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詞離騷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一.結合課下注釋及相關資料,積累關于楚辭、《楚辭》、《離騷》及屈原的相關文學文化常識。
二.結合課下注釋,師生探討掌握比興手法的使用。
三.通過反復誦讀,對關鍵句的理解,認識詩人潔身自好、執(zhí)著追求理想的高尚節(jié)操,理解詩人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的情懷。教學重點與難點比興手法理解關鍵詩句,感受高尚節(jié)操
教學方法
大三步教學法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課堂導入,目標再現(xiàn)
二.問題呈現(xiàn),師生探討
(一)積累文學文化常識
1.關于《楚辭》及楚辭《楚辭》,作品集,收錄了戰(zhàn)國時期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漢劉向輯。這些作品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稱這種詩體為“楚辭”(“楚辭體”“騷體”)!峨x騷》是《楚辭》的代表作。
2.關于《離騷》評價: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王逸《楚辭章句》題作《離騷經(jīng)》,宋代洪興祖在《楚辭補注》中指出:“蓋后世之士祖述其詞,尊之為經(jīng)耳。”也有人稱之為《離騷賦》,或簡稱《騷》。自漢迄南北朝,《離騷》又常被舉作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在文學史上,還常以“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jīng)》,用“騷”來概括《楚辭》。《離騷》篇名的涵義,古今各家說法不一。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離憂”。
(二)整體把握,強調詞句的理解
1.分段誦讀,強調部分詞句
2.明確各節(jié)大意
(三)師生探討
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詩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詩句,課文里類似的詩句還有一些,試把它們找出來加以分析。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寫自己對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寫小人們種種丑態(tài)、伎倆,自己不為所動,寧死也不與他們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寫自己與小人們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調和的,自己愿意為正道而死。)不吾知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寫自己雖然遭到貶抑,但仍要一如既往地修身潔行,而不論別人怎么看待自己。)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重申自己始終以“好修”為樂,即使為此遭受極刑也決不改變。)
2.《離騷》多用比興手法,正如東漢王逸所說的“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請從詩中找出一些例子來,并簡要分析它們各自的寓意!霸轨`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靈修”本意是神仙,這里指君王!氨娕涤嘀昝假猓{諑謂余以善淫”,以“蛾眉”(即美貌)比擬自己的美德,以“眾女”肆意造謠中傷比擬朝臣對自己的造謠中傷!苞v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鷙”指鷹、雕一類兇猛的鳥,“鳥”指一般的鳥,這里分別比擬詩人自己和周圍群小!爸栖梁梢詾橐沦,集芙蓉以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所寫的衣著佩飾都比擬詩人的美德!芭謇_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比擬詩人的品德更加高潔。
3.《離騷》的句式長短不一,又多用對偶手法,呈現(xiàn)出錯落中見整齊,在整齊中又富于變化的特點。請具體說說下列詩句是如何構成對偶的。
1.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攬茝。一個完整詩句里上、下句構成對偶。
2.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兩個完整詩句的上、下句分別構成對偶,這種對偶形式也叫錯綜對。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一個完整詩句里上、下句構成對偶。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上、下句內部各自構成對偶,上、下句之間也構成對偶。
5.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一個完整詩句里上、下句構成對偶。
[古詩詞離騷的教案設計]
【古詩詞離騷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先秦古詩之離騷(4)11-10
高中教材《離騷》教學設計10-19
古代神話故事大全_屈原與離騷07-09
離騷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及其評價08-07
經(jīng)典古詩詞10-11
精選經(jīng)典的古詩詞07-08
經(jīng)典古詩詞名句08-13
勵志古詩詞09-10
蜜蜂古詩詞09-13
立冬的古詩詞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