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行政法學小抄2
論述:
1 試論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答:1)不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行政案件.2)不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提起訴訟的行政案件.3)因侵犯法定經營自主權而提起訴訟的行政案件.4)因拒絕頒發(fā)許可證,執(zhí)照或不答復而提起訴訟的行政案件.5)因不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法定職責或不予答復而提起訴訟的行政堅持這個原則必須做到:1)實施處罰的動因符合行政目的.2)處罰決定要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3)處罰的輕重程度應與違法事實,性質,情節(jié)及危害大小相適應4)行政處罰必須符合理性. 4 處罰救濟原則 5 一事不再罰的原則.6 過罰相當原則
6 試述被授權組織的范圍
答:1 行政機構.包括三種類型:1)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授權規(guī)定而直接設立的專門行政機構2)行政機關的內部機構3)政府職能部門的派2行政職權的擁有應當合法。一2被授權組織的行政管理權,是切行政行為都以行政職權為基根據法律、法規(guī)的明確規(guī)定而產礎,無職權便無行政。行政主體生的,其職權范圍也是由法律、擁有行政職權,是它進行行政管法規(guī)加以確定的;而被委托組織理的先決條件。 的行政管理權,則只能根據委托3行政職權的行使應當合法。行機關的行政委托而產生,并且,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作出行政其職權范圍也只能由委托機關在行為,是實現國家行政職能,實行政委托中加以確定。
現對社會的管理的途徑和手段。3被授權組織則因其具有行政主它既關系到國家權力的行使,又體資格,所以能夠對其行政管理關系到行政相對人的權益保護,行為獨立承擔法律責任;而被委必須依法行政。依法行使行政職托組織代為行使受委托的行政管權,不僅是行政主體的一項權力,理權時所產生的法律后果,則由案件.6)不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的行政出機構.2 其他社會組織.包括四案件.7)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行政種類型:1)行政性公司2)根據授權案件.8)其他影響人身權,財產權從事一定行政職能活動的企業(yè)單的行政案件.9)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可位3)根據授權從事一定行政職能以提起訴訟折其他行政案件. 的企業(yè)單位.4)被授予一定行政職2 談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健權的社會團體,群眾性組織及其全行政指導制度的必要性?
他社會組織.
答:1)行政指導是建立和發(fā)展社7 試論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 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2)行政指答:1行政行為的主體應當合法.導是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模式的包括:機關,人員,委托合法.2 行政要求3)行政指導是現代行政法制行為應當符合行政主體的權限范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采取行政圍.行政職權的限制表現:1)行政指導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社會成本.事項管轄權的限制2)行政地域管有利于更有效的實現行政目標. 轄權的限制3)時間管轄權的限3 行政合理性原則及具體內容? 制.4)手段上的限制.5)程度上的答:合理性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限制 6)條件上的限制 7)委托權的別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指行限的限制.3 行政行為內容應當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合法,要求:1)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理性.內容:1)行政行為應符合立定.2)符合法定幅度,范圍.3)行政法的目的.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行為的內容必須明確具體4)行政當考慮的基礎上,不得考慮不相行為的內容必須適當,行政行為關的因素.3)平等適應法律規(guī)范,必須合理公正.4行政行為應當符不得對相同的事實給予不同對待合法定程序:1)必須符合與該種4)符合自然規(guī)律,如符合法律規(guī)定行政行為性質適應的程序要求2)的合理采伐森林等.5)符合社會道必須符合程序的一般要求。 德,如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等. 8 試述行政程序基本原則的主要4 試論行政賠償的范圍?
內容?答:1 程序公正原則。要求答:1對侵犯人身權的行政賠償.:1)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的過程違法拘留或違法采取限制人身自中,必須在程序上平等對待各方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行為.2)非法當事人,必須排除各種可能導致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不平等或不公正的因素。2相對民人身自由的行為3)以毆打等暴方參與原則.是指行政相對方在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程序上有了解并被告知有關自己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死亡權益的行政行為權利,相對方參的.4)違反使用 警械.5)造成公民與的而則,必然包括行政程序公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開的內容.3 效率原則.是指行政為.2 對侵犯財產權的行政賠償:1)程序的設立與采取應有利于行政對違法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效率的實現。 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財物侵犯財論述題
產權的,受害人有權取得行政賠論行政法上的合法行政原則 償.2)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答:在我國,行政合法性原則是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受害人指行政主體的設立,擁有行政職有權取得國家賠償.3)違反國家規(guī)權和行使行政職權都必須依據法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受害人律,符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有權取得賠償4)造成財產損害的觸,任何違法行政行為都應承擔其他違法行為.
相應的法律責任。它主要包括以5 試論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 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行政主體答:1處罰法定原則 2 處罰與教的設立必須合法。行政主體是能育相結合的原則.包含1)實施處以自己的名義擁有和行使行政職罰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行政主體權,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為行政使2)處罰的依據是法定的3)行政處行政職權的行為產生的后果承擔罰的程序合法 3 公正,公開原則.法律責任的機關或組織。 也是行政法對行政主體設定的一種義務或職責。 4違法行使行政職權應當承擔法律責任。行政主體必須合法行使行政職權,作出行政行為,這是行政合法性原則的最基本內涵。 應當指出的是, 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貫穿于整個行政過程,對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都有約束力的原則。它所指的法,既包括實體法,也包括程序法;既包括憲法,也包括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 簡答題: 1.簡述行政主體的概念與特征。答:概念:行政主體是指享有國家行政權力,能以自己名義從事行政管理活動,并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的組織。特征:1行政主體是具有行政權力、實施行政活動的組織。2行政主體必須是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進行行政管理活動的組織。3行政主體必須是能夠承擔行政活動的法律后果的組織。4行政主體一般是由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不是個人。 2.簡述行政主體的范圍和種類。答:范圍:具體包括以下10類:(1)國務院;(2)國務院的組成部門;(3)國務院直屬機構;(4)經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國務院辦事機構;(5)國務院管理的國家局;(6)地方各級人民政府;(7)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8)經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派出機關和派出機構;(9)經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行政機關的內部機構;(10)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其他組織。 種類:在我國行政主體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行政機關;二是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 3.試論受委托組織與被授權組織的區(qū)別。 答:1被授權組織享有法律、法規(guī)所授予的特定的行政職權,是行政主體的一部分;而被委托組織則不具有法律、法規(guī)所授予的行政管理職權,因此它行政法上沒有行政主體資格,只能以委托機關的名義形式所委托的行政職權。 委托機關承擔。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中,它也沒有資格作為行政復議被申請人和行政訴訟被告參加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活動。 4.簡述行政公務人員概念、特征。答:概念:行政公務人員,是指基于一定的行政職務身份、或基于特定行政主體的委托而代表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履行行政職責的自然人。行政公務人員具有下列特征: 1行政公務人員是自然人,而不包括社會組織。2行政公務人員是代表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履行行政職責的人員。3行政公務人員基于一定的行政職務,或者基于行政主體的委托來實施行政職務行為。4行政公務人員代表行政主體實施的行政公務行為,其法律后果一律歸屬于所代表的行政主體,行政公務人員僅依法向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或追償責任,而不直接向相對人承擔法律責任。
5.試述行政公務人員的范圍。 答:行政公務人員主要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和其他行政公務人員兩部分。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是指依法在中央和地方國家行政機關中任職,行使國家行政權、執(zhí)行國家行政公務的工作人員。其他行政公務人員,指除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之外,在其他行政公務組織中執(zhí)行國家行政公務的人員。 6.試述行政機關公務員的身份及其法律地位。 答:行政公務人員以不同的身份出現在不同的法律關系中,其法律地位是不一樣的。行政公務人員具有普通公民、行政公務人員、行政主體的代表等多種身份。1在外部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行政公務人員并非作為一方當事人出現,不具有一方當事人的資格。因為外部行政管理法律關系是行政主體與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個人、組織發(fā)生的關系,而不是行政公務人員與相對人發(fā)生的關系。2在行政訴訟法律關系中,行政公務人員既不能作原告,也不能作被告,不具有訴訟當事人的地位。
7簡述行政相對人的概念、種類。 答:概念:行政相對人是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互有權利義務的相對應一方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種類:1自然人;2法人或其他組織。
8.簡述監(jiān)督行政主體的種類。 答:監(jiān)督行政主體是指有權對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遵守法律、執(zhí)行法律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的主體。監(jiān)督行政主體包括國家機關、③損失補償請求權④不可預見的困難情況的補償權 ⑷相對方的義務
①按照合同規(guī)定的要求和期限認真履行合同的義務②接受行政機關管理監(jiān)督和指揮的義務 試述行政許可的范圍與設定 ㈠范圍
⑴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范圍包括:①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tài)環(huán)境立法目的②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不得考慮不相關因素③平等適用法律規(guī)范,相同事實不得給予不同對待④符合自然規(guī)律⑤符合社會道德
㈢行政應急原則。含義:是指在某些特殊的緊急情況下,出于國家安全,社會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采取沒有法律依據的或與法律依據相抵觸的措施。它是合法性原則的例外,協(xié)調制度⑤建立,健全行政獎勵制度⑥健全行政規(guī)劃制度⑦建立責任,救濟制度
試述行政復議的程序
⑴申請⑵受理⑶審理⑷決定。決定的種類包括決定維持,決定被申請人補正,決定期限履行,決定撤銷,變更。依據是以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以及上級行政機關依法制定和發(fā)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執(zhí)政黨、民主黨派、社會團體、群眾組織及公民個人。 論述題 1、試述行政復議受案范圍的概念及種類(試述行政賠償范圍) 是指行政復議機關依照行政復議法律規(guī)范的規(guī)定可以受理的行政爭議案件的范圍。
種類:⑴對拘留,罰款,暫扣或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⑵對限制人身自由或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⑶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經營自主權的⑷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fā)許可證和執(zhí)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對行政機關做出的有關許可證,執(zhí)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⑸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⑹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的⑺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⑻對行政機關做出的關于確認土地,礦藏,水流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⑼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yè)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⑽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試述行政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⑴行政機關一方的權利
①選擇合同相對方的權利②對合同履行的監(jiān)督權和指揮權
③單方面變更或解除合同的權利④對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義務的相對方的制裁權 ⑵行政機關一方的義務
①依法履行合同的義務②保證兌現其應給予合同相對方的優(yōu)惠或照顧的義務
③給予相對方物質損害賠償或補償的義務④按照合同規(guī)定給付價金的義務
⑶相對方的權利
①取得報酬權②損害賠償請求權和特權行為損害的補償權 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②有限資源開發(fā)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點行業(yè)的市場準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③提供公眾服務并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yè),行業(yè),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④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準,技術規(guī)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⑤企業(yè)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⑥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⑵不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范圍包括: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②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jié)的③行業(yè)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④行政機關采用事后監(jiān)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 ㈡設定
是一種立法行為,所遵循的原則包括:依法設定原則;公眾參與原則;適當性原則;成本—效益原則。
設定的依據包括:①正式設定依據是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②臨時設定依據包括國務院決定,省級地方人民政府規(guī)章③不得設定行政許可的規(guī)范性文件是國務院部門規(guī)章,依法不享有規(guī)章制定權的地方人民政府和其他機關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試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㈠行政合法性原則⑴含義:是指行政權的存在和行使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不得與法律想抵觸⑵具體內容:①行政職權必須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②行政職權必須依據法律行使,不得違法③行政授權,行政委托必須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要旨
㈡行政合理性原則⑴含義: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情理,合理性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⑵具體內容:①行政行為應符合但是它并非排斥法律控制
符合的條件:⑴存在明確無誤的緊急條件⑵非法定機關行使了緊急權利,事后應當由有權機關予以確認⑶行政機關做出應急行為應受有權機關的監(jiān)督⑷應急權利的形式應該失當,應將負面損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圍內⑸應急權利造成個人或組織正當權益受損的,應在事后予以一定的補償
試述建立健全我國的行政指導制度
㈠必要性。行政指導是建立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行政指導是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模式的要求,行政指導是現在行政法治的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 ㈡我國行政指導的法律規(guī)定與行政實踐
⑴我國有關行政指導的法律規(guī)定及其特點。①實行改革開放,特別是確立發(fā)展市場經濟的方針以來,國家重視了對行政指導的立法規(guī)定,不過這些規(guī)定的絕對數量還不多,在整個法律規(guī)范中僅占極小的比例②這些規(guī)定主要設計經濟管理部門,科技管理部門和某些社會管理部門的管理領域③這些規(guī)定往往較為原則,簡單,在理解上伸縮性較大,至今尚未正式適用“行政指導”的概念④立法對行政指導的程序鮮有涉及 ⑵目前我國行政指導在法律規(guī)定和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①行政指導行為的規(guī)范化,程度化低②學術界對行政指導缺乏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③一些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實際運作中有時將行政指導當成行政命令操作,從而侵害了行政相對方的自主權益④法律上缺乏對行政指導的約束和行政糾錯機制
㈢構建我國行政指導制度的對策和建議
⑴轉變觀念,培育現代行政意識 ⑵確立我國行政指導的原則①合法原則②合政策原則③民主自愿原則④及時靈活原則
⑶加強有關行政指導的法制建設①建立行政協(xié)調,審議會制度②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fā)布,告示制度③建立行政建設,勸告,告誡制度④加強和完善行政調解和⑸執(zhí)行。是指終局性的行政復議決定送達后,申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或者是終局性的行政復議意外的行政復議決定送達后,申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復議決定的,行政機關有權請求法院強制執(zhí)行,或者依法強制執(zhí)行⑹行政復議中的法律責任。①行政復議機關違反本法規(guī)定,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②工作人員在行政復議活動中,徇私舞弊或失職的給予警告記過等,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降級,撤職或開除③阻撓公民,法人等依法申請復議的,對直接負責人給予警告記過等處分 試述行政處罰的原則
⑴處罰法定原則。是指行政處罰必須依法進行,具體內容是:實施處罰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行政主體;根據是法定的;程序合法 ⑵處罰與教育想結合的原則。是指行政處罰不僅是制裁行政違法行為的手段,而且也起教育的作用,是教育人民遵守法律的一種形式
⑶公正,公開原則。是指在實施行政處罰時不僅要求形式是合法的,是在自由裁量的法定幅度的范圍內實施的,而且要求在內容上合法,符合立法目的,是處罰法定原則的必要補充
⑷處罰救濟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對相對方實施行政處罰時,必須保證相對方取得救濟途徑,否則不能實施行政處罰,它是保證行政處罰合法,公正行使的事后補救措施
⑸一事不再罰原則。是指相對方的某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同類處罰,或者說相對方的一個行為違反一種行為法規(guī)范時,只能由一個行政機關作出一次處罰
⑹處罰相當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對違法行為人適用行政處罰,所科罰種和處罰幅度要與違法行為人的違法過錯程度相適應,既不輕過重罰,也不重過輕罰,避免畸輕畸重的情況
試述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與執(zhí)行程序
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
⑴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又稱當場處罰程序,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行政處罰程序,指在具備某些條件的情況下,由執(zhí)法人員當場做出行政處罰的決定,并且當場執(zhí)行的步驟,方式,時限,形式等程序的過程。行政主體的行政執(zhí)法執(zhí)法人員進行當場處罰時,應遵循的程序:①表明身份②說明處罰理由③給予當事人陳述和申辯的機會④制作筆錄⑤制作當場處罰決定書⑥備案⑦執(zhí)行
⑵行政處罰的一般程序。又稱普通程序,是行政處罰中的一個基本程序,它具有內容最完善,適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的抽象行政行為⑶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⑷法律規(guī)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⑸公安,國家安全機關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⑹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guī)定的仲裁行為⑺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⑻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⑼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用最廣泛的特點。步驟:①立案②調查取證③聽取申辯與聽證④作出處罰決定
⑶行政處罰的聽證程序①聽證程序的概念②適用范圍③特征④組織
行政處罰的執(zhí)行程序
⑴實行處罰機關與收繳罰款機構相分離⑵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⑶行政處罰的強制實行 試述司法審查的范圍
是指哪些具體行政行為應當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審查!缎姓V訟法》第二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一條規(guī)定普遍性的授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服具體行政行為的訴權。第十條規(guī)定了受案范圍:⑴不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財產等行政處罰的行政案件⑵不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提起訴訟的行政案件⑶因侵犯法定經營自主權而提起訴訟的行政案件⑷因頒發(fā)許可證,執(zhí)照或不答復而提起訴訟的行政案件⑸因不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法定職責而提起訴訟的行政案件⑹不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的行政案件⑺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行政案件⑻其他影響人身權,財產權的行政案件⑼除前款規(guī)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不受司法審查的行為:⑴有關國防,外交等方面的國家行為,以國家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和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憲法和法律授權的國家機關宣布緊急狀態(tài),實施戒嚴和總動員等行為⑵行政機關制定,發(fā)布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或者其他具有普遍
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行政法學小抄2】相關文章:
《小抄寫員》縮寫05-01
縮寫《小抄寫員》作文04-30
教學反思:小抄寫員01-22
縮寫《小抄寫員》作文05-01
最新電大政治學原理小抄05-01
小抄寫員教案教學設計精品04-25
電大《人力資源管理》小抄版05-01
《小抄寫員》公開課教案04-30
小抄寫員作文600字(通用14篇)12-20
縮寫<<小抄寫員>>作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