花池的圍欄。

  群芳:各種花草。

  綺(qǐ)陌:風(fēng)景美麗的郊野道路。斂:聚集、不揚起。香塵:芳香之塵,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

  雪霽(jì):雪止天晴。

  東君:司春之神。用意:著意,留心。辭:推辭。辛:勞苦。

  綻:花蕾開放。

  賞析:

  上片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寫初春杭州城東郊的景象和探春者的.心態(tài)!白蛉粘鰱|城”,點明探春的時間,以及探春的地點杭州城東郊!霸囂酱呵椤保粋“試”字就把探春者的春心欲動的情態(tài)唯妙唯肖地傳達出來了。“墻頭紅杏暗如傾”,寫探春的第一個光景。從墻頭伸出來的紅杏色彩綠得如油漫出來了。讓人們首先領(lǐng)略到“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代葉紹翁《游園不值》詩),“紅杏枝頭春意鬧”(宋代宋祁《玉樓春》詞)的探春神韻!皺憙(nèi)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用一對矛盾句,提出初春柵欄內(nèi)各種花草嫩芽嫩葉未發(fā)未露,而柵欄外早己春回大地,為過渡到下片進一步寫探春幽情埋下的回環(huán)之筆。

  下片以承延手法與上片唿應(yīng),寫探春的第二個光景路景、第三個光景村景等,直至進入神話般的幻境。“綺陌斂香塵”,寫探春男女們路途上的“春”景。那是一條風(fēng)景美麗的郊野道路,那是一條“盡日細塵吹綺陌,迷卻夢游歸路”(清代納蘭性德《念奴嬌》詞),那是一條聚集著探春女子的步履而留下芳香塵之路。似有一點“行樂歸恒晚,香塵撲地遙”(唐代沈佺期《洛陽道》詩)的韻味!把╈V前村”,寫探春男女們進入前村后所見的另一番“春”景。雪止天晴后的前村,留下的便是那被柵欄內(nèi)冰雪覆蓋著,尚未露面吐芽的各種花草與此相映的紅樓與紅杏,可謂紅妝素裹,分外妖嬈,是回答上片埋伏的景情回環(huán)的一妙筆!皷|君用意不辭辛”,寫探春者全身心地進入到一種美妙的幻境。指揮春日運動之神啊,你是那樣的留心描繪煥發(fā)的春光,又是那樣的不辭勞苦迎來春心。唐代成彥雄《柳枝詞》早已代探春者傾吐,“東君愛惜與先春,草澤無人處也新!薄傲舷氪汗庀鹊教,吹綻梅英”。筆鋒一轉(zhuǎn),宕開情絲,引起探春者春心欲動的不僅僅是墻頭紅杏,綺陌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還有你未猜想到的春光最初到來的地方,一眼見到的便是那花蕾剛剛開放的梅花。最后兩句“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畫龍點睛,把蘇軾追求梅的高貴品格那樣一種春心境界升華到了新的高度。

  蘇軾將春心與春景水乳交融地成篇,實屬匠心獨運,自然天成。最后兩筆妙不可言,毛澤東之詞《卜算子·詠梅》與該詞異曲同工,令人回味。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15

  【原文】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注釋】

 、冁汗艜r女子的謙稱。

 、诤蓿郝裨,不滿的情緒!墩f文》恨,怨也。

  【譯文】

  我問這江潮和海水,哪里像郎君的深情和女子的心意。

  男女互相埋怨的時候認為對方不如潮水守時有信,互相思念的時候才發(fā)覺海并不算深。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詞作于大和至開成年間,作者時在洛陽。

  【賞析】

  “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边@是白居易為婦女吶喊不平的`名句,表現(xiàn)了詩人對封建時代下層婦女不幸命運的同情和關(guān)注。在這首原調(diào)《浪淘沙》小詞中,他又通過對一位思婦復(fù)雜微妙的內(nèi)心矛盾的描繪,真實地表現(xiàn)了婦女對愛情的忠貞和悲慘的境遇。

  發(fā)端二句,劈空發(fā)問:“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以水喻情,此為古詩所常見。在人們看來,洶涌澎湃而來去倏忽的潮水,與負心漢那狂熱似火卻須臾即逝的短暫之情多么相似;而那浩瀚永恒的大海,則正如癡情女那纏綿忠貞的愛的胸懷?墒,詩人筆下這位女子對此卻不以為然,予以否定。在她眼中,江潮海水哪能與郎情己意相比呢?此言與眾不同,一反常理,而反問句式更強調(diào)其意。一下緊扣人心,感到新穎奇特,不知何故:是水長情短,還是情深于水?急于得知答案。這樣就為下文的申說發(fā)揮作好有力的鋪墊。

  緊承此意,轉(zhuǎn)句即申說其由!跋嗪薏蝗绯庇行拧,以君、潮相比。潮水已是變化不定的了,但潮漲潮落,畢竟還有其定時,而君之離去,渺無歸期,可見君不如潮,對比之下,更襯出君之薄情,令人相恨。同時,詩人在此化用了李益《江南曲》詩意:“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從而暗示出這是一位“老大嫁作商人婦”的不幸女子,這種情況在中唐時極為常見。當時官府重商棄農(nóng),鹽商和珠寶大賈成為一個特殊階層,“姓名不在縣籍中”,“不屬州縣屬天子”,他們牟取暴利,生活豪奢,玩弄婦女,喜新厭舊,自然談不上什么愛情專一!吧倘酥乩p離別”、“日日逐利西復(fù)東”,故商人婦便更要常受“來去江口守空船”之苦。了解這一背景可更深一層地理解此句之意。

  既然君不如潮,則水就不似君情。意思本已很明白,似可就此住筆。然詩人意猶未盡,卻翻空出奇,推出“相思始覺海非深”的妙句作結(jié)。短短七字,寓意深長,耐人尋味。首先,它在上句君情潮水相比君不如潮的基礎(chǔ)之上,再分別從情與水兩方面加以延伸,將妾心與海水相比,謂妾心深于海。同與水比,或不及,或過之,已自見出高下。而這兩組對比又通過潮不如海這客觀差異而相聯(lián)系,使君情與妾心之間形成更鮮明突出的反差?芍^匠心獨運,出人意料,極為夸張而形象地渲染出君之負心與妾之癡情,起到了進一步深化主題的藝術(shù)效果。其次,“相思”與上句“相恨”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還巧妙地給我們展示出思婦那復(fù)雜微妙的心理。她既恨君不如潮,卻又非李益筆下那位意欲“嫁與弄潮兒”的婦女一樣潑辣決絕。而是相恨又無奈,恨罷仍相思,思與恨交織融合,難以區(qū)分。這種矛盾心理,一方面有助于突出其忠貞不渝,情深于海;另一方面也更真實地反映出封建社會下層婦女孤立無援的不幸命運和深受殘害的悲劇性格,因而更具有普遍的典型意義。在當時的罪惡制度下,她們除了默默的忍耐、無望的期待之外,沒有其它的選擇。故作者所揭示的思婦心理,不僅有對負心漢的譴責,也暗含對黑暗現(xiàn)實的諷諭。第三,“始覺”二字,說明君之薄幸、妾之深情都是在痛苦相思之中悟出,同時還照應(yīng)了上聯(lián),說明那異于常理之問并非來無端緒,而正是相思女子久經(jīng)失望折磨后之體驗所得。這樣,便充分地傳達出無比深切的酸楚,凄婉動人。

  由此可見,白居易詩并非只是如前人所批評的那樣直露無隱。這首小詞既借鑒民歌常見表現(xiàn)手法,質(zhì)樸明快,天然無飾,而又言簡意賅,細膩而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位與琵琶女身世相同的思婦的復(fù)雜矛盾心理。含蓄深婉,怨而不怒,堪稱民間詞與文人詞結(jié)合的典范。

【《浪淘沙》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浪淘沙原文翻譯及賞析10-27

浪淘沙原文注釋及賞析05-26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原文及賞析12-17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原文賞析12-18

浪淘沙慢·夢覺透窗風(fēng)一線原文及賞析07-28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原文及翻譯02-28

西施的原文及賞析11-14

《早春》原文及賞析03-10

愛蓮說原文及賞析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