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科學活動教案范文五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豆子的生長過程,學習用圖畫的方式進行記錄。
2、仔細、耐心地進行觀察,養(yǎng)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
3、通過種植觀察活動,激發(fā)幼兒關愛植物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觀察豆子成長的記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里的時候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種植豆子呀?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陳列幼兒種植的豆子,引出觀察興趣。
教師:小朋友,這就是你們種的豆子,它怎么樣了?它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的?還記得以前的樣子嗎?
(幼兒回答)
2、幼兒拿出自己的記錄,互相說一說觀察結果。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表,相互介紹豆子的成長過程。
教師:請你和同伴說說自己種的豆子是怎樣慢慢長大的.。
3、集體交流,幫助幼兒歸納豆子的生長過程。
請幼兒按照自己的記錄介紹豆子的生長過程。
教師幫助幼兒歸納豆子的生長過程。
豆子——長出兩瓣小芽——長出葉子——長高——開花。
4、引導幼兒找出豆子生長情況不一樣的原因,激發(fā)幼兒關愛植物的情感。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豆子葉子長得不一樣。
教師:仔細看看,你們的豆子長得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幼兒回答)
5.討論原因。
(1)教師:為什么有的豆子長得高而且葉子又多,還開花了,而且有的豆子卻長得不高,有的甚至爛了呢?
(2)請幾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種的,為什么他們的豆子長得不一樣?
6.激發(fā)幼兒愛護植物的情感。
教師:我們應該怎樣照料它呢?
(幼兒回答)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豆子就像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每天都要來看它。發(fā)現(xiàn)它干了應該給它澆點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則會淹死。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日歷基本信息和年、月、日、星期的關系,學會看日歷。
2、了解日歷的功用,能運用日歷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搜集各種掛歷、臺歷、日歷、年歷卡等布置在教室中。
2、幼兒每人一個年歷卡片、每組一個臺歷。
3、幼兒學習資源6第25頁。
活動過程:
一、觀察日歷,探索日立的功用。
1、猜謎語,引出日歷。
可提問幼兒:你是怎么才出來的?
2、相互交流,了解不同的日歷。
請幼兒說說:你還見過那哪些不同的日歷。
小結:每頁顯示一日的叫日歷,每頁顯示一周的叫周歷,每頁顯示一月的叫月歷,每頁顯示一年的叫年歷。日歷有多種形式,如掛歷、臺歷、年歷卡等,現(xiàn)在又有了電子日歷。
3、出示年歷卡,了解年、月、季節(jié)的關系。知道一年有12個月,三個月是一個季節(jié),共有四個季節(jié)。
4、學習查看日歷。直到今天是幾月幾日,能在年歷中找到當月,在月歷中找到今天的日期,找到今天是星期幾。
二、嘗試使用年歷卡,豐富生活經驗。
1、找出自己和親人的.生日日期并做上記錄,說一說自己和親人的生日,向大家介紹在年歷卡上尋找生日日期的方法。
2、分別在年歷卡上找出元旦、三八婦女節(jié)、五一勞動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等節(jié)日的具體位置,并搶答是星期幾,答對者可給與獎勵小粘貼。
三、讓幼兒知道時間過去不會再來,懂得珍惜時間。
提問交流:當天是星期幾?明天又是幾月幾日?知道新的一天會代替過去的一天,新的一年會代替過去的一年,時間過去后不會再回來,我們應該過好每一天。
活動延伸:
請幼兒打開幼兒學習資源6第25頁,制作本月的月歷。
活動反思: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日歷》,活動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歷,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不認識,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說上來。于是我用講一個關于年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們聽到有故事,興趣馬上就來了。
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 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過讓幼兒到前面來找年媽媽的孩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磁鐵的名稱,用過自身發(fā)現(xiàn),知道磁鐵能吸鐵制品。
2、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思維能力。
3、體驗活動中的樂趣和成功的樂趣。
4、能用記錄、言語的方式表述探索的結果。
教學準備:
1、每人一只籃子,備有各種磁鐵、鐵制品(回形針、大頭針、鐵夾子) 和其他的木制品以及塑料制品。
2、2.大記錄單一張、記號筆。
3、自制磁鐵玩具(會跳舞的小孩),有關磁鐵的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 自由探索,通過自身的操作。探索出磁鐵的奧秘。
1、小朋友,你們桌上每人都有一個籃子東西,請你們去玩玩。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
二、認識磁鐵,知道磁鐵的'名字。
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習“磁鐵”詞語。
3、帶著問題:什么東西吸得;什么東西不能吸。再讓孩子去玩玩。
三、 教師和幼兒交流討論,并學習記錄。
1、磁鐵的好朋友都有誰?并在好朋友的身上打鉤鉤。
。1) 幼兒討論并回答。
。2) 幼兒再次自由探索。
。3) 出示大記錄單,請幼兒用語言記錄磁鐵的好朋友。
。4) 教師小結。磁鐵能跟鐵做的東西做朋友,只能吸住鐵制作的東西。
四、 解決問題——動腦筋、想辦法,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動腦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
。1) 老奶奶縫衣服時候,不小心把針掉在地上,小朋友幫忙想想辦法。
。2) 漁夫把釣到魚都拴上鐵鉤,放進池塘里養(yǎng),這是為什么?
。3) 小紙船上的鐵釘全打翻在大水缸里,小朋友用什么辦法把它撈出來。
2、欣賞自制磁鐵玩具——會跳舞的小孩。讓孩子進一步了解磁鐵的本領。
。1) 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探索。
。2) 引導幼兒去玩玩,去探索。(感覺好奇)
。3) 討論小結小孩為什么會跳舞。(磁鐵的奧妙)
五、愉快的輕松地看幻燈結束。進一步了解磁鐵的其他更多用途,幻燈片內容包括門吸、起重電磁鐵、電磁鐵、磁力火車、磁力畫寫板、文具盒、等。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在一次上網中無意看見了巧虎樂小游戲,那時候看到這個網站小游戲蠻多的,于是我?guī)е晃挥H戚家的小孩子( 5 歲)一起玩這里面的小游戲,其中里面有款巧虎烏龜連環(huán)碰小游戲對幼兒的觀察力和認識圖形有比較大的幫助,于是我就想到可否應用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呢?于是我就開始嘗試設計此教案。
一、 活動目標:
1. 鍛煉幼兒觀察力的發(fā)展
2. 能認識圓形,三角形,長 方形,梯形。
二、活動方法:采用討論法,情境法,游戲法
活動準備: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這些頭飾各 3 個;有關圓形,三角形,長形,梯形的圖卡各一張;錄制好的大海海浪的聲音。圓形卡,三角形卡,長方形卡,梯形卡各 12 張。
活動過程:
一、 開門見山
由教師把形狀圖卡黏貼在黑板上,然后引導幼兒以討論的.形式,讓幼兒自由討論在生活中見到有這些形狀的有哪些;蛘咴诮淌依镎业接嘘P這些形狀的相關物品(如:小朋友們,看到老師在黑板上貼的這些圖形了嗎?請你們想一想在你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有這些形狀的呢?你們也可以去教室找一找,看看教室里有哪些東西是和上面的形狀是一樣的?)討論完之后,教師向幼兒解說這些圖形名稱。介紹完就引入下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
二、游戲活動
師:小朋友們,我們知道了這些圖形的名字之后,現(xiàn)在老師要給這些圖形施加魔法,讓這些圖形變成小魚,然后請小朋友們幫小漁夫抓住每條小魚,好嗎?
1 、由教師制定一名幼兒當漁夫,另外制定 12 名幼兒當小魚,其余當漁夫的小幫手。
2 、播放錄制好的大海海浪的聲音, 12 條小魚和漁夫同時入場。
3 、師:今天的天氣很不錯,小漁夫要到海邊捕小魚,看!這里有好多好多的小魚啊,他們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教師引導幼兒讓他們在活動場地中像小魚游來游去)?墒菨O夫卻釣不到小魚。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快快幫助漁夫抓到他想要的魚吧。
4 、由漁夫從圓形卡,三角形卡,長方形卡,梯形卡中抽出他想要的形狀卡。然后示意給漁夫小幫手看。幼兒根據漁夫出示的形狀卡去抓捕,抓到之后到制定的區(qū)域去(由教師提前畫好一個大圈,能容納 12 人)
5 、全部抓完之后,師:今天小朋友們真的很出色噢,各個都很棒,你們都是小小漁夫的好幫手,幫助小漁夫抓了那么多的魚,小漁夫很高興,他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
三、活動延伸
設計一個版塊:圖形大世界。讓幼兒通過這次活動回去注意觀察身邊的圖形,叫爸爸媽媽用相機拍下來,把拍出來的照片展示在圖形大世界。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通過觀察牽;ǖ纳L過程,讓幼兒發(fā)現(xiàn)牽牛花的變化,以及影響其變化的因素。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對種植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種植園地、塑料杯、牽;ǚN子、工具等。
活動過程:
活動(一)育苗
1、請幼兒觀察牽;ǖ姆N子。討論種植牽;ǖ姆椒。
2、發(fā)給每個幼兒2~3粒種子,讓他們按自己的方法在塑料杯中種植牽;ā
并將自己的名字標簽插在杯子里。然后將杯子放到陽光下或背陰處(暫不要糾正幼兒的錯誤,通過實踐,檢驗自己行為對否)。
3、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發(fā)芽的`過程。討論:為什么有的種子發(fā)了芽,有的種子不發(fā)芽?
活動(二)移植
1、請幼兒挑選較壯的小苗,移植到園地里。并在自己移植的小苗旁邊插上姓名標簽。
2、教師在適當時幫助幼兒給小苗搭上架子。并讓幼兒討論:為什么要這么做?
活動(三)管理
1、幼兒自己給牽牛花澆水、施肥,并做好觀察記錄。
2、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牽;ǖ淖兓。
討論:
牽;ǖ纳眢w是什么樣子的?它能直立起來嗎?
牽牛花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它的花像什么?
牽;ǘ荚谑裁磿r候開花?早晨、中午和晚上牽;ㄓ惺裁床煌?
牽牛花凋謝以后變成什么了?花籽是什么樣子的?
活動(四)自然角
1、將收獲的牽;ǚN子保存在玻璃瓶中,瓶上貼好畫有牽;ǖ臉撕灒诺阶匀唤。
2、讓幼兒把觀察日記畫冊,放到自然角展覽。
活動建議:1、教師要創(chuàng)設條件,鼓勵幼兒主動觀察,積極探索。
2、要結合當?shù)氐奈锖驐l件,擴展種植活動的內容。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8-06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2
科學活動教案08-13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09-01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07-25
科學活動教案及反思01-03
科學活動教案[通用]12-06
科學活動教案范文04-28
科學活動教案案例04-28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