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jīng)意間,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1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2人,男生32人,女生10人。大部分學生天真聰穎,接受能力也較強,但小部分同學紀律散漫,行為習慣不好,學習沒有自覺性,經(jīng)常作業(yè)不按時完成。所以存在著學習上的“貧富懸殊”。對于這小部分學生有待于今后教學中采取多種方式,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逐漸養(yǎng)成遵守紀律,愛學習,求上進的良好習慣。使整個班級形成一種勤于學習的氛圍,使大家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課例由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后有要求認識和要求學會的字,還有課后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既將前后的課文連接起來,又提示閱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課文的練習題后,還安排有“資料袋”。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各安排一次綜合性學習,分別是“我們的課余生活”“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
三、本冊教材的特點
(一)圍繞專題組織單元,進一步加強教材的整合性。
前四冊教材“以專題組織教材內(nèi)容,加強整合”的編寫思想,在教學實踐中已經(jīng)得到老師們的充分肯定。本冊教材在繼承中又有創(chuàng)新,從導語到課例、到語文園地,各項語文活動都緊密圍繞本單元專題而展開,教材的整合性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強化導語的導學功能。
從本冊開始,每組單元前設計了專門的版面安排導語內(nèi)容。導語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單元學習的內(nèi)容,點明專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導語還布置學習過程中的一些任務,為課文和語文園地的學習做好準備。每組導語都配有表現(xiàn)專題內(nèi)容的背景圖,用直觀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專題。
2.加強了單元內(nèi)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lián)系與整合。
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用一段流暢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并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一個整體,更好地發(fā)揮訓練閱讀、遷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聯(lián)系單元專題,加強單元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
。ǘ┙Y合專題安排“綜合性學習”,落實課程標準倡導的課程理念和提出的課程目標。
“綜合性學習”作為和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并重的一個內(nèi)容,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的價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如課標所指出的那樣,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在于“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闭Z文綜合性學習以其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特點,更能在發(fā)展學生主動探索、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能力上發(fā)揮重要作用。
。ㄈ└倪M課文和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1.改進課文的導學系統(tǒng)。
靈活地在課文之前、課文之中或課文之后,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樣想,養(yǎng)成良好的。
2.改后的。
改后,都是以學伙伴的口吻提出,引學生、思考、感受、展示學成果,或用例的方式,鼓勵大家、交流。與低年教材“我會”“我會寫”的`思想一脈相承,合中年學生心理展特點,本冊教材在后的上,改了去以布置、要求的氣提出思考內(nèi)容的敘述方式,采用了以激勵的口吻引學生自主學的第一人稱敘述方式。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學生展示學的成果。有的是以“我來??”“我來交流交流??”一些富有激情的引大家合作學。有的用富有活力和個性的兒童化言,激勵學生真朗文。
3、采用多種形式引學生累言。
本冊教材采用了多種形式引學生學和累言,且好地體了學生自主、主累的思想。一是在后中加了、句、段的累。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表,體累的重。三是加了朗、背,而且增加了自由度。
4.密系學生的或生活,安排適量的“小筆”。
隨著學生會、會寫的字的增多,學生寫的愿望日益增。學生心理展的一特點,本冊在二、四、六、八元分安排了的四次小筆,以加寫之的系,增加學生筆的機會!靶」P”以學生自主主,教可以鼓勵他注意運用文中的一些表達方法和寫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當作文園地中的“作”來待。
(四)改“文園地”的形式,豐富“文園地”的內(nèi)容。
為了更好地體整合,加“口交”和“作”,本冊教材把“口交”和“作”兩個板提前。并增“趣味文”“成故事”兩個目,文園地中的內(nèi)容依次:“口交”“作”“我的”“日月累”。第五個板,由以前的“展示臺”“網(wǎng)”“展示臺”“成故事”“趣味文”“網(wǎng)”四交叉安排,使文園地的內(nèi)容更豐富、更有趣。
5.豐富文園地的內(nèi)容和形式,增“趣味文”“成故事”兩個目。
四、教學采取的措施
。ㄒ唬┳帧懽纸虒W
字、寫字是穿整個小學段的重要任。在具體的教學程中,教要引學生將已掌握的字方法遷移到新的字、寫字的學中,尊重不同學生不同的學方式和方法,準學生在一定的以內(nèi)在字數(shù)量、字能力上有差異。
隨著學生字、寫字量的增加,字的鞏固是字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常要做的一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學的生字學生多接觸、多面,特是在中多面,特是在中多面。
要加寫字的指。在指寫字的候,教一定要板示范,指不容易寫好的筆畫、構以及容易寫的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避免學生的疲,每次寫的字不要太多,適當分散寫。在寫字教學中,教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寫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求寫字的量。
。ǘ┙虒W
1、精文的教學。
精文是教材的主體,是行文的主要憑借。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詞、句訓練。積極引導,及時檢查,適當表揚和激勵。
。2)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3)逐步培養(yǎng)學生默讀的能力。
。4)精讀課文的教學,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感悟的過程。
(5)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質(zhì)疑問難。
2、略讀課文的教學。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從內(nèi)容上說,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從方法上說,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3、選讀課文的教學。教材后附有8篇選讀課文,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實際決定是否選用。在教學方法上,應以學生自己課外閱讀、自我監(jiān)測為主,教師的任務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檢查,通過交流,起到激勵和引導的作用。
。ㄈ┛谡Z交際的教學
1、明確教學要求,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2、口語交際是聽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景中進行。
3、全員參與。
4、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評價。
。ㄋ模┝曌鹘虒W
1、重視培養(yǎng)習作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
2、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lián)系。
五.本期目標
由于上學期成績不夠理想,力爭在抓好班級的同時,讓成績會有新的突破,力爭進入前四名。春節(jié)放假交一份讓學校、家長滿意的答卷。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2
走進朱老師的語文課堂, 教師有效地組織教學, 環(huán)環(huán)相扣, 情景交融, 師生的情感碰撞在這里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聽完課后, 回憶整理一下我的思緒, 認為朱老師的這堂課有這么幾大亮點:
一、準確定位課時, 取舍有度
第一課時怎么教, 一直以來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學界最關注的話題之一。由于篇幅較長, 要想在一節(jié)課內(nèi)完成初讀課文、識字寫字、讀文體會、理解情感等眾多訓練點, 是很不現(xiàn)實的問題。
本堂課是第一課時教學, 朱老師在研讀課文環(huán)節(jié)就大刀闊斧地舍去了海灘和海底的教學, 而是有重點地選擇了海面、海底作為這兩個部分的課文部分進行重點研讀分析, 而將中年級段學習必不可少的重點字詞教學在第一課時抓緊、抓牢、抓實。整堂課分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1.激趣導入, 導讀課題
2.初讀課文, 理清文章脈絡
3.學習生字詞, 重點指導學寫“懶“字
4.品詞析句, 研讀課文海面、海底部分
5.課堂小結, 知識遷移
這樣的安排, 使得朱老師的這堂課在課時定位上準確把握了第一課時知識訓練點, 有目的地取舍教學內(nèi)容, 課堂密度適中, 課堂效果甚佳。
二、把握教師角色, 尊重學生
1.巧用多媒體, 讓文本離學生不再遙遠
西沙群島對我們的學生來說, 是一個極神秘、極模糊的地方。 課始, 朱老師就擔任了一個教學引導者的角色。她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祖國地圖, 讓學生去尋找西沙群島的所在位置。這樣通過看一看, 找一找, 不僅填補了學生的這一知識盲點, 還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可謂一舉兩得。課堂上, 朱老師不僅播放了西沙群島的風光片, 而且用圖片直觀展示海底的珊瑚、海參、大龍蝦, 讓學生恍若置身海洋之中, 有效地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朱老師準確地把握了學生的年段特點及教師的角色定位, 用優(yōu)美的語言做鋪墊, 同時采用圖片、簡筆畫板書等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循循善誘, 確定教師主導地位
初讀課文后, 朱老師就趁熱打鐵, 引導學生談一談:課文描寫了西沙群島的哪幾個地方呢?學生并沒有按預設回答, 而是列舉了西沙群島的一些生物。朱老師并不是馬上否定學生的回答, 而是順勢而導:對, 這些東西生活在什么地方呢?請學生在文中找一找, 很自然就引導學生自己在文中發(fā)現(xiàn)了課文所描寫的幾個地方, 再用簡筆畫板書出“海面、海底、海灘、海島”四個地方, 直觀地幫助學生理清了文章的脈絡。讓學生帶著問題邊讀邊想, 在默讀中思考, 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明確了教師的課堂角色定位, 此時, 朱老師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組織者和引導者, 做到了低下頭來做學問, 放下架子搞教學。
3.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促進主動學習的形成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是如今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并掌握學習過程, 那么我們的語文教學更能夠促進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檢驗、自我評價, 實現(xiàn)學生自我探究學習語文的愿望, 從而使學習過程不斷地得到優(yōu)化。在朱老師執(zhí)教的這節(jié)課上, 大部分的環(huán)節(jié)都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運用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比如, 在初讀課文時, 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在品讀第3自然段時, 請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好好讀一讀, 這看上去只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 但盡顯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長此以往, 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就會形成于朱老師的潛移默化之中。
三、夯實基礎知識, 有效運用
1.注重抓重點詞品讀課文
朱老師在教學第3自然段時, 抓住了“各種各樣”“懶洋洋”“威武”這三個詞, 通過圖片展示和動作表演的形式, 讓學生感受到珊瑚的形態(tài)各異, 海參懶洋洋和大龍蝦威武的樣子。在這個過程中, 課堂的主宰是學生, 但并沒有虛化或弱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整個學習過程中, 教師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如, 學生說到“海底的'魚多”時, 教師適時點撥:“從哪些詞可以看出魚多?”順勢而導, 因材施教, 學生自然而然抓住了“各種各樣”“一半是水, 一半是魚”“有的……有的……有的……”等重點詞語, 從而深入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
2.注重句式訓練, 學以致用
語文教學必須秉持“以知識為基礎, 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理念。朱老師在本堂課上這一點是做得非常好的。就拿教學珊瑚這一環(huán)節(jié)來說, 朱老師首先用圖片展示的形式讓學生理解“像美麗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 這樣輕輕松松就帶領學生走進了文本。然后朱老師再出示四幅珊瑚圖片, 幫助學生練習用“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說話, 學生都說得很好。在幫助學生理解海水呈現(xiàn)“五光十色”特點的原因時, 朱老師通過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話等。此種方式, 又輕松地帶領學生跳出文本, 把文本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
3.扎實落實識字教學和語言訓練
朱老師在引導學生識字和進行語言訓練等方面力求一個“精” 字, 訓練精益求精。如, 課題中“饒”字的指導, 朱老師就花了心思, 采用與熟字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饒”字的字形;在生字詞學習中注重同音字“參”“棲”的教學, 引導學生組詞加以區(qū)分;重點指導了左中右結構的生字“懶”的書寫, 教師先請學生觀察“懶”字的結構, 在田字格中板演范寫一個后再讓學生臨摹書寫, 最后加以評價。朱老師匠心獨運, 扎扎實實地進行識字教學, 引導學生運用識字經(jīng)驗學習生字, 指導學生逐步理解漢字的“音、形、義”, 識字教學精、準、穩(wěn)。在理解“五光十色”一詞時, 教師更是采用了換詞比較、 圖文結合等方式將語言文字訓練落到了實處。
四、關注課堂生成, 有效延伸
1.注重情感體驗, 落實“三維目標”
本課, 朱老師在教學海水和海底的兩段重點課文時, 采用了自由讀、指名讀、配樂范讀、引讀、分組讀、齊讀等形式。在朗讀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當學生沒有信心讀好海水部分課文時, 朱老師及時給予了一個壯著膽子舉手的小女生鼓勵, 送給孩子一個微笑, 帶領全班孩子給她送去贊許的掌聲, 給這個內(nèi)向膽小的女生樹立了自信, 同時也給其他學生以信心, 使學生都能積極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來, 獲得成功的體驗, 有效地落實了新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語文課堂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授方法的過程, 更是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2.進行思維訓練, 拓展文本空間
本課教學, 朱老師充分利用了文本資源, 引導學生朗讀想象、 訓練說話, 進行知識的遷移訓練。如, 學習海底的生物魚的一段文字時, 教師啟發(fā)學生想象除了文本介紹的魚的種類, 想象海底還有哪些形態(tài)的魚。教師給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有效地拓展了文本的空間, 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 將學生學習思考的空間加大了、挖深了、拓寬了, 課堂成了思維的訓練場。
五、思考及建議
1.課堂教學中當教師對學生啟而不發(fā)時教師該采取哪些策略予以應對
如本課:一生在教師一再啟發(fā)談談海底還有哪些魚時, 由于生活經(jīng)驗缺乏, 一時語塞。此時, 教師不應再采取啟發(fā)式引導, 而是否可以考慮觀察體驗、組內(nèi)交流或生生互助等形式, 避免一再的追問造成了教師的強勢, 學生的弱勢。
2.處理課堂生成時, 教師還應該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
如, 在教師采用簡筆畫的形式板書海水呈現(xiàn)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用箭頭標出了光的照射方向及大海的剖面圖時, 教師的講解非常生動, 大部分學生都被吸引了, 只有一個孩子自告奮勇地告訴大家:這是光的折射使海水變得“五光十色”。此刻的課堂生成在教師的預料之外, 但學生補充得非常好, 應及時給予表揚, 還可以請他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再進行教師的補充介紹可能會更有效。
3.朗讀指導可以再細膩一些
如, 在指導學生讀課文描寫大龍蝦和海參的句子時, 教師僅僅讓學生觀察大龍蝦的樣子和海參蠕動之慢, 甚至做一做動作來體會讀一讀。當然, 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讀出感情, 個別讀書有困難的學生卻需要教師多關注, 多指導。此時教師還可以在學生朗讀的輕重緩急方面做一定的要求, 或者給一定的示范, 不至于泛泛指導, 應讓更多的學生準確把握朗讀的情感基調(diào), 獲得學習的體驗。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3
一、單元內(nèi)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愛"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司馬光》《掌聲》《灰雀》和《手術臺就是陣地》四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閱讀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愛之情,學會理解課文的意思。
2、本單元重點:
本單元的重點是: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安排了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的'練習!墩坡暋分械"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英子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灰雀》安排了練習"默讀課文,想一想,列寧和小男孩在對話的時候,他們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手術臺就是陣地》的重點要求是"默讀課文,說說你對'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
24、司馬光
本課描寫了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重點是參考注釋,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1、結合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借助圖片理解課文,背誦課文。
25掌聲
本課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心理變化,重點是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1、帶著問題理解課文意思。
2、比較閱讀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變化。
26灰雀
本文講述了列寧、男孩和灰雀之間的故事,重點是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體會列寧和男孩是如何愛鳥護鳥的。
1、多元認字,指導寫字。
2、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體會人物愛鳥護鳥的心理。
27、手術臺就是陣地
本課寫了白求恩大夫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堅守陣地,連續(xù)三天三夜冒著生命危險為傷員動手術的事跡。重點是結合具體內(nèi)容理解為什么手術臺就是陣地。
1、默讀課文,聯(lián)系事情背景理解課文。
2、查閱資料了解人物事跡。
二、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主題是《請教》,在我們有不會的問題是怎么請教別人。重點是注意使用請教的禮貌用語,不清楚的地方及時追問。
小組合作,交流評價。
習作
本次習作主題是看圖《那次玩得真高興》,引導學生把自己玩時快樂的心情寫下來。重點是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寫下來。
小組討論法引導學生討論怎么玩的?心情怎樣?然后練習寫一寫。
語文園地
本次園地主要內(nèi)容是交流默讀的方法,積累帶有目字旁的字,辨析近義詞,學會分類,積累名言。重點是掌握默讀的方法,積累字詞和名言。
1、指導學生用合作探究法來學習默讀、辨析近義詞,學會分類。
2、誦讀名言,背誦名言。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4
一、單元內(nèi)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自然風光"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古詩三首》《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和《美麗的小興安嶺》四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閱讀,學會課文圍繞一個意思去寫的方法,體會祖國山河的壯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2、本單元重點:
。1)借助關鍵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本單元的課文主要描寫了美麗的景色,很多片段都有關鍵句,根據(jù)這個句子可以理解課文大致內(nèi)容。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中"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全文的關鍵句,"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是一個段的關鍵句!逗I小城》中"小城的公園更美""小城的街道更美"都是段落的關鍵句!睹利惖男∨d安嶺》中,"小興安嶺一年四季風景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就是全文的關鍵句。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一定要抓住這些關鍵句去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
。2)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去寫。學會文章中關鍵句的作用,學會在關鍵句的引領下,寫作。這樣的關鍵句可以是整個文章的中心句,也可以是一個段落的中心句。
17、古詩三首
本課三首古詩詞分別描寫了不同地點不同時間段的自然景觀。重點是理解三首詩詞的大意,理解詩詞中蘊含的作者情感。
1、分析重點字詞來理解古詩大意。
2、借助圖片引導學生進入古詩意境,悟詩情、明詩理。
18、富饒的西沙群島
本課作者記敘了西沙群島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重點是通過理解關鍵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1、通過分析關鍵詞、重點句,感受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借助圖片,理解課文。
19、海濱小城
本課寫了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重點是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的場景及其特點,從中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1、借助關鍵詞句理解課文。
2、抓住事物特點,按照空間變換順序記敘的方法。
20、美麗的小興安嶺
本課寫了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和豐富的物產(chǎn),重點是學習作者按四季的順序,抓住特色進行觀察的方法。
1、分析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大意。
2、借助圖片理解課文。
習作
本次習作主題是《這兒真美》,引導學生把身邊的美景介紹給別人,重點是圍繞一個意思,用上最近學過的詞語,按一定的順序描寫下來。
1、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的特點。
2、圍繞一個意思去寫。
語文園地
本次園地主要內(nèi)容是交流學習圍繞一個意思的寫作方法,學習帶有相同偏旁的字,積累ABB式詞語和古詩《早發(fā)白帝城》,重點是掌握圍繞一個意思的寫法,積累字詞和古詩。
1、指導學生用合作探究法來學習中心句、字詞。
2、利用插圖學習和理解古詩。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5
一、計劃背景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的發(fā)布,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向與要求。小學三年級是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都將在這一年中得到進一步提升;诖,制定一份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顯得尤為重要。這份教學計劃將圍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從而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本教學計劃的核心目標是通過系統(tǒng)的教學安排,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語言知識的掌握
識字與寫字:通過識字和寫字的練習,掌握常用漢字的讀音、寫法和用法。
詞語的理解:學習常用詞語,明確其意義及用法。
2.閱讀能力的提高
課文的`理解:通過對課文的學習,理解文章內(nèi)容,掌握主要思想。
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如尋找關鍵詞、概括段落大意等。
3.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書寫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注重寫字的規(guī)范性,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升:通過寫作訓練,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鼓勵寫日記、寫小作文等。
4.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
口語表達:通過課堂討論、表演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聽故事、參加朗讀比賽等,增強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教學內(nèi)容與實施步驟
本學期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依據(jù)部編版教材進行安排,具體包括以下模塊:
1.識字與寫字
每周安排識字與寫字的專項練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設計字卡、詞卡等輔助工具,幫助學生記憶漢字。
2.課文學習
按照教材安排,每周學習一到兩篇課文,確保學生全面理解課文內(nèi)容。
課后進行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理解與感受。
3.閱讀理解
每月進行一次閱讀理解測試,檢測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能力。
組織讀書分享會,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培養(yǎng)閱讀興趣。
4.寫作訓練
每兩周進行一次寫作練習,主題從生活中選取,鼓勵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
開展寫作交流活動,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學習。
5.語言表達
設置每周一次的口語表達活動,如演講、故事分享等,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鼓勵學生參與校園活動,如朗讀比賽、演出等,提高語言表達的自信心。
四、時間安排與進度
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定每周的教學計劃和進度,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周至第三周:識字與寫字的基礎訓練,結合課文《小馬過河》進行閱讀理解,組織小組討論。
第四周至第六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進行相關的寫作訓練,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
第七周至第九周:專題閱讀,選擇與春天相關的課文,進行主題討論,鼓勵學生分享春天的故事。
第十周至第十二周:學習《我愛我的家》,開展家庭主題的寫作活動,促進親子交流。
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組織一次校內(nèi)朗讀比賽,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十六周:期末復習,綜合復習所學內(nèi)容,進行階段性測試。
五、評估與反饋機制
為了確保教學效果,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評估與反饋機制至關重要。具體措施包括:
1.階段性測評
每月進行一次語文能力測評,評估學生的識字、閱讀、寫作及口語表達能力。
根據(jù)測評結果,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跟上學習進度。
2.課堂觀察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參與度、積極性及表現(xiàn),記錄并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根據(jù)觀察結果,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3.家長反饋
定期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家庭學習中的表現(xiàn),鼓勵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來。
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分享學生的學習成果,增強家校合作。
六、預期成果
通過本教學計劃的實施,預計在學期末能夠實現(xiàn)以下成果:
1.學生的識字量顯著增加,能夠正確書寫和使用常用漢字。
2.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能夠獨立分析課文內(nèi)容,表達自己的見解。
3.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能夠進行簡單的創(chuàng)作,表達清晰、結構完整。
4.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提高,能夠自信地進行口頭表達,參與課堂討論。
5.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參與語文學習活動。
七、總結與展望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的制定,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安排,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為學生的未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期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將不斷總結經(jīng)驗,優(yōu)化教學策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語文學習中獲得進步與成長。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6
一、教學目標
本學期的語文教學目標旨在通過系統(tǒng)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具體目標包括:
1.語言知識的掌握:學生能夠理解和運用課本中的生字詞,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能夠進行簡單的句子構造。
2.閱讀能力的提高:通過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夠獨立閱讀課外書籍。
3.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寫作練習,能夠寫出完整的句子和段落,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4.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通過課堂討論和小組活動,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能夠自信地與他人交流。
二、教學內(nèi)容
本學期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圍繞新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的課文進行,具體包括:
1.課文學習:選擇適合三年級學生的課文,內(nèi)容涵蓋自然、社會、生活等多個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生字詞的學習:每課的生字詞進行詳細講解,幫助學生掌握字形、字音和字義。
3.課外閱讀: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閱讀,拓寬知識面。
4.寫作練習:設計多樣化的寫作任務,如寫日記、寫小作文等,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能力。
三、教學方法
為實現(xiàn)上述教學目標,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具體包括:
1.啟發(fā)式教學:通過提問和討論,引導學生思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合作學習:組織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
3.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課文內(nèi)容,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提高學習效果。
4.實踐活動:結合課文內(nèi)容,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如參觀、演講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
四、教學安排
本學期的教學安排如下:
1.第一周:開學動員,介紹本學期的學習內(nèi)容和目標,進行生字詞的預習。
2.第二至四周:學習第一單元的課文,進行生字詞的學習和課文的理解,開展小組討論。
3.第五至七周:學習第二單元的課文,進行寫作練習,鼓勵學生寫小作文。
4.第八至十周:學習第三單元的課文,進行課外閱讀分享,鼓勵學生交流讀書心得。
5.第十一至十三周:學習第四單元的課文,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組織班級演講活動。
6.第十四周:復習鞏固,進行期中測試,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
7.第十五至十六周:學習第五單元的課文,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的學習。
五、評估與反饋
為了確保教學效果,定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具體措施包括:
1.課堂表現(xiàn)評估: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記錄他們的參與度和表現(xiàn)情況。
2.作業(yè)評估:定期檢查學生的作業(yè),給予及時的反饋,幫助他們改進學習方法。
3.期中和期末測試:通過測試評估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分析測試結果,調(diào)整教學策略。
4.家長反饋:定期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學習情況,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
六、教學資源
為支持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準備以下教學資源:
1.課本及輔助教材:確保每位學生都有課本,并提供相關的輔助教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2.多媒體設備:配備投影儀、電腦等多媒體設備,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閱讀材料:準備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和資料,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7
《乞巧》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組教材圍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這一主題來編排!镀蚯伞肥翘拼娙肆纸苊鑼懨耖g七夕乞巧盛況的古詩。農(nóng)歷七月初七夜晚, 俗稱“七夕”, 又稱“女兒節(jié)”“少女節(jié)”, 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 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 所謂乞巧, 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
【教學目標】
1. 學會“乞”等四個生字。
2. 能字正腔圓地誦讀《乞巧》, 感受古詩的韻律。
3. 運用閱讀資料、觀察插圖、展開想象等方法理解詩意, 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滲透古詩學法, 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
4. 適度拓展, 增強語言積淀。
【教學過程】
1. 課前談詩中人。
出示《牛郎織女》的圖片。請大家說說為什么喜歡故事中的織女。
2. 揭題猜詩意。
拿到一首詩, 得先理解一下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 這叫解詩題。誰來猜猜看, “乞巧”是什么意思?
3. 吟詩誦節(jié)奏。
(1) 自主、合作誦讀。
大聲朗讀詩歌四遍, 前兩遍自己讀, 讀準字音, 讀通詩句;后兩遍讀給同桌聽, 互幫互助把字音讀準, 詩句讀通順。
(2) 有層次地誦讀。
1指名生讀, 要求讀正確、流暢。
2讀出節(jié)奏。怎么讀才朗朗上口?在吟誦古詩時能注意停頓的話會更好。這是一首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一般可以按“2字、2字、1字、2字”的節(jié)拍來停頓, 屏幕出示“節(jié)奏線”。
3指名讀, 讀出詩的節(jié)奏, 師隨機范讀。
4小組賽讀, 爭取有點韻味。
【評析:學習基于學生的真實起點, 由熟悉的故事切題入詩, 學生以此為據(jù), 可觀可想。個性化的誦讀是凸顯古詩個性的有效手段, 節(jié)奏的快慢、停頓的長短以及節(jié)拍的引入都能很好地輔助學生讀出這首古詩的特點。古詩詞與現(xiàn)代文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分行排列, 字數(shù)相同, 節(jié)奏感強。讀得好, 詩中靜止的景物就會動起來, 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感性的世界。蘇軾所說的“三分詩, 七分讀”, 就是這個道理。】
4. 解意悟詩情。
(1) 征求解詩意的方法。
現(xiàn)在, 詩歌能讀得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感了, 但這還不夠, 學習古詩, 還要搞明白詩的意思, 你覺得可以用上哪些方法來理解? (預設:看注釋、看資料、查字典、看插圖想象等。)
(2) 自主合作學習。
1任務驅動, 出示投影。
第一步:請你讀一句想一句詩的意思。不理解的用看注釋、查資料袋、查字典、看插圖等方法去解決。第二步:自己理解完后, 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2生自主合作學習, 師巡視指導。
(3) 匯報交流。
1第一、二句詩:“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著重理解“宵”和“霄”。
預設1 :寶蓋頭的“宵”是夜晚的意思, 聯(lián)系“夜宵”理解。雨字頭的“霄”是天空的意思。
預設2 :查字典, 寶蓋頭的“宵”的意思是夜, 雨字頭的“霄”的意思是天空。
2第三、四句詩:“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a.“穿盡”為什么不用“穿進”?理解“盡”的意思。說明穿的紅絲很多很多。
b. 簡介:古詩中常用夸張的手法來表情達意。
c. 指名讀, 讀得夸張一點。
d. 理解兩句詩的意思。
3帶著自己的理解再來讀讀詩, 肯定會更有味道。
4此時, 你對詩題《乞巧》的意思有沒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它是什么意思?隨機板書:乞取智巧。
【評析:古詩教學中仍應注意對字詞的教學。此環(huán)節(jié)采用對比教學法讓學生區(qū)分清楚“宵”和“霄”的意思不同, “盡”和“進”在句子中表達的意義不同。并且, 通過對“盡”字的推敲, 發(fā)現(xiàn)這首古詩的寫作特點, 又延伸到“這一類”寫作特點的古詩!
5. 想象入詩境。
古時候的人們會怎么過乞巧節(jié)呢?讓我們隨著慢慢升起的秋月, 走進這個美好的夜晚。
(1) 請你靜靜地讀一讀這首詩,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預設:
生1 :我仿佛看到了碧藍的天空。
生2 :我仿佛看到了星星。 (其中有兩顆最耀眼的星星, 它們是……)
生3 :我看到牛郎和織女團聚了。他們仿佛在說:“我真想你啊!”
生4 :我仿佛看到了家家都在乞巧望秋月。
師小結:碧藍的天空, 點點的繁星, 相聚的牛郎織女, 望著秋月穿針引線的女子……一幅幅多么美好的畫面啊!
配樂朗讀整首詩。
(2) 在這個美妙的夜晚, 其實最開心的就是那些穿針引線的女子了!請你再讀讀詩的后兩行?纯茨切┡釉诟墒裁茨?她們都是哪家的女子呢?她們會向織女乞取些什么?
1出示: ( ) 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祈求 ( ) 。
指名:你姓什么?例: (張) 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祈求 (父母健康長壽) 。
2民間有一首《乞巧歌》這樣唱道:
乞手巧, 乞貌巧;
乞心通, 乞顏容。
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
a自己讀。
b. 讓我們打著節(jié)奏來唱一唱。
3你們看, 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夜晚, ×家, ×家, ×家, 家家……你一條我一條她一條, 穿盡紅絲幾萬條。
4這些紅絲還僅僅是紅絲嗎? (不是) 而是女子們的一個個 (美好心愿) ! (板書)
5她們的心愿很多很強烈, 對月穿針引線到天亮也不肯結束, 難怪唐朝詩人崔顥這樣寫道:長安城中月如練, 家家此夜持針線。
6多么隆重的乞巧節(jié)啊!可是“對月穿針乞巧”畢竟是一場比賽, 這些對月穿針的女子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7積累:通過同學們豐富的想象, 一個美妙、熱鬧、浪漫的乞巧節(jié)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配樂, 誦讀, 背誦。
【評析:誦讀之后, 在學生腦海中產(chǎn)生的畫面感是古詩在學生思維中的具體反映。在這一時刻, 腦海中的畫面取代文字占據(jù)主要篇幅, 但文字又牽引著想象的發(fā)展。再者, 由于時空距離相隔遙遠, 學生與詩人的情感難以在短時間就引起共鳴, 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對詩真正意境的理解, 這就需要進行適度的資料補充、拓展, 使學生懂詩人的心, 明詩人的情。適時引入《乞巧歌》, 豐富了古詩留下的空白, 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紅絲”的文化內(nèi)涵, 使原本深厚的文化在呈現(xiàn)時不顯得突兀和強制!
6. 拓展巧整合。
(1) 古代過七夕的`方式還有很多:板股繩、剝蠶豆留尖芽、蜘蛛織網(wǎng)、月下觀影等 (圖片展示) 。
(2) 古人寫七夕的詩還有很多, 如《迢迢牽牛星》、五代·后唐楊璞的《七夕》、唐代權德輿的《七夕》、宋代秦觀的《鵲橋仙》等, 同學們可以找來讀一讀。
(3) 《乞巧》是寫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古詩, 寫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古詩還有哪些?《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元日》《清明》等。
【總評】
一、反復誦讀現(xiàn)個性
吟誦是古詩詞教學的生命。大詩人蘇軾曾說過:“三分詩, 七分讀!惫旁娫~與現(xiàn)代文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分行排列, 字數(shù)相同, 節(jié)奏感強。讀得好, 詩中靜止的景物就會動起來, 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感性的世界。古詩詞的音韻美是其他文體所沒有的, 所以我們更要讀出它的那種疏密相間、緩急交替、整齊勻稱的節(jié)奏美。古詩詞的誦讀是很有講究的!镀蚯伞吩谡b讀環(huán)節(jié)處理得十分到位。首先初讀古詩, 要求把字音讀準, 詩句讀順。然后讀出節(jié)奏, 七言絕句可以“二二一二”或者“二二三”的形式停頓。
二、解詞推究有個性
理解詩歌的語言是讀懂詩歌的前提。與通俗易懂的現(xiàn)代文不同, 詩詞的語言是含蓄的、精練的、跳躍的, 甚至是晦澀難懂的, 增加了學生理解時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適時的講解, 引導學生準確理解。對“宵”和“霄”等關鍵詞的理解, 學生有的查工具書, 有的聯(lián)系上下文, 有的看注釋, 在理解古詩的同時, 實踐了理解詩的方法。
三、品味想象凸個性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8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作文教學是學生從低年級寫話向作文的跨越,雖然在二年級下學期對文章段篇結構有了初步的認識,一部分同學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寫出內(nèi)容較豐富的作文。但也有極少數(shù)學生由于不夠認真,作文仍然存在馬虎、寫不出的問題。隨著新學期的到來,在作文結構布局上,在寫人記事的方法上,在把作文內(nèi)容寫具體上,在開頭結尾過渡照應上,在語言的表達和通暢上等方面還需要不斷訓練。同時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要培養(yǎng),要通過知識性閱讀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思考問題、理解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
二、教材教學內(nèi)容:
本冊共八篇作文:我的課余生活;熟悉的人;秋天的圖畫;觀察日記;傳統(tǒng)文化習作;介紹一處景點或自己去過的地方;編一個童話故事;寫想象作文。
三、教學目標:
1、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片或事物。第一組作文要求學生不僅要把看到的寫下來而且要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并且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2讓學生能在學習課文和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寫出內(nèi)容比較具體、條理比較清楚的短文,并能做到有中心。
3、練習寫人、寫事的文章在引導學生復習以前的方法的同時,教師還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寫人要寫出你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寫事要寫出事情的經(jīng)過并且練習寫作文提綱。
4、讓學生熟練的運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yǎng)寫完作文認真修改的習慣。
5、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文,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有計劃的引導學生運用修改符號對癥下藥的`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教學重點難點:
作文教學以寫物、寫事、寫景等為主,教給學生方法,讓他們掌握寫作要領。
五、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語文課本中的課文進行作文教學,結合具體課文內(nèi)容與習作要求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2、利用好看圖作文,上好看圖作文十分必要,它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養(yǎng)成認真觀察和思維的好習慣。
3、認真上好閱讀課,在閱讀教學中,重在教給學生學習寫作的方法,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去。
4、在作文教學中,繼續(xù)執(zhí)行作文教學實驗方案,教給學生熟練掌握制定作文目標,學會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作文。上好作文第一、第三、第四課時,通過修改和欣賞別人和自己的作文,真正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4、扎扎實實搞好作文輔助訓練,從每天早晨的說見聞和晨讀到閱讀訓練以及每周的兩篇日記一定要抓好、訓練好。
5、面向全體,因材施教。鼓勵優(yōu)生拔高,寫的好的作文在欣賞課上讓大家共同欣賞,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6、在作文教學中恰當運用微機、電視機、投影儀等設備進行教學,以提高他們的寫作的興趣。
7、關心差生,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
六、教具學具準備:
PPT課件、相關圖片、習作例文片段、實物投影。
七、教學時間分配
作文8次 16課時
修改作文 8課時
作文賞析 8課時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9
小學三年級是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語文學習不僅關乎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更影響其思維方式和文化素養(yǎng)。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以其系統(tǒng)性、趣味性和實踐性,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制定一份詳盡的教學計劃,將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條不紊地推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
一、教學目標
教學計劃的核心目標包括:
1.語言能力的提升:通過學習漢字、詞語和句子的運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
2.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閱讀課文和課外閱讀,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
3.寫作能力的鍛煉: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寫作實踐,提高他們的構思和表達能力。
4.文化素養(yǎng)的增強:通過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幫助學生了解中華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
二、教材分析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共包含多個單元,每個單元圍繞不同的主題展開。教材中既有經(jīng)典的古詩文,又有現(xiàn)代的故事與散文,內(nèi)容豐富多樣。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配有相應的練習和拓展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與調(diào)整。
三、教學安排
1.教學時間安排
教學時間為一個學期,通常為20周。每周安排4節(jié)語文課,每節(jié)課40分鐘。總計160節(jié)課時,分為以下幾個模塊:
識字與寫字
閱讀理解
語言表達
課外拓展
2.教學內(nèi)容安排
每個單元的具體內(nèi)容安排如下:
第一單元:識字與寫字
學習常用漢字,掌握字形、字音、字義。
通過字詞的書寫練習,提高書寫能力。
第二單元:閱讀理解
閱讀課文,進行內(nèi)容理解和主題分析。
開展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第三單元:語言表達
進行口語表達訓練,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安排簡單的寫作練習,如寫日記、寫信等。
第四單元:課外拓展
推薦適合三年級學生的課外讀物,鼓勵自主閱讀。
開展與語文相關的課外活動,如朗讀比賽、演講比賽等。
四、教學措施
1.課堂教學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講授、討論、游戲等豐富課堂形式,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積極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
2.課后作業(yè)
設計適量的.課后作業(yè),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作業(yè)形式多樣,包括字詞書寫、課文復述、簡單的作文等。定期檢查作業(yè)并給予反饋,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及時的指導。
3.評價與反饋
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結合平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及期末考試成績,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定期的反饋與溝通,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優(yōu)缺點,制定改進計劃。
五、預期成果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預期成果:
1.語言能力:能夠準確書寫常用漢字,基本掌握詞語的運用。
2.閱讀理解:能夠理解課文內(nèi)容,回答相關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3.寫作能力:能夠進行簡單的寫作練習,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4.文化素養(yǎng):對中華文化有初步的了解,能夠與同學分享所學的文化知識。
六、教學反思與調(diào)整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進行反思,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和學習情況調(diào)整教學策略。定期召開班級會議,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改進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效果。
七、總結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計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為核心目標。通過合理的時間安排和多樣的教學措施,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與成長。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應靈活應對,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調(diào)整,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貫徹執(zhí)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和“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以新課程促進課程改革,全面改盡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全面落實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技能,優(yōu)化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全面和諧地發(fā)展,使語文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安煌娜嗽谡Z文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等基本教育理念,使學生學會語文、會學語文。培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成為身心全面發(fā)展的新型社會所需人才。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4人,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出發(fā)。獲取知識,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fā)展;A知識掌握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語文的能力。絕大多數(shù)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學習習慣。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實行分工合作,各盡其責。能充分動口、動手、動腦,主動收集、交流、加工和處理學習信息。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聽取和尊重別人的意見,獨立思考,掌握學法,大膽實踐,并能自評、自檢和自改。但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對語文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組織一次語文活動共8個語文活動,8個單元共學習30篇課文、6個口語交際內(nèi)容和8個習作片段;第三、七單元學習4首古詩。教材最后是生字表,全冊要求認識的字,有317個;要求會寫的字,有244個。
四、課時計劃
本學期從9月1日開學開講到元月30日左右末考,大約5個月21周,除去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和元旦節(jié)以及中考末考等有效教學時間大概有18周左右。每周7個課時總計126課時。
五、教學目標
1、繼續(xù)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317個字,會寫244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等語言環(huán)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要求認識的字不要作過細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則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確書寫,并練習運用于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繼續(xù)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yǎng)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5、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句。
6、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yǎng)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體會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8、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對聯(lián)、古典詩詞、格言警句。
9、逐步養(yǎng)成講普通話的習慣,積極開展口語交際,增強愿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主要內(nèi)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能就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10、對習作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習作中學習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jù)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學習寫習作。
11、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樂于觀察大自然,熱心參與學校、社區(qū)活動,并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六、教學重難點
1、繼續(xù)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yǎng)成習慣,養(yǎng)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培養(yǎng)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的習慣。繼續(xù)培養(yǎng)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養(yǎng)成認真完成作業(yè)和查字典的習慣。
2、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認識隔音符號。
3、能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4、能在觀察圖和事物后,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通順的話。
5、繼續(xù)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6、能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的詞語。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借助字典學習生字,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7、能按要求完成習作,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和思路,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和技能。
七、教學措施
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記憶字形,看圖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游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識字。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11
一、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突破教材重難點,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引導學生對課文重難點知識進行梳理歸類,通過教規(guī)矩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己復習的能力和主動復習的良好習慣。
3、對教學中學生掌握不好的知識進行查缺補漏,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新學知識。
4、講練結合、精講精練,輕負擔、高質(zhì)量。注重能力培養(yǎng),使學生喜歡學語文、會學語文。
5、面向全體、不適時機對學生進行培優(yōu)補差,使優(yōu)生更優(yōu),差生有較大進步。
二、復習內(nèi)容:
1、學會250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確書寫,會認250個生字。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或段落。
4、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講清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5、能背誦或默寫所學的古詩以及課外自學的古詩。
6、能掌握《日積月累》里的成語、名言警句,以及課外的有關知識。
7、能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課外讀物,了解主要內(nèi)容,能按要求答題。
8、能聽懂程度適合的短文,并按要求答題。
9、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說一段話,能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10、留心周圍事物,初步養(yǎng)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nèi)容。做到語句完整通順、感情真實、學會使用標點符號。
二、復習要點
1、全面掌握本冊要求會寫的250字和要求會認的250字,并能用這些字組詞,寫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
3、結合《語文園地》中出現(xiàn)的思維訓練,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和擴散練習,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4、總結延伸閱讀和習作的練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習作的能力。
三、復習形式
以單元復習為主,歸類復習為輔,滲透學生的思維訓練。不讓學生硬性抄寫和機械記憶,培養(yǎng)學生復習的興趣。讓學生比較輕松的度過復習階段。
四、時間安排
12月27日——1月11日:分單元復習
1月12日——1月16日:歸類復習
1月17日——1月20日:綜合復習
五、復習方法、步驟
。ㄒ唬﹩卧獜土
按照課本編排的順序,逐組課文地進行復習。采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復習,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不僅要明確編者選編這一組課文的意圖,而且要找出每篇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在單元復習階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復習;
1、教師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授梳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2、對課文中的重點文段進行細致的分析,把平時所做的試題中有關閱讀材料找出來,先讓學生看一遍,互相提問,然后教師提問,學生搶答。
3、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并幫助學生分析理解意思,讓學生學會把這些詞句運用到自己的文段里。
4、要讓學生知道一些課文的結構
。ǘw類復習
從大的方面分,可以分為:基礎知識、閱讀、寫作等三部分。
基礎知識
1、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要求學生能正確地認讀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的音節(jié);能正確地書寫大小寫字母;能正確地拼讀音節(jié)。要著重復習讀拼音,寫詞語和句子。讀拼音,寫詞語、句子的關鍵,是拼讀后,要先想出語義,然后正確地寫出有關的漢字。
2、漢字
本冊要“認識常用漢字250個,250個會讀會寫”。所謂認識,就是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并能正確地書寫。文中出現(xiàn)了很多形近字,同音字,關鍵要讓學生理解這些字的意思,分清它們的用法。另外,還有一些多音字。
3、詞語
詞語是語言的最小單位。掌握的詞語越多,閱讀的速度就快,表達的意思就越正確。要求學生能正確地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頭和書面中正確地運用。要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的。要注意積累詞匯。新《課程標準》和教材中,對詞語的積累非常重視。要求學生積累的詞匯,主要是指在課文中所學到的詞語?蓪@些詞語進行分類,幫助學生記憶,讓學生理解意思,并能用這些詞語寫句子。
4、句子
一個句子能清楚地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要求學生了解基本的句式: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要找出課文中的例子讓學生學習,并模仿這些句子自己寫出一些來。
認識句子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比喻,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要能恰當?shù)剡\運用比喻,把話寫得生動一點。如課文《翠鳥》等課文中都有優(yōu)美的比喻句,從文中找出比喻句,讓學生總結比喻句的特征,并學會自己寫一些簡單的比喻句。
掌握一些關聯(lián)詞,如:因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并掌握這些關聯(lián)詞的作用及用法,能夠把它們正確地運用到句子里,使語言更加嚴謹。
要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病句。如:句子成分殘缺、前后重復和矛盾等。復習時,要安排修改一段話的練習(標點、字、詞、句等)。
擴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當?shù)脑~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楚。
5、標點符號
能正確地運用句號、逗號、冒號、問號、感嘆號、雙引號,認識書名號等數(shù)書中出現(xiàn)的標點符號。
閱讀
閱讀可分為課內(nèi)和課外兩方面。課內(nèi)在單元復習時已講過,現(xiàn)針對課外閱讀進行復習。
閱讀分析在課改試卷中占有較大的比分,因此對這部分要重點講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分析短文。
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從文中找出句子回答問題,這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和認真思考的態(tài)度;
另外,還要鍛煉學生初步的總結概括能力,能用自己的話來總結短文的內(nèi)容,并能說說自己的收獲。
習作
從習作的形式來看,有記實性的習作,寫自己平時所見、所聞和所想;有想像性的習作,包括看圖作文、續(xù)寫等。從習作的內(nèi)容來看,有寫人、記事(記敘一次活動)、有寫景。從習作的命題形式來看,主要有三種:全命題、半命題、自由命題。不管哪一種命題形式,習作的內(nèi)容都有一些具體的要求。一定要求學生認真地閱讀習作的題目和習作的所有提示。就本冊的習作訓練展開復習,讓學生積累各種作文體裁的精彩段落和語句,并教會他們?nèi)绾芜\用這些語句。
(三)綜合復習
本階段以練習為主,通過以上的復習和反饋,已基本了解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課針對學生易錯的題目進行練習。做一些試題,教師認真評講,要重視講評的作用,不能就題論題,要舉一反三,展開來講,讓學生比較扎實的掌握各個類型的知識。
有付出就會有收獲,我相信通過這樣的復習,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充滿信心的迎接考試的到來,一定能夠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12
一、教學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jù),遵循語文教育的規(guī)律,順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致力于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在語文方面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識認字250個,寫字250個。
2、掌握字的間架結構和書寫規(guī)則。
3、繼續(xù)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經(jīng)常閱讀的習慣。在“自檢”中,學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閱讀體會
4、、通過“語文天地”中設計的活動,創(chuàng)設寫話的情境,使學生愿意寫,有東西可寫。
三、教材分簡析
新人教版編部本于20xx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冊教材安排課文27篇。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nèi)容,共分八個單元!罢Z文園地”包括五個欄目: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展示臺、我愛閱讀。
各部分相互聯(lián)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形式多樣,課文內(nèi)容豐富,體裁多樣,富有童趣,語言規(guī)范,淺顯易懂,插圖精美,便于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復述、口語交際等訓練。
本冊教材從內(nèi)容上看,主要任務是識字、寫字和課文的朗讀和句子的理解。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看,詞語的積累運用、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也是教學重點。難點是識字、寫字和課文的朗讀。
四、單元及課文內(nèi)容分析
第一單元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想象生活”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大青樹下的小學》《花的學!泛汀恫欢鸵獑枴3篇課文組成。目的引導學生學會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熱愛學習生活,積極向上。
2、本單元重點:
。1)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3篇課文中語句表達非常精妙,學會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比如,《大青樹下的小學》中的提到的各少數(shù)民族使學生感到這是一所體現(xiàn)民族大團結的學校;《花的學校》中的“濕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是擬人的句子,使花草樹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問》中“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备惺軐O中山勤學好問的精神。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這些詞句的含義,學會積累,學會體會。
(2)學習書面表達,體會習作的樂趣。本單元安排了習作《猜猜他是誰》,由于本單元是三年級上冊的第一個單元,意味著學生第一次接觸到書面表達,第一次有了習作的概念。學會先說后寫,抓住人物主要特點寫,學習習作的格式。
第二單元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秋天的美景”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古詩三首》《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四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與美麗;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想象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秋天的情感。
2、本單元重點:
。1)利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本單元的四篇課文,語言非常優(yōu)美、生動,有些詞語對于大家來說比較陌生,特別是《古詩三首》的字詞比較難理解。學會用查字典、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學時,給足時間引導學生用恰當?shù)姆椒ɡ斫庠~語。
(2)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每篇課文中作者在描寫自然景物時都運用了想象,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教學中要抓住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受,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育資源,用聲音和光影把學生帶入到課文描述的情境中,讓學生去感受和體會,并學會在今后的習作中嘗試運用想象的手法。
第三單元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童話”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去年的樹》《那一定會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塊奶酪》四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把握童話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童話中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培養(yǎng)想象的能力;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2、本單元重點:
。1)感受童話中生動有趣的形象。本單元的四篇童話,都塑造了生動有趣的人物形象,如《去年的樹》中信守諾言的小鳥;《那一定會很好》中犧牲自己、把方便獻給大家的大樹;《在牛肚子里旅行》中遇事冷靜、見多識廣、機智的青頭;《一塊奶酪》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的螞蟻隊長。教學時,通過分角色朗讀,感受人物鮮明的形象,體會童話給予我們的啟示。
(2)學會講故事、演故事、編寫童話故事。
每篇童話都非常生動有趣,易于把握內(nèi)容,學完后把故事講給別人聽,會演一演故事。還要在了解童話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根據(jù)提示詞語來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
第四單元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預測”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不會叫的狗》三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閱讀這些童話故事,學會預測故事情節(jié),續(xù)編故事。
2、本單元重點:
本單元的重點是:一邊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jié)去猜想,感受閱讀的樂趣。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安排了與預測有關的內(nèi)容。《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練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預測故事,《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練習續(xù)編故事接下來的情節(jié),《不會叫的狗》訓練預測故事的結局。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時間進行預測訓練。
第五單元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觀察”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兩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閱讀這些故事,學會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
2、本單元重點:
本單元的重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事物的。本單元的.兩篇課文都安排了與觀察有關的內(nèi)容!洞畲镍B》要求我們學習作者抓住翠鳥彩色的羽毛和身手的敏捷的特點來觀察和描寫的,《金色的草地》要求我們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描寫,發(fā)現(xiàn)蒲公英早上和傍晚會合攏,中午的時候會張開。張開的時候,遍地是金*。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一定要分析作者的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第六單元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自然風光”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古詩三首》《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和《美麗的小興安嶺》四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閱讀,學會課文圍繞一個意思去寫的方法,體會祖國山河的壯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2、本單元重點:
。1)借助關鍵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本單元的課文主要描寫了美麗的景色,很多片段都有關鍵句,根據(jù)這個句子可以理解課文大致內(nèi)容。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中“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全文的關鍵句,“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是一個段的關鍵句。《海濱小城》中“小城的公園更美”“小城的街道更美”都是段落的關鍵句。《美麗的小興安嶺》中,“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怡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就是全文的關鍵句。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一定要抓住這些關鍵句去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
。2)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去寫。學會文章中關鍵句的作用,學會在關鍵句的引領下,寫作。這樣的關鍵句可以是整個文章的中心句,也可以是一個段落的中心句。
第七單元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大自然”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大自然的聲音》《父親、樹林和鳥》《帶刺的朋友》三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課文生動的語言。
2、本單元重點:
感受課文的生動語言,積累喜歡的語句。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描寫了大自然的美妙,語言生動、優(yōu)美!洞笞匀坏穆曇簟穼懥孙L、水以及動物帶給我們的美妙聲音!陡赣H、樹林和鳥》描寫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樹林的美景!稁Т痰呐笥选穼懥艘恢淮题孪峦禇椀那榫。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生動,積累語言。
第八單元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愛”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司馬光》《掌聲》《灰雀》和《手術臺就是陣地》四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閱讀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愛之情,學會理解課文的意思。
2、本單元重點:
本單元的重點是: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安排了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的練習!墩坡暋分械摹澳x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英子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灰雀》安排了練習“默讀課文,想一想,列寧和小男孩在對話的時候,他們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薄妒中g臺就是陣地》的重點要求是“默讀課文,說說你對‘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
五、教學要點和課時安排及進度
單元內(nèi)容教學要點課時教學建議周次
第一單元
。ㄒ唬洞笄鄻湎隆返男W本課講述了大青樹下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重點是能夠抓住關鍵句子,產(chǎn)生民族團結的自豪感。
1、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字。
2、借助圖片、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理解課文內(nèi)容。
。ǘ痘ǖ膶W!繁菊n以詩歌的語言描述了雨中花兒在綠草上跳舞、狂歡的情景,重點是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的語言。
1、多元認字。
2、能夠借助圖片、關鍵句、體會課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語言和豐富細膩的想象。
。ㄈ恫欢鸵獑枴繁疚闹v了孫中山對待學問不懂就問,不怕挨打。重點是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獨立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根據(jù)提示,自己閱讀,找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學會和同學交流。
2、多元識字。
口語交際本次口語交際是以“我的暑假生活”為交際內(nèi)容。重點是選擇別人感興趣的內(nèi)容講清楚。
1、選擇別人可能感興趣的內(nèi)容重點講述。
2、恰當使用圖片和實物。
習作本次習作以《猜猜他是誰》為題目,重點是抓住人物的顯著特征去寫。
1、抓住讓人印象深刻的特點寫。
2、注意習作格式:開頭空兩格。
語文園地本次學習園地主要內(nèi)容是學會積累詞句,學習成語,練習感情朗讀,創(chuàng)造名字,理解積累古詩《所見》。重點是積累詞句、成語、古詩,會感情朗讀,給興趣小組起個響亮的名字。
1、學會積累好詞好句。
2、合作探究法給興趣小組起名字,圖文結合學習古詩。
第二單元
。ㄋ模豆旁娙住繁菊n描寫了秋天的美麗風景,重點是朗讀和理解古詩,領略秋天的美好風光,體會古詩包含的情感。
1、利用聲像資源把學生帶入情境,進而激發(fā)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
2、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借助注釋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字詞。
(五)《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本課作者記敘了“我”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路上行走的情緒。重點是感受作者熱愛自然的情懷,體會作者奇異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
1、通過分析關鍵詞、重點句,感受體會作者情懷。
2、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作者感知情懷,體驗生活的樂趣,珍視貼近自然的童心。
。肚锾斓挠辍繁菊n從幾個方面介紹了秋天的雨,重點是理解體會秋雨的美好,體會作者對秋雨的喜愛之情。
1、分析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
2、借助圖片、音樂引導學生感受秋雨的美好。
。ㄆ撸堵犅,秋的聲音》本課是一首現(xiàn)代詩,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
1、從秋天的音響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2、在學生配樂朗讀、背誦全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仿寫課文,創(chuàng)作小詩。
習作本次習作主題是《寫日記》,引導學生學習寫日記的格式和內(nèi)容及好處。重點是了解日記的格式,學會寫日記。
分析例文,總結日記格式,再練習寫一寫。
語文園地本次園地主要內(nèi)容是交流學習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詞語,并學會運用;理解、積累四季特別是秋天的成語;注意正確的寫字方法。重點是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積累成語。
1、指導學生用合作和探究法來學習理解詞語。
2、用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積累成語。
第三單元
。ò耍度ツ甑臉洹繁菊n描寫了小鳥和大樹之間的友情,重點是感悟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懂得信守諾言的道理。
1、感情朗讀,體會小鳥和大樹內(nèi)心的情感。
2、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運用多種方法理解字詞。
。ň牛赌且欢〞芎谩繁菊n作者記敘了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的變化過程,重點是感受大樹犧牲自己,把方便帶給大家的無私品格。
1、通過分析關鍵詞、重點句,感受體會大樹的情懷。
2、通過比較閱讀,感受童話中表現(xiàn)的主題不同。
。ㄊ对谂6亲永锫眯小繁菊n介紹了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旅行,青頭成功救出紅頭,重點是抓住描寫青頭行動和語言的語句感受青頭的遇事冷靜、機智、勇敢和見多識廣。
1、分析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
2、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的心情,讀出人物的語氣。
。ㄊ唬兑粔K奶酪》本課介紹了一群螞蟻搬運一塊奶酪的故事,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的美好品質(zhì)和蟻群嚴格遵守紀律的精神。
默讀課文,講一講、演一演這個故事。
習作本次習作主題是《我來編童話》,引導學生根據(jù)例詞寫童話,重點是發(fā)揮想象,編寫童話。
總結童話的特點,提出習作要求,再練習寫一寫。
語文園地本次園地主要內(nèi)容是交流童話的特點;了解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認識帶有口字旁的字表示的意義不同,認識三種修改符號并學會運用,理解積累辨理格言。重點是認識童話的特點,學會修改病句,積累格言。
1、指導學生用合作和探究法來學習交流童話,學習形聲字,學習病句的修改。
2、誦讀法積累格言。
快樂讀書吧本次讀書吧題目是《在那奇妙的王國里》,介紹了基本童話故事,重點是閱讀與發(fā)現(xiàn)童話故事的奇妙。
1、充分發(fā)揮提示語的作用。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閱讀。
第四單元
。ㄊ犊傄驳共涣说睦衔荨繁菊n描寫了老屋幫助很多人,為他們遮風擋雨的故事,重點是體會老屋的善良、富有同情心,學習預測的一些方法。
1、一邊讀,一邊預測故事情節(jié)。
2、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總結預測的方法。
(十三)《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本課作者記敘了胡蘿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樣幫助別人的。重點是學會預測故事,能用連貫的語言敘述。
1、通過分析關鍵詞、重點句,感受體會胡蘿卜先生的無私幫助。
2、引導學生續(xù)編或創(chuàng)編故事。
(十四)《不會叫的狗》本課三首古詩詞描寫了一只不會叫的狗向別人學習叫的故事,重點是邊讀邊預測故事,學會預測故事結局。
1、分析重點字詞來理解課文大意。
2、引導學生預測故事結局,與老師讀的結局比較。
口語交際本次口語交際主題是《名字里的故事》,講講名字的含義或來歷。重點是抓住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聽別人講的時候,禮貌回應。
1、出示圖片資料猜測名字的由來。
2、小組合作,交流評價。
習作本次習作主題是看圖《續(xù)寫故事》,引導學生觀察插圖,預測故事情節(jié),并續(xù)寫故事。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會預測并續(xù)編故事。
運用觀察插圖,小組討論法引導學生討論: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然后練習寫一寫。
語文園地本次園地主要內(nèi)容是復習音序查字法,學習和積累多音字和關于數(shù)字的成語,學習提示語的三種用法,理解積累關于團結的諺語。重點是掌握提示語的用法,積累字詞和諺語。
1、指導學生用發(fā)現(xiàn)法和探究法來學習提示語、古詩。
2、用直觀演示法來復習查字典的知識。
期中復習及檢測
第五單元
。ㄊ澹洞畲镍B》本課描寫了小鳥的外形和捕魚姿態(tài)、動作,重點是學會作者仔細觀察、抓住特點的方法。
1、抓住重點詞句分析翠鳥的特點。
2、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總結作者觀察的方法。
。ㄊ督鹕牟莸亍繁菊n作者記敘了蒲公英在一天之內(nèi)不同時間的變化,重點是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草地變色的原因。
1、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2、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習作例文本次習作例文是《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閱讀和分析作者描寫小狗、楊梅的方法。重點是通過分析課文,懂得留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總結觀察方法。
1、閱讀例文,分析作者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2、合作探究,總結作者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習作本次習作主題是《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引導學生把自己觀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的特點寫出來,語言流暢,內(nèi)容具體。重點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按一定順序寫具體,寫出觀察中的新發(fā)現(xiàn)。
1、根據(jù)例文,學習觀察的方法。
2、寫后小組合作交流觀察的感受。
第六單元
。ㄊ撸豆旁娙住繁菊n三首古詩詞分別描寫了不同地點不同時間段的自然景觀。重點是理解三首詩詞的大意,理解詩詞中蘊含的作者情感。
1、分析重點字詞來理解古詩大意。
2、借助圖片引導學生進入古詩意境,悟詩情、明詩理。
。ㄊ耍陡火埖奈魃橙簫u》本課作者記敘了西沙群島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重點是通過理解關鍵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1、通過分析關鍵詞、重點句,感受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借助圖片,理解課文。
。ㄊ牛逗I小城》本課寫了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重點是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的場景及其特點,從中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1、借助關鍵詞句理解課文。
2、抓住事物特點,按照空間變換順序記敘的方法。
。ǘ睹利惖男∨d安嶺》本課寫了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和豐富的物產(chǎn),重點是學習作者按四季的順序,抓住特色進行觀察的方法。
1、分析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大意。
2、借助圖片理解課文。
習作本次習作主題是《這兒真美》,引導學生把身邊的美景介紹給別人,重點是圍繞一個意思,用上最近學過的詞語,按一定的順序描寫下來。
1、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的特點。
2、圍繞一個意思去寫。
語文園地本次園地主要內(nèi)容是交流學習圍繞一個意思的寫作方法,學習帶有相同偏旁的字,積累ABB式詞語和古詩《早發(fā)白帝城》,重點是掌握圍繞一個意思的寫法,積累字詞和古詩。
1、指導學生用合作探究法來學習中心句、字詞。
2、利用插圖學習和理解古詩。
第七單元
。ǘ唬洞笞匀坏穆曇簟繁菊n描寫了大自然中,風、水和動物帶給我們的聲音,重點是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并感受美妙的聲音,想象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1、利用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2、引導學生感情誦讀,感悟語言的美。
。ǘ陡赣H、樹林和鳥》本課作者記敘了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鳥的具體表現(xiàn)。重點是根據(jù)體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1、通過分析關鍵詞、重點句,感受體會父親對樹林和鳥的美好感情
2、感情誦讀,感受語言的生動。
。ǘ稁Т痰呐笥选繁菊n刺猬月下偷棗的故事,重點是體會句子不同的表達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發(fā)揮想象,使句子更生動形象。
1、通過語言的感悟和訓練,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棗的本領大,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2、嘗試有條理地復述刺猬偷棗的過程。
口語交際本次口語交際主題是《身邊的“小事”》,交流不文明行為或令人感到溫暖的行為,重點是用簡要的話表達自己的看法。
1、借助圖片了解身邊的小事。
2、小組合作,交流評價、總結。
習作本次習作主題是《我有一個想法》,寫寫你對關注的問題的看法和改進建議,重點是能從積極的方面有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組討論法引導學生討論:生活中有哪些現(xiàn)象或問題引起了你的關注?并寫一寫。
語文園地本次園地主要內(nèi)容是交流摘抄的方法和好處,學習“得”字短語,正確美觀地書寫帶有撇捺的漢字,積累古詩《采蓮曲》。重點是掌握摘抄的知識,積累字詞和古詩。
1、指導學生用發(fā)現(xiàn)法和探究法來學習摘抄、積累字詞。
2、借助圖片學習理解古詩。
第八單元
。ǘ模端抉R光》本課描寫了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重點是參考注釋,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1、結合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借助圖片理解課文,背誦課文。
。ǘ澹墩坡暋繁菊n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心理變化,重點是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1、帶著問題理解課文意思。
2、比較閱讀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變化。
。ǘ痘胰浮繁疚闹v述了列寧、男孩和灰雀之間的故事,重點是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體會列寧和男孩是如何愛鳥護鳥的。
1、多元認字,指導寫字。
2、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體會人物愛鳥護鳥的心理。
。ǘ撸妒中g臺》就是陣地本課寫了白求恩大夫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堅守陣地,連續(xù)三天三夜冒著生命危險為傷員動手術的事跡。重點是結合具體內(nèi)容理解為什么手術臺就是陣地。
1、默讀課文,聯(lián)系事情背景理解課文。
2、查閱資料了解人物事跡。
口語交際本次口語交際主題是《請教》,在我們有不會的問題是怎么請教別人。重點是注意使用請教的禮貌用語,不清楚的地方及時追問。
小組合作,交流評價。
習作本次習作主題是看圖《那次玩得真高興》,引導學生把自己玩時快樂的心情寫下來。重點是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寫下來。
小組討論法引導學生討論怎么玩的?心情怎樣?然后練習寫一寫。
語文園地本次園地主要內(nèi)容是交流默讀的方法,積累帶有目字旁的字,辨析近義詞,學會分類,積累名言。重點是掌握默讀的方法,積累字詞和名言。
1、指導學生用合作探究法來學習默讀、辨析近義詞,學會分類。
2、誦讀名言,背誦名言。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13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是個轉折點,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漢字積累量,不過對偏旁部首的認識還不熟。漢語拼音鞏固率一般,音序清晰,寫字基本姿勢正確。大多數(shù)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較好。本學期計劃進行每天半小時學生的自由閱讀時間,再加大閱量。
二、教材分析
最新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共安排課文27篇。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nèi)容,共分八個單元。各部分相互聯(lián)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形式多樣,課文內(nèi)容豐富,體裁多樣,富有童趣,語言規(guī)范,淺顯易懂,插圖精美,便于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復述、口語交際等訓練。
本冊教材從內(nèi)容上看,主要任務是識字、寫字和課文的朗讀和句子的理解。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看,詞語的積累運用、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也是教學重點。難點是識字、寫字和課文的朗讀。
三、教學目標
1.識認字250個,寫字250個。
2.掌握字的間架結構和書寫規(guī)則。
3.繼續(xù)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經(jīng)常閱讀的習慣。在“自檢”中,學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閱讀體會
4.通過“語文天地”中設計的活動,創(chuàng)設寫話的情境,使學生愿意寫,有東西可寫。
5.重視識字教學,要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重視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較,加強邊讀邊寫,試默自查;重視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運用中掌握所學的生字。
6.閱讀教學要訓學生逐步學會閱讀,培養(yǎng)閱讀能力。重視朗讀訓練,在朗讀中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課堂上要有充分時間進行朗讀訓練,要人人都有讀的機會。開始訓練默讀。重視字詞句的訓練,要把字的教學放在詞和句的教學之中,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生字。詞句教學要抓重點、難點,為學生設置思考的路子,訓練學生逐步學會閱讀。重視自然段教學,為中高年級的段、篇訓練打好基礎。?
7.聽說訓練要在學生的語言實踐中進行。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聽話、說話的機會,激發(fā)學生聽說的愿望,保證訓練時間,堅持大面積訓練,及時糾正語病,讓全班學生都有練習說話的機會。
8.重視朗讀指導,采用多種方法,每篇課文都要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充分利用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9.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舉手發(fā)言,互相釋疑,合作釋疑,培養(yǎng)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本冊教材從內(nèi)容上看,主要任務是識字、寫字和課文的朗讀和句子的理解。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看,詞語的積累運用、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也是教學重點。難點是識字、寫字和課文的朗讀。
本冊的重難點是:
重點:認識常用漢字250個,會寫漢字250個。
難點: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五、教學措施
1.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成功的體驗,參與班級中的管理工作中來
2.在拼音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插圖,教學多媒體,在語境中學習,培養(yǎng)觀察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優(yōu)化課堂行為,備好每一堂課,使學生上完課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實感。
六、教學進度
。裕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14
一、教學方面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8名。經(jīng)過第一學期的學習,部分學生能認漢字500字左右,其中極少數(shù)同學能認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寫漢字100字—150字之間,少數(shù)能寫200字左右。漢語拼音鞏固比較好,音序清晰,這為本冊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礎。寫字姿勢正確,有個別學生的握筆姿勢還需要提醒改正。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較好,閱讀時不出聲、不指讀。本學期將繼續(xù)進行每天晚自習半小時的閱讀時間,再加大閱讀量。部分學生已經(jīng)能獨立寫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會寫的字用拼音),孩子有了初步的寫話興趣。本學期將重點加強學生的寫字訓練以及寫話興趣的培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nèi)容。8個單元2個專題,分為8組8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xiàn)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把知識、能力、方法、情感融為一體。每個專題內(nèi)涵都必將寬泛,避免了教材內(nèi)容的局限性。
每組包括4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lián)系,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包括詞語、三字經(jīng)、對對子、謎語、諺語、詩歌等多種形式。課文共32篇,內(nèi)容豐富多彩。“語文園地”包括4個欄目:趣味識字,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要是識字的方法;詞句運用—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yōu)秀段篇;書寫提示-積累識字,學會正確的筆畫順序書寫。日積月累-積累各類詞語與文學作品,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與專題聯(lián)系,在雙向互動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展示臺—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所得的舞臺。
本冊識字的編排,繼續(xù)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會寫200個認識的字。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會寫的字,分別在練習里有標明。此外,在語文園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認識的字。書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冊要認識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冊要求會寫的字。
(三)教學總目標(聽說讀寫能力的安排)
1、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20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5)初步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2、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5)閱讀淺近的童話、語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系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6)誦讀兒歌、童謠、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7)認識課文中出現(xiàn)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8)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或格言警句。背誦優(yōu)秀詩詞文15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萬字。
3、寫話
對寫話有興趣,能簡單寫自己想說的話
4、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用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同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jié)。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5、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nèi)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qū)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如何鞏固認識的550字,會寫的250字。
難點:如何正確的閱讀。
(五)教學措施
1、識字與寫字
(1)相信學生能夠用已經(jīng)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學習本冊生字,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識字?梢圆捎枚喾N方式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當小老師等。
(2)采用多種形式,注意加強生字的復習和鞏固,防止回生。
(3)加強寫字指導,不但要寫對,更要寫好。最好每節(jié)課上都讓學生寫幾個字,切實保證寫字質(zhì)量。
(4)學期中組織學生開展“漢語拼音聽寫大賽”“生字找茬游戲”,鞏固孩子拼音的讀寫和生字的認讀,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
2、閱讀教學
(1)重視朗讀的指導。
(2)避免單調(diào)枯燥的技術性朗讀指導,采用多種方式,如給畫面配音,分角色朗讀等,引導學生朗讀。
(3)重視學生個人的閱讀感受,除了討論書中的思考題外,給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4)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引導學生選擇好的讀物。
3、口語交際教學
(1)重視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景地進行口語交際。
(2)重視日常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活動。
(3)努力開發(fā)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校內(nèi)外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時間活動,增強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六)教學進度安排表
周次時間課本教學內(nèi)容拓展內(nèi)容
第一周2.13——2.171、春夏秋冬2、姓氏歌
第二周2.20——2.243、小青蛙4、猜字謎
語文園地一
第三周2.28——3.31、吃水不忘挖井人2、我多想去看看3、一個接一個
第四周3.6——3.104、四個太陽語文園地二
第五周3.13——3.175、小公雞和小鴨子6、樹和喜鵲復習
第六周3.20——3.247、怎么都快樂
第七周3.27——3.318、靜夜思9、夜色10、端午粽
第八周4.5——4.711、彩虹語文園地四
第九周4.10——4.145、動物兒歌6、古對今
7、操場上
第十周4.17——4.218、人之初語文園地五復習
第十一周4.24——4.2812、古詩兩首13荷葉圓圓
第十二周5.2——5.514、要下雨了語文園地六
第十三周5.8——5.1215、文具的家16、一分鐘
17、動物王國開大會
第十四周5.15——5.1918、小猴子下山語文園地七
第十五周5.22——5.2619、棉花姑娘20、咕咚古詩復習
第十六周5.31——6.221小壁虎借尾巴語文園地八詞語復習
第十七周6.5——6.9單元復習與檢測經(jīng)典復習
第十八周6.12——6.16單元復習與檢測復習
第十九周6.19——6.23分類復習與檢測復習
第二十周6.26——6.30綜合復習與檢測復習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15
一、學生學業(yè)概況(學情分析)
從學習情況、知識技能掌握情況以及日常行為規(guī)范情況來看,本班大部分同學學習積極性高,學習目的明確,語文課上興趣濃厚,作業(yè)能按時按量完成,自我要求嚴格,特別是班干部能起到較好的模范作用。但同時,仍有部分學生學習不夠認真,紀律方面比較懶散,自我控制力不強,出現(xiàn)上課講話、搞小動作、不做作業(yè)等現(xiàn)象。部分學生分析能力不夠靈活,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三年級是打基礎的一年,不管在寫水筆字,還是在寫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質(zhì)量目標(教學目標)
識認字250個,寫字250個。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描紅。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繼續(xù)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背誦優(yōu)秀詩文10篇(段)。練習復述課文。初步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萬字。
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三、教材基本結構和特點(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組教學內(nèi)容。它們依次是:“學校生活”;“金秋時節(jié)”;“童話世界”;“預測”;“留心觀察”;“祖國河山”;“我與自然”;“美好品質(zhì)”。每個專題的內(nèi)涵都比較豐富,為學生知識和能力、方法和習慣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提高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教材內(nèi)容貼近兒童生活,體現(xiàn)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4篇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這些相互聯(lián)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本冊共有27篇課文,精讀課文20,略讀課文7篇。每組略讀課文用“*”加以標明,位于精讀課文之后。在每篇精讀課文后面,除了要求會認和會寫的生字內(nèi)容之外,教材還安排了與詞句理解和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習題。學生開始剛剛開始一般意義上的習作,為了增加訓練機會,教材在部分課后練習中增設了“小練筆”這個欄目,力圖使學生通過經(jīng)常性的練筆提高習作水平。
每個“語文園地”都有5個欄目,與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等4個欄目屬于固定內(nèi)容“”“展示臺”“趣味語文”“成語故事”作為第5個欄目,它們在本冊教材中各出現(xiàn)了2次!叭の墩Z文”和“成語故事”,它們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現(xiàn)。
八組精讀課文之后,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供學生作為延伸、擴展閱讀之用。本冊要求認識250個字,會寫25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再課后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兩個生字表和詞語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
四、教學中需注意的問題和需作的準備(教學措施)
1、注重語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學,要通過語言文字訓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語言訓練和思想品德教育融為一體。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據(jù)每篇課文的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有的放矢地進行。聯(lián)系實際,進行行為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重視識字教學,要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重視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較,加強邊讀邊寫,試默自查;重視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運用中掌握所學的生字。
3、閱讀教學要訓練學生逐步學會閱讀,培養(yǎng)閱讀能力。重視朗讀訓練,在朗讀中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課堂上要有充分時間進行朗讀訓練,要人人都有讀的機會。開始訓練默讀。重視字詞句的訓練,要把字的教學放在詞和句的教學之中,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生字。詞句教學要抓重點、難點,為學生設置思考的路子,訓練學生逐步學會閱讀。重視自然段教學,為中高年級的段、篇訓練打好基礎。
4、聽說訓練要在學生的語言實踐中進行。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聽話、說話的機會,激發(fā)學生聽說的愿望,保證訓練時間,堅持大面積訓練,及時糾正語病,讓全班學生都有練習說話的機會。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部編版上冊語文教學計劃06-29
三年級部編語文上冊教學計劃(通用17篇)05-25
三年級上冊部編語文教學計劃(精選25篇)01-17
三年級部編版上冊教學計劃07-22
三年級上冊語文特級教案部編版07-08
新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05-14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06-24