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學教案: 鉛筆有多長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教案: 鉛筆有多長,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數學教案: 鉛筆有多長1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鉛筆長度的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實際測量,學習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
3、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
教學準備
教具:米尺、1分硬幣、錢幣若干(按小組分)。
學具:學生用尺、長約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學過程:
切入舉偶,謎語引入。
身穿花衣裳,個子細又長。
寫出漂亮字,需要他幫忙。
同學們開動小腦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誰呢?(鉛筆)
對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量一量鉛筆有多長。(板書課題)
對話平臺
玩中學
一、認識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經驗估一估,發(fā)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a)課前老師在每個學習小組的書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鉛筆,趕快把它找出來,放在桌面上,請同學們睜大眼睛,結合已有的測量經驗估測一下,這支鉛筆有多長,填在書中表格中。
b)交流、匯報。說說你是怎么估出來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礎上進行實際測量,驗證估測結果。
。1)看來同學們估的長度都不一樣,要想知道這支鉛筆到底有多長,你能想出有根據的好辦法嗎?(用尺子量)
。2)動手實踐。親自用尺測量鉛筆的長度,并把結果填在書中的表格里。
。3)匯報結果。驗證于估測的差距。
3、說一說。
通過交流,熟練掌握1分米的實際長度以及分米與米、厘米之間的關系。
。1)你們知道10厘米是多長嗎?用手表示出長度來。
板書:10厘米就是1分米。
(2)介紹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長度單位,在國際上可以用符號表示出來,誰給大家講一講。(指名介紹)
分米、厘米之間的關系你們會用符號表示出來嗎?指名上前寫,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完成。
全班齊讀公式。
。3)活動。
a、讓我們用分米為單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
b、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之間的距離也是1分米?
c、指名匯報。
。4)觀察直尺,然后討論出米、分米、厘米之間的關系。
匯報、板書、齊讀。
二、認識毫米。
1、量一量。
引導操作,設下疑問。
每個人的書桌上都有橡皮,請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長度是多少?
用厘米做單位量出物體的長度,有時不是整厘米數,因而得不到準確的結果。
要想比較準確地量出物體的長度,你們有什么辦法?
那么誰知道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是多少?
2、議一議。
讓學生嘗試探究新知,牢固地建立起新的認知結構,形成表象。
。1)1毫米到底有多長?它與厘米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我們一起在觀察和操做中獲得這些知識。
。2)觀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討論厘米與毫米的關系。
。3)指名匯報。
3、說一說。
進一步加深對毫米的認識。
請大家繼續(xù)觀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長?估計一下桌面上的學具,哪一個厚度大約是1毫米?再動手量一量,檢驗一下你的判斷準確嗎?
2、量一量。
解決疑問,讓學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
大家已經認識了毫米這個長度單位,現在我們以毫米為單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長度。
這次量的結果與開始比,哪一個數據更準確呢?
學中做
1、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請同學們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比比看,誰估測的最接近?
2、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沙浞址攀肿寣W生獨立完成,然后同桌互檢。在做前,教師要給予適當提示:畫線段時勿忘記畫出兩個端點。
3、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
4、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3、判斷
4、請為同一種物體選擇不同的單位。
二年級數學教案: 鉛筆有多長2
1、經歷測量身邊常見物品長度的具體活動,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體驗學習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們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
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長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通過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演一演等活動,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估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類推能力、合作意識以及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材與學生分析:
本節(jié)課是以厘米這個長度單位為紐帶,將米、分米和毫米聯(lián)系起來。借助測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表象,認識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教材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多種活動,建立豐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間觀念。讓學生通過觀察、數一數尺上的刻度,動手量一量,用手勢比一比,動口說生活中的實例等多種活動,感知、體驗、建立豐富的表象。讓學生在進行估測、實際測量比較、驗證的過程中強化表象,從而逐步形成空間觀念。每次測量時,都要先估計,再測量,讓估測活動貫穿于整個測量過程之中。
學生對測量的方法已經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測量的能力。對毫米和分米雖沒有正式的接觸,但在生活中對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由于生活中學生缺乏測量物體長度的經驗,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這兩個長度單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表象很難建立。
設計思路:
鑒于學生的認識,課堂上教師應盡量引導他們自己去發(fā)現問題,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在學習中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以及學會學習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調動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體驗到動腦的樂趣。這也就是讓他們先自己探索獲取信息的一種途徑,同時也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教師從旁引導,走出關鍵的一步,其余交由學生嘗試完成。
教學策略:
本課時的一個教學難點就是學會正確測量,為了突破這個難點,讓學生自學,然后,分組測量物體的長度,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估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類推能力、合作意識以及數學學習的興趣。單位化聚也是本課時的難點,先讓學生完成練習,再討論單位化聚的規(guī)律,突破了這個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能在具體的情境中估計并測量物品的長度。
2、難點: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資源:
兩人一把米尺,直尺、借書卡、1元硬幣、一張光碟。
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
老師帶來了你們的兩個老朋友,大家想知道它們是誰嗎?出示米和厘米并貼在黑板上。問:這兩個老朋友能幫助我們做什么?這是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兩兄弟,米和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你能用手比畫出1米和1厘米的長度嗎?(學生比畫)
同學們還想認識多幾個長度單位朋友,幫助我們測量物體長度嗎?下面來進行一個小組比賽,在比賽中認識長度單位朋友。
設計思路:
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無處不在,我們應該和它們成為好朋友。
一、活動一:估一估、量一量。
。ㄒ螅汉献靼呀Y果填在表格中,同時不影響其它小組的思考,最后小組評比出優(yōu)秀成員)
1、我們還學過了用尺子量物體或線段的長度,同學們還記得測量的方法嗎?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誰能準確地測量出這三條線段的長度,不過老師有個小要求:就是在測量每條線段之前,先來估計線段的長度寫在()里,再用尺子進行測量,看你的估計和實際測量是否接近。在測量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可以在小組內交流。
2、學生活動:測量線段。
3、匯報發(fā)現(出現不夠整厘米數怎么辦?)
導入:第三條線段比2厘米多出了5個小格,但是又不夠3厘米,我們寫2厘米或3厘米都不太準確,有辦法解決嗎?(用毫米表示)
板書:毫米mm
4、揭示長度單位:毫米
同學知道得真多!你能匯報你的發(fā)現嗎?(由學生說出:當
不夠1厘米時,為了測量得更精確,我們要用到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如果學生不能說出,由老師引導)。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活動二:找毫米
1、感知毫米
1mm到底有多長呢?(課件演示)
板書:1厘米=10毫米
小結:量比較短或者比較精確的物體時,我們需要用到毫米,直尺上任意1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2、由于毫米非常短,你能借助鉛筆進行比畫,在尺子上找出1mm有多長,告訴你的`同桌嗎?
3、請找出3mm的長度與同桌互相判斷找對了沒有。再找5mm,8mm呢?你能找出10mm的長度嗎?你有沒有發(fā)現什么?
板書:1厘米=10毫米
1m=10mm
4、1厘米等于10毫米,那么2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3厘米?
5、動手測量,再次感受毫米的長度。
請每組的組長從學具盒中迅速地拿出(借書卡、1元硬幣、光碟盒等)放在桌面上,組織本組同學先估一估每種物品的長度大約是多少?再進行測量。
設計思路:讓學生對一個物體的長度提前有一個不具體的感官認識,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估測、測量能力,體驗學習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們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合作精神)
名稱
我的估計
我的測量
借書卡厚度
1元硬幣厚度
1張光盤厚度
三、活動三:找分米
1、引入:除了米和厘米外,我們今天又學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毫米。量比較短或者比較精確的物體時,我們需要用到毫米,那如果要測量書桌面的長,我們選擇毫米做單位,大家認為合適嗎?有更好的選擇嗎?
測量稍長的物體時,我們用分米做單位會比較方便。
板書:分米dm
1、1dm到底有多長呢?(課件演示)
板書:1分米=10厘米
1dm=10mm
2、用手比畫出1分米大概有多長。
3、1分米=10厘米,即10厘米就是1分米,你能找出1米有多少分米嗎?請四人小組在米尺上找一找。
4、介紹1柞和中指尖到手臂肘窩的長度。
5、閉眼回想四個長度單位有多長,再聽老師口令比畫它們的長度。
四、活動四:說一說、排一排、選一選。
1、說一說:我們一共有幾個長度單位朋友了?
2、排一排:請四個學生扮演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幾兄弟,讓學生把他們從大到小排一排。
3、選一選:在()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練習本長約2()課桌寬約4()
一棟樓房高24()數學書厚約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長約20()
4、下面的說法對嗎?說一說你的理由。
跳繩長2厘米
課桌高7米
粉筆長75分米
五、活動五:說一說,評一評
1、你有哪些收獲?
2、你覺得本節(jié)課哪些地方最吸引你?為什么?
2、估一估,量一量。小組評價(在選中的臉旁邊打:)
名稱
我的估計
我的測量
借書卡厚度
1元硬幣厚度
1張光盤厚度
3、選一選:小組評價(在選中的臉旁邊打:)
在()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練習本長約2()課桌寬約4()
一棟樓房高24()數學書厚約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長約20()
4、下面的說法對嗎?說一說你的理由。
跳繩長2厘米
課桌高7米
粉筆長75分米
【二年級數學教案: 鉛筆有多長】相關文章:
《鉛筆有多長》說課05-01
《鉛筆有多長》教學反思04-09
《鉛筆有多長》教學反思05-06
張藝然 鉛筆有多長教學反思05-07
數學教案-桌子有多長05-02
數學教案-課桌有多長05-02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鉛筆有多長的教案05-02
鉛筆有多長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4-08
關于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鉛筆有多長教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